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P5

  ..续本文上一页求,不要苦恼地求。

  忆过去苦,看未来充满希望

  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是从苦修到乐,你一辈子说“苦恼苦恼”,佛菩萨加持,你还苦恼,加持也没有作用了。你听了佛法还是苦恼,佛法也没有作用了,你这个苦恼何时消除啊?修行,一切不要执着,执着苦恼也是不对的。想过去是多么苦,这没错,佛说四谛法也先说苦谛,回忆过去怎么不幸,怎么苦恼,目的是为了找出苦的原因。看未来呢?就要看未来是多么的美好,心里快乐,充满希望。不能搞颠倒了。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1)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修行是调整心态,要作离苦得乐想

  提要:

  ·修行是调整心态,要作离苦得乐想

  ·得人身好比中头奖

  ·佛法犹如甘露那样甜美

  ·善知识难遇今已遇

  ·不要让烦恼把你从同学身边拖开

  ·离开了才知道相聚的可贵

  ·起了烦恼,丢了幸福

  ·明白了,才知道老师好

  修行是调整心态,要作离苦得乐想

  假如颠倒了呢?想想过去我多好,在厂里工作,工资高,年终奖金一两万。现在修行喽,昨天苦恼,今天苦恼,明天苦恼,将来还是苦恼,那你修行不是离苦得乐,变了离乐得苦了。

  修行是调整心态,人的心理力量很大,我很强调这一点。我以前喜欢研究心理,把心理疗法的种种体会放在修行上讲:想过去要想苦恼,即使你过去生活很好,也是苦恼,因为你贪不到的时候就起烦恼了,得到了呢,享受就是消福,何况人生是苦多乐少,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想过去不要想快乐的事情,要想苦恼的事情,因为苦恼我们才进佛门。进了佛门以后,我们看未来就要看得非常美好。

  佛门不是想苦恼、求苦恼、说苦恼的地方,进佛门是离苦得乐,要想今天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将来多么美好。

  得人身好比中头奖

  要想人身难得今已得,得了人身还苦恼?难道要做小狗小猫吗?得了人身就像中头奖,是极难得到的,哪有人中了头奖还说苦恼,问他是不是没中奖?“不是,因为我中了头奖,所以我苦恼。”岂不好笑?

  佛法犹如甘露那样甜美

  佛法难闻今已闻,佛法更难听到。听到佛法了,大家有体会,佛法犹如甘露那样甜美,听在耳里甜在心里,你苦恼什么呀?除非你没有得到法喜才苦恼,听法听不进去才苦恼,除非你这个舌头有毛病,尝到甘露还说苦,或者心口有点不一致,听了法心里在高兴,开口总说:我苦恼。

  善知识难遇今已遇

  善知识难遇,在末法时期要遇到一个善知识,那是很困难的,末法时期邪师多如牛毛。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不论是老师也好,同学也好,个个正知正见,这就是善知识,邪知邪见就不是善知识。不管这个同学讲法水平怎么样,能给你说几句正知正见的话,就是善知识。过去东走西走,所听到的话有很多不是正知正见,如今无论你走到哪儿,邪见就像恒河沙那样的多。

  不要让烦恼把你从同学身边拖开

  今天我们有这么多的同学,同学的感情每个人都有体会,只有在你起烦恼的时候才体会不到,这是烦恼把你从同学身边拖开了,是烦恼在跟你捣乱,烦恼使你把亲人看成仇人,全是烦恼不好。有一天醒过来了,一想起同学就有离不开的感觉。有人一回家探亲,天天想着同学,探亲假还没有到,他就跑回来了。

  离开了才知道相聚的可贵

  在同学身边的时候,因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稀奇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一天离开了,想起同学就觉得可亲可爱。就好像妈在的时候天天在妈面前撒娇,发脾气,有时候觉得天下就是妈妈好,有时候觉得天下妈妈最坏。妈死了呢?你才体会到妈妈对你的爱是可贵的。

  起了烦恼,丢了幸福

  人生本来是幸福的,可是烦恼一来怎么也幸福不起来,思想观念转到烦恼的地方去了,只有烦恼可亲,那么你所处的环境,还有同学都不可亲了,经书上就叫“认贼为父”,把贼当父亲,颠倒不颠倒?

  明白了,才知道老师好

  我们一想起这么多的亲爱的同学,还有什么苦?昨天我看胡樱的妈给我写的信,胡樱的妈挺好啊,挺有觉悟,挺有智慧的,因为她过去对我们这儿不太了解,也有点误解,经过胡樱给她解说,她马上觉得惭愧,感觉到女儿的智慧比我还要大,所以她来了封信,说“我今天才明白女众部的老师非常好”,因为她女儿告诉她,拿闻修老师来说,当出家同学生病的时候,全是她去照顾的。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2)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同学的功德是幸福的乐园

  提要:

  ·体会同学的功德,就有幸福的乐园

  ·烦恼中的人,走了一条苦恼的路

  ·起烦恼,贪求高,自己掉在苦恼里

  ·世俗气的人自由散漫,修行哪可不约束自己

  ·佛菩萨平等心,做爸也要平等心

  ·起烦恼的人,心就远离了佛菩萨

  体会同学的功德,就有幸福的乐园

  一时起烦恼,人就变样了,但是每个人都有佛性,觉悟了,回过头来又明白了。所以你们在现实生活中好好体会同学的功德,像这样幸福的乐园还有什么苦恼呢?

