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1)

   ◎傅味琴

   重視出家人是好現象,

  但出家人要重視戒定慧

  提要:

   ·佛涅槃前的最後囑咐,是最關鍵最重要的

   ·能做到佛的遺教就是在修行,沒做到就把佛教架空了

   ·重視出家人是好現象,但出家人要重視戒定慧

   ·佛囑比丘不得貿易,寺院也不能幹賺錢行業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進修習諸定。”

  

  佛涅槃前的最後囑咐,是最關鍵最重要的

  今天講聚心觀,聚心就是把心聚在一個境上,來對治我們心的散亂。在《佛遺教經》裏佛講,“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集諸定。”《佛遺教經》是佛涅槃前給弟子們的最後叮囑,就好像世間上人的遺囑,當然性質不同,世間上人的遺囑,一般都是講怎麼分配財産;佛涅槃前最後給弟子們叮囑,是教導弟子們在佛涅槃後應該怎麼樣好好地修行,由此可以知道,佛臨涅槃前的叮囑是最最關鍵,最最重要的。後世的佛弟子修行修不起來,種種原因佛都知道,所以在涅槃前針對這些毛病特別地講一講,如果我們希望自己修行能夠成就,能夠解脫生死,能夠使正法長住,那就需要聽佛最後這些教導。佛的這個本意每個人都能理解,可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佛弟子都不聽佛的話,連《佛遺教經》裏這麼重要的話都不聽了。

  能做到佛的遺教就是在修行,沒做到就把佛教架空了

  有的佛學院也講《佛遺教經》,是不是在培養學生都能做到《佛遺教經》裏的叮囑呢?如果真的在這麼做,那就是修行了,可能僅僅是作爲一個文化課吧。老師講管講,做到沒做到沒人管。爲什麼佛法會滅?爲什麼末法時期修行人很難成就?原因就是把佛教架空了,把自己修行架空,現在在家居士有沒有做到五戒很成問題,可能一般都是燒燒香,拜拜佛,求求福報,保保平安,這只能算善男信女,談不上是一個居士。許多出家弟子忙著趕經忏,爲名爲利,有的甚至拿居士供養的錢爲自己蓋精舍,還有的拿這個錢回去娶老婆,這種種情況就使佛教成了一個空架子。沒有佛法,沒有戒定慧,那不是空架子?

  重視出家人是好現象,但出家人要重視戒定慧

  現在還有一種情況,本是好現象,但因爲佛門成了空架子反而成了一種諷刺。有人主張寺院裏邊必須要有出家人,可是說這樣話的人並沒有再加一句:出家人要有戒定慧。從前有個佛學院的學僧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把我們當作花瓶”,想想倒也是。出家人學不到戒定慧豈不成了花瓶嗎?末法不是一定就有的,末法是人爲製造的。佛有遠見,到了以後會出現這種現象,取個名字叫“末法”,意思就是佛法到了最後,成了一個尾巴了,末法的最後逐步逐步佛法就消滅了。

  佛囑比丘不得貿易,寺院也不能幹賺錢行業

  人怎麼去製造末法呢?連佛的遺教他都不聽了。《佛遺教經》並不長,有一段說比丘不得貿易,也就是不能做買賣賺鈔票。可是講《佛遺教經》的佛學院,寺院裏也不肯停止貿易,有小賣部、素食館、茶館,進去還要買門票,那不是貿易?講管講,做管做,就好比現在電視在放《包青天》,想起到一點教育作用。可是貪汙的人看管看,貪管貪,你即使跟他談談,他笑笑:“這是看戲呀,是古時候的事呀。”起不了教育作用了。一直要等他小貪官變了大貪官,案子出來了,被抓被槍斃了,才肯罷休。現在連很小很小的蚊子都貪得不得了,從前的蚊子你稍微動一動,它就逃走,警惕性很高,現在蚊子叮著你不肯走,有時候你推它,它還不動,拼命地吸血,貪得這麼厲害!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2)

   ◎傅味琴

  佛說“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

  提要:

   ·佛法衰落,是由于佛弟子沒做好,以身謗法罪過很重

   ·佛教將來是被敗壞佛教的佛弟子滅掉的

   ·佛指出禅定的重要:“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

   ·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要以慈悲心批評,目的是叫大家喜歡聽法

   ·講法不能離開法,正邪要分明

  佛法衰落,是由于佛弟子沒做好,

  以身謗法罪過很重

  所以現在的佛教並不是在興旺而是很危險,法在衰落,快要滅了,都是佛弟子不聽佛的話造成的,連經典都起不到教育作用了,佛從來也沒有說過:“我講的法到我涅槃爲止,以後的衆生不需要聽我現在講的法,不需要照我的話去做。”佛弟子沒有做好,以身謗法,自己的行爲在摧毀佛教,罪過很大,竟然會不怕。

  佛教將來是被敗壞佛教的佛弟子滅掉的

  我過去在一個佛學院時有個學僧,很多年沒見面,他東跑西跑,走得很遠,回來後要喝酒,要吃肉。到街上兩只眼睛亂看,走路搖搖晃晃的。他請我給居士們講法,居士們都聽得高興。他跟我講:“老師,你以後不要批判氣功,你一批評,人家跑掉了,以後不來供養了。”我走了以後他跟我的學生說:“要不要叫個女娃娃來?”到了那種地方走一走,回來竟然喝酒吃肉搞女娃娃,最近又聽說把有批判佛門歪風邪氣的雜志燒掉了,曆史上叁武滅佛也沒有把佛教滅掉,這麼可怕的十年動亂也沒有把佛教滅掉,很明顯佛教將來是被不要法不修行的佛弟子滅掉的。

