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曉日觀>帶修前的開示▪P10

  ..續本文上一頁著名的教授;演員傲慢,走起路來,“答答答”跺地很響,握起手來,“搭”!(衆笑)樣子就可以看得出來。從前有個女居士,老公是個老板,走路的姿勢非常的潇灑,舉著右手,夾了支煙,(衆笑)後來在國內背債還不出來,跑到外國去了。這種樣子全是假相。

  賣弄他人所說以顯己能,實未消化就拉肚子

  佛門裏有人稍微懂了一點,就非常傲慢,一說話滔滔不絕,你插嘴都插不進去。當然喽,如果你是善知識,有人來請你開示,應該要說話,可是人家沒有請他,他就說了。有一次我在成都講法,有一個年輕人在寮房和我辯,我只得回答他,他說:“嗯!這麼聽起來,你剛才講的也有道理。”(衆笑)說完他就出去了,他桌子上合撲著放了一本書,我拿起來一看,他剛才講的話全是書裏的,因爲他腦子記憶力特別好。這叫沒有消化就拉肚子。

  有人苦修不求慧,竟然說學戒定慧可憐

  現在連愚癡的人都我慢貢高,他以愚爲本錢,說出一句很傲慢的話:你們學戒定慧,可憐哪。這種人我碰到過一次,那時我們在九子岩,山上下來了一個年輕的出家人,聽說他很主張修行,衣服也非常樸素。我很恭敬他,還給他准備了茶點水果。他說是來聽法的,因爲聽說傅老師講法講得好。等到我午休後下樓,這個出家人不見了,因爲他看到我們牆上貼的《戒定慧基本叁學》裏的偈頌,就問我們同學,“你們是學什麼宗的?”回答他:“我們學戒定慧,無宗無派。”“你們真可憐啊,學戒定慧!”只要一句樣樣不要的人,看見你學戒修定求慧,覺得你可憐,真好比幼兒園的小朋友,看到大學生來了,自己鼻涕都沒擦幹,卻不屑一顧地頭一甩“哼”!(衆笑)

  愚人不知法,以傲慢來作自我補償

  如今佛門裏的人,學佛法沒有得到真實利益的也會傲慢。在佛法的智慧辭典裏是沒有“傲慢”這兩個字的,傲慢本身就是煩惱。佛門裏有的人,從來不聽法,沒有法財,變了窮光蛋也傲慢。因爲不傲慢,他過不了日子,這叫物極必反。好比一只小皮球,你壓得越低,它跳得越高。一個沒有本錢的人他心裏非常難受,很自卑,他不痛下決心好好學,卻幹脆來個反作用,“你算什麼?”以此來充實自己。(衆笑)而且聽法也聽不進去,因爲傲慢!人家修隨喜功德,“這位師兄多發心,幹得很認真啊。”“這算什麼?這些事情要我來幹,比他幹得好。”結果他去煮飯,煮得半生半熟的。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23)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傲慢易得魔加持,

  精神狂人喜人贊歎爲大

  提要:

  ·遇境耐不住,心起傲慢常指責他人

  ·傲慢易得魔加持,精神狂人喜人贊歎爲大

  ·有人作了供養就傲慢,自認大居士

  ·不肯研究佛法,又如外道典籍,理論偏執

  ·執有礙空,要放下才能成就

  ·有生必有死,空掉有就無生死

  ·佛法不是給你欣賞的,而是給你修行斷煩惱的

  遇境耐不住,心起傲慢常指責他人

  有一次我在蘇州,有個居士煮飯真的夾生了,他們都吃不下去,只有我這個老師好像吃得挺香的。他們想:肯定給老師吃的飯是好的。其實我吃的飯也是半生半熟的。修行要隨得喜足,否則就錯過修行機會了。煮飯的人多辛苦啊,偶然吃一頓生米飯,也是給你教育,意思告訴你,煮飯也不簡單的。(衆笑)

  傲慢易得魔加持,精神狂人喜人贊歎爲大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傲慢,傲慢的人最容易得到魔加持,魔投你所好,最後就發精神病,發了精神病仍然傲慢。1956年,我就開始做老師了,我是以講課方式作集體心理治療。課間休息的時候,有個年輕人叫我過去,他從皮夾子裏抽出一張紙給我看,上面寫著:我最偉大的丈夫。“你看,我太太稱我最偉大,現在社會什麼都要大大大。”後來我才明白他是精神病患者,他的太太故意讓他高興高興。

  有人作了供養就傲慢,自認大居士

  佛門裏的傲慢可不得了,出了家有出家人的傲慢,居士有居士的傲慢。從前蘇州一個寺院裏,有個居士來晚了一點,第一排已經坐滿了,他大發雷霆,“我昨天供養了一只大冰箱,今天第一排竟然沒有我的位置!”因爲他是大冰箱居士。(衆笑)

  不肯研究佛法,又如外道典籍,理論偏執

  我慢貢高的人,“不肯研究佛法,又如外道典籍,理論偏執。”外道很難度,外道也有外道的理論,外道也有外道的修法,外道也有外道的境界,他執著于自己的一套,所以轉不過來。

  執有礙空,要放下才能成就

  昨天快結束時講了一個我的故事,我下車時踩到地上的冰,一滑,仰天一跤。假如你們問我,“老師啊,你緊張不緊張啊?”人都躺到地上了,還緊張什麼呢?而且給我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觀到廣大的蔚藍色天空。平時你看天空,只看到前方,看後面還要頭轉過去,仰天一跤全看見了。我還想多躺一會兒,旁邊有人急了,“小心小心”,好心地把我扶起來,觀空結束。(衆笑)我才明白“有”破壞了空,因爲有人把我扶起來了。要想成就,只有“空”才能成就,有會破壞空,所以對有要放下。比如你有傲慢,放不下、空不了,不能成就。

