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能完全恢複”,是這麼一個過程呀。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6)
傅味琴
2006.3.7(二月初八)釋迦佛出家紀念日爲清涼山佛學苑四衆弟子作開示
苦行是必要的手段,但不是永遠的手段
提要:
■ 苦行不是永遠手段,長期苦行你也修不上去
■ 禅定是降魔,並非入魔,不要把“降魔成道”說成“入魔成道”
■ 不能說喝了牛奶就不像修行人
■ 胖得氣喘,圖享受喝牛奶,那才錯了
■ 不能說不喝牛奶持戒就清淨
■ 對出家要有個正確的認識
苦行不是永遠手段,長期苦行你也修不上去
釋迦太子明白自己修行的程度,已經到要恢複體力的時候了。恢複體力就是恢複生理上運轉的作用,成佛不能光靠心理上的力量還要靠生理上的力量,所以必須要恢複體力。事實也是這樣,恢複了體力,他沒有再到雪山洞裏去修苦行,而進入了另一階段,他是到菩提樹下去成道了。所以修苦行是個過程,是必要的手段,可不是永遠的手段。也就是說當你需要補身體的時候你還得要補身體,否則你生理上的力量不夠,你也修不上去,這是科學態度呀。
禅定是降魔,並非入魔,不要把“降魔成道”說成“入魔成道”
有些人出了家並沒有向釋迦佛學習,別說不修苦行,連禅定也不修。假如你不修禅定是對的,釋迦佛何必規定佛弟子要修禅定呢?那麼釋迦佛六年禅定獲得的殊勝靜慮也錯了?說“修禅定要入魔的”,難道說釋迦佛修了禅定就入了魔,入魔後就成道了?應該是“降魔成道”,怎麼成了“入魔成道”呢?禅定是降魔的,怎麼說成容易著魔呢?佛規定佛弟子都要修戒定慧,不修禅定你就是不願意跟釋迦佛學習。
不能說喝了牛奶就不像修行人
其中還有一段故事,五個從王宮裏出來的大臣開始對太子修苦行非常敬佩,因爲印度古時候外道都是修苦行的,後來看見釋迦太子從雪山洞裏出來,接受牧女供養,喝了牛奶,五個人就說太子退心了,所以他們就走掉了,到鹿野苑去苦修了,苦修到後來有成佛嗎?是釋迦佛喝了牛奶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再到鹿野苑去度他們,轉變了他們的錯誤觀念。
胖得氣喘,圖享受喝牛奶,那才錯了
如今有人也是如此,誰喝牛奶就說,“這不是修行人”。醫生說“你身體太虛了,必須要吃點營養,你們吃素,牛奶總要喝。”“身體差是業障啊!”死也不喝,表示道心堅固不退心。釋迦佛也喝牛奶的,你怎麼能跟佛唱反調呢?如果你把它作爲享受那就錯了,比如你常吃圓桌面,胖得氣喘,還在喝牛奶,那就用不著了。有說“我吃慣了”,一個不肯改習氣的人能叫修行人嗎?
不能說不喝牛奶持戒就清淨
有人說:“某某人持戒持得很清淨啊!他連牛奶也不喝的啦。”持戒清淨不清淨要根據戒,不根據喝不喝牛奶。我今天的講話是依據釋迦佛出家成道的事實來講的,如果說我講錯了,難道釋迦佛也錯了?現在比過去好一點,老師父看見徒弟身體不好總要慈悲,開始喝豆奶,現在有的地方喝牛奶也可以了。你們也應該喝牛奶,我每月都給你們發奶粉。看見你們哪個胖起來我就高興,看見哪個瘦得像個猴子,我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對出家要有個正確的認識
今天,主要是介紹一下釋迦佛出家的真實情況,以便我們學習,下次再跟你們講出家的功德。我想通過這些講法使你們已經出家的,或者正要發心出家的,思想上都能夠有個正確的認識。(回向)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
傅味琴
2006.3.9爲清涼山佛學苑四衆弟子作開示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由明理而起崇敬,由崇敬而親近佛
提要:
■ 由明理而起崇敬,由崇敬而親近佛
■ 苦行和中止苦行都是修行必要的手段
■ 佛說:“頭陀行住世,正法住世”
■ 吃飯是治饑餓病,苦行是治貪欲病
■ 十二頭陀行做到有功,沒做到無過
由明理而起崇敬,由崇敬而親近佛
我們今天紀念釋迦佛,學習他以大雄大力出家,經過苦修,一直修到成佛的這種精神。我們了解了釋迦佛的偉大之處,能使我們明白我們學佛修行這條路不會錯的,我們的心也由于崇敬釋迦佛,而更加靠近了佛。
苦行和中止苦行都是修行必要的手段
上次講到釋迦佛雪山六年苦行,經典裏有一句話:當我們修行懈怠的時候,我們要常常想起雪山佛,這樣我們就會振作起來。所謂“雪山佛”就是指釋迦太子在雪山洞裏的六年苦行。後來釋迦太子離開了雪山洞接受了牧女的供養,恢複了體力,這是不是說他在雪山洞裏的苦行錯了?這個說法比較簡單片面,也武斷了一點,我的理解是釋迦太子體會到自己苦行已經達到了目的,這時必須要改變一下,因爲要迎接下一個時期,必須要身體配合作些調整,這時如果繼續苦修下去,那就沒有意義,那也就錯了。
佛說:“頭陀行住世,正法住世”
