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聚心观>带修禅定前开示▪P6

  ..续本文上一页乐修行,当修暇满,若着现法,当修无常恶趣过患以为主要。”如果一个修行人不喜欢修行了,那就要修八有暇十圆满,这叫修暇满。为什么当初发心修行时很精进,慢慢就不喜欢修行了?这是众生的习气,这叫“时久生疲厌”,时间一久就疲沓了。初来的时候那是精神百倍,样样都很新鲜,就连这里的人也是以前没有看见过的。住了几天,怎么看来看去都是这样的脸,没有什么新鲜的?开头听我们诵经,觉得真好听啊。这种人我是经常碰到的。

  手不离唸珠、喜欢诵经的人可不能开始起劲,慢慢就昏沉了

  我22岁进佛门,我最喜欢念经,那个时候我只是晚上才回家,吃饭也在寺庙里吃,妈也不管我的,因为她知道我又到庙里去了。为什么我到庙里去她不说话呢?还有个小故事,一次我在义母家睡着了,义母就用衣服给我盖盖好。谁知道一动我衣服,“啪”,掉下来一串念珠,义母拿起来一看,大吃一惊,(众笑)她去跟我妈说:“你看这孩子!”我妈朝她笑笑:“我早就知道他以后会修行的。”妈早就知道了,所以我到庙里她是胸有成竹。(众笑)妈没有神通,她怎么会知道呢?妈说我身体上有块骨头,俗称佛骨。信不信由你,我不过说说罢了,其实我也没看到过。据说有这块骨头的人将来一定要修行的。至于它在哪个地方,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对任何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也没问妈,所以千万别来问我“傅老师,你指给我看看。”我自己都不知道,你叫我指给你看啥?

  那时我整天在大殿里大声唸《文殊仪规》。大殿门口经常有人走过,当然是来烧香的,一到大殿门口就不走了,要听一会儿方才肯走。咱们唸仪规,没听见过的人听到了,都很感兴趣,觉得很好听。刚开始学念经,年轻人可喜欢了,你们开始还不是很起劲,慢慢就昏沉了。(众笑)

  修行本来是能很快成就的,就因为每个人都有这个毛病:时久生疲厌,后来的脚步就慢了,慢慢就没力气,走不动了,对修行也不发生兴趣了。

  众生的心好贪稀奇,贪新玩艺,

  贪神秘,还贪快,学完了就没劲了

  再举个例子,我教禅定总是先讲一个观,等这个观的理论讲完了,我再教第二个观。怕你们等不及,没兴趣,“我是来学禅定的,傅老师不教禅定,每天讲啊讲啊”,逼得我没办法,只好每天给一点,每天给一点,这样子把你吊住,(众笑)这也是一个善巧方便。众生的心态就是这样:贪稀奇,贪新的玩艺,贪神秘,还贪快。即使我一下子教给你,你挺高兴,你学完了还是没劲了。就像小孩子看京戏,来一个武将还好,武将打得个欢,小孩子有劲;来一个文官,坐下来光是唱,来一个老太太也是唱,来一个小姐也是唱,小孩子就冒火:怎么还没有唱完呢?(众笑)没劲!所以不懂佛法,要么你有点邪了,否则你越修越没劲。不懂佛法的人初听念经倒蛮好听的,但是听久了他也不想听;懂佛法以后,每一句你边唸边思维里面的法义,真有味道啊!就好像老人看京戏,非但每一句唱词他都懂,还听他的唱腔,看他表演的功架,每个动作他都在欣赏,所以要懂才能维持得长久。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4)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0

  佛说苦果,为的是要灭苦因,厌苦求乐的人,心里不会平衡,也不会安定

  提要:

   ·众生都贪快乐,所以会信教,为的是升天堂

   ·佛说苦果,为的是要灭苦因,厌苦求乐的人,心里不会平衡,也不会安定

   ·我们南瞻部洲人最适合修行,能信佛犹如中了头奖,还叫苦吗?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教导你为度众生,好好发菩提心,可没有叫你

   唸佛三年就去火葬场

   ·末法时期,能弘扬正法具足悲心的善知识就更难遇到了

   ·有条件能学佛法的人称“有暇身”

  众生都贪快乐,

  所以会信教,为的是升天堂

  信外国教的,心里都有个念头,快快生天堂。我年轻时候到温州,有个人生了病,有人劝她信教,结果病也没有好,后来跟我学禅定倒在好起来。就请我到她家里,没多久她们教友来了。大家也没什么话好讲的,我就说了:“你这儿的房子很宽大,挺舒服噢。”那两个人马上说:“这有什么好啊?如果咱们生到天堂去,那个地方可好得不得了啊!”普通人想到美国去,信教的人想到天堂去。都是采用这个办法,把人世间说得苦得不得了,使你对人世间讨厌,快快跑。

  佛说苦果,为的是要灭苦因,

  厌苦求乐的人,心里不会平衡,也不会安定

  现在佛门里也有人用这套手法,这种人心里不会平衡,也不会安定的,因为他们有双重性。一面天天在叫苦:我业障重,烦恼重,做人苦啊!本来对苦还没有想得厉害,一进佛门好像进了苦门,首先受的影响就是这边苦,那边快乐,赶快走啊。要知道,佛讲苦集灭道,苦是果,集是因,佛讲苦是叫你去断苦的因,也就是要你好好地断烦恼,来解脱苦,并不是叫你消极厌世,也不是叫你贪求快乐,尽往快乐的地方走。

  我们南瞻部洲人最适合修行,

  能信佛犹如中了头奖,还叫苦吗?

