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40)
傅味琴講于 2006.3.19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佛弟子不學佛法,把錯誤的東西帶進了
佛門,這個破壞力量就大了
提要:
■ 如果大家都不殺生,戰爭就沒有了,衆生起的鬥爭心非常殘酷,連親人都要
毀滅
■ 當佛弟子貪瞋癡起來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佛的教導
■ 佛弟子不學佛法,把錯誤的東西帶進了佛門,這個破壞力量就大了
■ 進了佛門不學法,不斷煩惱,搞自己的一套,這個風氣使得今天的佛法發揮
不了應有的作用
如果大家都不殺生,戰爭就沒有了,
衆生起的鬥爭心非常殘酷,連親人都要毀滅
如果大家都受五戒,不殺生,誰也不肯去研究武器,戰爭就沒有了,整個世界不就和平了嗎?即使達不到世界上的人個個證阿羅漢果,問題也不大,冒起火來打人,最多用拳頭打打。即使打死人,也不過一個兩個。假如是核武器爆炸起碼死幾十萬。衆生的貪瞋癡很殘酷的呢,一個家庭本來蠻好的,夫妻倆在兩個單位工作,十年動亂期間參加了不同的造反派。白天造反派武鬥,夫妻倆晚上回家繼續武鬥,結果老婆打丈夫,丈夫打老婆,不打說你階級立場不穩。衆生的貪嗔癡煩惱可怕到這個程度,連親人都要毀滅。
當佛弟子貪瞋癡起來的時候,
他已經離開了佛的教導
有人說,“現在佛門裏也是貪瞋癡泛濫,你們嘴上說釋迦佛多麼偉大,如果全世界都信佛了,還不是跟你們一樣,貪的時候照樣貪,癡的時候照樣癡,瞋的時候照樣吵,打擊排擠照樣來?”我們應該明白,當佛弟子貪瞋癡煩惱起來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釋迦佛的教導。比如說,學校的老師總是反對學生做小偷,可是這個學生受了社會上不好的影響去做小偷了,這是他本人問題,你不能怪老師啊。
佛弟子不學佛法,把錯誤的東西
帶進了佛門,這個破壞力量就大了
到底什麼原因會搞成這個樣子?就是外魔內魔,內外夾攻的結果。外魔是那些旁門外道,以及魔王波旬;內魔是自己的煩惱。外魔內魔一發展,可怕得很。可是釋迦佛照樣有辦法,否則修行不是白修了?所以最可怕的不是內魔、外魔,而是佛弟子不再學佛法,不再聽釋迦佛的話,不照釋迦佛的話修行,自搞一套,而且還把邪知邪見、魔道外道的種種歪風邪氣搬到佛門來,在清淨佛門裏進行汙染。
真正由外面人搬到佛門來的邪的東西很少,信別的宗教的人即使稱我們是魔鬼,可他進佛門參觀,還很講究禮貌,即使請他講話,他也是講一些禮節上的話。可怕的是進入佛門的人,還去接受世間上乃至于旁門邪道、魔道的觀點,再把這些影響,通過你佛弟子這個通道帶進佛門來,這個破壞力量就大了。
進了佛門不學法,不斷煩惱,搞自己的一套,
這個風氣使得今天的佛法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今天不管出家在家,進了佛門不做好的榜樣,不學法,更不斷煩惱,盡搞自己的一套,這個風氣越來越大,使得今天釋迦佛的佛法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起不了應有的威力。而且他們很容易吸引、迷惑那些初進佛門的本來很有善根的人,因爲今天佛門裏很少聽得到佛法,有善根的人來到佛門只是燒燒香拜拜佛,可是他們每個人都帶著世俗的習氣、世俗的愛好、世俗的煩惱,剛好碰到這批人,所以容易相應、容易靠攏、容易受感染。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41)
傅味琴講于 2006.3.19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佛出家就是爲了研究衆生的煩惱,
調伏衆生的煩惱,調伏的方法
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
提要:
■ 在正法處拐了彎,就開始了末法時期的演變
■ 大家都成了正邪不分的糊塗蟲,佛門才會有今天這樣的腐敗
■ 佛出家就是爲了研究衆生的煩惱,調伏衆生的煩惱,調伏的方法歸納起來就
是戒定慧
■ 戲論就是假相,佛說法就是要滅諸戲論,戲論滅了,真谛就出來了
■ 釋迦佛說法,爲的是導引衆生進入佛之知見,放不下世俗的習氣觀點,是因
爲你覺悟不到家
■ 釋迦佛說法是爲衆生指路,使你從有漏法的戲論中走上一條解脫的路
在正法處拐了彎,就開始了末法時期的演變
引用他們幾句明顯的話就容易明白了,比如:“你們很好,老師講的是正法,可是,”就從這兒開始拐彎了。“現在是末法時期,要求不能這麼高啊。”“老師講法就講正的一面,別去指出人家錯誤,弄得人家挺不歡喜的。”“要求太高了,人家就不敢進來了。”聽起來全是道理。而這些受到批評指正的人,一聽這些話,覺得是說到心裏去了,你這一套咱們合得來。就是這麼演變的。
大家都成了正邪不分的糊塗蟲,
佛門才會有今天這樣的腐敗
有人也許會想:老師你這些批評指正的話,我進佛門幾十年了,怎麼沒有聽到過,一般都是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可能幾百年也沒有人講過,誰也沒有給你敲響警鍾,大家都成了正邪不分的糊塗蟲,所以佛門才會有今天這樣的腐敗。
佛出家就是爲了研究衆生的煩惱,調伏
