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加,現行力量就增加,現行力量增加,種子力量又繼續增加,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當然要流轉生死,如果是惡業就會下叁惡道。雨點掉在頭上,你一點沒事,僅僅皮膚有感覺;這麼大的一塊冰,都是雨水結成的,掉在你頭上,不把你砸死才怪呢,至少也是腦震蕩吧。可怕就在這裏。
業障要消除到痕迹都沒有才稱究竟
從世間上的學問來說,我們心理上、生理上發生的情況已經過去了,往往以後又會重新發生,哪怕你不願意,它也會發生,因爲過去的痕迹沒有消除,這稱爲“痕迹作用”。譬如幾年前生過的病,今天又發作了,這就是痕迹作用。因爲病好了,留下一個痕迹,這個痕迹一定條件下就會産生作用,因爲它沒有死亡。所以你問業障要消除到什麼時候才算徹底究竟?要消除到連痕迹都沒有才行。
八識田中的種子沈下去了,
可不等于死亡,到時候還會重現
我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即使過去了,痕迹也會留下來。好比八識田中的種子,它沈下去了,可不等于死亡,到時候它還會重現的。拿病來舉例子,病好了,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發一次會重一次。我得了叁叉神經痛,有些人說,“叁叉神經痛很頑固,很難治好,如果你第二次發了,會比第一次更麻煩。”我這次是第二次發,所以比第一次更麻煩,要它好起來的時間也很長,這些都是現實的例子。爲什麼會一次比一次厲害?因爲你時間拖得長了,重複的次數多了,它的力量就在增加。力量都是從不斷重複裏累積起來的,重複次數越多,力量越大。好比練武功的人,練的次數越多,武功也越好。
業力、法力、師力 (4)
傅味琴講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淩晨
沒有覺悟,就沒有辦法對付惡業,
糊塗蟲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
提要:
■ 最難修的就是意業,修菩薩行要著重在意地下功夫
■ 本性難移是因爲人的個性、脾氣、情緒、愛好産生了習慣勢力,這就是業力
■ 善業能使你在善方面成就更快,只有惡業才能給我們障礙
■ “無善無惡”因果是不可能因你這句話而否定的
■ 沒有覺悟,就沒有辦法對付惡業,糊塗蟲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
最難修的就是意業,
修菩薩行要著重在意地下功夫
咱們身口意經常在造惡業,身惡業、口惡業比較明顯,也比較容易改掉,難修的就是意,也就是人的心理。修菩薩行要著重在意地下功夫。可是今天口說修菩薩行的,能夠在身口上下功夫已經算好的了,要被人稱爲“大菩薩”,真正講起來,連個小菩薩都要在意地上下功夫。
本性難移是因爲人的個性、脾氣、情緒、
愛好産生了習慣勢力,這就是業力
業力俗稱“習慣勢力”,習慣從哪裏來?從不斷重複中來。習慣勢力就是我們不斷重複中産生的勢力。習慣在沒有産生勢力的時候,還容易改掉,一産生勢力了,就難以改掉。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爲“江山”是個物體,它沒有心理,所以比較容易變化。山大可以開出一個大洞洞,山小可以搬掉。幾年前的河流今天不見了,因爲被土填平了。可是人的本性,要他變一變真難啊!所謂本性包括了這個人的個性、脾氣、情緒、愛好。什麼道理?這就是業力,也就是習慣勢力。
善業能使你在善方面成就更快,
只有惡業才能給我們障礙
業就是動作,就是造作。比如說“事業”怎麼解說?“事業就是當老板開廠啊。”廠怎麼開?“開廠要造房子,要搬機器,要生産啊。”那不是動作?只有在動作中才有你的事業。所以業是由自己的造作而來,你不斷地造作産生力量了,就叫業力。善業使你在善的方面成就更快,惡業使你在惡的方面成就更快。所謂業障是指惡業,只有惡業才能給我們障礙。我們是怎麼造作的?還不是通過身口意?業就是動作,我們在心念的指揮發動下,身子也在動;說話,嘴巴也在動;想念頭,心也在動,這就是業。動得好,是善業,動不好,是惡業。動得多,産生力量了,善業力量把你托上去,惡業力量使你沈下去。在修行路上,惡業使你産生障礙,善業使你往前推進,一個是障礙你的力量,一個是推進的力量,所以善惡要分清楚。
“無善無惡”因果是不可能因你這句話而否定的
再回過來說一句,你說“非善非惡,無善無惡”,你到底對善惡明白不明白?如果你是由明白而修到無分別的境界,那是可以的;如果你對善惡不明白,沒有善,你怎麼升上去?你說沒有惡,難道你不造惡了?自己還在造惡,卻說“無善無惡”,因果不可能因爲你這句話而否定。修行到底怎麼修?說到底就是在身口意上修。善業、惡業都是從身口意上修出來的。
沒有覺悟,就沒有辦法對付惡業,
糊塗蟲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
我們這個法流是成佛的法流,如果你在這裏沒有覺悟,在這裏你沒有辦法對付惡業,你永遠也成不了佛。能海上師說:“消業實際上是轉業。”這句話一般人很少聽到吧!法的高,不是要你聽不懂,要你真正在修行上發揮出力量才是高。要知道糊塗蟲的糊塗並不是高,它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糊塗蟲什麼也不懂,只會盲修瞎練,胡思亂想。他搞出來的東西只有不懂的人才會信,因爲不懂的人看不出他也不懂,“因爲我不懂,既然你說話了,你就是懂。”好像青蛙跳水,一只青蛙不懂(“撲通”)所有青蛙都跟著不懂(“撲通”)。還叫得起勁,形成了一種怪現象,認爲只要花錢就能消業。這是把世俗上的一套搬到佛門裏來,所謂叫“得人錢財,爲人消災”,這就違背了因果。布施供養只是培福,福氣只能把你業障擋一擋,是消除不了你業障的。而且爲你消業的人,他有什麼能力來消你業啊?也不問,還無知地認爲“唱得越響就越有效果”,變成消業的力量會從喉嚨中出來。所以海外有位法師批評說:“誰唱得最響,誰就是大和尚。”這是大喉嚨,不是大和尚。因果是混淆不了的!
