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P6

  ..續本文上一頁樂修行,當修暇滿,若著現法,當修無常惡趣過患以爲主要。”如果一個修行人不喜歡修行了,那就要修八有暇十圓滿,這叫修暇滿。爲什麼當初發心修行時很精進,慢慢就不喜歡修行了?這是衆生的習氣,這叫“時久生疲厭”,時間一久就疲沓了。初來的時候那是精神百倍,樣樣都很新鮮,就連這裏的人也是以前沒有看見過的。住了幾天,怎麼看來看去都是這樣的臉,沒有什麼新鮮的?開頭聽我們誦經,覺得真好聽啊。這種人我是經常碰到的。

  手不離唸珠、喜歡誦經的人可不能開始起勁,慢慢就昏沈了

  我22歲進佛門,我最喜歡念經,那個時候我只是晚上才回家,吃飯也在寺廟裏吃,媽也不管我的,因爲她知道我又到廟裏去了。爲什麼我到廟裏去她不說話呢?還有個小故事,一次我在義母家睡著了,義母就用衣服給我蓋蓋好。誰知道一動我衣服,“啪”,掉下來一串念珠,義母拿起來一看,大吃一驚,(衆笑)她去跟我媽說:“你看這孩子!”我媽朝她笑笑:“我早就知道他以後會修行的。”媽早就知道了,所以我到廟裏她是胸有成竹。(衆笑)媽沒有神通,她怎麼會知道呢?媽說我身體上有塊骨頭,俗稱佛骨。信不信由你,我不過說說罷了,其實我也沒看到過。據說有這塊骨頭的人將來一定要修行的。至于它在哪個地方,我也不知道,因爲我對任何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不感興趣,也沒問媽,所以千萬別來問我“傅老師,你指給我看看。”我自己都不知道,你叫我指給你看啥?

  那時我整天在大殿裏大聲唸《文殊儀規》。大殿門口經常有人走過,當然是來燒香的,一到大殿門口就不走了,要聽一會兒方才肯走。咱們唸儀規,沒聽見過的人聽到了,都很感興趣,覺得很好聽。剛開始學念經,年輕人可喜歡了,你們開始還不是很起勁,慢慢就昏沈了。(衆笑)

  修行本來是能很快成就的,就因爲每個人都有這個毛病:時久生疲厭,後來的腳步就慢了,慢慢就沒力氣,走不動了,對修行也不發生興趣了。

  衆生的心好貪稀奇,貪新玩藝,

  貪神秘,還貪快,學完了就沒勁了

  再舉個例子,我教禅定總是先講一個觀,等這個觀的理論講完了,我再教第二個觀。怕你們等不及,沒興趣,“我是來學禅定的,傅老師不教禅定,每天講啊講啊”,逼得我沒辦法,只好每天給一點,每天給一點,這樣子把你吊住,(衆笑)這也是一個善巧方便。衆生的心態就是這樣:貪稀奇,貪新的玩藝,貪神秘,還貪快。即使我一下子教給你,你挺高興,你學完了還是沒勁了。就像小孩子看京戲,來一個武將還好,武將打得個歡,小孩子有勁;來一個文官,坐下來光是唱,來一個老太太也是唱,來一個小姐也是唱,小孩子就冒火:怎麼還沒有唱完呢?(衆笑)沒勁!所以不懂佛法,要麼你有點邪了,否則你越修越沒勁。不懂佛法的人初聽念經倒蠻好聽的,但是聽久了他也不想聽;懂佛法以後,每一句你邊唸邊思維裏面的法義,真有味道啊!就好像老人看京戲,非但每一句唱詞他都懂,還聽他的唱腔,看他表演的功架,每個動作他都在欣賞,所以要懂才能維持得長久。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14)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0

  佛說苦果,爲的是要滅苦因,厭苦求樂的人,心裏不會平衡,也不會安定

  提要:

   ·衆生都貪快樂,所以會信教,爲的是升天堂

   ·佛說苦果,爲的是要滅苦因,厭苦求樂的人,心裏不會平衡,也不會安定

   ·我們南瞻部洲人最適合修行,能信佛猶如中了頭獎,還叫苦嗎?

   ·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教導你爲度衆生,好好發菩提心,可沒有叫你

   唸佛叁年就去火葬場

   ·末法時期,能弘揚正法具足悲心的善知識就更難遇到了

   ·有條件能學佛法的人稱“有暇身”

  衆生都貪快樂,

  所以會信教,爲的是升天堂

  信外國教的,心裏都有個念頭,快快生天堂。我年輕時候到溫州,有個人生了病,有人勸她信教,結果病也沒有好,後來跟我學禅定倒在好起來。就請我到她家裏,沒多久她們教友來了。大家也沒什麼話好講的,我就說了:“你這兒的房子很寬大,挺舒服噢。”那兩個人馬上說:“這有什麼好啊?如果咱們生到天堂去,那個地方可好得不得了啊!”普通人想到美國去,信教的人想到天堂去。都是采用這個辦法,把人世間說得苦得不得了,使你對人世間討厭,快快跑。

  佛說苦果,爲的是要滅苦因,

  厭苦求樂的人,心裏不會平衡,也不會安定

  現在佛門裏也有人用這套手法,這種人心裏不會平衡,也不會安定的,因爲他們有雙重性。一面天天在叫苦:我業障重,煩惱重,做人苦啊!本來對苦還沒有想得厲害,一進佛門好像進了苦門,首先受的影響就是這邊苦,那邊快樂,趕快走啊。要知道,佛講苦集滅道,苦是果,集是因,佛講苦是叫你去斷苦的因,也就是要你好好地斷煩惱,來解脫苦,並不是叫你消極厭世,也不是叫你貪求快樂,盡往快樂的地方走。

  我們南瞻部洲人最適合修行,

  能信佛猶如中了頭獎,還叫苦嗎?

