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覺悟,你不自願、不覺悟,如來也救不了你。你離不開煩惱,你就被煩惱控製了,你離不開某個人,就被這個人控製了。我講這些話,也算是智慧的話。智慧的話出在哪裏?出在觀裏。
真正的流轉是你流轉的習氣
止就是靜。衆生靜久了,又不安心了,覺得太寂寞了。信佛的老太太常這樣,家裏煩死了,到寺院裏去,本來發心住叁個月,住了叁天,“沒有居士來,冷清清的。”住到第七天又要回去了,回去了又煩死了又來了。來了沒勁,又回去了。這不是流轉嗎?流轉就是這麼流轉的呀!你們想得太少,觀得太少。以爲流轉做人,又做馬,又做牛,又升天又下墮叫流轉,其實這就是流轉。貪瞋癡不過是推動你流轉的力量,真正的流轉是你流轉的習氣,原因就在你定不下去。
衆生世俗心沒斷,定不下去
阿彌陀佛知道衆生定不下去,即使往生了極樂世界,還會想回去看看老頭子老太婆。不是極樂世界不好,是衆生的世俗心沒斷,還想走回頭路啊,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采取強製手段,讓你進了蓮花不得出來。哪怕你在蓮花裏實在忍不住了,蓮花門也敲不開,總之不讓你再回去,就讓在裏面轉變習氣,這是對你的慈悲。
煩惱心起來了,會把恩人當仇人
衆生猶如一匹野馬,尤其是南膽部洲衆生,剛強難調,如果不采用強製手段,他會把恩人當仇人。你們在家人可能看過《霍元甲》,日本人在霍元甲的飯裏放白粉,後來他一點戰鬥力也沒有,骨瘦如柴,像鬼那樣。被救回去以後,毒性發作,家裏人不給他吃白粉,他反把家裏人當仇人,動手要打。衆生還不是那樣?煩惱起來了,你不順他的心,他會把恩人當仇人。這種流轉習氣不改掉,你生死怎麼跳得出來?你定不下去嘛。
空觀開示(4)
◎傅味琴
別埋下痛苦的種子,罪惡的業力
提要:
·你要做到釋迦佛的要求,才給你打包票
·要停止內心的妄想,這就是止
·慮就是觀,不能把思慮說成是妄想
·觀,是用佛教的觀點去觀
·世間上再好的思維也出不了生死輪回
·別埋下痛苦的種子,罪惡的業力
你要做到釋迦佛的要求,才給你打包票
衆生哪個願意到叁惡道?“我不願去!我保證不去,我要修行。”結果還是下叁惡道。因爲畜生道裏有她所愛的人在,不去相會難受。光說一個畜生道,有人想做鴛鴦,鴛鴦是畜生,她還羨慕鴛鴦呢,鴛鴦在河裏可以戲水,蠻好嘛。所以佛弟子被情迷掉了,仍然下叁惡道。你要不下叁惡道誰也不能給你打包票,只有佛能給你打包票,不過要你做到釋迦佛的要求才給你打包票。修行的功夫,就看你在生活中定得下去定不下去。真正定得下去的人,什麼地方都好修行,根本不講條件。
要停止內心的妄想,這就是止
修定要靜。外面的環境噪聲太厲害,也不算靜;心裏的噪聲太厲害,也不算靜。心裏的噪聲就是妄想,妄想在心的聲音裏邊是不規律的,各種各樣的聲音,紊亂的、尖叫的,人的聲音、動物的聲音以及其它的聲音,奇形怪狀全會出來,混成一個極其吵吵鬧鬧的交響曲,你這個心還會靜啊?妄念不止住,心是靜不下去的。所以環境要靜,內心要靜。要停止外面環境的紛擾,也要停止內心的妄想,這就是止。
慮就是觀,不能把思慮說成是妄想
觀呢?慮就是觀,慮是思慮的慮。有人總把思慮說成是妄想,他只知黑,不知白,好像戴了有色眼鏡,看起來全是黑沈沈一片。一個佛弟子,對佛法站在凡夫世俗的境地上去理解,或者站在儒教的立場上去理解,能正確理解嗎?這兩天我看到你們的日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倒滿有意義的,“今天有的人需要的是摻雜了儒教的佛教”,他覺得帶著儒教的佛教聽起來很舒服,適應了,完全的佛教他已經不習慣了。
觀,是用佛教的觀點去觀
佛門種種的怪現象,就使佛門出現了末法時期,佛教能用你的方法來改革嗎?能用儒教、道教的方法來改革嗎?如果可以,那麼你穿著如來的袈裟,戴道教的道冠也可以喽。在你說來還是有理由的,這雖然是道教的道冠,但也是帽子,也能保暧,也是好的呀。所以要說明這個觀是用佛教的觀點去觀,可不能用道教的觀點去觀,也不能用儒教的觀點去觀,也不能用世俗的觀點去觀。
世間上再好的思維也出不了生死輪回
我們所說的慮就是思維,這個思維可不是世俗人的思維。世間上人一天到晚在思維,他也一天到晚在觀察啊?他觀透了沒有啊?看破了沒有啊?科學家也要通過思維觀察才有所發明創造。當年發明電燈的愛迪生,小時候他就喜歡觀察,觀察了就思維。他觀察母雞孵雞蛋,然後就思維,母雞孵雞蛋能孵出小雞,那麼我孵雞蛋也能孵出小雞。等母雞走了,他在雞蛋上面坐下去,結果把雞蛋都坐破了。因爲他是稚兒無知,但並不等于說他這種觀察沒有好處。如果他知識豐富了,用豐富的知識來觀察,比如他觀察閃電就思維,判斷電可以發光,就發明了電燈。這是好事啊,壞事呢?幹壞事的人也思維,壞的思維全是貪瞋癡,結果盡做壞事。可是即使是世間上再好的思維也出不了生死輪回,因爲這跟修行斷煩惱沒有關系。
別埋下痛苦的種子,罪惡的業力
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思維是像一個濾過器那樣,把肮髒全濾掉,留下清淨的。能起這個作用的,那當然是用佛法的道理,用佛法的智慧去思維。不僅要善于思維還要能判斷得准,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那是肮髒的,這是清淨的。判斷得准,思維的作用才沒錯,才起好的作用。
正確的判斷要靠對人世間的觀察,要看破一切。今天貪戀的幸福會變成明天的痛苦,今天分不開的親人,會變成明天的仇人。我前兩天聽說兩個同學鬧翻了,其中一個一下子變得非常凶,哇哇叫,瞪著仇視的眼睛,你陪著這樣的人危險不危險?佛說的不錯,冤家會變親家,親家會變冤家。看看破,別埋下了痛苦的種子,別埋下了罪惡的業力,要受報的。
空觀開示(5)
◎傅味琴
觀世間一切變化無常,你就看破了
提要:
·觀世間一切變化無常,你就看破了
·不懂世俗的苦,沒看破,你抵抗得住嗎?