  我主张进佛门首先要给人快乐,让他知道做人了不起。南赡部洲众生最最了不起,南赡部洲的人是最适合修行的。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以及八小洲的众生全都不能即身成佛,唯有南洲众生能即身成佛。我们今天做了南赡部洲的众生算中了头奖啦!拿到一张头奖奖票,还苦什么呢?信了佛还叫苦!

  有的人确实拿到一张头奖奖票,确实是苦,男的发疯一样骂老婆。就因为中了一个头奖,闹得全家鸡犬不宁,伤心啊悲哀啊,因为这张奖票给老婆洗衣服洗掉了(众笑),所以她的丈夫气坏了。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教导你为度众生,好好发菩提心,

  可没有叫你唸佛三年就去火葬场

  现在佛门里有的人知见不对,中了头奖还想丢掉。我前几年在居士林讲法,有人对一个小姑娘说:“你既然喜欢听法,这几天怎么不来听了?”“我是唸佛的。”“唸佛也要听法呀。”“我只要唸三年佛,就能往生了。”你有把握吗?说这个话的时候她才十三岁,十六岁她就要轻生了。即使你真的有把握,释迦佛也训你一顿:“你到临命终时再走,这么多众生要你关心,你不发菩提心?”心这么小,只管自己,就算你修到一心不乱,给你一个下品下生已经不得了了。假如到时水平不够,没去成咋办?佛说“人身难得”,得到人身是很困难的,像中头奖那样。这就是叫你要尊重、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佛法难闻”,这么难听到的佛法你今天听到了,你不要放弃啊!这是一个稀有的宝贝啊!

  末法时期,能弘扬正法具足悲心的善知识就更难遇到了

  “善知识难遇”,如果你碰到了一位善知识,你别走啊!我从前在苏州开禅定班,有一次来了两个北京人,他们跟同学们说:“佛经里说:如果到了末法时期,你能遇到一个善知识,他有真正的法,而且有悲心,肯把法给你,你不要管他家里有没有妻子,你就不应该走了,因为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难遇到了。”

  有条件能学佛法的人称“有暇身”

  所以当你修行低落的时候,你想一想今天你得到的条件是多么的可贵,再想想八有暇——有暇就是有条件学佛,暇是空的意思,“有暇”照文字讲是有空学佛,但是应该理解成有条件学佛。有的人有空,他也不学佛;有的人很忙,还在忙中抽空来学佛,这个人能够学佛,就称有暇。八种情况没有条件学佛,比如盲聋喑哑,也就是瞎子、聋子、哑巴、生理上有残缺的,他们就没有条件。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5)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0

  没有苦的地方难学佛法,

  因此最要紧的是智慧不是福报

  提要:

   ·没有苦的地方难学佛法,因此最要紧的是智慧不是福报

   ·样样懂,样样都不通,内有傲慢,喜与人辩,这种世智辩聪的人也难学佛法

   ·正法尚未隐没,自己也不是傻瓜,也没有掉在八无暇,尚能具足十圆满的人身,

   为什么不好好修行呢

   ·世法不可执着,佛法要不断深入,若着现法当修无常恶趣过患

   ·不着现法,所以能学得多,学了佛法,我就把世法放下了

   ·佛法学了一点点,就执着于现法,不求进步,能断烦恼了生死吗?

  没有苦的地方难学佛法,

  因此最要紧的是智慧不是福报

  享福太好的人也没条件学佛,福气最大就是北俱卢洲的人,阿罗汉去度他们,他跟阿罗汉说:“你讲了这么多,我们还是体会不到什么叫苦,你是不是给我们指指看。”阿罗汉用天眼一看,找不到苦,(众笑)没办法度。所以福气太大,仍然流转生死,没用的,最要紧的是智慧啊!

  样样懂,样样都不通,内有傲慢,喜与人辩,这种世智辩聪的人也难学佛法

  还有邪知邪见,称为世智辩聪,也很难学佛。他世间上的知识懂得很多,而且人很聪明,也很喜欢跟人家辩论,因为他有他的一套。像这样的人很难学佛,第一,他内心有傲慢,第二,他也很难找到善知识,因为善知识不可能什么都懂,有的善知识学的是禅宗,不一定懂法相宗;学净土宗的,也不一定懂密宗。他呢?世间上学问懂得多,佛法也学得多,不管抓来是一朵花还是一颗草,往头上一插,那种宗派里抓一把,那本书里抓两根毛,样样懂,样样都不通。忽然问你一个问题,偏偏这个善知识没学过,“你还不如我呢。”只有他肚子里的蛔虫他能够接受,因为蛔虫对他肚子里所有的景色一目了然。内心有傲慢,行为上处处抓人家辫子,所以世智辨聪很难度。现在是末法时期,你找到一个二等的善知识已经不错了!(众笑)即使三等你也学学三等吧,上等的找不到,你总不能等到老死吧!

  正法尚未隐没,自己也不是傻瓜,也没有掉在八无暇,尚能具足十圆满的人身,为什么不好好修行呢

  八有暇十圆满,《菩提道次第》里全有讲。内五种圆满是讲身跟心,根支要不缺,性…

《<聚心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