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能完全恢复”,是这么一个过程呀。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6)
傅味琴
2006.3.7(二月初八)释迦佛出家纪念日为清凉山佛学苑四众弟子作开示
苦行是必要的手段,但不是永远的手段
提要:
■ 苦行不是永远手段,长期苦行你也修不上去
■ 禅定是降魔,并非入魔,不要把“降魔成道”说成“入魔成道”
■ 不能说喝了牛奶就不像修行人
■ 胖得气喘,图享受喝牛奶,那才错了
■ 不能说不喝牛奶持戒就清净
■ 对出家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苦行不是永远手段,长期苦行你也修不上去
释迦太子明白自己修行的程度,已经到要恢复体力的时候了。恢复体力就是恢复生理上运转的作用,成佛不能光靠心理上的力量还要靠生理上的力量,所以必须要恢复体力。事实也是这样,恢复了体力,他没有再到雪山洞里去修苦行,而进入了另一阶段,他是到菩提树下去成道了。所以修苦行是个过程,是必要的手段,可不是永远的手段。也就是说当你需要补身体的时候你还得要补身体,否则你生理上的力量不够,你也修不上去,这是科学态度呀。
禅定是降魔,并非入魔,不要把“降魔成道”说成“入魔成道”
有些人出了家并没有向释迦佛学习,别说不修苦行,连禅定也不修。假如你不修禅定是对的,释迦佛何必规定佛弟子要修禅定呢?那么释迦佛六年禅定获得的殊胜静虑也错了?说“修禅定要入魔的”,难道说释迦佛修了禅定就入了魔,入魔后就成道了?应该是“降魔成道”,怎么成了“入魔成道”呢?禅定是降魔的,怎么说成容易着魔呢?佛规定佛弟子都要修戒定慧,不修禅定你就是不愿意跟释迦佛学习。
不能说喝了牛奶就不像修行人
其中还有一段故事,五个从王宫里出来的大臣开始对太子修苦行非常敬佩,因为印度古时候外道都是修苦行的,后来看见释迦太子从雪山洞里出来,接受牧女供养,喝了牛奶,五个人就说太子退心了,所以他们就走掉了,到鹿野苑去苦修了,苦修到后来有成佛吗?是释迦佛喝了牛奶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再到鹿野苑去度他们,转变了他们的错误观念。
胖得气喘,图享受喝牛奶,那才错了
如今有人也是如此,谁喝牛奶就说,“这不是修行人”。医生说“你身体太虚了,必须要吃点营养,你们吃素,牛奶总要喝。”“身体差是业障啊!”死也不喝,表示道心坚固不退心。释迦佛也喝牛奶的,你怎么能跟佛唱反调呢?如果你把它作为享受那就错了,比如你常吃圆桌面,胖得气喘,还在喝牛奶,那就用不着了。有说“我吃惯了”,一个不肯改习气的人能叫修行人吗?
不能说不喝牛奶持戒就清净
有人说:“某某人持戒持得很清净啊!他连牛奶也不喝的啦。”持戒清净不清净要根据戒,不根据喝不喝牛奶。我今天的讲话是依据释迦佛出家成道的事实来讲的,如果说我讲错了,难道释迦佛也错了?现在比过去好一点,老师父看见徒弟身体不好总要慈悲,开始喝豆奶,现在有的地方喝牛奶也可以了。你们也应该喝牛奶,我每月都给你们发奶粉。看见你们哪个胖起来我就高兴,看见哪个瘦得像个猴子,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对出家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今天,主要是介绍一下释迦佛出家的真实情况,以便我们学习,下次再跟你们讲出家的功德。我想通过这些讲法使你们已经出家的,或者正要发心出家的,思想上都能够有个正确的认识。(回向)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
傅味琴
2006.3.9为清凉山佛学苑四众弟子作开示
(于2006.3.7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由明理而起崇敬,由崇敬而亲近佛
提要:
■ 由明理而起崇敬,由崇敬而亲近佛
■ 苦行和中止苦行都是修行必要的手段
■ 佛说:“头陀行住世,正法住世”
■ 吃饭是治饥饿病,苦行是治贪欲病
■ 十二头陀行做到有功,没做到无过
由明理而起崇敬,由崇敬而亲近佛
我们今天纪念释迦佛,学习他以大雄大力出家,经过苦修,一直修到成佛的这种精神。我们了解了释迦佛的伟大之处,能使我们明白我们学佛修行这条路不会错的,我们的心也由于崇敬释迦佛,而更加靠近了佛。
苦行和中止苦行都是修行必要的手段
上次讲到释迦佛雪山六年苦行,经典里有一句话:当我们修行懈怠的时候,我们要常常想起雪山佛,这样我们就会振作起来。所谓“雪山佛”就是指释迦太子在雪山洞里的六年苦行。后来释迦太子离开了雪山洞接受了牧女的供养,恢复了体力,这是不是说他在雪山洞里的苦行错了?这个说法比较简单片面,也武断了一点,我的理解是释迦太子体会到自己苦行已经达到了目的,这时必须要改变一下,因为要迎接下一个时期,必须要身体配合作些调整,这时如果继续苦修下去,那就没有意义,那也就错了。
佛说:“头陀行住世,正法住世”
