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小孩的心裏很純潔,一會兒就沒事了。大人可認真了,有的鄰居吵一架,能夠十年不講話,而兩家的小孩只要幾分鍾就開口了。
還有一幅漫畫,一個小孩臉非常的苦惱,到媽面前來訴苦,第一句:阿麗不跟我好了。第二幅漫畫:我也不跟阿麗好了。第叁幅漫畫:阿麗還叫她媽別跟我爸爸好。(衆笑)第四幅漫畫,只看見廚房裏,她媽的高跟鞋“噼”就朝她爸爸飛過去,爸爸嚇得逃,孩子傻呆呆的:你們幹啥呀?不好理解。所以你要啓發小孩,最好舉小孩能懂的例子。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5)
傅味琴講于 2006.3.23
(于2006.3.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釋迦佛成佛時,鋪的是吉祥草,法空稱寶,
要以法空爲座,才是成佛的金剛寶座
提要:
■ 光是明白道理了,還是跟佛不一樣,要親自證到佛的境界,才能跟佛一樣
■ 佛的境界就是徹底空,你空不了,所以跟佛不一樣,你知道要放下,可你
放不下,你仍然是個凡夫
■ 太陽會爆炸,地球會毀掉,你抓的有也靠不住
■ 不懂空,不修空,你想求福也求不到,福報不是從有來,是從空來
■ 修空成就稱慧眼,能了生死能證果;修菩薩法是在性空上緣起一切法,
首先要空掉一個“我”
光是明白道理了,還是跟佛不一樣,
要親自證到佛的境界,才能跟佛一樣
同樣道理,佛是大人,咱們是小孩,佛跟咱們講道理,當然也得舉娑婆世界人間的例子,那樣我們才好懂啊。你懂得佛的意思,能夠接受佛講的道理,信仰佛,從這些道理中覺悟過來,改變自己,棄惡從善。可是你還是跟佛不一樣,因爲你光是道理明白了,你還沒有親證啊,那你就要親自證到佛的境界,才跟佛一樣。
佛的境界就是徹底空,你空不了,所以跟佛不一樣,
你知道要放下,可你放不下,你仍然是個凡夫
說句簡單的話,佛的境界就是徹底的空。你知道要空,可是你空不了,所以跟佛不一樣,只能稱爲佛弟子,你還正在學佛啊。那麼你問佛:怎麼樣才能空?佛告訴你:要放下。你知道要放下,可你仍然放不下。那麼佛又告訴你:你應該要覺悟到一切都是假相,靠不住的。你假如心裏起矛盾鬧鬥爭了:這是佛的觀點,我有我的觀點。就算是假相吧,只要有相就是好。就算年輕的小夥子將來要變老頭子,可是現在仍然是小夥子呀;即使胖女人,看到裏邊去實是人皮包的豬油,可是白白胖胖還是蠻好看的呢;即使發財的老板,很多都是痛苦無比,離婚的離婚,跳樓的跳樓,這是他們呀,如果我回去做生意,也許我發了財,能夠晝吉祥夜吉祥呢。那你就什麼都沒空掉,仍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凡夫。
太陽會爆炸,地球會毀掉,你抓的有也靠不住
前面講十方皆空,既然十方皆空,何來東南西北?太陽是火球,總有一天要爆炸,要毀滅,太陽都靠不住,你能以太陽爲標准嗎?地球將來要粉碎,地球也靠不住,你能以地球爲標准嗎?什麼都靠不住,你抓的有也是靠不住。
不懂空,不修空,你想求福也求不到,
福報不是從有來,是從空來
佛跟我們講了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乃至最後圓滿佛道的佛乘,在《菩提道次第》裏,就包括了佛講的所有法的要領:下士法是人天乘,中士法是出離乘,上士法菩薩乘,最後還有一個佛乘。
修下士法的人如果不懂得空,不肯修空,你求福也求不到,福報不是從有來,是從空來。一個人福報怎麼會增大?因爲他喜歡布施供養,喜歡培福。布施供養就是把自己有的東西給人家。本來自己有,給了人家,你自己空掉了,因爲你能夠修空,所以福氣增長。
修空成就稱慧眼,能了生死能證果;修菩薩法是在性空上
緣起一切法,首先要空掉一個“我”
出離道呢?是要了生死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有慧眼。因爲阿羅漢修空成就,所以稱慧眼,“眼”就是看問題的觀點。佛的智慧就是佛的觀點,是徹底空。如果你能夠把空的基礎修好,你再發菩提心,修菩薩法,那就是菩薩,因爲你懂得一切性空,然後再緣起。如果修菩薩法的人不修性空,你這個緣起是假的,那變成“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這樣的人叫菩薩嗎?修菩薩法的人首先要空掉一個“我”啊,“我”都要空掉,我所還空不掉?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6)
傅味琴講于 2006.3.23
(于2006.3.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整天抓有就空不了,放不下世俗的一切追求,
就悟不到“如夢幻泡影”
提要:
■ 釋迦佛成佛時,鋪的是吉祥草,法空稱寶,要以法空爲座,才是成佛的
金剛寶座
■ 金剛最鋒利、最堅固,般若智慧能破一切,不被一切所敗
■ 虛空最堅固,炮也轟不壞;虛空最永恒,一萬年後仍然是這樣。破除煩惱的
力量,就看你空得了空不了
■ 整天抓有就空不了,放不下世俗上的一切追求,就悟不到“如夢幻泡影”
■ 無論你去哪個淨土,都離不開佛陀般若智慧的宇宙真理
釋迦佛成佛時,鋪的是吉祥草,法空稱寶,
要以法空爲座,才是成佛的金剛寶座
