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
◎傅味琴
重视出家人是好现象,
但出家人要重视戒定慧
提要:
·佛涅槃前的最后嘱咐,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能做到佛的遗教就是在修行,没做到就把佛教架空了
·重视出家人是好现象,但出家人要重视戒定慧
·佛嘱比丘不得贸易,寺院也不能干赚钱行业
佛遗教经~“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进修习诸定。”
佛涅槃前的最后嘱咐,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今天讲聚心观,聚心就是把心聚在一个境上,来对治我们心的散乱。在《佛遗教经》里佛讲,“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诸定。”《佛遗教经》是佛涅槃前给弟子们的最后叮嘱,就好像世间上人的遗嘱,当然性质不同,世间上人的遗嘱,一般都是讲怎么分配财产;佛涅槃前最后给弟子们叮嘱,是教导弟子们在佛涅槃后应该怎么样好好地修行,由此可以知道,佛临涅槃前的叮嘱是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后世的佛弟子修行修不起来,种种原因佛都知道,所以在涅槃前针对这些毛病特别地讲一讲,如果我们希望自己修行能够成就,能够解脱生死,能够使正法长住,那就需要听佛最后这些教导。佛的这个本意每个人都能理解,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佛弟子都不听佛的话,连《佛遗教经》里这么重要的话都不听了。
能做到佛的遗教就是在修行,没做到就把佛教架空了
有的佛学院也讲《佛遗教经》,是不是在培养学生都能做到《佛遗教经》里的叮嘱呢?如果真的在这么做,那就是修行了,可能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课吧。老师讲管讲,做到没做到没人管。为什么佛法会灭?为什么末法时期修行人很难成就?原因就是把佛教架空了,把自己修行架空,现在在家居士有没有做到五戒很成问题,可能一般都是烧烧香,拜拜佛,求求福报,保保平安,这只能算善男信女,谈不上是一个居士。许多出家弟子忙着赶经忏,为名为利,有的甚至拿居士供养的钱为自己盖精舍,还有的拿这个钱回去娶老婆,这种种情况就使佛教成了一个空架子。没有佛法,没有戒定慧,那不是空架子?
重视出家人是好现象,但出家人要重视戒定慧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本是好现象,但因为佛门成了空架子反而成了一种讽刺。有人主张寺院里边必须要有出家人,可是说这样话的人并没有再加一句:出家人要有戒定慧。从前有个佛学院的学僧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把我们当作花瓶”,想想倒也是。出家人学不到戒定慧岂不成了花瓶吗?末法不是一定就有的,末法是人为制造的。佛有远见,到了以后会出现这种现象,取个名字叫“末法”,意思就是佛法到了最后,成了一个尾巴了,末法的最后逐步逐步佛法就消灭了。
佛嘱比丘不得贸易,寺院也不能干赚钱行业
人怎么去制造末法呢?连佛的遗教他都不听了。《佛遗教经》并不长,有一段说比丘不得贸易,也就是不能做买卖赚钞票。可是讲《佛遗教经》的佛学院,寺院里也不肯停止贸易,有小卖部、素食馆、茶馆,进去还要买门票,那不是贸易?讲管讲,做管做,就好比现在电视在放《包青天》,想起到一点教育作用。可是贪污的人看管看,贪管贪,你即使跟他谈谈,他笑笑:“这是看戏呀,是古时候的事呀。”起不了教育作用了。一直要等他小贪官变了大贪官,案子出来了,被抓被枪毙了,才肯罢休。现在连很小很小的蚊子都贪得不得了,从前的蚊子你稍微动一动,它就逃走,警惕性很高,现在蚊子叮着你不肯走,有时候你推它,它还不动,拼命地吸血,贪得这么厉害!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2)
◎傅味琴
佛说“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
提要:
·佛法衰落,是由于佛弟子没做好,以身谤法罪过很重
·佛教将来是被败坏佛教的佛弟子灭掉的
·佛指出禅定的重要:“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
·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要以慈悲心批评,目的是叫大家喜欢听法
·讲法不能离开法,正邪要分明
佛法衰落,是由于佛弟子没做好,
以身谤法罪过很重
所以现在的佛教并不是在兴旺而是很危险,法在衰落,快要灭了,都是佛弟子不听佛的话造成的,连经典都起不到教育作用了,佛从来也没有说过:“我讲的法到我涅槃为止,以后的众生不需要听我现在讲的法,不需要照我的话去做。”佛弟子没有做好,以身谤法,自己的行为在摧毁佛教,罪过很大,竟然会不怕。
佛教将来是被败坏佛教的佛弟子灭掉的
我过去在一个佛学院时有个学僧,很多年没见面,他东跑西跑,走得很远,回来后要喝酒,要吃肉。到街上两只眼睛乱看,走路摇摇晃晃的。他请我给居士们讲法,居士们都听得高兴。他跟我讲:“老师,你以后不要批判气功,你一批评,人家跑掉了,以后不来供养了。”我走了以后他跟我的学生说:“要不要叫个女娃娃来?”到了那种地方走一走,回来竟然喝酒吃肉搞女娃娃,最近又听说把有批判佛门歪风邪气的杂志烧掉了,历史上三武灭佛也没有把佛教灭掉,这么可怕的十年动乱也没有把佛教灭掉,很明显佛教将来是被不要法不修行的佛弟子灭掉的。
