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著名的教授;演员傲慢,走起路来,“答答答”跺地很响,握起手来,“搭”!(众笑)样子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前有个女居士,老公是个老板,走路的姿势非常的潇洒,举着右手,夹了支烟,(众笑)后来在国内背债还不出来,跑到外国去了。这种样子全是假相。
卖弄他人所说以显己能,实未消化就拉肚子
佛门里有人稍微懂了一点,就非常傲慢,一说话滔滔不绝,你插嘴都插不进去。当然喽,如果你是善知识,有人来请你开示,应该要说话,可是人家没有请他,他就说了。有一次我在成都讲法,有一个年轻人在寮房和我辩,我只得回答他,他说:“嗯!这么听起来,你刚才讲的也有道理。”(众笑)说完他就出去了,他桌子上合扑着放了一本书,我拿起来一看,他刚才讲的话全是书里的,因为他脑子记忆力特别好。这叫没有消化就拉肚子。
有人苦修不求慧,竟然说学戒定慧可怜
现在连愚痴的人都我慢贡高,他以愚为本钱,说出一句很傲慢的话:你们学戒定慧,可怜哪。这种人我碰到过一次,那时我们在九子岩,山上下来了一个年轻的出家人,听说他很主张修行,衣服也非常朴素。我很恭敬他,还给他准备了茶点水果。他说是来听法的,因为听说傅老师讲法讲得好。等到我午休后下楼,这个出家人不见了,因为他看到我们墙上贴的《戒定慧基本三学》里的偈颂,就问我们同学,“你们是学什么宗的?”回答他:“我们学戒定慧,无宗无派。”“你们真可怜啊,学戒定慧!”只要一句样样不要的人,看见你学戒修定求慧,觉得你可怜,真好比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到大学生来了,自己鼻涕都没擦干,却不屑一顾地头一甩“哼”!(众笑)
愚人不知法,以傲慢来作自我补偿
如今佛门里的人,学佛法没有得到真实利益的也会傲慢。在佛法的智慧辞典里是没有“傲慢”这两个字的,傲慢本身就是烦恼。佛门里有的人,从来不听法,没有法财,变了穷光蛋也傲慢。因为不傲慢,他过不了日子,这叫物极必反。好比一只小皮球,你压得越低,它跳得越高。一个没有本钱的人他心里非常难受,很自卑,他不痛下决心好好学,却干脆来个反作用,“你算什么?”以此来充实自己。(众笑)而且听法也听不进去,因为傲慢!人家修随喜功德,“这位师兄多发心,干得很认真啊。”“这算什么?这些事情要我来干,比他干得好。”结果他去煮饭,煮得半生半熟的。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23)
傅味琴主讲 2006.4.23上午
傲慢易得魔加持,
精神狂人喜人赞叹为大
提要:
·遇境耐不住,心起傲慢常指责他人
·傲慢易得魔加持,精神狂人喜人赞叹为大
·有人作了供养就傲慢,自认大居士
·不肯研究佛法,又如外道典籍,理论偏执
·执有碍空,要放下才能成就
·有生必有死,空掉有就无生死
·佛法不是给你欣赏的,而是给你修行断烦恼的
遇境耐不住,心起傲慢常指责他人
有一次我在苏州,有个居士煮饭真的夹生了,他们都吃不下去,只有我这个老师好像吃得挺香的。他们想:肯定给老师吃的饭是好的。其实我吃的饭也是半生半熟的。修行要随得喜足,否则就错过修行机会了。煮饭的人多辛苦啊,偶然吃一顿生米饭,也是给你教育,意思告诉你,煮饭也不简单的。(众笑)
傲慢易得魔加持,精神狂人喜人赞叹为大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傲慢,傲慢的人最容易得到魔加持,魔投你所好,最后就发精神病,发了精神病仍然傲慢。1956年,我就开始做老师了,我是以讲课方式作集体心理治疗。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叫我过去,他从皮夹子里抽出一张纸给我看,上面写着:我最伟大的丈夫。“你看,我太太称我最伟大,现在社会什么都要大大大。”后来我才明白他是精神病患者,他的太太故意让他高兴高兴。
有人作了供养就傲慢,自认大居士
佛门里的傲慢可不得了,出了家有出家人的傲慢,居士有居士的傲慢。从前苏州一个寺院里,有个居士来晚了一点,第一排已经坐满了,他大发雷霆,“我昨天供养了一只大冰箱,今天第一排竟然没有我的位置!”因为他是大冰箱居士。(众笑)
不肯研究佛法,又如外道典籍,理论偏执
我慢贡高的人,“不肯研究佛法,又如外道典籍,理论偏执。”外道很难度,外道也有外道的理论,外道也有外道的修法,外道也有外道的境界,他执着于自己的一套,所以转不过来。
执有碍空,要放下才能成就
昨天快结束时讲了一个我的故事,我下车时踩到地上的冰,一滑,仰天一跤。假如你们问我,“老师啊,你紧张不紧张啊?”人都躺到地上了,还紧张什么呢?而且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观到广大的蔚蓝色天空。平时你看天空,只看到前方,看后面还要头转过去,仰天一跤全看见了。我还想多躺一会儿,旁边有人急了,“小心小心”,好心地把我扶起来,观空结束。(众笑)我才明白“有”破坏了空,因为有人把我扶起来了。要想成就,只有“空”才能成就,有会破坏空,所以对有要放下。比如你有傲慢,放不下、空不了,不能成就。
有生必有死,空掉有就无生死
