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暗,易生昏沈,睡眠”,坐的地方光線不要太強,也不太黑暗,一般要有點光,最好用光線不太強的燈。有的書上認爲修禅定光線要很強,還有的人說,修禅定眼睛要開著,這都是各人自搞的一套。這兒講:太亮了容易散亂,太黑暗了容易昏沈。如果你半夜裏起來修禅定,不開燈也能不昏沈,這也是可以的。我是有點光亮也可以,完全黑暗也可以。我的昏沈並不在于黑暗不黑暗,而是在于疲勞,疲勞沒有休息好就容易昏沈。
于上座修觀前飲食不可過飽
下面說“趨入方便”,就是你怎麼樣趨入禅定的方法。“于上座修觀前飲食不可過飽”,不要吃得太飽。吃飽飯後半個小時之內最好不要修定,因爲你吃飽了,一個圓肚子,盤腿就不舒服了,也壓迫肚子。假如你腰背沒有挺直,帶一點昏沈,肚子更難受,食物也不容易消化,所以一般叢林裏飯後要經行一下。經行其實就是飯後散步,再配合修行,起幫助消化的作用,免得吃飽了,肚子裏難受。
空觀開示(25)
◎傅味琴
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爲開智慧斷煩惱,
證果成道故發心禅定
提要:
·以身力修福業,能速引生禅定福德之果,易生暖觸
·洗沐頭面,排除涕唾,寬衣緩帶,使全身先有輕松舒快之感
·禅定未完,不能起座,咳嗽小聲,不要半途睜眼看
·禅定時不動不搖,如因過去學過氣功而身動,則把眼睜開,即不動
·發心禅定,爲開智慧斷煩惱了生死,證果成道
·要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
·戒定慧最關鍵的作用還在定上
·我們所修的觀法雖多,但有層次,可單獨修一觀,亦可多觀合成一觀
以身力修福業,能速
引生禅定福德之果,易生暖觸
“以身力修福業,能速引生禅定福德之果”,還要身體力行修各種培福的事情。培福很重要,福培得好容易入定,也不容易出魔障、病障,修定也不容易打妄想,所以要以身體的力量來修福業。比如說我們這兒清潔衛生工作、廚房工作、辦公室發信等等,這些都是勞動、都是培福。爲自己而辛苦不叫培福,爲別人而辛苦才叫培福。
“且于運動身體故易生暖觸”,因爲勞動後血液循環好了,所以修定容易發暖。這個暖是好的,這是禅定中發的暖,是自身的暖,並不是剛才講的座墊太熱了的暖。
洗沐頭面,排除涕唾,
寬衣緩帶,使全身先有輕松舒快之感
“應將手足頭面洗沐清潔,涕唾排除淨盡,寬衣緩帶,使全身先有輕松舒快之感”,應該先把手腳頭面洗沐清潔,起床後洗一洗臉,你就覺得舒服。涕,就是鼻涕,唾就是痰一類,都要排除盡淨。坐的時候,身上衣服緊的地方都要放松。比如說不能戴帽子,領子鈕扣要解開,褲帶放松;不能戴眼鏡,一戴眼鏡臉部就繃緊,血脈就流不通了;也不能戴手表,要使全身都非常地舒暢。或者你醒來在床上修禅定,修完了再起來洗臉也可以。尤其是在冬天,我一般是醒來後衣服也沒穿,就用被子把全身一包,在裏邊盤起腿來修,全身暖洋洋的非常舒服,因爲沒穿衣服,所以也很松馳。
當然,我們這兒是集體生活,進佛堂必須穿好衣服,你總不能抱著被子進佛堂。一個人生活可以方便,只要你感覺到有好處就行了。在集體生活裏必須要合衆,你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大衆不歡喜,既影響大衆,你自己也搞不好。
禅定未完,不能起座,咳嗽小聲,不要半途睜眼看
吐痰、大小便之類的事最好在沒修定以前做好,這些都是修定前應做的准備工作,一修定了,就一點聲音也不能有。即使你要咳嗽,也盡量不要影響別人,當然也不能跑到外面去咳嗽,禅定沒有修完不能起來的。你實在熬不住了,馬上拿出一塊手帕把嘴蒙著咳,盡量降低到最小聲。修定不能說話,也不能打哈欠,你姿勢擺好了,就不能動的,也不能睜開眼睛來看。你爲什麼會把眼睛睜開來?因爲你在打妄想。有一次我帶修時,睜開眼睛看看你們的姿勢對不對,忽然看到一個學生也開著眼睛,修完定我問她,“你怎麼開著眼睛?”她說:“我看看挺好玩的,個個坐著一動不動,像個泥菩薩。”(衆笑)這不行的。
禅定時不動不搖,如因過去學過氣功而身動,則把眼睜開,即不動
身子也不能動,你們開頭第一步走得好,身子就不大會動。從前有人一坐下去,身子就會動,甚至兩只手也動,(衆笑)有人還會抖,我一看就知道是學氣功的。我們禅定不動不搖,事先假如聽過課,知道不能動,禅定時就不會動了。即使動,只要眼睛睜開,它就不動了。修禅定的人有時候掌握不好,也會動的,你不要因爲動得稀奇、動得舒服就讓它動,那你走上了外道的路,咱們不要氣功,我們要的是禅定。
“坐時威儀”,這在跏趺觀裏已經講過了,現在就不講了,等到帶修的時候再指導一下就可以了。
發心禅定,爲開智慧斷煩惱了生死,證果成道
“發心大要”,這幾條都是我們應該要有的正確的發心。發心很重要,發心不能邪,發心邪不能證正果的。舉例來說,你不能爲求神通、爲生天而修禅定。
那麼求身體健康可以不可以?修禅定不管你希望不希望身體好,身體肯定會好的,你不必要多想啊。比較起來還是不想的作用大,想得多反而有負作用,因爲你心有挂礙,老是牽挂在病上,容易執著。我從前搞心理治療時說過一句風趣話:如果你想病,就把病留下來了。因爲你老是想病,病也不肯走了,你對它有感情了,它對你也有感情了。有時候還怪,比如頭疼,你不想倒沒有什麼,一想馬上來了。你這麼有感情,它不能不來啊。這些話雖然聽起來很風趣,道理很深啊,這就是佛教裏講的不要執著。對于病執著,病好得慢;修行人對修行一執著,很難成就;對法一執著,法執去不掉了。你爲了身體好而修禅定這是可以的,但是你這個要求太低了,你太吃虧了,應該要求高一點,應該希望獲得更大的收獲。修禅定是爲了我們開智慧、斷煩惱、了生死,將來能夠證果證道,要有這樣一個目的,所以發心要發得好。
要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
第一,要“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人生短暫,我們在這個短暫而又珍貴的人生裏,付出了生命時光的代價,可要獲取珍貴的東西,否則就太不聰明了。如果隨著生命時光的消失,自己沒有什麼珍貴的收獲,那豈不吃虧了?