佛指出禅定的重要: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
《佛遗教经》里的这段话指出了修禅定的重要。“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汝等,就是你们,佛经上讲到比丘往往也包括比丘尼,讲到善男子往往也包括善女人。你如果能把心摄持起来,你的心就在定里,所以要想往入定,首先要把心摄起来。摄心就是把分散的心收起来,用现在的话讲就叫注意力集中,思想不开小差,或者叫全神贯注,全部精神贯注在一个地方,心就不会分散。
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生灭法,相呢?就是法的种种名相以及事物的形象,这些全是生灭的,不断地生,也不断地灭,有生必有灭。
要以慈悲心批评,目的是叫大家喜欢听法
我22岁就开始喜欢听经,不管哪个法师讲法,只要讲得没错我都喜欢听。从前法师讲法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有的老法师像古时候的教书先生,一边摇头一边讲,讲得很慢,“如者,如如不动也……,”我不管听得懂听不懂,只要讲佛法,我都喜欢听。还有年轻的法师来讲,表情灵活生动,口气也跟老法师两样:“有说像我这样的年纪就不应该出来弘法,难道一定要我留长了胡子才能讲法吗?”(众笑)还有的喜欢讲一点故事,还有的文学非常好,雪相法师讲经,讲讲就要念一首诗。
轮到我讲法了,你们喜欢不喜欢听?(下答:喜欢。)我还有一套心理学,能使你的心朝我的话去转,还有点开朗活跃的风格,还有一点幽默,带点讽刺,好比鞭子外面包一层橡皮,不会把人打伤,这是慈悲心,无非是叫大家喜欢听法。
讲法不能离开法,正邪要分明
讲法的人不能离开法,把法讲错了你罪过很大!如果离开了法,哪怕离经一字,就是魔说。魔会变化,非但会变成出家人,而且还会变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跟如来一模一样。魔王跟佛讲过:“如来涅槃了,我就要化作沙门,专门破坏你的法。”最可怕的就是穿着释迦佛衣服的佛弟子从事魔道,这在消灭佛教上最厉害。一般在家居士都是维持老的传统,恭敬出家人,都肯听出家人的话。但假如出家人说错了呢?他也听,偏偏我因为听法听多了,我就不听错的。你说我傲慢,要看我是对谁傲慢。从前我对*轮批判得厉害,还批判一个外道搞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这些后来都被国家取缔了,我连气功都批判。对邪的东西谦虚,有必要吗?我的思想是坚持原则,立场分明,划清界限,这是我们年轻时经常学习的话。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3)
◎傅味琴
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不切断生灭相,生死了不脱
提要:
·邪的不破正的立不起来,说警察小偷都好那不是糊涂虫吗
·禅定是降魔并非入魔,在佛门里不要讲太上老君惑弄人
·要信释迦佛,不要信你崇拜的人;一家人要和合,不要闹分裂
·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不切断生灭相,生死了不脱
·好缘要建立在法上,不要建立在世俗感情上
邪的不破正的立不起来,
说警察小偷都好那不是糊涂虫吗
一方面要肯定佛讲的话,一方面要对违背佛的话进行批判,那不是一个谦虚不谦虚的问题,而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有句话叫不破不立,如果你不破掉错的,正的很难立得起来。小鸡要从鸡蛋壳里站起来,就要把蛋壳啄破,蛋壳破了,小鸡才站得起来,所以就叫不破不立。首先要破,才能立得起来。你好,他好,对的也好,错的也好,警察也好,小偷也好,大家都好,那不是糊涂虫吗?我们要遵照佛讲的话去做,哪怕你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好,至少你在努力,就是好的。对佛的话听了也不做,更糟糕的是朝相反方向做,那就不好。
禅定是降魔并非入魔,
在佛门里不要讲太上老君惑弄人
佛叫弟子们修禅定,有人说“修禅定要入魔的”,明明修禅定是降魔的,他说要入魔的。那不是跟佛说话相反吗?现在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你今天信这个教,明天信别的教都可以。但是你今天信佛就不要在佛门里捣乱!你明天信道教,就可以讲《太上老君感应篇》,你今天身在佛门里边,为什么讲起话来全跟释迦佛的话相反?为什么要在佛门里惑弄人。
要信释迦佛,不要信你崇拜的人;
一家人要和合,不要闹分裂
受迷惑的人往往烦恼特别大,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在断烦恼。我们在联欢会上朗诵了一篇诗歌:《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这其中有情节非常曲折的一幕又一幕的戏,这一首诗来历可不简单哪,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就是因为有些…
《<聚心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