我們知道釋迦佛極力主張頭陀行,釋迦佛說過:頭陀行住世,正法住世。十二頭陀行就是十二種苦行,可見佛認爲苦行是沒有錯的。但修苦行不能千篇一律,也要辯證地看。每個修行人都要走苦行這條路,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苦行的程度也可以各有不同。所以釋迦佛並沒有規定我們也要住雪山洞,每天只吃一麻一麥。但我們也不應該爲了掩飾自己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反說苦行是錯的。現在一般總認爲修行很苦,可是在某些方面來看,今天有的修行人比世俗的人還要享受。比如漢地的佛教主張吃素,可是吃素的人有時候比社會上人還要鋪張浪費。你們只要到素食館去看看,吃圓桌面時,有冷盆、熱炒、點心,丸子、白木耳等等,整個圓桌面都擺滿了,盆子上面放盆子,放了二層還要放叁層,根本吃不光,等會兒全倒掉,社會上一般家庭也沒有奢侈到這個程度,這種風氣的形成跟長期以來佛門裏宣傳“苦行是錯的”大有關系。所以有點覺悟的佛弟子總喜歡到齋堂裏去過堂,齋堂過堂跟吃圓桌面相比,當然苦得多喽,最多叁、四個菜一個湯,總不見得有素雞素鴨紅燒獅子頭素排骨素黃鳝。
吃飯是治饑餓病,苦行是治貪欲病
其實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吃飯也好,苦行也好,都是爲了治自己的病。比如醫生開處方,該用補藥時得用補,該用泄藥時要用泄,今天胖子吃素減肥對他來說也是苦行啊,所以執著于任何一個極端都是錯的,應該辯證地看問題。
貪享受的人至少心裏要慚愧,不但不慚愧,還要對苦行的人說閑話,吹冷風,爲的就是證明自己這樣沒錯。釋迦佛反對的是外道苦行。貪享受的人對釋迦佛的一生,對佛所講的法片面乃至錯誤的理解,形成了歪曲,這種歪曲就導致了末法時期,最後導致了佛法的消滅,因爲失真了。
我就不自作主張,比如我生病,我的態度就是聽醫生的。醫生叫我有些補的東西不能吃,我就不吃;醫生叫我吃清涼的東西,我就吃清涼的;醫生叫我冬天要補一補,那麼我就補。病人要聽醫生的話,這是治療起碼的要求嘛。同樣,我們學釋迦佛就要聽釋迦佛的話。
十二頭陀行做到有功,沒做到無過
佛教的苦行標准是十二頭陀行,那麼是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修十二頭陀行?也未必。十二頭陀行你做到有功德,做不到沒有過錯,你能修起其中的一條兩條,就有功德。千萬不要因爲自己做不到,就去說人家錯,也不能因爲自己做到了,就說人家沒有做到的不對,這都是根據自己主觀意識亂說話。學佛不能根據你自己想的一套,也不能你自己喜歡怎麼說就怎麼說,那不要造業了嗎。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8)
傅味琴
2006.3.9爲清涼山佛學苑四衆弟子作開示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沒有善知識住世轉*輪,佛法不是要滅了嗎
提要:
■ 不懂佛法的人,錯的說對,對的說錯
■ 苦修要照佛的規定,不能學道教,也不能自搞一套
■ 釋迦佛成道後,接受天人勸請住世轉*輪
■ 沒有善知識住世轉*輪,佛法不是要滅了嗎?
■ 住世轉*輪,與願生他方淨土並無矛盾
不懂佛法的人,錯的說對,對的說錯
現在有許多人沒有照佛的話去做,人家不但不說他錯,有時候反而贊歎他。你照佛的話去做,他對你不好理解。因爲他不懂佛法呀,他根本不是以佛法爲標准,而是以他自己受的影響爲標准。
苦修要照佛的規定,不能學道教,也不能自搞一套
比如我年輕時在上海,有一次我家來了兩個年輕的出家人,中午飯我就請他們吃飯,他們說他們自己有准備,他們平時不吃飯也不吃菜。他們把挎包打開來,吃自己帶的棗子花生之類的。這種作法在中國的佛門是受人贊歎的,說他們“了不起,不吃人間煙火食”,如果吃樹皮草根呢?更了不起。修道修得像個道士!這就是不懂佛法的危害,全是受道教儒教思想影響的結果。
從前,海燈法師是練武功的,有個出家人想拜海燈法師爲師,海燈法師不肯收他,因爲這個出家人不吃飯,專吃樹皮草根。海燈法師就訓他:你必須吃飯。哪有佛弟子吃樹皮草根的?還有人專門學道教的辟谷。
由此可以明白苦修是佛贊歎的,但是應該要照佛規定的苦修,而不能自己想一套。
釋迦佛成道後,接受天人勸請住世轉*輪
後來釋迦太子就到菩提樹下降魔成道。成道以後釋迦佛本想進入涅槃,有天人來勸請,請佛住世轉*輪。爲什麼要轉*輪?因爲要度衆生啊。天人講了好多佛過去世的發心乃至于犧牲頭目腦髓,爲了求法爲了解脫衆生苦的事迹,今天成道了怎麼不轉*輪,不度衆生了呢?雖然多數衆生都很愚癡,對于佛講的法、佛證到的境界不一定能理解,可是,還是有某些衆生與佛有緣啊。于是釋迦佛接受了天人的請,沒有涅槃。
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的,有說其實釋迦佛早就成佛了,他到娑婆世界來應化是給我們做個…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