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曉日觀>帶修前的開示▪P11

  ..續本文上一頁是密宗,我不聽他講的法,因爲我不修他這個宗。”難道禅宗、法相宗、密宗不是佛法啊?

  現在有句話,“叁藏十二部我們用不著”,佛從來沒有說過:佛弟子用不著佛法。還有的人說,“深入經藏,你有這個能力嗎?沒有這個能力幹脆就別學了。”聽聽有道理,這就好比一個人肚子餓了,那邊有個飯桶,你自己去裝吧。他走近飯桶一看,“這麼多飯啊,我咋吃得光啊?幹脆就別吃了。”(衆笑)佛沒有要求你全部學光呀,這些都是世智邪辯。

  “此世智邪辯爲聞法的大障”,現在佛門裏很多人對聽法起了極大障礙,都是受這種世智邪辯影響。“非此者爲有暇”,如果你不是這一類,你就叫有暇。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25)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今天正法未滅盡,能聞佛法修行,故稱有暇

  提要:

  ·今天正法未滅盡,能聞佛法修行,故稱有暇

  ·福報大的人不知苦,故難得度,難修行

  ·脫離了競爭就沒有苦

  ·享受到最後會厭,而我所有的觀念亦淡了

  

  (四)非正法滅盡時~能海上師說:正法滅盡,謂佛不出世時。現值末法,過萬年後正法滅盡,則無佛法可聞也,故非正法滅盡時,爲有暇之一。

  

  今天正法未滅盡,能聞佛法修行,故稱有暇

  “(四)非正法滅盡時~能海上師說:正法滅盡謂佛不出世時。”佛講的法就叫正法,佛沒有出世,只有世間法,這不是證果成道上的正法。“現值末法,過萬年後正法滅盡,則無佛法可聞也”,現在並不是正法滅盡的時候,正法五百年,有說一千年,這是從佛涅槃以後開始算的,像法五百年,有說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是佛涅槃以後兩千五百多年,已經進入末法了,但還在末法的頭頭上,進入末法才五百年,我們今天能夠在正法沒有滅盡時獲得人身,更應該高興。“故非正法滅盡時爲有暇之一”,能聽到佛法就稱爲有暇。

  你們心裏也許在想,這樣我就安心了,還有九千五百年,(衆笑)正法才滅盡。其實,正法滅不滅盡,或者說現在是末法還是正法,不在時間上,而在人身上。你不聽佛法,認爲用不著聽,越聽越糟糕,一輩子愚,那正法在你身上就滅盡了。還有的人,越聽煩惱越大,脾氣越壞,越聽越傲慢,因爲他根本不修,所以助長了他傲慢。不要說佛法聽了幾十年的人要傲慢,還有人剛進佛門或者不懂佛法,他也傲慢,一開口:“我從小吃素”,“我進佛門四十年了”,卻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稱爲《多心經》,那麼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般若我不懂,菠蘿蜜嘛你到水果店裏去買好了。”(衆笑)在這種人身上,正法已經滅盡了。

  還有一種人,從幾個佛學院畢業出來,竟然不會講經,而且從不持戒修定,專門爲名爲利,出了家還喝酒,外面還有女人,這種人身上正法已經滅盡了。

  

  (五)非北洲~能海上師說:北俱盧洲人福報大,以衣食自然安樂無苦,故無競爭,而我所有之觀念亦淡。以過于逸樂故,不肯聞法,佛及羅漢,有乘神通去者,但不能教化也。

  福報大的人不知苦,故難得度,難修行

  “(五)非北洲”,北洲就是北俱盧洲,“能海上師說:北俱盧洲人福報大,以衣食自然,安樂無苦,故無競爭”,北俱盧洲衆生福報大到什麼程度?阿羅漢去度他,沒辦法度。所以,福報大肯修行,這就好了,因爲修行要福慧雙修;福報大爲享受,阿羅漢都沒辦法度你。跟他說苦集滅道,他不知道什麼叫苦,阿羅漢怎麼解說,他也不明白,說:“那樣吧,你給我指一指什麼叫苦。”阿羅漢用天眼一找,沒辦法指給他看,因爲那個地方沒得苦。

  脫離了競爭就沒有苦

  既然北俱盧洲福氣這麼大,所以沒有競爭。現在海內外競爭還是存在,因爲福氣不夠大,假如福氣夠大,你就對競爭不感興趣了,那你感興趣的是什麼?據說美國有的富豪福氣太大了,他甯願跳出來去做小學老師,每個月拿工資,不坐汽車改騎自行車,他以這個爲快樂。還有的福報更加大,連這個都不滿足,他要做叫花子。所以有的富豪出門,一分錢也不帶,就是沿路求乞,他覺得那樣多自在多灑脫啊。脫離了競爭就沒有競爭的苦啦。

  享受到最後會厭,而我所有的觀念亦淡了

  爲什麼他會這樣?福報大,享受得實在太厭了。有人叁個月沒吃肉,眼睛盯著看,不讓吃也偷偷的吃,第一口,嗬!(狼吞虎咽)第二口、第叁口差不多了,第四口“我飽了”,第五口,(要吐了)不要吃了。(衆笑)所以一到這個時候就再也不想享受了。有福氣的人用不著通過競爭來爭取享受,享受就像自然的風一樣它會飄過來的,一切都是自然。“而我所有之觀念亦淡”,現在美國的富豪差不多逐漸都變成這樣,把自己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自己一身輕松。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26)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佛教的定,必須止觀兼修,

