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欲,即出欲界
禅定能除断五盖,人到老年再加病苦,障碍就多了
“除断五盖”,什么是五盖?“贪、瞋、掉举、昏沉、疑”。要断除五盖,最后还是要靠禅定。就说五盖中最最难断的昏沉和掉举吧。我年轻时,一般都是睡得少,十一点钟睡,两点钟就起来修禅定。可是一到老年,老年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老年的苦再加一个病苦,那可苦了,病是最苦最苦的。
说“你是禅定老师,很多学生修修禅定,病都好了,你怎么对自己的病没有办法呢?”前几年我生过带状疱疹,疼起来真厉害,只能在床上滚来滚去,我坐都坐不起来,叫我怎么修禅定啊!还好我看得及时。现在又有高血压,真叫“业障”。所以我现在睡眠不足,禅定就要昏沉,昏沉归昏沉,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还有掉举,脑子总在想问题,一空下来就打妄想,已经养成打妄想的习气了,一会儿想到童年,一会儿想想现在,一会儿想想明天,跟现在没关系也会想出来,有事情要想,没事情还是要想。
禅定克服了最难克服的昏沉与掉举,
你这位菩萨就能远行了
昏沉掉举是最难战胜的,如果你战胜了昏沉掉举,你就是五地菩萨,叫难胜地。菩萨十地用六波罗蜜来配,初地主要是修布施,二地主要修持戒;三地主要修忍辱,忍辱修得好,就能发光,称发光地;四地主要修精进;五地主要修禅定,你能在禅定中战胜昏沉和掉举就登五地;到了六地你就有本事走远路;第七地,你看不见的境界都现前了;一过八地,成佛就快;超九地就登佛地。每一地都有具体的修法。这些修法,《文殊法》里全有,你修法上圆满了,你就登某地,不是谁给你什么证书,是你自己心中有数的。
世缘太多,修行的缘就不足了
可惜我前世福报培得太差,七十岁才跟你们有缘。假如我现在是四十岁,这多好啊!咱们干脆就专门修初地,登了初地,再修二地,这完全可以做到的嘛!可惜过去浪费了太多的青春时光,就是忙点世间上好事,好事要忙,但不能了生死啊。
修四神足,能游戏神通,见闻佛法,速得菩提
“于四神足”,四神足是修神通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在三十七道品里又称四如意足,就是“欲念进慧”这四个内容。“游戏神通”,为什么神通称为游戏?叫你不要去执著它呀,游戏神通也等于游戏人间了。“见闻佛法速得菩提”,禅定不光能使你见闻一切佛法的境界,还能使你很快地亲证到菩提,菩提就是成佛。
欲界众生依欲而生,
能离饮食男女的欲,即出欲界
“能过欲界~欲界众生依欲而生”,欲界的众生都依靠欲而生存,依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而生存。稍微离开一点欲,就过不过去,他会说“做人总是要享受啊!”如果你硬是逼他离开欲,他就会回答你:还不如死的好。打个比方,粪缸里的蛆是靠粪水生存的,如果你好心把它放到清水里去,它就活不长了。所以劝人修行很难啊!
“离饮食男女即出欲界”,欲界最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欲:饮食和男女。人如果修养品德不高,也不信佛,留下来的就是这两个东西,跟牛马差不多。畜生道就是唯知水草与淫欲,水草就是饮食,淫欲就是男女。这两种欲最最厉害,很难拔得掉。外道是硬拔,所谓不吃烟火食,断七情六欲。可是外道这么做不断种子,仍然不能了生死。
如果人离开了饮食跟男女,就能出欲界。我们现在就是朝这条路线去修。过午不食就是离开对饮食的贪,吃饭还是要吃的,为了养活身命,但不要贪吃;要断男女,就要切断种种的爱。
数 息 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6)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6
掉进五欲生死的泥沼里,就跳不出来,
只有紧紧抓住佛法,善知识才能把你拉上来
提要:
◆ 出家就是为出三界,爱欲不断,难出欲界
◆ 过去世下了种子,今世因缘成熟,就会起爱,不断爱欲,生死了不脱
◆ 掉进五欲生死的泥沼里,就跳不出来,只有紧紧抓住佛法,善知识才能把
你拉上来
◆ 安居里精进修行,瘦了,在用功;胖了,在睡懒觉
◆ 初禅即需离欲,离欲而生的喜乐即初禅
◆ 人有所贪,即被贪所奴役,烦恼做了主人,明知贪不好却还是要去贪
出家就是为出三界,爱欲不断,难出欲界
出家就是为出三界,首先要出欲界。所以出家人过午不食,如果有水平了,日中一食,再有水平,不定时食,有吃就吃个饱,没吃就饿个两三天,一点不贪的。还要断爱,出家人连朵花都不能爱,要那么严格。有人看见一朵花真喜欢啊,就摘下来,插在自己的寮房里,天天看,他不供佛,供自己,那就不对了,应该供佛,就跟你的贪爱没关系了。
