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P10

  ..續本文上一頁,息諸不善業,多屬人類心

   ·若善心安樂,多屬欲天心

   ·得勢力自在,多屬魔羅心

   ·欲利智捷疾,多屬外道心

   ·外道測不准就拉大距離胡扯,有人表演失敗被人稱爲叁級魔術師

   ·希清淨梵處,屬色無色心

  若怖畏惡道,息諸不善業,多屬人類心

  “若怖畏惡道,息諸不善業,多屬人類心”,修行人是因爲怕墮到惡道去,而把種種惡業停下來,如果你僅僅是爲了怕下惡道而修禅定,像這種都是人類心,也就是死了下一世還能做人。

  若善心安樂,多屬欲天心

  “若善心安樂,多屬欲天心”,如果修禅定的人心很善良,他希望從禅定中得到安樂,這種人都屬欲天心,死了就生欲界天。

  得勢力自在,多屬魔羅心

  “得勢力自在,多屬魔羅心”,修禅定想修出一些功夫來,得大勢力,你可以很自在,這就是魔羅的心。你們現在修禅定已經有點體會了,很多都說吃飯吃得多了,能吃叁碗。(衆笑)修到後來會變成氣力很大,這是常有的現象,有什麼稀奇呢?偏偏有個修行人,喜歡表演給人家看,這是我從前在莫幹山時聽到的。有人去看他,他就把預先放好的一塊大石頭,兩只手扛起來,在腿上一放,再扛下去,表示他力氣大。還有的人修禅定名聲大了,大家都來恭敬供養,他就得到了大勢力、大財富。如果你修禅定是爲了這個,“多屬魔羅心”,將來就到魔宮裏去當魔子魔孫啦!

  欲利智捷疾,多屬外道心

  “欲利智捷疾,多屬外道心”,如果修禅定目的是希望自己的腦子靈活,能勝過他人,這種都是外道心。修外道出功能,我想也是可能的,我們佛教還講出神通呢!不過現在所謂出功能,我聽得多了,基本上是假的。

  外道測不准就拉大距離胡扯,

  有人表演失敗被人稱爲叁級魔術師

  有一種叫測。有一次咱們到一個居士家裏去等清定上師。等了很久還不來,其中有個氣功師,別人請他測,他說“現在已經出來了。”怎麼還沒到?“如果六點鍾不到,七點准到。七點鍾不到,八點准到。”(衆笑)前後距離要兩個小時,這種話我也會說。

  有一次我去太原,時間沒說定,太原的學生找個最有名、測得最准的氣功師去測,他說:“老師十叁日准到,十叁日不到十四日准到。”結果十叁日,兩方面的學生都派汽車來火車站接,還好那天我沒去,否則豈不把我身體拉開了?十四號也撲空了。後來他們把這件事情告訴我,我哈哈大笑,“十叁日我坐飛機都來不及,怎麼會到呢?”並不是我看不起那些氣功師,這是我親身碰到的事。

  魔術的本事大,可惜都是假的。我也會把自己頭頸用細繩捆起來,再在頸後用力一拉,我的頭也不會掉下來,可見我的本事也不小啊!(衆笑)從前聽說有個大氣功師,說他能讓藥片穿過密封的藥瓶,有關方面派了幾個高級的魔術師,叫那個大氣功師當場表演。他手拿藥瓶子抖啊抖啊,一粒也抖不下來。因爲幾個高級魔術師盯著他,他沒辦法做手腳。最後高級魔術師就說“算了!像你這點本事,最多是叁級魔術師。”

  希清淨梵處,屬色無色心

  “希清淨梵處,屬色無色心”,“梵”,就是清淨、寂靜的意思,尤其指斷淫欲。你喜歡清清淨淨、沒有男女紛雜的環境,如果你修禅定僅爲了這個目的,這就是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因。當然真的要升到色界、無色界天,還要看你禅定的水平。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24)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2

  成佛度衆生都離不開禅定,

  要發出世間心修禅定,要發宏願自利利他

  提要:

   ·“無悲心正智,邪僻二邊行”,沒有菩提心和正智的人就會偏空偏有

   ·若發心不正,道之初步錯,“知見愈超妙,距果路更遙”

   ·要以出世間心修禅,“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

   ·未解令解脫,未安者令安,未證滅令證

   ·成佛度衆生都離不開禅定,修禅定要發宏願自利利他

  “無悲心正智,邪僻二邊行”,

  沒有菩提心和正智的人就會偏空偏有

  “無悲心正智”,沒有利益衆生的大菩提心與法空正智。

  “邪僻二邊行”,不是墮于邪道就是偏在邊上,“二邊”指偏空偏有。邪僻的人執著自己的主意,即使遇到善知識講解佛法也轉不過來。修定的人尤其不可執著,能海上師說:“散心執著,如和土作坯,猶可改轉;定中執心,如陶器經火後,其形不可複易矣”,修定時起了執心,好比泥坯被火燒成陶器,形狀就很難改了。

  若發心不正,道之初步錯,

  “知見愈超妙,距果路更遙”

  “若住此心修”,假如你停留在上面說的這幾種心上修。“道之初步錯”,你第一步就走錯了,越走到後來越錯。比如走路第一步稍微偏一點,越走偏的距離越大。西藏有句俗話,初一當初二,一年錯完。