  烦恼中的人,走了一条苦恼的路

  外面人说自己苦恼,咱们也不好说话,或许他们确实在苦恼,或许他们进了佛门还在苦恼,或者他修行的路走错了,走了一条苦恼的路呢?或许他天天在烦恼中,你也不能否定他苦恼,那么就让他们整天去说苦恼吧。可是他们不转变是不可能成佛的,不管是三十五佛也好,八十八佛也好,千佛万佛也好,没有一个苦恼佛。

  起烦恼,贪求高,自己掉在苦恼里

  我们要尊重现实,只有两种人会讲苦恼,一种烦恼起来了,用烦恼眼光看人,这个坏那个也可恶,别人比较严肃地看你一眼,“你这种眼光看人,也不是好人。”烦恼一起来,在烦恼里当然苦恼。还有一种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贪求太高,贪不到就苦恼了。佛法是走中道,不能太苦,也不能要求太高。说:“来到这儿真苦恼,不能吃零食,也不能到外面逛街,出门还要两个人,搞得我多不方便,享受一点又说我不对了。”这么想不是掉在苦恼里了吗?

  世俗气的人自由散漫,修行哪可不约束自己

  从前我在九华山佛学院教书的时候,过了春节回到佛学院。那时常住里有个老比丘,看见我进了教室,他就冲到教室门口,把我训了一顿,其实不是训我,是朝向我说话:“不得了啦”,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情,“比丘吃瓜子啦。”(众笑)当然比丘不能吃零食,吃零食就是世俗气,贪嘴巴一点味道,浪费时间。自由散漫的人喜欢吃就吃,喜欢下三恶道就下,哪可以不约束自己!

  有的寺院衣单费每月八百,你们今天连八十元也没有,比起来是苦恼,那么你们来这儿是为了钱还是为了修行啊?

  佛菩萨平等心,做爸也要平等心

  今天我们既然认识到修行的快乐,那么你求佛菩萨也要以快乐的心情求啊,所以叫“乐求”。佛菩萨平等,好比一个孩子哭着求,一个孩子笑嘻嘻求:“妈,我也要”,“等你哭了我再给你”,妈会说这个话吗?我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偶然给孩子买了一点东西,首先给老大,老大是女儿,她拿到东西高兴啊,又叫老二,老二是个儿子,老三排在后面,她看见姐姐拿到了高兴,哥哥拿到了,她还没有拿到,所以她的妈就提醒我:“还有老三呢,她在妒忌了。”(众笑)我后面手一伸:“喏,这是给你的”,她也高兴了:“我的比哥哥姐姐的还要好。”我做爸爸也有平等心,哪有不给老三买的?排队嘛,总要一个一个来呀,谁叫你当老三?(众笑)

  佛菩萨都是平等心,苦恼求也给,乐求也给,你何必苦恼呢?都是自己找来的麻烦,自讨苦吃。所以“随所乐求,一切皆遂”,随你乐求,一切都能满你愿。

  起烦恼的人,心就远离了佛菩萨

  有人说:“我怎么求不到?佛菩萨没满我愿。”你自己像个孩子那样,发脾气,找麻烦,明明妈在给你,却不肯拿,还撒娇:“我不要,我不要。”那不是佛不给你,是你不要啊,因为你起了烦恼,你这颗心就远远离开了佛菩萨,你在烦恼里,给你,你也不高兴啊,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能体会到的道理。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3)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才能得长寿

  提要:

  ·不喜欢长寿,心理不正常

  ·长寿好,浪费时间不好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唸药师佛,八大菩萨接引你

  ·要永远长寿,就得法身成就

  ·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才能得长寿

  不喜欢长寿,心理不正常

  “求长寿得长寿”,长寿人人喜欢。骂起人来:“你这个短命鬼”,你会生气;向人贺喜:“寿比南山”,人就高兴,哪个人不希望长寿?这是应该的嘛。人们看见老太太,总是笑嘻嘻:“老奶奶,高寿多少啊?”人都喜欢长寿,不喜欢长寿心理不正常,那些练*轮邪教的正常吗?自己跑到天安门浇汽油烧死,而且一个妈还拖着个女儿一起去烧。世间上常听有人说:“我恨不得早一点死。”假如有人会说:“对对,你死得越早越好。”他马上会反过来问:“这算什么话?啊?(众笑)我又不是你冤家,你这么讨厌我啊?”如果那个人说:“这个话你自己说的。”“我是随便说说呀,我是开玩笑呀。”说不想长寿的人其实心里还是想长寿,长寿有什么不好呢?多活一天能够多修行一天,多留在世上几年可以多修几年菩萨行,可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对祖国人民、对佛教事业、对一切众生多做一些贡献有什么不好呢?

  长寿好,浪费时间不好

  我从年轻开始就唸药师佛,走路坐车也是唸药师佛。你唸药师佛,心里想长寿,就跟药师佛相应,跟药师佛相应你就得加持,愿长寿就得长寿。如果你唸到“求长寿得长寿”,不要!…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