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曉日觀>帶修前的開示▪P8

  ..續本文上一頁全身放松,手結定印。定印是修定的印,就是右手放在左手上,盤起腿來靠近小腹部有個凹凹,兩只手就放在這個凹凹裏,要放下去不要懸空。排除雜念,剛才休息時,起的念頭不要再想了。排除雜念,要經過長期的磨練,因爲過一會兒,妄想雜念又會冒出來了,冒出來你再排除,要有相當的耐心。

  首先想當體即空,想自己原來的環境空掉了,變成了大草坪,草坪上沒樹沒房子沒人,周圍空空如也。時間是在清晨,天色已經大明,蔚藍色的天空中沒有浮雲……(觀法需由師親自帶修,此處不作文字介紹,從略)

  出定前的准備:

  然後想:通過剛才的禅定,感受到全身舒適遍舒適,如果還沒有什麼感受,你就這麼想,這麼一想就容易把舒適引出來;悅樂遍悅樂,心裏喜悅,全身有樂觸;滋潤遍滋潤,內髒滋潤,外面皮膚滋潤。

  修自身莊嚴:年輕想,把自己想成十六七歲;圓滿想,想肢體圓滿,開過刀的也作圓滿想;無病想,有病的也作沒有病的想;酥色想,想自己皮膚非常滋潤、細柔,帶一點奶油色。

  發願回向。發四弘誓願,自己修時不要出聲音,全是心裏想的。“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回向: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回向就是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父母衆生。

  給自己打個招呼,想一想我今天修定完了,我要出定了,出定後我要去幹事情了。然後歡歡喜喜,不慌不忙出定。

  按摩一下。首先把手心搓熱,然後摩摩臉;摩摩耳穴,摩耳穴能使聽覺好起來;按摩眼睛,能使眼目清涼;摩摩鼻子,能夠不傷風感冒;用虎口搓前額,容易不頭疼頭暈;輕輕地拍拍頭,容易聰明;(衆笑)擦擦腰,把腰腎擦得發暖,這個比吃補藥還要靈,而且補起來還快。(衆笑)吃補藥還不是補你腰腎發暖?再扭動背脊骨,好比一條手巾固定兩頭,中間在扭,用不著扭很多次,你的疲勞就沒了。所以你們久坐辦公室的人,你坐得久了疲勞了,就這麼扭扭,這叫中樞神經運動,這是非常科學的。假如腿子麻了疼了,就拍拍腿,腿子酸麻,每個人都要過這一關,這叫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18)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人生坎坷,實是自作自受,

  充實佛陀智慧,能改變我們的人生

  提要:

  ·人生坎坷,實是自作自受,充實佛陀智慧,能改變我們的人生

  ·能有作用緣如波,冤親變易故平等

  ·末法衆生路越走越小,喜歡小圓滿難成就大圓滿

  ·一切衆生都在我心裏,這就是菩薩心態,成佛的境界

  人生坎坷,實是自作自受,

  充實佛陀智慧,能改變我們的人生

  我們能獲得人身,這非常不容易,人生是非常珍貴的,人生之路是用我們的生命時光鋪成的。由于我們智慧的貧乏、過去世的起心動念、種種行爲的錯誤,難免在人生路上容易起風波,容易起障礙,所以古來有句話“人生坎坷”,佛教也有句話“自作自受”,都是自己的問題,還有句話“自己解放自己”,也是自己的問題。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們不相信神,我們只相信自己。由于自己智慧不夠,所以我們以佛陀的智慧來充實自己,來改變我們的人生。

  能有作用緣如波,冤親變易故平等

  我們今天獲得了人身也是個圓滿,知識分子大學畢業也是個圓滿,企業上的成就也是個圓滿,成家立業也是個圓滿,子孫滿堂也是個圓滿,可是那些都是小圓滿。所謂小圓滿就是有限度有範圍的,圓滿外面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我們說小圓滿被空間包圍著,實際上空間裏充滿著無數的能,這些能必然會對我們發生作用。由于這種作用,使得我們有時候快樂,有時候痛苦,有時候順利,有時候挫折。而且人間的生活,因緣太複雜了,所以變化多端。

  打個簡單的比喻,一塊小石子掉在水面上必然會起波,這個波不會停的,一直會波到彼岸,看起來好像沒了,實際上又波回來了,只是太微細了,我們眼睛看不見。假如第二個人又丟塊小石子,第叁個人又丟塊小石子,我們不說過去世,就說今世,我們碰到了多少緣?每個小石子都起波,圈圈套圈圈,你被套上了,這就是你的命運。所以命運也是很複雜的,命運講不清楚,算命只是算個大概,說變就變。更加麻煩的是,有人開始是親家,以後變冤家,開始幫助你,後來就損害你;也有的是冤家變親家,你吃不准的。你以爲這個人對你有不利,趕快離開他。你離開了他,將來他能給你的極大幫助,你也拿不到了,因爲你沒有這麼大的智慧。凡夫的眼光都是看表面,很短淺。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能明白,爲什麼佛陀主張冤親平等,因爲變化無常。