  “知見愈超妙,距果路更遙”,如果路走錯了,順著這條路,自以爲越走越超妙,比如你自認爲:我出了功能,我得神通了,我獲得了殊勝境界,我悟了,“距果路更遠”,你離開真正的果,也就是我們佛教要證的初果二果叁果,路更加遠了。一個不認錯的人,你在知見上越是認爲自己對,越是執著,越是轉不過來。你跟他講是白費口舌,他講的比你還多,只能夠朝他笑笑罷了。

  (二)出世間二利心修禅頌

   發心利他故 樂正等菩提 未度者令度

     未解令解脫 未安者令安 未證滅令證

   宏願無窮極 知願無自性 摧我慢大山

      除極細習氣 方便不舍悲 修禅清淨意

      (摘自《能海上師全集第一冊》第178頁)

  

  

  要以出世間心修禅

  “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

  “出世間二利心修禅”,底下是講要正發心,我們要發出世間二利心,就是自利利他的心。

  “發心利他故”,“他”是指一切衆生,爲了要利益一切衆生而來學佛,來修戒定慧,來修禅定。

  “樂正等菩提”,“正等菩提”就是成佛。我們應該喜歡成佛,希望自己快快成佛,“未度者令度”,對還沒有得度的衆生,要使他快快得度。

  未解令解脫,未安者令安,未證滅令證

  “未解令解脫”,雖已進佛門,可是他沒有走上解脫生死的道路,或者雖然在走,還沒有得解脫,我們要引導他得到解脫。“未安者令安”,還有些人在修行路上很不安定,我們希望他能夠安定下來。“未證滅令證”,滅就是滅盡煩惱,證到滅谛。滅谛就是解脫,就是了脫生死。對還沒有斷盡煩惱,證到滅谛的,我們希望他能夠快快證到滅谛。

  成佛度衆生都離不開禅定,

  修禅定要發宏願自利利他

  “宏願無窮極”,我們修禅定要發宏願,也就是發成佛度衆生的心。成佛度衆生都離不開禅定,一切成佛的功德全從禅定中出生。我們修禅定開發了智慧,能更有力量去幫助衆生,使未信者信,已信的信心增長,未安者在修行路上安定下來,已經安定的能夠快快證果。我們今天發心修禅定,也要發願帶動後面的人一起往前走,要發自利利他的菩提心。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25)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2

  修禅定爲度衆生,爲斷煩惱,

  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提要:

   ·不度衆生不稱大乘,娑婆世界衆生受苦多,當先以法度之

   ·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人,佛弟子應罵不還罵,打不還打

   ·不學法,你用什麼藥去治煩惱病?主張不要法的,就命該做老衆生

   ·法師說:不要戒定慧的人是在幹滅法工作

   ·“佛道無上誓願成”,沒有成佛的志向,十方佛都不歡喜你

   ·要“知願無自性”所以要修空、無相、無願

  不度衆生不稱大乘,娑婆世界

  衆生受苦多,當先以法度之

  “弘願”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很重要,第一句“衆生無邊誓願度”,不度衆生不叫大乘。有人說“我到極樂世界去度衆生。”(衆笑)娑婆世界衆生正需要你度啊!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很多的善知識,你擠進去可能也沒你的事吧?這種想法真不好理解。

  再問問你們,貪心的“貪”,和大小的“大”,有沒有區別?當然有區別了,貪是貪,大是大呀。實質上你貪,還不是貪大?那不是一樣?所以發大心的人就爲了貪度衆生。

  假如問“你要度多少衆生?五十個?一百個?一千個?你還嫌少?你貪心這麼大啊!那你到底要度多少個?”

  “所有衆生我全度!”

  這就叫大貪。密教裏有修大貪的,並不是叫你去貪五欲,而是以菩提心的貪去滅五欲的貪。在度衆生上你越貪多越好,光度你的親戚朋友還不夠,有緣無緣的全要度。

  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人,

  佛弟子應罵不還罵,打不還打

  “煩惱無盡誓願斷”,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人,修行人只有一件事情:斷煩惱。修行就是斷煩惱。有時聽人吵架:“我今天修行了,要不然的話,你等著瞧吧。”(衆笑)“我今天還是對你客氣的,因爲我在斷煩惱。”(衆笑)這真滑稽,好比我小時候看過一出水平很低的戲,一個人一出場開口就罵人,罵一句,就說一句“我從來不罵人”,這樣像修行人嗎?修行人應該是罵不還罵,打不還打。

  不學法,你用什麼藥去治煩惱病?

  主張不要法的,就命該做老衆生

  “法門無量誓願學”,不學法,你用什麼去斷煩惱?好比沒有工具怎麼做工?沒有藥怎麼治病?現在的風氣就是主張不要法,意思就是叫你對煩惱沒有辦法,你沒有法就命該做老衆生!

  很多年前我在成都昭覺寺講《普賢行願品》,居士們聽得高興,要求我把錄音拿給他們翻錄,我說我要整理一下。後來我整理好了印出來寄給他們,開始他們挺高興。後來海外刮過來一股風,這些錄音磁帶、VCD,用一位法師的話來說,鋪天蓋地流入大陸,人們聽了以後思想就變了,有人來信說:“以後不要再寄了”。奇怪,原先這麼要求,怎麼會不要呢?分析下來有兩種人,一種:我現在學法*了;還有一種,我現在專門唸佛了…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