成佛呢?成佛是坐金剛寶座,你們別以爲佛像要莊嚴一點,寶座也要莊嚴一點,用種種寶貝:翡翠瑪瑙金銀裝飾起來。其實佛經裏的七寶金銀、翡翠、瑪瑙、珊瑚全是比喻呀。當年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佛,難道真的坐在寶座上嗎?鋪的全是吉祥草呀。所謂金剛寶座,什麼稱寶?法空稱寶,要以法空爲座,這才是金剛寶座。金剛就是成佛的意思,成佛必須要以法空爲座,以法空爲座你才能夠登上金剛寶座。
金剛最鋒利、最堅固,
般若智慧能破一切,不被一切所敗
金剛最鋒利,最堅固,佛的智慧就是金剛智。這種智慧極其鋒利、極其堅固,能敗一切,不被一切所敗。文殊菩薩就稱金剛上師,因爲文殊菩薩具足金剛智慧,能破一切煩惱而不被一切煩惱所敗。這種智慧到底是什麼?就是空,因爲空能夠敗所有的形相,空絕不會被所有形相所敗,一棵樹再怎麼樣大,最後還是會枯死,倒下來,再過幾十年都變成粉末了。爲什麼會變?因爲空的關系。樹的纖維跟纖維中間有空隙,宇宙的風就會從空隙裏進去,慢慢慢慢就把它拉開了,最後全成粉末。
虛空最堅固,炮也轟不壞;虛空最永恒,一萬年後仍然是這樣。
破除煩惱的力量,就看你空得了空不了
我們學《文殊法》就是學的金剛智慧,所謂金剛就是最鋒利最堅固,最鋒利最堅固的就是空。虛空最堅固,子彈打不穿,炮轟不壞;虛空是永恒的,絕不會壞,一萬年以前是這樣,一萬年以後仍然這樣;虛空非常鋒利,無論什麼東西在空裏邊,空都會把它分散開。所以破除煩惱最厲害最鋒利的力量,就是空,就看你空得了空不了。
整天抓有就空不了,放不下世俗上的一切
追求,就悟不到“如夢幻泡影”
你整天的想抓一個有,你是空不了的。修行人的進步對佛法的理解,能把佛法修得起來,要從哪兒看:就看你放得下放不下,放下是放下人世俗上一切的追求。人世間一切的追求都是你努力來的,這種努力就叫造作,造作就是有所作、有所爲,看你空得了空不了。《金剛經》最後四句話:“一切有爲法”,你追求的都是有爲法。即使你想得再好,也沒有用,爲什麼?“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會就變掉了。“應作如是觀”,這就是我們應該修的觀念。
無論你去哪個淨土,
都離不開佛陀般若智慧的宇宙真理
今天講的道理,是遍滿十方,遍滿虛空,無論你到哪個世界,無論哪個淨土,見到哪尊佛,都離不開今天講的道理。今天就講到這兒。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7)
傅味琴講于 2006.3.29
(于2006.3.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善知識稱“勝者”,
因爲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
提要:
■ 十方包括一切,善知識稱“勝者”,因爲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
■ 由于人世間的複雜和煩惱的增長,種種新的不好的情況也出現了,影響
也就大了
■ 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一輩子不得成就,爲了名利幹壞事,下地獄更快
■ 谄曲的人都有兩個面具,要換就換,人稱假面具
■ 恭敬、贊歎、謙虛使人感到他的誠意,如果能一直這樣,就不會成爲使人
上當的手段
■ 開始什麼都聽你的,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等你發覺了,你已經被套住了
十方包括一切,善知識稱“勝者”,
因爲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
“十方一切勝者及菩薩,枯煩惱海熾燃智慧焰”。上次我們講了“十方”,“一切”就包括十方所有的。“勝”就是殊勝,“勝者”,人間極其殊勝的人,“殊”,他有特別之處,勝,能勝過他人。好比有些對社會、對人類有極大貢獻的人,而被評爲模範、先進工作者。我們在佛的教育下,佛弟子對衆生、對佛的教育事業有極大的貢獻,取得了一般人做不到的成績,這就叫勝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善知識。善知識才稱勝者,因爲他有一顆善心,有極大的智慧,所以他才能勝過一切。
由于人世間的複雜和煩惱的增長,
種種新的不好的情況也出現了,影響也就大了
人世間的知識很多,知就是知道,識就是認識。你所知道的,你所認識到的,各種各樣都有:有清淨的有不清淨的,有覺悟的有煩惱的,有善的有惡的,有正的有邪的。由于社會的複雜,人世間煩惱的增長,還會新出現各種各樣不好的情況:從前不明顯的,現在也明顯了;從前影響不大的,現在也影響大了;從前做那種壞事的人比較少,現在比較多了。
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一輩子不得成就,
爲了名利幹壞事,下地獄更快
我們只舉一個例子,就是心腸歪曲,也叫谄曲,這是佛最反對的。佛講過,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一輩子不得成就。這是對修行人…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0~5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