業力、法力、師力 (5)
傅味琴講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淩晨
業從身口意來,業障必須從身口意中去消除
提要:
■ 福慧不雙修,好比合掌成了單掌
■ 業從身口意來,業障必須從身口意中去消除
■ “消業實際上是轉業”,明白了業能轉,我們將來就有希望成就
■ 花錢能消業?豈不成了“得你錢財,爲你消災”
■ 要轉了才能變,只會唸不會轉,釘子可不會跳出來
■ 在法力、師力上得到力量,業障就轉掉了
福慧不雙修,好比合掌成了單掌
福就是福,慧就是慧,如果福就是慧,你只修福或只求慧,福慧就全在裏面了,何必要說福慧雙修?分分清楚啊!好比合掌是兩只手合起來,現在有的地方改成單掌,他表示:“我給你合掌啦。”不對,這叫單掌!
業從身口意來,業障必須從身口意中去消除
惡業産生了障礙叫業障,業從身口意來,你要消除業障,你必須要從身口意中去消除。身業,不是靠洗個澡洗洗幹淨;口業,不是靠老奶奶撿塊紅磚頭給你擦擦嘴,那是民間的迷信;意業,更難消除,因爲意業全在你心裏,要靠你自己覺悟,別人幫忙最多是給你一個啓發。
“消業實際上是轉業”,明白了業能轉,
我們將來就有希望成就
能海上師說“消業實際上是轉業”,這句話非常重要,給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使我們能做得起來,使我們將來有希望成就。這句話非常現實,我每次講經說法也都是現實的。講得現實跟講得不現實有很大距離,可能越到後來距離越大,所以修行成了空架子,佛法成了“不懂”,講的人脫離現實,修的人也脫離現實。現在人都在追求畫裏的大餅,銀屏上出現的大餅能吃嗎?可人們還特別喜歡。隨心所欲地亂說一通,已經不是佛法了,你說得再漂亮,已經脫離了本來的原則。
花錢能消業?豈不成了“得你錢財,爲你消災”
“消業實際上是轉業”,這句話也是從佛法裏來的,僅僅是很多人疏忽了,爲什麼疏忽了?就因爲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不抓實際,所以就容易疏忽實際。能海上師在修行中抓了實際,這句話就是修行的實際方法。你喊千萬句“消業”,不抓實際也不頂用。這種人很多啊,我經常碰到。前幾年我在新加坡講法,還沒到時間,來了一個居士,問我:“我想消業,這兒有消業嗎?”我說:“有哇。”“怎麼做啊?”“你晚上來聽法呀。”結果晚上沒看見她來。她的意思就是說:我想消業,我出點錢,你給我消消。佛門裏的笑話特別多,出錢能消業?又不是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得你錢財,給你消災。
要轉了才能變,只會唸不會轉,
釘子可不會跳出來
我們明白了“消業實際上是轉業”,我們就可以修得起來了,你轉變一下就行了嘛。爲什麼一個人沒有變化?他轉都不肯轉,動都不肯動,那怎麼變?你要把釘子拔出來,你必須要動手拔呀。不拔,只會唸:“釘子跳出來呀。”怎麼不跳出來?這就是末法時期的佛門。將來會有成就嗎?你要動手去拔呀,好拔的,你只要稍微用點力就行了;不好拔的,你硬是筆直地拔,不一定拔得出來,你先要使釘子動搖,把釘子稍微轉一轉,它就松掉了,你轉得多,輕輕一拉就出來了。
所以希望大家在消除業力上要自我轉變,轉變得越快越好,不要拖延時間,否則你是在增加業的習慣勢力。好比抽煙的時間越長,煙瘾越是大。
在法力、師力上得到力量,業障就轉掉了
今天因爲時間關系,講到這兒可以停了。以後講法力、師力,那可是起大作用了。你在法力師力上得到了力量,業障就轉掉了。先提一句,你要法力起作用,離不開師力,法力就好比是洗衣服的清水,師力好比是洗衣粉。咱們天天念的偈頌裏有句話,“平穩善巧罪墮師遮舉”,“遮”,給你擋一擋,“舉”,把你托上去,這全靠師的力量。經書上的文字都是死的,師是活的,你們要想消除自己的業力,只有自己轉,轉的時候自己力量不足,要靠師的遮舉。(回向)
業力…
《業力、法力、師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