过去世下了种子,今世因缘成熟,
就会起爱,不断爱欲,生死了不脱
老话说,夫妻是五百年前的因缘。走在马路上本来不认得,他看看你,你朝他笑笑,五百年后就做夫妻,结果娶的是麻子、瞎子、龅牙。说“这么难看,你怎么也要”,有缘啊,因为五百年前这个人长得漂亮,你一欢喜,五百年以后,因缘成熟了,变了这么难看,也照样喜欢,这是种子关系!不切断这个,生死了不脱。
掉进五欲生死的泥沼里,就跳不出来,
只有紧紧抓住佛法,善知识才能把你拉上来
“五欲为生死泥”,泥真可怕,一踩下去就把你粘住了,尤其可怕的是泥沼,底下很深,一掉进去根本没有办法站起来,像浆糊那样的泥就把你包围住。这时你不能动,一动就往下掉,只有一个办法,向旁边的人求救。
怎么救他呢?第一叫他:“你别动”,因为你已经掉在泥沼里了,好比你们来佛学苑求救,第一步告诉你“你别动,别往世俗里跑了!”第二步给他一根长竹竿,叫他两只手抓住,好比你们来佛学苑了,给你法的长竹竿,你赶快抓住。第三步,岸上的人把他拖上来,好比自己苦恼的时候,别狂妄自大,以为靠自己能跳出来,还是要靠善知识。五欲就是生死的泥,你掉在五欲的泥里,生死就跳不出来。
安居里精进修行,瘦了,在用功;
胖了,在睡懒觉
咱们这次在九峰寺天天诵经、修禅定,算下来一天要修五次。有人说这种安排很合理,排得很紧,没时间打妄想。昨天还有人说,我们这样子可能比外边的安居还用功。
现在有些地方安居变了样,形式样样都做到,也给你划个范围,不能出去,可是里边在休养,哈哈笑笑。全搞错了!安居主要是为了用功,要了生死,为了防止你关不住,所以给你划一个界。
但是有的地方,界也划得太大了,比如在成都安居的,他划到整个成都市,也太大了。
我年轻时,上海有个道场,到了安居圆满这一天,凡是安居的人,都要用这么粗的大秤秤一秤。如果你瘦了,说明你在用功;你胖了,这三个月吃饱了在睡懒觉。
初禅即需离欲,离欲而生的喜乐即初禅
“佛教初禅即需离欲”,初禅又叫离生喜乐定,离欲恶不善法,才能入“离生喜乐定”,离就是离开五欲。“离欲而生的喜乐即初禅”,离开五欲而产生的身心喜乐,由这个乐而入的定就叫初禅。
人有所贪,即被贪所奴役,
烦恼做了主人,明知贪不好却还是要去贪
下讲“断除五盖”,五盖就是贪、瞋、掉举、昏沉、疑。能海上师说:“断贪如脱奴,人有所贪即被彼奴役,追求财色是自己委身为奴。” 人有贪,就是被贪所奴役,把贪五欲的心断掉,就脱离了做奴隶的苦了。有人说“我听法听得久了,我也懂的,可贪来了,我还是要去贪。”因为你没有自己作主的能力,烦恼在做主人,你必须听它话,否则你就不高兴,因为主人要打你。
能对每个人都修慈悲心,
你的心就无量了
提要:
◆ 五欲以财色为首,“饱暖思淫欲”,甘愿做追求财色的奴隶
◆ 瞋心起斗争,伤害了人,如负人债,就怕别人向你索债
◆ 对治瞋恚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能对每个人都修慈悲心,你的心就无量了
五欲以财色为首,“饱暖思淫欲”,
甘愿做追求财色的奴隶
五欲以财色为首。现在人贪钞票贪得厉害,有幅漫画,电视里放的是贪官被抓被判刑,可是看电视的人,屁股后面口袋里全是钞票,他一边看电视一边手去抓钞票。现在就是这情况,报纸上经常公布,哪个贪官被枪毙了,外边的人想,被枪毙是他,我是我,这就已经做了贪的奴隶了。
贪色,财跟色离不开的,古人说,“饱暖思淫欲”,有了钱就想娶几个老婆。刚刚开放的时候,我在上海,里弄里听到两个妇女在说话,一个说:“你千万不要叫你的先生发财,他发了财,娶了小老婆,就没有你了。”财与色是连在一起的,你要再娶一个老婆,没有钱怎么娶啊?你不贪污哪来钞票啊?报上统计,凡是贪官,绝大多数都跟女人有不正当关系。拼命的追求财色,自己甘心情愿做贪的奴隶。
瞋心起斗争,伤害了人,
如负人债,就怕别人向你索债
“瞋如负债者”,瞋就是动瞋恨心,怄气、冒火,就好比欠了人家的债。“瞋起斗争杀害”,瞋恨心起来了,那是没大没小的,什么人他都不管,不是杀就是害。“皆是对人不起,如负人债。”你起瞋恨心,就会对人不起,因为要伤害人,就等于欠人家一笔债。“常畏见面索债”,以后看见这个人就害怕,经常躲避,就怕他跟你索债,也就是报复。
对治瞋恚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对治瞋恚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而且要修到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对一个人修不叫无量,无量是对广大广大的众生修的。
能对每个人都修慈悲心,你的心就无量了
说:“咱们同…
《<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