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观 (1) (带修禅定前开示)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⑾
2002.7.15
禅定要先调身、调气、调心
提要:
·禅定前要先调身、调气、调心
·修定要闲居静处,杂务不要多,讲话不要多,电话不要多
·不要扰乱一个修行人的心
·心定不下去的人,喜欢跑,这就是习气
禅定前要先调身、调气、调心
禅定前~先调身、调气、调心。
今天我们教调气观,禅定前先调身、调气、调心。就是你唸佛听法盘腿打坐前也应该做到调身、调气、调心,这样子对于我们听法,修定作用就比较大。我们看到佛经上经常有“谛听,谛听”,这就叫你一心听,听经时把身、气、心调好了,你就容易安心听经,容易做到谛听。
修定要闲居静处,杂务不要多,讲话不要多,电话不要多
调身~闲居静处,结跏趺坐(女半跏趺)平身正直,解衣缓带,身不倚形,头不低昂,二肩平齐,调适身体。
调身主要是把身体调得舒适。闲居静处,在闹市修禅定是不合适的,闹市里修禅定那要很有水平的人,要在动中也能够保持一心才行,我们初修的人首先要找一个安静的处所。闲居,不仅是你现在没什么事,很空闲,而且你居住的场所,杂务不要多,讲话不要多,电话不要多,不注意这些,我们就不太容易修好。
这一次到九峰寺来,一方面给你们讲课,一方面我自己也是想在九峰寺过一些好像闭关那样的日子,但是有许多时候就不能如意,本来想我有空就要修禅定,结果又忙杂志的编辑。还有,不必要的电话也太多了,现在我只有一个办法:所有电话都不听。
不要扰乱一个修行人的心
找我的电话都在干些啥?电话一响,我一听,说“噢,我等一会儿跟小林商量商量。”那么找小林商量:“某某人跟我打电话,你的意见怎么样?”小林说:“噢,我等一会儿再跟王东辉商量商量。”我尽干这种事情。(众笑)那么你们这几个当领导的不能直接打电话互相商量吗?都是懒思想:“与其我跟他商量,再跟他商量,还不如直接跟傅老师商量,傅老师决定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不是简单了吗?”你找到我这儿,我还要发扬民主,还得去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而且你们的电话又特别罗嗦。所以修行人就想闭关,我看闭关可能就是因为电话太多了。修行人真要用功的话,自己不要扰乱自己,别人也不要扰乱他。“宁可扰乱千江水,不要扰乱一个修行人的心”。
心定不下去的人,喜欢跑,这就是习气
你们女众部有位老师跟我说:“我当年为什么很想跟你学?其实我是想跟你坐坐火车,坐坐汽车,东跑西跑。”(众笑)啊?!原来是这样!年轻人都喜欢东跑西跑,在没有学法前,哪个地方风景好,有什么景点,大家去啊,到老了有感受,太吃力啦,多累啊!看来看去,不是山就是水,不是房子就是人,说到底,并不是有什么好看有什么好玩,而是你的心定不下去!这就是习气。
你看一只猴子,它就是喜欢东跳西跳,东抓西抓,这就是习气,定不下去呀!进了佛门,大概不好意思再说我喜欢到那边去玩玩,这边去看看,换一个好听的名词,叫“参学”,“朝山”,“我是来求法的”,这儿求两天法,那边求三天法。就好比上斋堂吃饭,这个桌子上吃两口饭,再到那边桌子上吃三口饭。有的小孩就是那样,妈妈刚刚给他喂了两口饭,他就跑掉了,跑到奶奶身边去了,“奶奶,你喂我。”也不想想人生的时光跑来跑去全被跑光了。你没有法,你就应该到有法的地方去求法,有法了还要跑什么呢?如果是邪法,你应该跑,不是邪法,你还要跑,那究竟为点啥?还不是习气?
调气观 (2)
(带修禅定前开示)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⑾
2002.7.15
修行全是忍出来的,在泥坑里滚出来的
提要:
·生活要搞好,但不要使自己太忙了
·安静的环境能陶性冶情
·修行全是忍出来的,在泥坑里滚出来的
·初修不要要求太高,没事时就常坐起修禅定
·环境不要太纷乱,要不纷乱得有善巧方便
·要安静,不要提高声音说话
生活要搞好,但不要使自己太忙了
闲居,九峰寺环境非常安静,这种环境很难找得到。闲呢,你们吃饭总要吃,生活总要搞好,可也不要使自己太忙。现在天热忙洗澡洗衣服,社会上的人,一天要洗两三次澡,你们假如洗澡的时间太长了,是不是短一些?洗衣服也简单一点?
