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力。”這在以前講過,首先要修舍離,要能離得開,放得下,但這還不是根本的,根本的是要斷除,要斷除煩惱的根,就要靠禅定的力量。由斷煩惱的力量,則知定力深和淺。定力越深,斷煩惱斷得越好,定力淺呢?煩惱經常會浮動。
兩叁年禅定下來,能生定境的喜觸
“有兩、叁年或不定時間,即生出定境喜觸。”要花兩叁年的功夫,但也不是固定的,有的來得很快,有的來得慢,一般兩叁年的禅定下來,就能夠産生定境的喜觸。
有人喜樂來得快,可還沒有穩定
你們在這兒學禅定,兩叁天就有種舒適感,心裏歡喜啊,身上起樂觸,能發暖啊!這也不能說我教的禅定特別殊勝,只能說這是你們偶然地得到一下,還沒有穩定呢。
修了多年禅定的同學,一上坐,手腳就發暧
有人修禅定,開始很歡喜,後來怄氣了:“我這兩天咋搞的?非但沒有舒適感,而且腿子特別疼”,或者“我這兩天怎麼不發暖啦?”這是你功夫不到家,還不夠穩定啊。而且你還沒有入定呀,要真正從定境裏出生的喜觸,那才能把握得住,偶然出來的,它會來也會跑。你們修了很多年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只要一坐上去,盤起腿,還沒有開始修禅定,兩只手兩只腿子就會暖。
由事定而心定,故安靜樂住
“由事定而心定,故安靜樂住”,事定心定兩個都要。要做到事定,不管做什麼事情,頭腦裏首先要考慮好,不要莽撞,也不要看情況搞到哪裏再說,這樣心不容易定下來!會有時返工,有時再補充,這幾年你們幹事情都是這樣的。也使我受了你們不少的苦。
安靜樂住,就是穩住在安靜的快樂裏
幹每件事情都要以科學的態度,比如蓋房子吧,頭腦裏首先要構思一下,然後再畫圖,再照圖樣去做。幹事情你首先要想好,怎麼個步驟,怎麼個條理,怎麼個原則,會出現什麼情況,怎麼臨時變化,那麼你幹起事情來胸有成竹。可不要胸中只有奶油巧克力(衆笑),一天到晚滿胸懷的貪瞋癡,你能幹得了什麼大事情啊?事定心定,所以能夠得到安靜樂住,住就是穩住了,住在這種快樂裏邊。
循身觀(33)
(帶修禅定前開示)⑨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修禅定要持戒、離五蓋,要有步驟修
提要:
■ 修禅定要持戒,要遠離貪、瞋、昏沈、掉舉、疑五種煩惱
■ 禅定要有步驟,沒有次第就沒有頓悟
■ 抓來一個法就修,但求舒服快樂,等同外道法
■ 佛教禅定,不出偏差,外道強令起觸,後必生病
■ “心包太空”不是心髒包太空
■ 外道練氣功出偏差,醫生都難以解決
修禅定要持戒,要遠離貪、瞋、昏沈、掉舉、疑五種煩惱
“必由依戒離蓋而生”,要修好定就要持戒,還要離開五蓋,哪五蓋啊?修禅定的人不要貪也不要動瞋恨心,要離開昏沈、掉舉,昏沈就是還沒有打瞌睡快要打瞌睡了,掉舉是心裏想東想西。再加一個疑,修禅定要離開貪、瞋、昏沈、掉舉、疑這五蓋,這在舍利弗的《禅定品》裏講得非常詳細。
禅定要有步驟,沒有次第就沒有頓悟
“若不依此次第偏重現法樂住,同外道法”,能海上師講得很明白,很嚴肅:如果禅定不照步驟去修,強令起觸同外道法。我們修的禅定是次第禅,本身就有步驟。一心禅說是頓悟,頓悟也是漸悟來的,沒有漸悟就沒有頓悟,所謂頓悟是快速度的漸悟,仍沒有離開漸悟。有些人很傲慢,學了一點禅宗一心禅就取笑學次第禅的人:你們是漸修,我是頓悟。其實他是一悟也不悟。如果他悟了,就會知道漸悟頓悟沒有矛盾,就不會說這個話,一心禅也好,次第禅也好,都是如來親口所講,你能貶低次第禅嗎?真正懂佛法的人懂得沒有次第就沒有圓頓,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詳細講。
抓來一個法就修,但求舒服快樂,等同外道法
如果不依此次第而偏重于現法樂住等同外道,因爲沒有次第,沒有基礎,只是抓來一個法就修,但求舒服快樂,就認爲我這個法對頭,就照現在這個法修下去,住在舒服裏,外道就是這麼搞的,所以等同外道法。
佛教禅定,不出偏差,外道強令起觸,後必生病
“強令起觸,後必生病”,這個強就是勉強,外道就是這麼勉強用功,硬是給他搞出來了,到後來必定會生病。修外道的人,最普遍的就是氣功,出偏差的多得不得了,害人也不知道害了多少。我開禅定班十多年,沒有開禅定班前我也在教禅定,從未聽說有人修禅定出偏差的,因爲我教的禅定是如來的方法,如來還會有什麼差錯呢?除非你不照這個方法修,或者自作主張地這麼改,那麼改,那就不對了。那出了毛病你可要講講清楚,不是修禅定修出毛病的,是你自己搞的一套出的問題。所以你們學禅定的同學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把學到的觀隨便改變,否則後患無窮,人家還會對禅定發生誤會,慢慢就對釋迦佛講的禅定不起信心了,這個因果可大了!