衆生的煩惱,調伏的方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
釋迦佛當年出家,到底爲什麼?說簡單一點,就是爲了研究洞察衆生的煩惱,他所追求的就是如何去調伏衆生的煩惱,也就是通常講的度衆生。難道釋迦太子逾城出家,是爲了有很多人朝他磕頭?他在王宮裏是王太子,哪個不向他磕頭啊?難道他出家是爲了收紅包包?皇宮裏金銀財寶全是他的,他都不要了,還稀罕這些。所以釋迦佛出家、成佛、給我們講經說法的目的就是要調伏衆生的煩惱。調伏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無非是戒定慧,再廣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戒律有兩百五十條、叁百四十八條,還有叁千威儀八萬細則,全是爲了調伏衆生煩惱,所以稱爲“諸調伏”。
戲論就是假相,佛說法就是要滅諸戲論,
戲論滅了,真谛就出來了
有史以來,世間上種種的思想、觀點、學問很多很多,這些全是有漏法,既然有漏,就叫戲論。論就是論點觀點,戲論就是假相。演戲都是假的,假的總是假的,靠不住的啦,演了一會兒就恢複原來狀態,哪怕演得很像,也是假相。昨天你們演的觀世音菩薩是假的,你們男衆部過去一個演佛陀的,現在跑去工作了,別說是想成佛,連出家念頭也沒有了。世間上的一切,即使你很認真,戲總是戲啊。釋迦佛說了四十九年法就是要滅掉各種戲論,戲論滅掉了,真谛就現出來了,再也不會鬧什麼鬥爭了,這就是調伏。
釋迦佛說法,爲的是導引衆生進入佛之知見,
放不下世俗的習氣觀點,是因爲你覺悟不到家
怎麼滅掉戲論呢?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導引衆生進入佛之知見,在佛的知見裏就沒有世間上的戲論,也沒有世間上的種種觀點。首先要滅掉世俗習氣、世俗愛好、世俗生活習慣,再深入進去,世俗一切的觀點、學問,哪怕它極其多、極其繁雜,全都要放下。說“放下不容易啊,”正因爲不容易,所以釋迦佛說了四十九年法。這四十九年法當然是有層次,有步驟,也有程度的深淺,總的來說,全是破除世間上的戲論,你不學法,你沒有釋迦佛的智慧,你怎麼破除這些戲論啊?因爲你的覺悟不到家呀。
釋迦佛說法是爲衆生指路,
使你從有漏法的戲論中走上一條解脫的路
假如你破除了世間上種種有漏法的戲論,是不是能得到解脫了?還不能。到那時釋迦佛告訴你,佛說的法也是化城。這就好比一開始釋迦佛告訴你,“你們看,前面有一個莊嚴的城市、一個佛國、一個淨土,非常莊嚴,你們想不想進去啊?”大家說“想啊。”那就趕快往這條路走啊。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42)
傅味琴講于 2006.3.19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一“有”就不是彼岸,就不是淨土,
一“有”你就繼續停留在遠方
提要:
■ 釋迦佛給你指的路,實是爲了調伏衆生煩惱所作的善巧方便
■ 衆生斷盡了煩惱,才明白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
■ 一“有”就不是彼岸,就不是淨土,一“有”你就繼續停留在遠方
■ 既然煩惱斷盡即是彼岸,可知彼岸即在此岸
■ 東門苦走西門,西門不究竟走南門,走到煩惱斷盡,你才明白四門都在一個
城市裏
■ 有煩惱西方淨土相隔十萬億佛土,無煩惱一刹那就到,心淨則土淨
■ 有漏即有煩惱,無漏即滅諸煩惱,結果也不同,一個不得解脫,一個能得解脫
釋迦佛給你指的路,實是爲了
調伏衆生煩惱所作的善巧方便
釋迦佛爲什麼要講四十九年法?因爲你不認得路,總得給你指導呀。假如你離開了釋迦佛的引導,那必然會走到邪路上去;按照釋迦佛的引導去做,你就走上了這條解脫之路。
其實這個城市是釋迦佛現神通變化出來給你看的,所以叫化城。你這樣一步一步往前走,你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往前走這都是必要的,因爲你這個時候還在路上,還是努力趕路的階段。目的地就是解脫,就是彼岸,就是釋迦佛給你指的那個地方。假如你有一天走到了,到那時從前釋迦佛在路上給你作的指導,你也要放下了。要按照釋迦佛的教導往前走,可是又不能執著。對法養成了執著的習慣,你到了目的地還要往前走,這有必要嗎?釋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主要是爲了調伏衆生的煩惱,僅僅是一個善巧方便呀。
衆生斷盡了煩惱,
才明白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
其實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都是給你一個方便。如果你真的走到了,你確實感覺到這個地方身心舒暢,好像是另外一個世界,所謂叫常樂我淨。再看釋迦佛說的這個城市怎麼沒了?才會明白,這個城市是化城,主要爲引導你從此岸走到彼岸,從有煩惱的衆生證到沒有煩惱的阿羅漢果,釋迦佛度衆生就是這麼度的。
一“有”就不是彼岸,就不是淨土,…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40~4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