  有生必有死,空掉有就無生死

  生死流轉哪裏來?從十二因緣來。愛,看見東西愛,你就要買,所以由愛發展成取,由取就變成有,一有“有”就顛倒,就有輪回,就有生老病死。有生,必有死。所以執有是破壞空的,空就不會流轉生死。從來也沒聽人說,昨天黃大媽生了一個空。空了還有什麼生死流轉?外道執有,所以跳不出生死輪回,最多到無色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稱叁界,又稱叁有。有什麼?有生死流轉。可他們偏執得厲害呀。

  佛法不是給你欣賞的,而是給你修行斷煩惱的

  “又或以佛法爲世間學問而不修行”,什麼叫不修行?就是不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不度衆生不叫大乘;不學法不是如來的多聞賢聖弟子;沒有成佛的志向,十方如來對你都不歡喜。我們既然是釋迦佛的弟子,就應該走釋迦佛的路。現在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把佛法作爲佛教文化來學習,作爲佛教文化來研究,這是大方向錯誤。我們學佛法、弘揚佛法、度衆生,歸根結底還是爲了修行。我們根本沒有將來要成爲一個佛學博士、碩士,或者說佛學專家的思想。再怎麼樣的專家,還是流轉生死。我們目的就是斷煩惱到彼岸,這個大方向絕對不能錯,如果錯了,佛教變顔色,那就不成爲佛教。佛教不是給你研究的,也不是給你欣賞的,佛教是給你修行的,是給你斷煩惱用的。可是佛門裏很多人已經走向這條道路,這非常可怕。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24)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不可執著部分見解而廢其余

  提要:

  ·依法不依人是正道,依人不依法,致成盲目崇拜

  ·修行人不可執著部分見解而廢其余

  ·鈍根人修什麼法都是鈍根,一執著,鈍裏鈍,自誤誤人

  ·佛喻此類爲井邊之渴死者

  依法不依人是正道,

  依人不依法,致成盲目崇拜

  還有的人一只腳在佛門裏,一只腳在佛門外,人們稱他學問廣博,寫出書來洋洋大觀,非但寫佛教書,而且道教、儒教全寫,通叁家。(衆笑)結果,你看了兩個小時不得要領,懂佛法的人一翻就發現錯誤。有一個非常有名望的、受很多年輕人崇拜的人,名字我就不說了。(衆笑)因爲我是講佛法,不是去評論人家長短,我們要遵守一個原則,不說四衆弟子過,只要把法講清楚就行了。多識教授就批評他不懂佛法,說:十年後,山仍然是這個山,水仍然是這個水。多識教授說:這是原則性錯誤,不符合叁法印。事物不可能不變,一切皆無常,十年後這座山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山了,水也不是十年前的水了。科學家也懂這一點,當你第二次跳下河床的時候,河裏的水已經不是原來的水了。所以我就說了一句話:如今在佛法裏犯錯誤的往往都是名望高的人。釋迦佛教導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不要因爲他名望高而相信他的話,可是現在盲目崇拜的風氣很流行啊。

  修行人不可執著部分見解而廢其余

  “或執著部分之見解而廢其余”,他執著的是部分的見解,雖不能算是邪的,也不能說是外道,但是他執著得厲害,認爲自己一點沒錯。假如自認有錯,肯改變,也不叫執著了。這種人往往把其他的完全排除。你跟他怎麼講,他都聽不進去。居士執著的程度還好一點,因爲居士忙啊,沒辦法從早執著到晚,(衆笑)他注意力被沖淡了。有的居士可忙了,沒講幾句話,手機就響了。可是講究修行的人如果執著了,抓住部分的總是強調這個重要,只知道修修修,不知道怎麼樣斷煩惱,那就糟了。

  有些人喜歡修密宗,修大威德的人一執著,脾氣特大。修大威德沒有慈悲心,你著魔了,好比爸爸打兒子沒有慈悲心,會把兒子打死的。還有的特別講究修四加行,一開始就磕大頭,他總認爲佛法不重要,四加行重要。

  唸佛的呢?執著于唸佛,“我聽兩個小時的法,還不如唸兩個小時佛號,聽佛法浪費時間。”有位法師就講了,“難道阿彌陀佛是開公司的?你不唸滿數字就不能去了?”有的人還引導你執著,“你年紀大喽,唸六個字來不及喽,唸四個字吧,可以多唸幾遍。”老年人一聽,就唸四個字了,邊唸邊緊張著急,因爲來不及了。假如他有高血壓,一緊張,一著急,很容易中風,修行人豈能這麼無知?

  鈍根人修什麼法都是鈍根,

  一執著,鈍裏鈍,自誤誤人

  “如戴有色眼鏡,自誤誤人”,執著于自己的,看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現在末法時期了,全是鈍根,唯有修我這個法門。”其實鈍根修什麼法門都是鈍根。(衆笑)一執著,鈍裏鈍。這些都是自誤誤人。

  佛喻此類爲井邊之渴死者

  “佛喻此類爲井邊之渴死者”。因爲他執著,“我從不喝井水”,那麼只好渴死了。就好比執著自己的宗派,“他是禅宗,他是法相宗,他…

《<曉日觀>帶修前的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