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身观(30)
(带修禅定前开示)⑨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执着身体的人,会使身心都不自在
提要:
■ 外道自称修行人,可是都不懂佛法
■ 执着身体的人,会使身心都不自在
■ 修禅定,外道有所求,佛教无所求
■ 自身力量为主,外在力量是帮助
■ 外在力量靠心摄取
■ 宇宙本无方位,自己的前方就是东方
外道自称修行人,可是都不懂佛法
十方如来说法都是一个样的,要断尽烦恼才能了生死,你无论到琉璃世界,极乐世界,不断烦恼能了生死吗?不断烦恼能证果成道吗?极乐世界也不会有一个烦恼阿罗汉,烦恼如来。有人说“只要一句样样不要”,那么一句能代表法吗?法都不要了能叫修行吗?不懂佛法的修行人,那是外道呀,外道自称修行人,可是他们都不懂佛法。八十年代气功风行一时,那些练气功的开口修练,闭口修练,佛法却不懂。那时候有位法师跟我讲,“昨天有人到我这儿来,开口修练,闭口修练,我问他,你是修皮鞋还是修沙发?”(众笑)
执着身体的人,会使身心都不自在
身执就是心念中执着于自己身体的利益。我们要照顾好自己身体,不等于念念都在为身体打算,像这样的人是不得自在的。有了身体已经不自在了,心里还去执着身体,不自在上再加个不自在,身心都不自在了。我们爱护身体的目的,并不是讨好这个身体而是利用这个身体,把身体养得娇滴滴的就成了修行的障碍。经书上说过,不管你怎样对身体好,但它却忘恩负义,从不听你的话。你不想它生病,它还是会生病。因为我们要修行,我们要度众生,修行和度众生都需要身体,所以要爱护好身体。比如说我们做工需要工具,你把工具爱护错了,不利用工具去做工,整天抱在怀里当娃娃,这不是有点神经病吗?
修禅定,外道有所求,佛教无所求
我们修循身观,是利用身体做观想而进入禅定,切不要有所求而去执着这个身体。佛教跟外道不同,外道有所求,而佛教无所求,这种道理《心经》说的最清楚。《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想有所得你必有所求,一个佛弟子如果不学佛法,不深入经藏,自以为是,或者各种人写的书看得特别多,就很容易偏到外道那边去。我从前听法师讲过,外道跟佛教只有一板之隔,你如果不深入经藏,就很难辨别这个知见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
“加持~为增加自身力量,在自身力量基础上而能获得、摄取外在力量的帮助。加即加上,持即摄持,然自身力量为内因,仍以内因为主,若自身由执着而起的障碍不排除,三宝虽有不可思议之力,则既难加亦难持。”
自身力量为主,外在力量是帮助
外在力量很多,遍虚空都是,但首先要有自身的力量。就讲一棵草吧,没有种子它怎么长得出来?有了自身的力量,还要获得外在力量的帮助,水份、阳光以及空气中的养份就是外在力量。对修行人来说,佛菩萨的力量就是外在力量,大众力量也是外在力量。整个宇宙的虚空里充满着空气、阳光、水份,以及我们不知道的能量。
外在力量靠心摄取
不修禅定的人对外界能量的摄取,主要是通过一个吃,摄取食物的能量,一个呼吸,摄取空气的能量,还有晒太阳,摄取阳光的能量。那么信佛修禅定的人呢,他就能够获取宇宙所有的能量。也许有人会奇怪,这些能量怎么进去的?可以从毛孔进去。谁在掌握它?是你的心在掌握它。
宇宙本无方位,自己的前方就是东方
举例说,我们修禅定时要观想面向东方,说实在宇宙没有方位的,所谓东方,是人间把太阳升起的方向称为东方,可是我们这儿太阳升起的方向,却是美国的西方。所以佛经里讲的东方,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东方,而是你的前方就是东方,比如说,我这么坐着,我的前面就是东方。你们朝着我坐,你们的前方恰恰与我相反,可也是你们的东方。各人坐的前方就叫东方。
循身观(31)
(带修禅定前开示)⑨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生起禅乐不要贪执要舍掉
提要:
■ 心向东方就能摄取东方的能量
■ 贪五欲就是心向魔道,即得魔加持
■ 三宝力量加得上去,你能拿得起来就叫加持
■ 自身障碍不排除,既难加亦难持
■ 观世音菩萨法身遍虚空,到处都会救苦救难
■ 菩萨在众生心里,谁心里有菩萨,谁就得加持
■ 生起禅乐,不要贪执要舍掉
心向东方就能摄取东方的能量
为什么要面向东方呢,因为东方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空气特别好,这个时候你能获取其中的能量,对身体大有好处。但是我坐的前方又不是东方,把它算成东方,这好像不好理解,因为佛教是讲心的力量,不论你朝哪个方向,你只要心想着东方,你就能够摄取东方的能量。
贪五欲就是心向魔道,即得魔加持