我们知道释迦佛极力主张头陀行,释迦佛说过:头陀行住世,正法住世。十二头陀行就是十二种苦行,可见佛认为苦行是没有错的。但修苦行不能千篇一律,也要辩证地看。每个修行人都要走苦行这条路,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苦行的程度也可以各有不同。所以释迦佛并没有规定我们也要住雪山洞,每天只吃一麻一麦。但我们也不应该为了掩饰自己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反说苦行是错的。现在一般总认为修行很苦,可是在某些方面来看,今天有的修行人比世俗的人还要享受。比如汉地的佛教主张吃素,可是吃素的人有时候比社会上人还要铺张浪费。你们只要到素食馆去看看,吃圆桌面时,有冷盆、热炒、点心,丸子、白木耳等等,整个圆桌面都摆满了,盆子上面放盆子,放了二层还要放三层,根本吃不光,等会儿全倒掉,社会上一般家庭也没有奢侈到这个程度,这种风气的形成跟长期以来佛门里宣传“苦行是错的”大有关系。所以有点觉悟的佛弟子总喜欢到斋堂里去过堂,斋堂过堂跟吃圆桌面相比,当然苦得多喽,最多三、四个菜一个汤,总不见得有素鸡素鸭红烧狮子头素排骨素黄鳝。
吃饭是治饥饿病,苦行是治贪欲病
其实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吃饭也好,苦行也好,都是为了治自己的病。比如医生开处方,该用补药时得用补,该用泄药时要用泄,今天胖子吃素减肥对他来说也是苦行啊,所以执着于任何一个极端都是错的,应该辩证地看问题。
贪享受的人至少心里要惭愧,不但不惭愧,还要对苦行的人说闲话,吹冷风,为的就是证明自己这样没错。释迦佛反对的是外道苦行。贪享受的人对释迦佛的一生,对佛所讲的法片面乃至错误的理解,形成了歪曲,这种歪曲就导致了末法时期,最后导致了佛法的消灭,因为失真了。
我就不自作主张,比如我生病,我的态度就是听医生的。医生叫我有些补的东西不能吃,我就不吃;医生叫我吃清凉的东西,我就吃清凉的;医生叫我冬天要补一补,那么我就补。病人要听医生的话,这是治疗起码的要求嘛。同样,我们学释迦佛就要听释迦佛的话。
十二头陀行做到有功,没做到无过
佛教的苦行标准是十二头陀行,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修十二头陀行?也未必。十二头陀行你做到有功德,做不到没有过错,你能修起其中的一条两条,就有功德。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做不到,就去说人家错,也不能因为自己做到了,就说人家没有做到的不对,这都是根据自己主观意识乱说话。学佛不能根据你自己想的一套,也不能你自己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不要造业了吗。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8)
傅味琴
2006.3.9为清凉山佛学苑四众弟子作开示
(于2006.3.7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没有善知识住世转*轮,佛法不是要灭了吗
提要:
■ 不懂佛法的人,错的说对,对的说错
■ 苦修要照佛的规定,不能学道教,也不能自搞一套
■ 释迦佛成道后,接受天人劝请住世转*轮
■ 没有善知识住世转*轮,佛法不是要灭了吗?
■ 住世转*轮,与愿生他方净土并无矛盾
不懂佛法的人,错的说对,对的说错
现在有许多人没有照佛的话去做,人家不但不说他错,有时候反而赞叹他。你照佛的话去做,他对你不好理解。因为他不懂佛法呀,他根本不是以佛法为标准,而是以他自己受的影响为标准。
苦修要照佛的规定,不能学道教,也不能自搞一套
比如我年轻时在上海,有一次我家来了两个年轻的出家人,中午饭我就请他们吃饭,他们说他们自己有准备,他们平时不吃饭也不吃菜。他们把挎包打开来,吃自己带的枣子花生之类的。这种作法在中国的佛门是受人赞叹的,说他们“了不起,不吃人间烟火食”,如果吃树皮草根呢?更了不起。修道修得像个道士!这就是不懂佛法的危害,全是受道教儒教思想影响的结果。
从前,海灯法师是练武功的,有个出家人想拜海灯法师为师,海灯法师不肯收他,因为这个出家人不吃饭,专吃树皮草根。海灯法师就训他:你必须吃饭。哪有佛弟子吃树皮草根的?还有人专门学道教的辟谷。
由此可以明白苦修是佛赞叹的,但是应该要照佛规定的苦修,而不能自己想一套。
释迦佛成道后,接受天人劝请住世转*轮
后来释迦太子就到菩提树下降魔成道。成道以后释迦佛本想进入涅槃,有天人来劝请,请佛住世转*轮。为什么要转*轮?因为要度众生啊。天人讲了好多佛过去世的发心乃至于牺牲头目脑髓,为了求法为了解脱众生苦的事迹,今天成道了怎么不转*轮,不度众生了呢?虽然多数众生都很愚痴,对于佛讲的法、佛证到的境界不一定能理解,可是,还是有某些众生与佛有缘啊。于是释迦佛接受了天人的请,没有涅槃。
这些都是我们要学的,有说其实释迦佛早就成佛了,他到娑婆世界来应化是给我们做个…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