·貪愛心既傷身體又傷害了法身慧命
·有的人自己出家了,卻勸不結婚的人要成家
·名利可以不斷增長,青春卻一去不再回來
·幸福、吵架、哭,這就是愛情叁步曲
觀世間一切變化無常,你就看破了
非但在禅定中要用觀的力量,在生活中也要學會用佛法去觀察人生。廣義來說四谛法全是觀,修苦谛就是叫你觀苦谛,觀老人的苦,觀病人的苦。釋迦佛教育弟子,年輕的、美貌的不要看,老年的、醜陋的、生病的、痛苦的多看看,這就叫觀。所以並不光是禅定中作什麼觀境叫觀,觀老苦也是觀,觀病苦也是觀,觀世間上一切變化無常,你就看破了。
不懂世俗的苦,沒看破,你抵抗得住嗎?
有人會想對出家人講世俗的事情,好像有點不恰當。但是多多少少總要講一講吧?第一,你不懂世俗,怎麼度世俗上的人?你講法也講不到他們心裏去呀。第二,你不懂世俗的苦,沒看破,你怎麼抵抗得住啊?
貪愛心既傷身體又傷害了法身慧命
你們知道不知道?慈悲心不會傷身體的,貪愛心就要傷身體。世俗上最迷人的就是男女的情愛,可是男女情愛,要不了多少時候,即使沒有打罵,也沒有起矛盾,時間一長也會頭昏腦脹。就像吸毒那樣,吸的時候,精神振作,全身痛快,過一會兒就難受了,萎靡不振了,很傷身體的。尤其傷害了法身慧命,一個人活著,法身慧命死掉了,這還有什麼意義?佛經裏有句話:“甯入熱鐵網,不墮愛河中。”如果一個女王跟你說,“你前面只有兩條路,要麼你跟我好,相親相愛;要麼這燒紅的熱鐵網,你給我跳進去。”因爲她有這樣的權力。作爲一個出家人,甯願跳進去燒死,因爲皮肉燒死了,法身慧命不會死。如果我投入你的懷抱,跟你産生情愛,我法身慧命死掉了,那就完了。這還是指流轉生死,如果因此而造了惡業,還得下叁惡道。
有的人自己出家了,卻勸不結婚的人要成家
很多年來,社會上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大學生,一不順利就說“看破紅塵”。佛門裏的人也說:“我看破紅塵了,所以出家喽。”紅塵是什麼?“我不結婚啊,就是看破紅塵了。”你雖然不成家,但你心裏在想男女情愛,你還是沒有看破。有些人就是這樣,自己出家了還勸不結婚的人要成家,這看破什麼呀!你至少應該要看到結婚沒有快樂,只有痛苦。
真正講到紅塵,簡單地說,看破紅塵就是看破名利。在佛門裏爲名爲利,口說看破紅塵,那是帶著紅塵的嫁妝嫁到佛門來。我是主張培養人才要當大法師。有的人一心想當大法師,卻不想修行,認爲當大法師有人恭敬供養,這就是掉在紅塵裏了。通俗地比方說:紅就是名,塵是肮髒,人世間最最肮髒的就是鈔票,什麼細菌都有。而且鈔票從來不洗,可人一看見鈔票就愛,數鈔票的手指還要舌頭舔一舔,即使覺得酸溜溜苦滋滋,他也覺得很甜。
名利可以不斷增長,青春卻一去不再回來
名利會給人一時快樂,但會給人長期的痛苦。消耗了青春的時光,以換取名利的增長,名利可以不斷增長,青春卻一去不再回來,值得嗎?你在人世間是個大老板,閻羅王也不會封你一個大老板。連一個判官都不會給你做。人世間親親愛愛,你死的時候,他會陪著你死嗎?這一切都要靠我們平時細致地去觀察。
幸福、吵架、哭,這就是愛情叁步曲
我年輕時候在上海,出門時,經常喜歡觀察。前面來了一男一女,相親相愛,好像是很幸福;再往前走,又是一對男女,在吵架;再往前走,又看到一對男女,在打架,在哭,這就是愛情叁步曲。諷刺侮辱你最厲害的,往往是最親愛的人,打你的耳光的人,往往是你的丈夫,背著你拼命花你錢的,往往就是你的妻子。貪瞋癡可不跟你親愛,一動瞋恨心,從來也沒有個親親愛愛的仇人,親親愛愛的冤家。這些觀察清楚了,在思慮過程中,一起世俗念頭,一起貪瞋癡念頭,就知道…
《空觀開示(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