安静的环境能陶性冶情
说:“简单一点我又没事干”,你看看山景也好嘛,这种安静的环境能陶心冶情,你们每天晨读,身在山林中,嘴巴在朗读,耳朵在听泉水的声音,蓬莱仙岛的仙人生活我看也不过如此。不要以为皇帝的生活多么舒服,其实我到皇宫里去看过,皇宫里还不是土里土气的?别说跟现在的五星级宾馆比,三星级都比不上,别以为仙人过的生活,好像是神乎其神的,仙人空下来还不是在树下两个人下下棋,他不下棋也无聊啊。
修行全是忍出来的,在泥坑里滚出来的
修行人也是这样,别以为平凡的生活不是修行,把修行想得神乎其神,非常超然,非常潇洒,结果到老了,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嘴巴非常高超,非常潇洒,可你放个屁还是臭的!修行全是忍耐忍出来的。娑婆世界的一切都像泥坑一样,谁在这儿生活,就在泥坑里去滚吧,修行就是在泥坑里滚出来的。
初修不要要求太高,没事时就常坐起修禅定
有人希望咱们学修生活排紧点,好啊,但这一次要求不要太高,以后会有的,还要挑选,你腿子能够盘几个小时?你身上有多少病?要经过挑选才可以打七。我们现在是学禅定,以新同学为主。新同学盘半个小时,已经是忍着疼了,能叫他坐五个小时吗?所以咱们这一次,你只要做到现在的要求就够了。
闲居,居住的场所要空闲一点。心里边、脑子里边也要空闲一点。没事干就修禅定。说修禅定,我又坐不了半个小时,那你就修调气观,调气观几分钟也可以修。我年轻时在五台山清凉桥能海上师那里,也没有一天到晚用功,能海上师也常出来走走,他说:“腿子要活动活动。”我跟在他旁边也走走,他跟我们说:“没事就坐起。”所以你们没事就到床上盘腿子坐在那里。
这一次给你们教的调气观、聚心观、数息观,都是非常方便的,你随时都可以修,而且你走路也好修。没事就盘腿坐在床上,修一会调气观、数息观都可以。
环境不要太纷乱,要不纷乱得有善巧方便
你们不要把生活搞得乱烘烘的,有人说:“乱烘烘中我也能修,他们乱我不乱,好比乱丛中一棵松。”这是初修人很难做得到的!在乱纷纷的时候你能保持一个觉悟,已经不容易了。所以修行环境不要太纷乱,要两件事并一件做,不要一件事作二件做,事情越少越好。越少越好,可不是有事情懒惰不干了,要达到不纷乱得有善巧方便。
要做到外面乱我不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唱空城计,照样心不乱。京戏里说他正在山头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一想怕是司马懿发来的兵,城中没兵怎么办?他就冒险唱空城计,自己在城头上弹琴。司马懿大批的兵到,奇怪!怎么城门大开,弄几个老兵在扫地,诸葛亮自己跑到城头上去弹琴,司马懿想诸葛亮从来是非常谨慎的,别是引我进去,里边有伏兵噢。司马懿也不简单,到底是真是假?他就听琴声,琴声不乱,司马懿想是真的,你看他一点不慌嘛,马上退兵。司马懿的兵一退,连诸葛亮尚且出一身冷汗。(众笑)
要安静,不要提高声音说话
环境要静,这两天你们不大安静,我总觉得有人在吵架,我从房里出来看看,没吵架嘛。有时候我觉得下面人怎么这么多啊?再出来看看,没几个人嘛。因为有的人讲话声音太大,听起来好像吵架。你们不服气:“外面人声音比我还要大呢。”他们是粗人,你是细人呀,你嗓门小一点有啥关系?要把你们斋堂的规矩拿到生活里来就好了,一百个人吃饭一点声音也没有。假如九峰寺住了八九十个人,你进山门来,好像里边没有人,那就好了。说话太小声也不恰当,不能用气说话:“你吃好饭了吗?”(学嗫语说话,众笑)还有一种,他为了避免声音大就去和人家咬耳朵,这样鬼鬼祟祟的也不庄严,你只要不把声音拉得太高了就可以了。
调气观 (3)
(带修禅定前开示)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⑾
2002.7.15
息出入无声,不粗猛急滑,一切自然
提要:
·内心也要安静,学法要有决定心
·修禅定要结跏趺坐,先把姿势调好
·息出入无声,不粗猛急滑
·息出入若无知,一切自然,不要过于注意
·修行要活起来,不能像学文化那样搞死了
内心也要安静,学法要有决定心
内心也要安静,内心为什么不安静?东想西想太多了,众生打妄想的习气已经很深了,再去想一些不必要想的问题,心就始终没有静下来的时候了。刚来听法时,挺欢喜,修禅定腿疼了,马上想是走还是留?等到第二三天,忽然禅定中舒服了,又想:不走了,坚决不走。第四天听法忽然不高兴了:“老师这些话明明是在骂我嘛,我到处都可以去,何必在这儿受气?听法还要刮鼻子!”又想走。学法应该要有决定心。
还有的人本来心安定得很,过两天就想得多了,本地人有本地人的想法:“明天也许会下雨,晒出去的衣服我来的时候忘了收进去,还是明天一早就走吧。”路远的人呢?也怪,出门的时候想:“我要到傅老师那儿去”,来了以后又想家了,这样子只能算是一次旅游,可不是真正想学法,也不是想好好地修一修。
修禅定要结跏趺坐,先把姿势调好
找一个静处,结跏趺坐,就是双盘腿,女同志因为生理上的关系,也可以半跏趺。平身正直,身体要挺起来。解衣缓带,扣紧的地方放放松,不能戴手表,不能戴眼镜,不能戴帽子,领口、裤带如果绷紧了要放松。身不倚形,身体不要斜着靠在什么地方。头不低昂,头不低也不昂。二肩平齐,这几句话就是讲你…
《<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