  我主張進佛門首先要給人快樂,讓他知道做人了不起。南贍部洲衆生最最了不起,南贍部洲的人是最適合修行的。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以及八小洲的衆生全都不能即身成佛,唯有南洲衆生能即身成佛。我們今天做了南贍部洲的衆生算中了頭獎啦!拿到一張頭獎獎票,還苦什麼呢?信了佛還叫苦!

  有的人確實拿到一張頭獎獎票,確實是苦,男的發瘋一樣罵老婆。就因爲中了一個頭獎,鬧得全家雞犬不甯,傷心啊悲哀啊,因爲這張獎票給老婆洗衣服洗掉了(衆笑),所以她的丈夫氣壞了。

  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教導你爲度衆生,好好發菩提心,

  可沒有叫你唸佛叁年就去火葬場

  現在佛門裏有的人知見不對,中了頭獎還想丟掉。我前幾年在居士林講法,有人對一個小姑娘說:“你既然喜歡聽法,這幾天怎麼不來聽了?”“我是唸佛的。”“唸佛也要聽法呀。”“我只要唸叁年佛,就能往生了。”你有把握嗎?說這個話的時候她才十叁歲,十六歲她就要輕生了。即使你真的有把握,釋迦佛也訓你一頓:“你到臨命終時再走,這麼多衆生要你關心,你不發菩提心?”心這麼小,只管自己,就算你修到一心不亂,給你一個下品下生已經不得了了。假如到時水平不夠,沒去成咋辦?佛說“人身難得”,得到人身是很困難的,像中頭獎那樣。這就是叫你要尊重、要保護好自己的人身。“佛法難聞”,這麼難聽到的佛法你今天聽到了,你不要放棄啊!這是一個稀有的寶貝啊!

  末法時期,能弘揚正法具足悲心的善知識就更難遇到了

  “善知識難遇”,如果你碰到了一位善知識,你別走啊!我從前在蘇州開禅定班,有一次來了兩個北京人,他們跟同學們說:“佛經裏說:如果到了末法時期,你能遇到一個善知識,他有真正的法,而且有悲心,肯把法給你,你不要管他家裏有沒有妻子,你就不應該走了,因爲末法時期善知識很難遇到了。”

  有條件能學佛法的人稱“有暇身”

  所以當你修行低落的時候,你想一想今天你得到的條件是多麼的可貴,再想想八有暇——有暇就是有條件學佛,暇是空的意思,“有暇”照文字講是有空學佛,但是應該理解成有條件學佛。有的人有空,他也不學佛;有的人很忙,還在忙中抽空來學佛,這個人能夠學佛,就稱有暇。八種情況沒有條件學佛,比如盲聾喑啞,也就是瞎子、聾子、啞巴、生理上有殘缺的,他們就沒有條件。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15)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0

  沒有苦的地方難學佛法,

  因此最要緊的是智慧不是福報

  提要:

   ·沒有苦的地方難學佛法,因此最要緊的是智慧不是福報

   ·樣樣懂,樣樣都不通,內有傲慢,喜與人辯,這種世智辯聰的人也難學佛法

   ·正法尚未隱沒,自己也不是傻瓜,也沒有掉在八無暇,尚能具足十圓滿的人身,

   爲什麼不好好修行呢

   ·世法不可執著,佛法要不斷深入,若著現法當修無常惡趣過患

   ·不著現法,所以能學得多,學了佛法,我就把世法放下了

   ·佛法學了一點點,就執著于現法,不求進步,能斷煩惱了生死嗎?

  沒有苦的地方難學佛法,

  因此最要緊的是智慧不是福報

  享福太好的人也沒條件學佛,福氣最大就是北俱盧洲的人,阿羅漢去度他們,他跟阿羅漢說:“你講了這麼多,我們還是體會不到什麼叫苦,你是不是給我們指指看。”阿羅漢用天眼一看,找不到苦,(衆笑)沒辦法度。所以福氣太大,仍然流轉生死,沒用的,最要緊的是智慧啊!

  樣樣懂,樣樣都不通,內有傲慢,喜與人辯,這種世智辯聰的人也難學佛法

  還有邪知邪見,稱爲世智辯聰,也很難學佛。他世間上的知識懂得很多,而且人很聰明,也很喜歡跟人家辯論,因爲他有他的一套。像這樣的人很難學佛,第一,他內心有傲慢,第二,他也很難找到善知識,因爲善知識不可能什麼都懂,有的善知識學的是禅宗,不一定懂法相宗;學淨土宗的,也不一定懂密宗。他呢?世間上學問懂得多,佛法也學得多,不管抓來是一朵花還是一顆草,往頭上一插,那種宗派裏抓一把,那本書裏抓兩根毛,樣樣懂,樣樣都不通。忽然問你一個問題,偏偏這個善知識沒學過,“你還不如我呢。”只有他肚子裏的蛔蟲他能夠接受,因爲蛔蟲對他肚子裏所有的景色一目了然。內心有傲慢,行爲上處處抓人家辮子,所以世智辨聰很難度。現在是末法時期,你找到一個二等的善知識已經不錯了!(衆笑)即使叁等你也學學叁等吧,上等的找不到,你總不能等到老死吧!

  正法尚未隱沒,自己也不是傻瓜,也沒有掉在八無暇,尚能具足十圓滿的人身,爲什麼不好好修行呢

  八有暇十圓滿,《菩提道次第》裏全有講。內五種圓滿是講身跟心,根支要不缺,性…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