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随适宜处均可敷坐,座位应稳固,不可听其动摇不宁,不可太高,高则心易惊怖,愈低愈好,但以不受潮湿为度,敷座之物,以软草为宜,不可太厚,易生热故,座位不可太狭小,致两膝局促,座位应平坦或后部稍高,决不可使前部高于后部。
~坐处光线不可太强,令心散乱,不可太黑暗,易生昏沉,睡眠。
趣入方便
~于上座修观前饮食不可过饱。
~以身力修福业,能速引生禅定福德之果,且于运动身体,故易生暖触。
~应将手足头面洗沐清洁,涕唾排除净尽,宽衣缓带,使全身先有轻松舒快之感。
坐时威仪~(见跏趺观所述由师带修时指导)
发心大要:
1、思维生命无常禅定可贵
2、要有意乐敬信,听闻法要
3、不可起名闻利养之心
4、不可起胜过他人之心
5、不可盲无目的,堕于愚痴
6、应发自利利他种种善愿
要在不当风、不潮湿的地方修禅定,
修禅定时尤其不能吹冷风
今天连下去讲“处所”,就是修禅定的场所。要“不当风不潮湿,不妨碍他人,洒扫清洁”,要在没有风、也不潮湿的地方。有风的地方是修不好的,你一感觉到有风,心里总有一个念头:这里有风,这就是妄想。尤其不能吹冷风,有人冬天也去露天去打坐,那很危险的。如果他毛孔没有开放,还不会有什么问题。修定修到毛孔通畅了,寒风吹进去,寒风入骨就不好了。天气暖和时,吹暖风不要紧,但是风吹到脸上你总有感觉,一有感觉就要起心动念。房里有时候也有风,冬天房里的窗缝缝、门缝缝边都有风,所以窗户底下、门边不要坐。
修禅定露天为好,夏天在阳光下,
如能不中暑亦可坐,并能获得内心的清凉
我的经验,修禅定以露天最好,但是要在没有风的时候,也不能在冷天。修定要保暖,不能受冷。露天修一般总是在春秋天,夏天如果你们没有锻炼出来的话,太阳一晒容易中暑。我现在也许是年龄关系,也许是好久没有在露天中禅定,也不适应了,所以阳光一照,我就容易中暑。记得八三年我在上海龙华公园,特别喜欢在阳光下修禅定,公园里的人就奇怪,说我怎么不怕中暑?夏天在阳光下修定,皮肤感觉很热,可是心里却感到清凉。那时我就把在猛烈的阳光下禅定称作避暑。那种心里的凉爽感非常舒服,随便你吃什么冷饮也比不上,这个我有亲身体会。
草地上坐,为避潮湿,可在坐垫下铺块塑料布
“不潮湿”,如果你在草地上坐,一般草地都是潮湿的,那必须要铺坐垫。如果坐垫太薄,你就在草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潮气就上不来了。因为修禅定身体会发暖,就会把潮湿吸上来。有时我铺了一块塑料布,等我起来,塑料布底下全是水珠。佛在人间的时候是铺草的。但草不要太厚,太厚了容易暖得厉害。
坐处要不妨碍他人,亦不被他人所妨碍
“不妨碍他人”,坐的地方要对别人没有影响,如果别人对你有影响也不妥当。我年轻时看到一个老年人,在公园小道边的石凳上打坐,还面朝向走路的人。即使他闭起眼睛来,走过一个人,也会有感觉的,这怎么修定?修定的环境要安静,不要受扰乱,即使要坐在石凳上,石凳后面就是树林,也可以面向树林坐。他为什么要这么坐呢?可能是故意做给游客看:我打坐修行坐得多好!这种心态就是好表现自己,喜欢卖弄自己的一套,也就不像一个修行人。
修行人最好不要炫耀,不要露相,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何必修给人家看呢?比如诵经,往往会听到一个人声音特别响。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人唸得特别起劲,声音就高了;一种是为了突出自己,这个心态就不对了。
总之坐的地方,不要在人家常来常往的地方,人家也不方便你也不方便。有的佛堂已经很小了,人家在念经或者做功课、绕佛,他偏偏要找一小块地方打坐,这不恰当。自己应该稍微注意一点,选择一个不妨碍人家,也不受人家妨碍的地方。
空观开示(23)
◎傅味琴
于静室中坐,如遇突然响声而受惊,
应立即观想放松
提要:
·在家干扰多,修行真困难
·修定环境要洒扫清洁,佛堂不要太杂,家里东西不要太多
·檀香能去秽醒脑,蜡烛烟有毒,供灯最好
·于静室中坐,如遇突然响声而受惊,应立即观想放松
在家干扰多,修行真困难
在家修行就苦了。你跟家里人打招呼:“我要打坐了,你把电视机关一关。”家里人说:“你管你打坐,我管我看电视。”“你看电视,我怎么打坐?”“你不专心嘛,如果你专心,电视声也听不见的了。”他不听你的。你想早晨打坐,家里人起床了,咳嗽、上厕所、还听气象广播,真没有办法,所以在家人修行真困难。
修定环境要洒扫清洁,佛堂不要太杂,家里东西不要太多
