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搞不清楚。其實我講這些,使你們能明辨是非,這些就是法呀!
佛說:善于指出你的缺點的善知識,
只有惡人才會對他不高興
佛是以法度衆生的,從度五比丘說四谛法開始,一直到滅度前還說了遺教。如今末法時期很多佛弟子,卻極力主張不要聽佛講的法,有些出家人自己不懂法不弘揚法,反對多學多聽,還叼煙、喝酒、抱女人卻自稱僧寶,難道壞事也稱寶?所以真正的善知識能站出來說話,功德無量啊。否則把假和尚當作真比丘,自然而然全變成魔子魔孫了。他們所作所爲是在反對釋迦佛,消滅娑婆世界的佛法。要不然,我們也不會受到誹謗、排擠、打擊,因爲我們講的是釋迦佛的法。釋迦佛說過:真正的善知識敢于指出你的缺點,只有惡人才會對他不高興。
出家一開始就要端正發心,貶低出家,矛頭直指釋迦佛
出家一開始就要端正發心,既然是學佛,當然要以釋迦佛爲標准。釋迦佛當年是悲憫衆生而出家,因爲在家生活的迷惑性太大,世俗環境裏,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乃至整個環境,包括父母妻兒都在引你走享受五欲的道路,所以修行必須要離開家庭的世俗習氣,離開這些迷惑人的地方。如今有人竟然說: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矛頭直接針對釋迦佛,因爲出家是從釋迦佛開始的。既汙蔑釋迦佛,又否定釋迦佛的出家。釋迦佛從來沒有說過,“我當年出家是錯了,所以我到今天還沒有成佛,如果我當年在皇宮裏修行,肯定現在成佛了。”而那些愚癡的人,還對這種人盲目崇拜。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35)
傅味琴 2006.3.18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國家興起來了,佛教就興起來了,
佛弟子自身不努力,豈不辜負了大好時機
提要:
■ 消極、失望、放棄努力、退菩提心,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是菩提心事業頭號
敵人
■ 國家興起來了,佛教就興起來了,佛弟子自身不努力,豈不辜負了大好時機
■ 佛弟子不應該跟魔道邪道握手,更不應該向弘揚正法的人去鬥爭
■ 世俗的慈悲心有分別心,出家人的慈悲應該是悲憫衆生
消極、失望、放棄努力、退菩提心,
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是菩提心事業頭號敵人
今天這個病根已經很深了,細菌也已經普遍蔓延,使很多有良知的人很傷心。他們看到我們能夠堅持弘揚正法,沒有不贊歎敬佩的。面對這種局面,我們從不灰心也不失望,困難是有的,但可以慢慢轉,即使要花很長時間,總比你消極失望、退菩提心、只爲自己不爲佛教、也不爲衆生好得多。每個人都退了菩提心明哲保身,佛教就滅了,因爲佛弟子沒有負起責任嘛。比如說敵人打進來了,消極、失望、灰心會使人放棄努力,反正國家要滅了,再打下去死人更多,幹脆就別抵抗了。這種人中間有一大部分是在打如意算盤:如果投降我還能做官。所以消極、失望、放棄鬥爭就是第一號敵人,或者叫腐朽分子。又例如你爸爸病重了,難道你不搶救啊?所有衆生只有一個父親,就是釋迦佛。如今佛教事業病重了,作爲一個佛弟子,眼看父親病重,竟然無動于衷,還像樣嗎?
國家興起來了,佛教就興起來了,
佛弟子自身不努力,豈不辜負了大好時機
咱們學習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同志的講話,我是很受感動,他希望我們佛教好起來,其中有提到:希望佛教內部的高僧大德不要爲自己打小算盤,應該爲佛教前途著想,好好的團結起來。曆史上往往是國家興起來,佛教就興起來了,可是佛弟子自己要努力呀,形勢很好,佛弟子自身不努力不是錯過了這個大好的時機了嗎?
佛弟子不應該跟魔道邪道握手,
更不應該向弘揚正法的人去鬥爭
今天佛門內部很不團結,有的人跟魔道邪道握手,卻跟發菩提心、弘揚佛法的人鬥爭,因爲弘揚佛法的人多了,他搞歪風邪氣就站不住腳了,所以非把你搞倒不可,難道釋迦佛叫他這麼做的啊?