  末法衆生路越走越小,喜歡小圓滿難成就大圓滿

  假如我們能夠把小圓滿不斷擴大擴大,擴大到整個的宇宙,那豈不是小圓滿外面的種種必然會對你産生作用的因緣都沒了?所以人生的路最最珍貴的是大方向要走對,不能越走越小,越小就越苦,可是末法時期衆生發展的方向就是越來越小。這一點我們對家庭生活最有體會。從大家庭到小家庭,變小了,小家庭現在計劃生育,一家應該是五個人,爸爸、媽媽,夫妻,加一個孩子。現在五個人都不行了,只好讓爸爸媽媽另外住,變了叁個人。叁個人也不行了,一離婚,變了兩個人。再不行孩子也不要了,變了一個人。一個人後來又去找對象,又離婚,又是一個人。(笑聲)因爲兩個人他也起矛盾。

  是不是能改變?可以改變。要觀念改變、心態改變、路線改變、方向改變,你才能改變,學佛就是學一個改變。

  一切衆生都在我心裏,

  這就是菩薩心態,成佛的境界

  我們要追求的是大圓滿,大圓滿就是一切衆生都在我的心裏,這就是菩薩的心態,這就是成佛的境界。要成佛必須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就是我的心裏裝的是全體衆生,我爲了要使他們離苦得樂,我自己首先要快快成佛。成佛不是自私爲自己,成佛是爲了更好地度衆生,因爲沒成佛時度衆生的力量很小。可是要想成佛,你還得要從度衆生中累積功德。所以菩提心就是“衆生無邊誓願度”,將來成佛後還是要度衆生。

  曉 日 觀 帶修前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企業家禅定營在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19)

  傅味琴主講 2006.4.23上午

  要思維有暇身難得,那是多世積累的善根

  提要:

  ·自己不斷煩惱是度不了衆生的

  ·成了佛還是要“衆生無邊誓願度”

  ·退菩提心的人,一開口全是煩惱話,認識到人身的珍貴,會退菩提心嗎?

  ·得了人身才能修行成佛,不要把猴子看成戰鬥勝佛

  ·思維有暇身難得,那是多世積累的善根

  自己不斷煩惱是度不了衆生的

  我們每天修禅定,結束時總要發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不度衆生不叫大乘。可是你有煩惱,衆生看見你害怕,你也度不成啊!你對難度的衆生沒有耐心,容易冒火,衆生看見你,只好避而遠之。你起了貪心,本想去度衆生,他家桌上有一只金表,你看看沒人,就揣進兜裏,這樣度衆生行嗎?(衆笑)等你下次再去度他,人家開門一看:“哎呀,賊娃子又來了。”“呯”,門關上了。你自己不斷煩惱是度不了衆生的,所以要“煩惱無盡誓願斷”。

  成了佛還是要“衆生無邊誓願度”

  你說:“我是知道要斷煩惱,可是我煩惱起來了沒辦法,我沒得法呀。”沒得法就斷不了煩惱,那麼要求法呀,所以要“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要“佛道無上誓願成”。可是成了佛以後仍然要回到衆生堆堆裏去,所以底下還要加一句,“衆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我們要一面度衆生,一面求快快成佛。

  退菩提心的人,一開口全是煩惱話,

  認識到人身的珍貴,會退菩提心嗎?

  成佛是大圓滿,成佛的目的爲了更好地度衆生。而我們今天往往發了菩提心,一起煩惱就要退心,“你們這個樣子我要退心了。”發心也是你,退心也是你,跟別人有啥關系呢?凡是退菩提心的人一開口全是煩惱話,沒有起煩惱會退菩提心嗎?

  認識不到人身珍貴的人,一遇到不高興,一遇到痛苦,容易輕生。退菩提心的人也是沒有認識到人身的珍貴,所以首先要認識到人身的珍貴,你才不容易退菩提心。

  得了人身才能修行成佛,不要把猴子看成戰鬥勝佛

  叁惡道衆生是不可能成佛的,雖然它也佛性圓滿,但它必須要從畜生道出來,得了人身,才能修行成佛。從來也沒有一個猴子佛。說個笑話,從前閩南有個大寺廟,請我們去弘法,叁聖殿阿彌陀佛旁邊供了猴子孫行者。一個老年管廟的,人們稱爲菜姑,要求我們學生,清早必須把叁聖殿門打開,有一次學生門開得慢了一點,就大爲冒火,“今天門開得遲了,孫行者每天早晨要飛出去,翻個跟鬥十萬八千裏的。”意思就是說:你們不開門,他這跟鬥翻不出去了。我們問她,“爲什麼要把孫行者供在叁聖殿啊?”“這是戰鬥勝佛”,變了猴子佛。把《西遊記》當作佛經,這是佛門大笑話,都出自不懂佛法。

  要思維有暇身難得,那是多世積累的善根

  所以我們獲得了人身,要懂得人身的珍貴。人到最高的境界,能跟十方如來平等平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夠自己尊重自己。作爲一個人,能得到今天的八有暇也不容易,僅僅是少數人有這個福報,所以要使我們菩提心堅固,在修行路上充滿信心,充滿歡樂,我們隨時隨刻要明白,我們今天的一切是非常珍貴的,那不是一世二世叁世五世所累積的善根,所以“要思惟暇身難得”。

  這兩天常有人向我告假,“老師啊,我因爲有要緊的事,不得不先回去。”今天我來晚了五分鍾,在接待客人,實際上他們是向我告別。他們聽了昨天下午我的講課,高興得不得了。我想留他們聽完今天的課再走,可是那邊中午還有人等著他,路上要叁個小時,所以他們得馬上開車趕回去。一下樓又碰到一個,“老師不好意思,我有要緊事…

《<曉日觀>帶修前的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