“洒扫清洁”,打坐的地方不要肮脏,不要乱七八糟,因为打坐之前,你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太多太杂,你一坐下去,心里也很杂的。为什么在露天禅定比较好?其中一个原因,草坪上空空如也,周围没有东西。家里东西就多了,整理得有条理,还比较好一点。有的家庭,房间简直像个垃圾桶,被子也不叠,台灯上丢了一双袜子,整个房间全是杂乱无章。在这儿打坐,心里要受影响的。所以你打坐的房间,最好在佛堂。但是佛堂里也要简单一点,有的居士家的佛堂,供的特别多,当然供佛像是应该的,他是又供关公,又供神像、吕洞宾……前面还有宝塔、花瓶……挤满了。从不整理,灰尘也不擦,有的像倒下了也不竖起来,这对我们修定的人心里影响很杂乱,你这个心也很难空掉的。所以修禅定房间最好要空旷一点、整洁一点、东西少一点。
檀香能去秽醒脑,蜡烛烟有毒,供灯最好
扫洒清洁还有一个好处,空气中没有什么气味。不清洁的地方就有一种肮脏的气味,对身体很不好。佛教一般是烧檀香,檀香能去除空气中污秽的气体,还能醒脑子,所以一烧檀香这个地方空气就很卫生。你们点油灯比较好,现在流行点蜡烛,这我也不反对,但最好不要多点,现在的蜡烛的烟有毒,因为有化学成份,所以气味很难闻,闻多了头昏脑胀,身体很不舒服。油灯比较好,又清洁,又没什么烟味。烧香也是这样,最好是烧香味比较舒服的,太浓太淡都不太好。如果一点香味都没有,只是闻到烟味,香的质量就很坏。
于静室中坐,如遇突然响声而受惊,应立即观想放松
“于静室中坐”,要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修禅定。当然你要做好准备,事先打好招呼,希望大家保持安静,最好门口挂块牌子,“正在禅定,不要敲门”。房里的电话机要关掉,修定时千万不要遇到突然的响声,突然一吓,整个身子就一缩,心里也紧张,会一整天不舒服。也不能有人敲门,也不能听到突然的喊声“某某某”!这时心会怦怦地跳,很难受。那么就得立即观想放松,心里一直在想松、松,要松到紧张度消失了,比较舒服了才可以,这是临时处理的办法。
有的家里养猫养狗,猫叫狗叫,这怎么修定?所以一切扰乱安静的东西都要去掉。
空观开示(24)
◎傅味琴
座位不可动摇,不可太高,不可太狭小,应平坦或后部稍高,光线不可太强太暗,上座前不可过饱
提要:
·修定座位不可听其动摇不宁,不可太高,高则心易惊怖
·敷座之物不可太厚,以软草为宜
·座位不可太狭小,致两膝局促
·座位应平坦或后部稍高,决不可使前部高于后部
·坐处光线不可太强,令心散乱,不可太黑暗,易生昏沉,睡眠
·于上座修观前饮食不可过饱
修定座位不可听其动摇不宁,
不可太高,高则心易惊怖
“若无静室”,假如没有静室呢?“随适宜处均可敷坐”,这个地方适合修禅定,你都可以坐。
“座位应稳固,不可听其动摇不宁”,一般靠背椅凳子很难坐的,坐了也不舒服。像这种四个小凳子拼成一个方的座位,这也可以,但是要稳不能摇晃。假如凳子脚有高低,你坐上去,它就要摇了。要是坐在床上,最好是木板床。假如是棕棚床,要很硬的,太松太软了,也要摇的。尤其是沙发、弹簧床,非但坐不平,而且身子会摇动。
座位“不可太高,高则心易惊怖,愈低愈好,但以不受潮湿为度”。我从前在社会上教禅定时,因为条件关系,大家都坐在课桌上,一般我都坐在讲台上。你们回去不要坐那么高,别坐在八仙桌上,一昏沉滚下来吓一跳。(众笑)你即使不滚下来,太高了,心里也容易害怕。实在没有条件,干脆就坐在地板上,拿一条毯子一叠一铺,你就可以打坐了,我们佛堂里的座垫都铺在地板上。
敷座之物不可太厚,以软草为宜
“敷座之物,以软草为宜”,没有软草,在热天可以用草席,冬天就要用坐垫了。我年轻时坐的坐垫是正方形,里边都是草。现在一般都是放的棉花,有的放的是整块的塑料,也可以的,但总比不上草好,又软又通气,热天清凉,冬天温暖。
“不可太厚,易生热故”,太厚了容易发暖,而且弹性太大,不稳的;也不要太薄,因为下面是地板,太薄了腿子容易疼。
座位不可太狭小,致两膝局促
“座位不可太狭小,致两膝局促”,座位太小了不舒服,使两个膝盖太局促了。我们坐的坐垫都很宽大,坐的时候两个人不会碰到。假如坐垫小,排得很紧,一坐下去他的腿碰到你的腿,总感觉到挤在一起,挺不舒服的,也容易起烦恼。所以你们坐的时候,自己要小心,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点距离,不要排得太紧了。
座位应平坦或后部稍高,决不可使前部高于后部
“座位应平坦或后部稍高,决不可使前部高于后部”,屁股垫得稍微高一点,人稍微往前倾斜一点没关系,对腿疼的人还能减轻疼痛。千万不能前部高,那样人就往后倒。你这样挺十五分钟,那不要腰酸背疼?从前有人坐一会儿就腰酸背疼,就是因为身子后仰,姿势不对的缘故,而且腿上也不一定舒服。
坐处光线不可太强,令心散乱,不可太黑暗,易生昏沉,睡眠
“坐处光线不可太强,令心散乱,不可太黑…
《空观开示(20~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