世俗的慈悲心有分別心,
出家人的慈悲應該是悲憫衆生
現在佛弟子連“慈悲”的意思都搞不清楚了,“慈悲爲懷”變成了世俗的慈悲心,世間上的媽媽只對自己的兒女慈悲,對別人家的孩子,她就不管了。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媽媽的慈愛還有偏心,從前一家有四五個孩子,媽媽往往對頭一個孩子特別喜愛,因爲以前沒有,稀奇,第二個孩子差一點,第叁個孩子,破阿叁,(衆笑)第四個孩子是討債鬼,最後一個也寶貝,因爲以後不生了。
佛門的慈悲心如果也是這樣,只要我喜歡哪個,我就跟哪個好,那你何必學佛呢?當年釋迦太子生了一個兒子,天下父母哪有不愛自己兒女的?他是因爲悲憫衆生,而離開妻兒、離開皇宮的,所以出家人也包括你們辭親離家來常住學修的居士,都應該爲了悲憫衆生而發心,少打自己的主意。我衷心希望,今天的出家人能夠學學釋迦佛的榜樣,出家爲了悲憫衆生,而不是爲了名利上得到恭敬供養。如果不把末法時期的佛門風氣轉變,一直讓它滑下去,佛法很快就會滅掉的。要想把末法轉成正法久住,你就要按釋迦佛的要求轉變,學佛就是學釋迦佛呀。你爲了自己修行的成就,爲了行得起菩薩道,你必須要悲憫衆生。爲什麼現在的佛門沒有替廣大的衆生考慮?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在悲憫衆生。那些趕經忏的人,好像很關心死人,如果不給錢,他們也不會唱不會唸也不會敲打,豈不是以賺錢爲目的。這些人出家時發的心,出家以後所走的路,都不是在悲憫衆生,這種情況很普遍啊。衷心希望不管是出家在家都應該端正自己的發心,離開個人的小圈子,學學釋迦佛悲憫衆生的榜樣。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36)
傅味琴 2006.3.18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
應該悲憫現實世間上衆生的苦
提要:
■ 釋迦佛涅槃了,佛弟子首先要悲憫娑婆世界衆生
■ 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應該悲憫現實世間上衆生的苦
■ 修行、出家、證果成道都是爲了衆生,才是釋迦佛的好弟子
■ 要像觀世音菩薩學習,多聽娑婆世界苦難的音聲,投入到苦難的衆生裏去
■ 你如能學大菩薩的悲心,你的道場也在娑婆世界,因爲菩薩是離不開苦
難衆生的,釋迦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
釋迦佛涅槃了,佛弟子首先要悲憫娑婆世界衆生
有些人稍微學到一兩句佛法,也會說:十方世界的衆生我全悲憫。發心雖好,可不切實際啊。就拿四大洲八小洲來說,東勝身洲、西牛賀洲,你全沒去過,啥個樣子也不知道,那你咋悲憫呢?有人說“我要度極樂世界的衆生。”你既然能悲憫極樂世界衆生,爲什麼不悲憫娑婆世界衆生?今天娑婆世界釋迦佛涅槃了,要靠你來主持正法、廣度衆生。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在度衆生,你這樣發心也不能說錯,但是你面對著娑婆世界廣大衆生,這是你的親人啊,你都不想度,那不是說空話嗎?所以悲憫世間,首先要做到悲憫娑婆世界的衆生。
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應該悲憫現實世間上衆生的苦
越是苦的地方你越應該要悲憫。比如說,你只有一只面包,自己吃了半只,面前有好幾個饑餓的人,其中一個餓得叫不出來,連聲音也沒有了,(衆笑)你到底先給哪個吃啊?當然先給最餓的人了。娑婆世界最苦啊,所以釋迦佛對娑婆世界最悲憫,特地來到這個最苦的世界度衆生。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聖誕,觀世音菩薩是西方叁聖之一,還到娑婆世界來救苦救難,你是娑婆世界的佛弟子,又是修大乘法門的,竟然對本鄉本土的衆生不悲憫,說得過去嗎?
從前我們國家“一窮二白”,尤其是山溝溝裏缺衣少藥,當地的赤腳醫生雖然水平不高,多少也能解除人民的痛苦。假如你不悲憫本鄉本土的病人,一門心思想去美國,在美國即使做打雜的你也去,因爲貪那邊地方富、生活快樂。當然了,你去誰也不會批評你,反過來說,十方如來都說娑婆世界最苦,衆生的煩惱病最重、脾氣剛強、難調難伏,能夠留下來爲苦難的衆生服務豈不更偉大!從前白求恩大夫從加拿大千裏迢迢到窮困的中國來爲中國人民服務,觀世音菩薩從極樂世界來到娑婆世界救苦救難,你作爲釋迦佛的弟子,說是學大乘佛法,怎麼一點沒有釋迦佛的精神?所以說悲憫世間,是悲憫現實世間上衆生的苦。
修行、出家、證果成道都是爲了衆生,才是釋迦佛的好弟子
釋迦佛證果成道以後,因爲天人下來請佛住世,釋迦佛就沒有進入涅槃,他講法四十九年,這還不是悲憫衆生?他可沒有丟下衆生不管了。我們對于要往生他方世界的佛弟子,應該要贊歎,因爲那是一件好事。你今天還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這麼多苦難的衆生,你爲什麼不發發菩提心,學學法,度度他們呢?你爲什麼不報釋迦佛的恩,不報衆生的恩呢?我們反對的是這個。希望大家對娑婆世界衆生種種的苦難,都要有一顆悲憫的心,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到苦難的衆生那裏去,你能以悲愍衆生,這樣的發心出家才不會錯,或許當初出家的時候你不明白,現在聽到法了,應該要悲憫衆生。修行、出家、證果成道,也都是爲了衆生。那樣你才是釋迦佛的好弟子。
要像觀世音菩薩學習,多聽娑婆世界
苦難的音聲,投入到苦難的衆生裏去
觀世音菩薩化現女身,就是悲憫女身的苦。因爲封建時代男菩薩靠近婦女不太方便,所以他化現女身。要知道,父母愛子女和子女愛父母這是天性,因爲有天性,所以父母與子女的心容易相通。觀世音菩薩跟女衆特別靠攏,如果你們肯跟觀世音菩薩靠攏,這就形成了相通,你就會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去悲憫衆生。
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就體現在“觀世音”叁個字上,“觀”是觀聽,“世”是世間上,“音”是苦難的音聲。觀世音菩薩從不會聽到哪兒有歌聲,就奔過去欣賞,他的耳朵只聽苦難的音聲。我們都應該向觀世音菩薩學習,…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