生死流转哪里来?从十二因缘来。爱,看见东西爱,你就要买,所以由爱发展成取,由取就变成有,一有“有”就颠倒,就有轮回,就有生老病死。有生,必有死。所以执有是破坏空的,空就不会流转生死。从来也没听人说,昨天黄大妈生了一个空。空了还有什么生死流转?外道执有,所以跳不出生死轮回,最多到无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三界,又称三有。有什么?有生死流转。可他们偏执得厉害呀。
佛法不是给你欣赏的,而是给你修行断烦恼的
“又或以佛法为世间学问而不修行”,什么叫不修行?就是不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不度众生不叫大乘;不学法不是如来的多闻贤圣弟子;没有成佛的志向,十方如来对你都不欢喜。我们既然是释迦佛的弟子,就应该走释迦佛的路。现在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把佛法作为佛教文化来学习,作为佛教文化来研究,这是大方向错误。我们学佛法、弘扬佛法、度众生,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修行。我们根本没有将来要成为一个佛学博士、硕士,或者说佛学专家的思想。再怎么样的专家,还是流转生死。我们目的就是断烦恼到彼岸,这个大方向绝对不能错,如果错了,佛教变颜色,那就不成为佛教。佛教不是给你研究的,也不是给你欣赏的,佛教是给你修行的,是给你断烦恼用的。可是佛门里很多人已经走向这条道路,这非常可怕。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24)
傅味琴主讲 2006.4.23上午
不可执着部分见解而废其余
提要:
·依法不依人是正道,依人不依法,致成盲目崇拜
·修行人不可执着部分见解而废其余
·钝根人修什么法都是钝根,一执着,钝里钝,自误误人
·佛喻此类为井边之渴死者
依法不依人是正道,
依人不依法,致成盲目崇拜
还有的人一只脚在佛门里,一只脚在佛门外,人们称他学问广博,写出书来洋洋大观,非但写佛教书,而且道教、儒教全写,通三家。(众笑)结果,你看了两个小时不得要领,懂佛法的人一翻就发现错误。有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受很多年轻人崇拜的人,名字我就不说了。(众笑)因为我是讲佛法,不是去评论人家长短,我们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说四众弟子过,只要把法讲清楚就行了。多识教授就批评他不懂佛法,说:十年后,山仍然是这个山,水仍然是这个水。多识教授说:这是原则性错误,不符合三法印。事物不可能不变,一切皆无常,十年后这座山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山了,水也不是十年前的水了。科学家也懂这一点,当你第二次跳下河床的时候,河里的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水了。所以我就说了一句话:如今在佛法里犯错误的往往都是名望高的人。释迦佛教导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不要因为他名望高而相信他的话,可是现在盲目崇拜的风气很流行啊。
修行人不可执着部分见解而废其余
“或执着部分之见解而废其余”,他执着的是部分的见解,虽不能算是邪的,也不能说是外道,但是他执着得厉害,认为自己一点没错。假如自认有错,肯改变,也不叫执着了。这种人往往把其他的完全排除。你跟他怎么讲,他都听不进去。居士执着的程度还好一点,因为居士忙啊,没办法从早执着到晚,(众笑)他注意力被冲淡了。有的居士可忙了,没讲几句话,手机就响了。可是讲究修行的人如果执着了,抓住部分的总是强调这个重要,只知道修修修,不知道怎么样断烦恼,那就糟了。
有些人喜欢修密宗,修大威德的人一执着,脾气特大。修大威德没有慈悲心,你着魔了,好比爸爸打儿子没有慈悲心,会把儿子打死的。还有的特别讲究修四加行,一开始就磕大头,他总认为佛法不重要,四加行重要。
唸佛的呢?执着于唸佛,“我听两个小时的法,还不如唸两个小时佛号,听佛法浪费时间。”有位法师就讲了,“难道阿弥陀佛是开公司的?你不唸满数字就不能去了?”有的人还引导你执着,“你年纪大喽,唸六个字来不及喽,唸四个字吧,可以多唸几遍。”老年人一听,就唸四个字了,边唸边紧张着急,因为来不及了。假如他有高血压,一紧张,一着急,很容易中风,修行人岂能这么无知?
钝根人修什么法都是钝根,
一执着,钝里钝,自误误人
“如戴有色眼镜,自误误人”,执着于自己的,看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现在末法时期了,全是钝根,唯有修我这个法门。”其实钝根修什么法门都是钝根。(众笑)一执着,钝里钝。这些都是自误误人。
佛喻此类为井边之渴死者
“佛喻此类为井边之渴死者”。因为他执着,“我从不喝井水”,那么只好渴死了。就好比执着自己的宗派,“他是禅宗,他是法相宗,他…
《<晓日观>带修前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