同样的道理,你心想着魔道,你就能得到魔的加持。什么叫魔道呢?你心朝向贪爱五欲,贪名贪利,这就是你心想着魔道,就会得魔加持。现在有些人想不通,为什么正派的,刻苦修行的人障碍较多,而搞不正之风的人,却很顺利,名也高,钱也多,这就是得魔加持。你喜欢名,魔就给你名,你喜欢利,魔就给你利,样样使你满足,你修行再也不能成就了。
三宝力量加得上去,你能拿得起来就叫加持
我们佛弟子修行,在摄取外在力量上,应该要求三宝的加持,“加即加上,持即摄持。” 这个力量加到你身上,在你心理上发生作用,你取得了,能够拿得起来,就叫加持。“然自身力量为内因,仍以内因为主。”外因是重要条件,内因为依据,所以以内因为主。
自身障碍不排除,既难加亦难持
“若自身由执着而起的障碍不排除。”为什么执着?因为他不懂佛法,佛法要学了才懂,不学就不懂,而人一生下来就有贪瞋痴,贪瞋痴不学就懂。结果贪了就想拿。拿了还不肯放。执着就是从贪里来,贪从我来,由执着自身而起障碍,因为他不懂佛法,起了障碍还不知道怎么去排除。那么,“三宝虽然有不可思议之力”,三宝加持力虽不可思议,然而你自身的障碍没有排除。“则既难加亦难持。”因为你满身肮脏,干净的东西也加不进去,就算加进去了,你烦恼这么重,你也拿不起。很多进佛门的人,前辈子有善根,信仰心很好,但由于受到歪风邪气的污染,并没有得到三宝加持,恰恰相反,得到邪道魔道的加持力却很厉害,又不懂佛法的人还以为这就是灵,信心增强了,这样就对魔道、邪道信心增强了。
观世音菩萨法身遍虚空,到处都会救苦救难
常听到:“某某庙的观世音菩萨真灵啊!”大家一听都到那边去求观世音菩萨,即使有人求了也没有什么,但也有灵的人啊,懂佛法的人就好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难道唯有这个小庙里观世音菩萨灵,难道这个小庙跟观世音菩萨有亲戚关系?这全是不懂佛法的人搞出来的,无论什么庙,包括你家里小佛堂的观世音菩萨,全灵的,他的法身遍虚空。
菩萨在众生心里,谁心里有菩萨,谁就得加持
有人把我看错了,我假如对某一个学生关心一点,帮助启发一下,他高兴了,就认为:“傅老师对我特别好,跟我特别有缘。”当我再去关心其他学生时,他又看错了,“傅老师不对我好啦,对他好啦。”(众笑)只有了解傅老师的人才会说一句公道话:“傅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大慈大悲。”连我都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难道观世音菩萨会这么小气,有的地方灵,有的地方不灵。观世音菩萨在哪里?在你心里呀!谁心里有观世音菩萨,谁就会得加持。
身乐触~身虽使人受种种苦,然亦能得种种乐,所谓定乐即身子所起的乐触也。”
生起禅乐,不要贪执要舍掉
底下讲身乐触,身体虽然使人受种种苦,然而也能够得到种种快乐。拿我们今天修禅定来说,这种快乐就是定乐,包括身体所起的乐触。喜是指心来说,心里欢喜,乐是指身体来说,身体有种使你极其快乐的感触,这就是乐触。修禅定就会发生这种乐触,但是佛告诉我们,不能贪,要舍掉。
循身观(32)
(带修禅定前开示)⑨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由事定而心定,故安静乐住
提要:
■ 外道以身触为目标,所以提不高
■ 烦恼要先离后断,定力浅者,烦恼仍会经常浮动
■ 两三年禅定下来,能生定境的喜触
■ 有人喜乐来得快,可还没有稳定
■ 修了多年禅定的同学,一上坐,手脚就发暧
■ 由事定而心定,故安静乐住
■ 安静乐住,就是稳住在安静的快乐里
外道以身触为目标,所以提不高
外道以身触为目标,所以提不高。外道修世间禅,也会发暖,古印度的外道怎么样我不知道,我碰到过如今练气功的。气功也是外道,经常露一点点本事给人看,“我给你发功啊,你有没有感觉?再给你厉害点”,我是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我有的学生倒有一点感觉。我的学生说:“跟老师为我们做加持施放的能量完全不一样,老师施放的能量我们感受是柔和的,温暧的,往体内渗透时极为舒适的,他放的外气是冷的,硬的,也不能往里渗透。”所以外道到身为止,佛教要到心,你对三宝起信心,心里欢喜,这就发暖了。能海上师说:“对三宝起信心,这就叫暖位。”
得现世乐行名禅~能海上师说:“由舍离断除之力,有二、三年或不定时间,即生出定境喜触,由事定而心定,故安静乐住,必由依戒离盖而生,若不依此次第、偏重现法乐住,同外道法强令起触后必生病,无法可治。由戒生定者,安稳无弊,如水有堤则不横流,否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得乐后比常人烦恼更盛,犯戒者甚多。古来聪明人多中此病,故烦恼未断,戒不严密,纵将得定,护法神亦遮止也。”
烦恼要先离后断,定力浅者,烦恼仍会经常浮动
“得现世乐行名禅”,“由舍离断除…
《<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30~40)》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