  佛指出禅定的重要: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

  《佛遺教經》裏的這段話指出了修禅定的重要。“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汝等,就是你們,佛經上講到比丘往往也包括比丘尼,講到善男子往往也包括善女人。你如果能把心攝持起來,你的心就在定裏,所以要想往入定,首先要把心攝起來。攝心就是把分散的心收起來,用現在的話講就叫注意力集中,思想不開小差,或者叫全神貫注,全部精神貫注在一個地方,心就不會分散。

  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生滅法,相呢?就是法的種種名相以及事物的形象,這些全是生滅的,不斷地生,也不斷地滅,有生必有滅。

  要以慈悲心批評,目的是叫大家喜歡聽法

  我22歲就開始喜歡聽經,不管哪個法師講法,只要講得沒錯我都喜歡聽。從前法師講法有各種各樣的風格,有的老法師像古時候的教書先生,一邊搖頭一邊講,講得很慢,“如者,如如不動也……,”我不管聽得懂聽不懂,只要講佛法,我都喜歡聽。還有年輕的法師來講,表情靈活生動,口氣也跟老法師兩樣:“有說像我這樣的年紀就不應該出來弘法,難道一定要我留長了胡子才能講法嗎?”(衆笑)還有的喜歡講一點故事,還有的文學非常好,雪相法師講經,講講就要念一首詩。

  輪到我講法了,你們喜歡不喜歡聽?(下答:喜歡。)我還有一套心理學,能使你的心朝我的話去轉,還有點開朗活躍的風格,還有一點幽默,帶點諷刺,好比鞭子外面包一層橡皮,不會把人打傷,這是慈悲心,無非是叫大家喜歡聽法。

  講法不能離開法,正邪要分明

  講法的人不能離開法,把法講錯了你罪過很大!如果離開了法,哪怕離經一字,就是魔說。魔會變化,非但會變成出家人,而且還會變成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跟如來一模一樣。魔王跟佛講過:“如來涅槃了,我就要化作沙門,專門破壞你的法。”最可怕的就是穿著釋迦佛衣服的佛弟子從事魔道,這在消滅佛教上最厲害。一般在家居士都是維持老的傳統,恭敬出家人,都肯聽出家人的話。但假如出家人說錯了呢?他也聽,偏偏我因爲聽法聽多了,我就不聽錯的。你說我傲慢,要看我是對誰傲慢。從前我對*輪批判得厲害,還批判一個外道搞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這些後來都被國家取締了,我連氣功都批判。對邪的東西謙虛,有必要嗎?我的思想是堅持原則,立場分明,劃清界限,這是我們年輕時經常學習的話。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3)

   ◎傅味琴

   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不切斷生滅相,生死了不脫

  提要:

   ·邪的不破正的立不起來,說警察小偷都好那不是糊塗蟲嗎

   ·禅定是降魔並非入魔,在佛門裏不要講太上老君惑弄人

   ·要信釋迦佛,不要信你崇拜的人;一家人要和合,不要鬧分裂

   ·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不切斷生滅相,生死了不脫

   ·好緣要建立在法上,不要建立在世俗感情上

  邪的不破正的立不起來,

  說警察小偷都好那不是糊塗蟲嗎

  一方面要肯定佛講的話,一方面要對違背佛的話進行批判,那不是一個謙虛不謙虛的問題,而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有句話叫不破不立,如果你不破掉錯的,正的很難立得起來。小雞要從雞蛋殼裏站起來,就要把蛋殼啄破,蛋殼破了,小雞才站得起來,所以就叫不破不立。首先要破,才能立得起來。你好,他好,對的也好,錯的也好,警察也好,小偷也好,大家都好,那不是糊塗蟲嗎?我們要遵照佛講的話去做,哪怕你現在還沒有完全做好,至少你在努力,就是好的。對佛的話聽了也不做,更糟糕的是朝相反方向做,那就不好。

  禅定是降魔並非入魔,

  在佛門裏不要講太上老君惑弄人

  佛叫弟子們修禅定,有人說“修禅定要入魔的”,明明修禅定是降魔的,他說要入魔的。那不是跟佛說話相反嗎?現在宗教信仰自由,憲法規定,你今天信這個教,明天信別的教都可以。但是你今天信佛就不要在佛門裏搗亂!你明天信道教,就可以講《太上老君感應篇》,你今天身在佛門裏邊,爲什麼講起話來全跟釋迦佛的話相反?爲什麼要在佛門裏惑弄人。

   要信釋迦佛,不要信你崇拜的人;

  一家人要和合,不要鬧分裂

  受迷惑的人往往煩惱特別大,因爲他們根本不是在斷煩惱。我們在聯歡會上朗誦了一篇詩歌:《我們佛弟子是一家人》,這其中有情節非常曲折的一幕又一幕的戲,這一首詩來曆可不簡單哪,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就是因爲有些…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