戒定慧最關鍵的作用還在定上
戒定慧最關鍵的作用還在定上,你們今天能學到禅定已是難得稀有,非常珍貴。外面一提到禅,一般都是祖師禅, 我們教的是如來四十九年教法裏教我們修的禅定,俗稱如來禅。現在能學到禅定很難啊,我不敢說別的地方沒有,但我從前在社會上教禅定時,有人就說,會教禅定的就我一個。
還有件好笑的事,當年我在寶華山隆昌寺教禅定。句容縣還有個茅山,是道教的。有人講給我聽:我們到茅山,提起傅老師,老道士說:“傅老師,他是不是教禅定的?現在全國教禅定的就是他一個。我因爲年齡大,否則的話我也跟傅老師去學禅定了。”所以你們今天能學到禅定夠可貴的了。
我們所修的觀法雖多,但有層次,可單獨修一觀,亦可多觀合成一觀
你們都是各地來的,你們過去有參禅的,也有打過禅七的,那都是禅宗的非次第禅。一般外面提到的次第禅就是數息觀、循身觀,再高一層的:白骨觀、不淨觀,在五停心觀裏也提到數息觀和不淨觀,我教的禅定這些都有教,但有止有觀,觀法比較多,尤其是咱們法流著重于叁皈依觀,內容更多更豐富,一般人都不知道,十年教下來,累計有一百多個觀,每個觀都有課程。這些觀可以分開來修,成爲一個一個單獨的觀,又可以合起來成爲一個觀。又是方便,又是豐富。今天就講到這裏。(講于2001.4.15)
空觀開示(26)
◎傅味琴 講于 2001.4.16
發心大要:
1、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
2、要有意樂敬信,聽聞法要
3、不可起名聞利養之心
發心很重要,要思維生命
無常,禅定可貴定
提要:
·發心很重要,要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
·法無定法,說定了就成了定命論
·一經宣傳,假的也會變成真的
·人是最複雜的動物,哪能憑你兩句話說定?要照佛教導的路子走下去,
這才叫佛教
發心很重要,要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
我們講“發心大要”,發心很重要,發不起心,就不會有行動。“思維生命無常,禅定可貴”,衆生有個習氣,就是懶散,發了心還不大想動,我們經常聽人說,“我早就發心了,就是每天沒精神。”這都是發心力量不大、不夠猛烈、也不夠堅定的緣故。因爲他總認爲:這兩天不會死,過兩叁天再做也可以。你再怎麼跟他說人是要死的,他也知道,但聯系到自己,總是把死想得很遠,以爲自己身體好,哪會有問題。如果跟年輕人講死,可能他還會冒火,“我才二十幾歲,還早呢。”其實他一點不知道人生無常的道理,人死沒有固定的日子,隨時隨刻都會死亡。
法無定法,說定了就成了定命論
有人相信算命,我們佛教認爲算命算不准,《藥師經》裏說,人有九種橫死,不到死的時候他就死了,就叫橫死。還是佛說的對:法無定法。
不要把佛法看成是定命論。算命先生也說:修心補相,多做好事,命還會變好。可是現在佛門裏的人,定命論思想比算命先生還肯定。有的人說什麼“萬人修萬人去”,也不知道他根據什麼,有沒有做過統計:娑婆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唸佛?這些人到底有多少到了極樂世界?釋迦佛可沒有對當時娑婆世界的衆生說:佛出世了,你們這一代人全都證阿羅漢果。老師也不會說:我們班五十個學生,我保證他們個個一百分。一只手伸出來還有長短呢!
現在更是把時間都說定了,“唸佛叁年保證往生”,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說,往生極樂淨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假如因爲不懂佛法,謗了法,還能往生嗎?到底是信人講的呢?還是信佛講的?而且給他人打包票,人的主觀能動性逐漸就消失了,因爲他以爲不需要再在“勤修戒…
《空觀開示(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