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欲,即出欲界
禅定能除斷五蓋,人到老年再加病苦,障礙就多了
“除斷五蓋”,什麼是五蓋?“貪、瞋、掉舉、昏沈、疑”。要斷除五蓋,最後還是要靠禅定。就說五蓋中最最難斷的昏沈和掉舉吧。我年輕時,一般都是睡得少,十一點鍾睡,兩點鍾就起來修禅定。可是一到老年,老年人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老年的苦再加一個病苦,那可苦了,病是最苦最苦的。
說“你是禅定老師,很多學生修修禅定,病都好了,你怎麼對自己的病沒有辦法呢?”前幾年我生過帶狀疱疹,疼起來真厲害,只能在床上滾來滾去,我坐都坐不起來,叫我怎麼修禅定啊!還好我看得及時。現在又有高血壓,真叫“業障”。所以我現在睡眠不足,禅定就要昏沈,昏沈歸昏沈,我心裏還是有數的。
還有掉舉,腦子總在想問題,一空下來就打妄想,已經養成打妄想的習氣了,一會兒想到童年,一會兒想想現在,一會兒想想明天,跟現在沒關系也會想出來,有事情要想,沒事情還是要想。
禅定克服了最難克服的昏沈與掉舉,
你這位菩薩就能遠行了
昏沈掉舉是最難戰勝的,如果你戰勝了昏沈掉舉,你就是五地菩薩,叫難勝地。菩薩十地用六波羅蜜來配,初地主要是修布施,二地主要修持戒;叁地主要修忍辱,忍辱修得好,就能發光,稱發光地;四地主要修精進;五地主要修禅定,你能在禅定中戰勝昏沈和掉舉就登五地;到了六地你就有本事走遠路;第七地,你看不見的境界都現前了;一過八地,成佛就快;超九地就登佛地。每一地都有具體的修法。這些修法,《文殊法》裏全有,你修法上圓滿了,你就登某地,不是誰給你什麼證書,是你自己心中有數的。
世緣太多,修行的緣就不足了
可惜我前世福報培得太差,七十歲才跟你們有緣。假如我現在是四十歲,這多好啊!咱們幹脆就專門修初地,登了初地,再修二地,這完全可以做到的嘛!可惜過去浪費了太多的青春時光,就是忙點世間上好事,好事要忙,但不能了生死啊。
修四神足,能遊戲神通,見聞佛法,速得菩提
“于四神足”,四神足是修神通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在叁十七道品裏又稱四如意足,就是“欲念進慧”這四個內容。“遊戲神通”,爲什麼神通稱爲遊戲?叫你不要去執著它呀,遊戲神通也等于遊戲人間了。“見聞佛法速得菩提”,禅定不光能使你見聞一切佛法的境界,還能使你很快地親證到菩提,菩提就是成佛。
欲界衆生依欲而生,
能離飲食男女的欲,即出欲界
“能過欲界~欲界衆生依欲而生”,欲界的衆生都依靠欲而生存,依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而生存。稍微離開一點欲,就過不過去,他會說“做人總是要享受啊!”如果你硬是逼他離開欲,他就會回答你:還不如死的好。打個比方,糞缸裏的蛆是靠糞水生存的,如果你好心把它放到清水裏去,它就活不長了。所以勸人修行很難啊!
“離飲食男女即出欲界”,欲界最最主要的就是兩個欲:飲食和男女。人如果修養品德不高,也不信佛,留下來的就是這兩個東西,跟牛馬差不多。畜生道就是唯知水草與淫欲,水草就是飲食,淫欲就是男女。這兩種欲最最厲害,很難拔得掉。外道是硬拔,所謂不吃煙火食,斷七情六欲。可是外道這麼做不斷種子,仍然不能了生死。
如果人離開了飲食跟男女,就能出欲界。我們現在就是朝這條路線去修。過午不食就是離開對飲食的貪,吃飯還是要吃的,爲了養活身命,但不要貪吃;要斷男女,就要切斷種種的愛。
數 息 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16)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6
掉進五欲生死的泥沼裏,就跳不出來,
只有緊緊抓住佛法,善知識才能把你拉上來
提要:
◆ 出家就是爲出叁界,愛欲不斷,難出欲界
◆ 過去世下了種子,今世因緣成熟,就會起愛,不斷愛欲,生死了不脫
◆ 掉進五欲生死的泥沼裏,就跳不出來,只有緊緊抓住佛法,善知識才能把
你拉上來
◆ 安居裏精進修行,瘦了,在用功;胖了,在睡懶覺
◆ 初禅即需離欲,離欲而生的喜樂即初禅
◆ 人有所貪,即被貪所奴役,煩惱做了主人,明知貪不好卻還是要去貪
出家就是爲出叁界,愛欲不斷,難出欲界
出家就是爲出叁界,首先要出欲界。所以出家人過午不食,如果有水平了,日中一食,再有水平,不定時食,有吃就吃個飽,沒吃就餓個兩叁天,一點不貪的。還要斷愛,出家人連朵花都不能愛,要那麼嚴格。有人看見一朵花真喜歡啊,就摘下來,插在自己的寮房裏,天天看,他不供佛,供自己,那就不對了,應該供佛,就跟你的貪愛沒關系了。
過去世下了種子,今世因緣成熟,
就會起愛,不斷愛欲,生死了不脫