  如今大都不修觀,止也沒修好

  提要:

  ·過于逸樂,佛亦難教化,成爲八難之一

  ·無想天由修習無想定而成,不知進超

  ·佛教的定,必須止觀兼修,如今大都不修觀,止也沒修好

  ·止未修好,所以晚上容易失眠

  ·外道修無想,果以六識心所壓伏已久,轉成愚癡

  ·修外道,定力一謝,煩惱種子依然起現行

  過于逸樂,佛亦難教化,成爲八難之一

  “以過于逸樂故”,因爲享受快樂實在太過分了,所以他不肯聽佛法,“佛及羅漢有乘神通去者,但不能教化也”,一方面那邊沒有苦,一方面那邊沒時間聽你講。你即使好心,看見北俱盧洲人過來了,跟他說:“現在佛陀正在講法,你趕快去聽。”他說:“好,不過今天我沒空,明天一定去。”等到明天,“剛才王小姐來約會,我不能去了。”所以,如果你投生到北俱盧洲的話,你就難學佛法,成爲八難之一。

  

  (六)非無想天等~能海上師說:由習無想定而成,不知進超,果以六識心所壓伏已久,轉成愚癡,定力一謝,從前埋伏第八識中煩惱種子,依然起現行也。報盡墮人道,然多無記憶力,非此則爲有暇矣。

  (非叁惡道,一開爲叁,即成八有暇)

  

  無想天由修習無想定而成,不知進超

  “(六)非無想天等,能海上師說:由習無想定而成,不知進超”。什麼叫無想定?我年輕時常聽公園裏的老太太說,“你要學打坐啊?我知道,腿盤起來,腦子裏空空洞洞的,什麼也不想。”你真的這麼做,你會迷掉的。因爲腦子裏空空洞洞,就等于把妄想止住,妄想止住就是入定,可是這個定是無想定,這是外道修法。修無想定死了生無想天。無想天的人因爲修定關系,壽命特別長,可也等于壽命特別短,因爲他腦子裏沒有想,哪怕是幾千萬年,好比睡著了一樣,等于什麼也沒有,壽命長也沒有用。一到福氣享完,如果好一點,投到人道,這個人就像白癡,

  佛教的定,必須止觀兼修,

  如今大都不修觀,止也沒修好

  佛教跟外道不同,就拿淨土法門來說,佛講了《佛說阿彌陀經》,又講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教的定必須止、觀兼修,《佛說阿彌陀經》修一心不亂,是修止,《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修觀。如今不要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被人爲地排除了,連修止都沒修好啊。

  止未修好,所以晚上容易失眠

  假如你們要問,老師啊,你修止修好了沒有?我也沒修好,如果我修好了怎麼會失眠?不過性質不同,因爲我是想菩提心事業中出現的問題。有問題總要我解決呀,養成習氣了,一直會想下去。你是打妄想,不是想過去就是想未來,或者想現在。晚上睡著了還在打妄想,你沒有妄想怎麼會做夢啊?打妄想可厲害了,沒有時間性,沒有間隙性,海闊天空全出來,像個萬花筒,動一動,一個妄想,動一動,一個境界。甚至十八歲碰到的女朋友也會想起來,實際上她現在已經八十八了。(衆笑)所以修行人要遠離顛倒夢想。

  外道修無想,

  果以六識心所壓伏已久,轉成愚癡

  外道修止不修觀,修止得到的境界非常舒服,所以外道迷掉了。但沒有觀你不可能開智慧,沒有觀你認識不清楚,咋跳出叁界呢?所以這種人“不知進超”,他的果報呢,“果以六識心所壓伏已久”,心被壓伏很久,“轉成愚癡”。

  修外道,定力一謝,煩惱種子依然起現行

  “定力一謝”,爲什麼定力容易枯掉?因爲他入的定本身就是枯定。從前有個師父看見徒弟在入定,師父就在他耳朵邊輕輕彈指,要他出定。旁邊一個小徒弟說:“師父,他在入定啊。”師父說:“他入的是枯定,沒得用的,一潭死水。”外道就是執著于這個枯定的境界。“從前埋伏第八識中煩惱種子依然起現行也”。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警察睡覺了,小偷就出來了。什麼叫“現行”?就是現在出來活動了。“報盡墮人道”,假如他這個果報將來墮在人道裏。“然多無記憶力”,記憶力極差極差,因爲他多少年不動腦筋。但是老年人記憶力差,那是生理上的退化,不是因爲修無想定的關系。“非此則爲有暇”,如果你不修無想定,也不生無想天,你修佛教的禅定那你就叫有暇。“(非叁惡道,一開爲叁,即成八有暇)”,叁惡道算叁個,加起來一共八個,所以叫做八有暇。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27)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修菩薩道不可執著,

  有自尊心不可到處宣揚

  提要:

  ·八有暇具足,決定成佛,要尊重事實,不可愚癡自卑

  ·有自尊心才能成就一切,自卑挑不起重擔

  ·修菩薩道不可執著,有自尊心不可到處宣揚

  八有暇具足,決定成佛,要尊重事實,不可愚癡自卑

  今天的講法,是鼓勵大家發菩提心,增強大家的信心。一條一條對下來,你們八有暇全具足,將來決定成佛,而且成佛,你排隊排在前面。(笑聲)…

《<曉日觀>帶修前的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