“心包太空”不是心髒包太空
從前我在上海禅定班上完課,常有同學送我到車站,那一天有個同學路上問我:“老師,我這兩天心口好像有點疼”。我說:“你修啥呀?”“我聽老師講課的時候說“心包太空”,所以我就修“心包太空”。”我說:“你怎麼個心包太空?”“我以這顆心去包太空。”我說“你趕快停止,別亂修,你以這顆心去包太空,心髒不要破裂了?”(衆笑)我從來也沒有教過一個心包太空觀,只是從理論上解說了一下。後來我跟他說:““心包太空”說的心,並不是心髒的心,而是指你心裏的想像”。他說:“噢,原來這樣。”因爲他從前學氣功受影響很深,所以亂搞。
外道練氣功出偏差,醫生都難以解決
“無法可治”,你出了偏差就沒有辦法治了,練氣功出偏差的,醫生都難以解決,醫生只能治你病,譬如說有的出偏差,有幻視幻聽,這是病,那麼醫生可以把你治好。有人出偏差,竟感覺身體被氣隔成兩段了,難受得苦惱,怎麼吃藥也吃不好,醫生就沒辦法了。
循身觀(34)
(帶修禅定前開示)⑨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修苦行而未從斷煩惱下手,煩惱更盛
提要:
■ “由戒生定者,安穩無弊”
■ 外道路線錯誤“得樂後比常人煩惱更盛”
■ 有外道知見的人,多有自以爲我不笨的病
■ 煩惱未斷,戒不嚴密,縱將得定,護法神亦遮止也
■ 修行用力太猛往往會引起過去世業識種子發作
■ 有人修苦行而未從斷煩惱下手,六十歲還還俗
“由戒生定者,安穩無弊”
“由戒生定者安穩無弊”。因爲戒定慧是佛法,圓滿無有漏洞,“如水有堤而不橫流”,他不會往邪的方面流,堤就起到把你保護起來的作用。你持戒,戒就保護你;你犯戒,這個堤就破掉了。你聽老師話,老師話會把你保護起來;你不聽老師話,這個保護就給你摧垮了。“否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你路線不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沒關系,這是必然現象,前進路上總會發生一點障礙,所以有一句話,“魔高一丈,道高十丈”。你路線錯了呢?還有句話,“道高一丈,魔高十丈”,因爲路線錯誤了嘛。
外道路線錯誤“得樂後比常人煩惱更盛”
“得樂後比常人煩惱更盛”,這就是路線錯誤!不明白修禅定是爲了斷煩惱,只知道修禅定是練功,得到了快樂,更加認爲自己是對的,你好意相勸,他還蔑視你:你還不如我呢,我得到了,你還沒有得到呢。
有外道知見的人,多有自以爲我不笨的病
所以度外道,也包括有外道知見的人,很難度,尤其是他得到了一點好處了,更難度,他根本不聽你的,結果煩惱更加厲害,犯戒很多啊。“古來聰明人多中此病”,有文化,看書多的人,自以爲我不笨,我也聰明,從古以來這些人很多都有這種病。
煩惱未斷,戒不嚴密,縱將得定,護法神亦遮止也
“故煩惱未斷,戒不嚴密,縱將得定,護法神亦遮止也”。煩惱沒有斷的時候,戒又不嚴格地遵守,即使你修到快要得定了,護法神也會把你擋住,不讓你得定。因爲不把你擋住,你一得定,知見更錯,路線更錯,你出了神通盡去害人啦。
能海上師說:“修一點行,煩惱來得更猛,俗稱業識種子發。如上海人年九十余、六十余歲方還俗,皆由從前修行唯在功德苦行上著力,未從斷煩惱下手。”
修行用力太猛往往會引起過去世業識種子發作
“修一點行,煩惱來得更猛,俗稱業識種子發”。這種事情人人都有,稍微用功一點,結果適得其反,煩惱反而更厲害了,這是過去世在八識田裏的種子發作了,應該是一點點來,慢慢來,不要一下子用功太猛。
有人修苦行而未從斷煩惱下手,六十歲還還俗
“如上海人年九十余”,有一個上海人,年紀已經九十歲多了,“六十余歲方還俗。皆由從前修行唯在功德苦行上著力,未從斷煩惱下手”。原因就是從前他在修行路上只在做功德修苦行上用功,不知道從斷煩惱下手。我們常看到,有些做功德的人很傲慢,有錢的人比富,打水陸,哪個出錢最多哪個做頭,你出兩萬,我叁萬。還有不懂佛法的人修苦行,頭也不剃,指甲又長,卻不知道斷煩惱,這種人也常傲慢的。能海上師舉的這個人,我在上海見過,非但六十歲還俗,還生了叁個兒子(衆笑),他脫開衣服給我們看過他鎖骨邊有個洞,他從前在西藏閉關,用金子打的鏈條鎖起來。你閉關修苦行很好,出關後就得看你煩惱斷了多少,可別像他那樣,修了苦行又還俗,還生了叁個兒子(衆笑)。現在休息一會,等會修禅定。
循身觀(35)
(帶修禅定前開示)⑩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修行人起煩惱是業識種子遇緣而發
提要:
■ 修行人起煩惱是業識種子遇緣而發
■ 過午不食是中道,亦非苦行
■ 苦不苦應以健康爲標准,不能以貪心爲標准
■ 不想證阿羅漢果,大都不吃“羅漢菜”了
■ 修福爲培福,修功德…
《<循身觀>帶修禅定前開示(30~40)》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