老話說,夫妻是五百年前的因緣。走在馬路上本來不認得,他看看你,你朝他笑笑,五百年後就做夫妻,結果娶的是麻子、瞎子、龅牙。說“這麼難看,你怎麼也要”,有緣啊,因爲五百年前這個人長得漂亮,你一歡喜,五百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變了這麼難看,也照樣喜歡,這是種子關系!不切斷這個,生死了不脫。
掉進五欲生死的泥沼裏,就跳不出來,
只有緊緊抓住佛法,善知識才能把你拉上來
“五欲爲生死泥”,泥真可怕,一踩下去就把你粘住了,尤其可怕的是泥沼,底下很深,一掉進去根本沒有辦法站起來,像漿糊那樣的泥就把你包圍住。這時你不能動,一動就往下掉,只有一個辦法,向旁邊的人求救。
怎麼救他呢?第一叫他:“你別動”,因爲你已經掉在泥沼裏了,好比你們來佛學苑求救,第一步告訴你“你別動,別往世俗裏跑了!”第二步給他一根長竹竿,叫他兩只手抓住,好比你們來佛學苑了,給你法的長竹竿,你趕快抓住。第叁步,岸上的人把他拖上來,好比自己苦惱的時候,別狂妄自大,以爲靠自己能跳出來,還是要靠善知識。五欲就是生死的泥,你掉在五欲的泥裏,生死就跳不出來。
安居裏精進修行,瘦了,在用功;
胖了,在睡懶覺
咱們這次在九峰寺天天誦經、修禅定,算下來一天要修五次。有人說這種安排很合理,排得很緊,沒時間打妄想。昨天還有人說,我們這樣子可能比外邊的安居還用功。
現在有些地方安居變了樣,形式樣樣都做到,也給你劃個範圍,不能出去,可是裏邊在休養,哈哈笑笑。全搞錯了!安居主要是爲了用功,要了生死,爲了防止你關不住,所以給你劃一個界。
但是有的地方,界也劃得太大了,比如在成都安居的,他劃到整個成都市,也太大了。
我年輕時,上海有個道場,到了安居圓滿這一天,凡是安居的人,都要用這麼粗的大秤秤一秤。如果你瘦了,說明你在用功;你胖了,這叁個月吃飽了在睡懶覺。
初禅即需離欲,離欲而生的喜樂即初禅
“佛教初禅即需離欲”,初禅又叫離生喜樂定,離欲惡不善法,才能入“離生喜樂定”,離就是離開五欲。“離欲而生的喜樂即初禅”,離開五欲而産生的身心喜樂,由這個樂而入的定就叫初禅。
人有所貪,即被貪所奴役,
煩惱做了主人,明知貪不好卻還是要去貪
下講“斷除五蓋”,五蓋就是貪、瞋、掉舉、昏沈、疑。能海上師說:“斷貪如脫奴,人有所貪即被彼奴役,追求財色是自己委身爲奴。” 人有貪,就是被貪所奴役,把貪五欲的心斷掉,就脫離了做奴隸的苦了。有人說“我聽法聽得久了,我也懂的,可貪來了,我還是要去貪。”因爲你沒有自己作主的能力,煩惱在做主人,你必須聽它話,否則你就不高興,因爲主人要打你。
能對每個人都修慈悲心,
你的心就無量了
提要:
◆ 五欲以財色爲首,“飽暖思淫欲”,甘願做追求財色的奴隸
◆ 瞋心起鬥爭,傷害了人,如負人債,就怕別人向你索債
◆ 對治瞋恚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 能對每個人都修慈悲心,你的心就無量了
五欲以財色爲首,“飽暖思淫欲”,
甘願做追求財色的奴隸
五欲以財色爲首。現在人貪鈔票貪得厲害,有幅漫畫,電視裏放的是貪官被抓被判刑,可是看電視的人,屁股後面口袋裏全是鈔票,他一邊看電視一邊手去抓鈔票。現在就是這情況,報紙上經常公布,哪個貪官被槍斃了,外邊的人想,被槍斃是他,我是我,這就已經做了貪的奴隸了。
貪色,財跟色離不開的,古人說,“飽暖思淫欲”,有了錢就想娶幾個老婆。剛剛開放的時候,我在上海,裏弄裏聽到兩個婦女在說話,一個說:“你千萬不要叫你的先生發財,他發了財,娶了小老婆,就沒有你了。”財與色是連在一起的,你要再娶一個老婆,沒有錢怎麼娶啊?你不貪汙哪來鈔票啊?報上統計,凡是貪官,絕大多數都跟女人有不正當關系。拼命的追求財色,自己甘心情願做貪的奴隸。
瞋心起鬥爭,傷害了人,
如負人債,就怕別人向你索債
“瞋如負債者”,瞋就是動瞋恨心,怄氣、冒火,就好比欠了人家的債。“瞋起鬥爭殺害”,瞋恨心起來了,那是沒大沒小的,什麼人他都不管,不是殺就是害。“皆是對人不起,如負人債。”你起瞋恨心,就會對人不起,因爲要傷害人,就等于欠人家一筆債。“常畏見面索債”,以後看見這個人就害怕,經常躲避,就怕他跟你索債,也就是報複。
對治瞋恚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對治瞋恚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而且要修到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對一個人修不叫無量,無量是對廣大廣大的衆生修的。
能對每個人都修慈悲心,你的心就無量了
說:“咱們同…
《<數息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