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決麻煩
提要:
■ 粘液黴化,會産生風濕痛
■ 人自找麻煩,又忙著去解決麻煩
■ 要增強自身的能力來處理自身的矛盾
■ 修禅定能促進自我康複
■ 遍身暖,就是增長自身的力量
■ 修心不可疏忽于身
■ 拜佛是禮節,哪有拜不停的拜
■ 不要得了點好處,鑽進去就出不來了
■ 禮拜、做手印都能促進中樞神經活動
粘液黴化,會産生風濕痛
人們總以爲營養是好東西,但是營養吸收不了留在身體裏就不是好東西。粘液留在體內,年數久了,還會發生黴化作用,會産生風濕痛。
人自找麻煩,又忙著去解決麻煩
所以人的種種苦惱矛盾都是人自己製造出來的,人身上的一切病痛也是人自己找來的麻煩,有了病又通過很多科學家辛苦的努力去找治病的辦法,人不斷給自己找麻煩又不斷去解決自己的麻煩,弄得團團轉。
要增強自身的能力來處理自身的矛盾
如果不給自己找麻煩,又能防止自身的矛盾,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那不是更好嗎?所以說增強全身的能力,以自己的能力處理自己體內的矛盾,實在是一個最好的醫療方法。
修禅定能促進自我康複
我們修禅定就能起到促進整體自我康複的作用,因爲細血管暢通了,血液走到哪裏營養就到哪裏。人體的血液裏就有人體需要的營養,能使血液全身暢通,當然能促進整體性的康複。
遍身暖故,自力增長。
遍身暖,就是增長自身的力量
修禅定你們都有發暖的感覺,暖要暖得很舒服,暖不是熱,熱就不舒服了。當然細血管暢通了,就會遍身暖,這就是自身促進康複的能力。
底下講修行的話:
身強則智大,智大則身強,但身體需仗不動(定)的力量而發生極細的智慧。
修心不可疏忽于身
心身不可分離。有的人信佛很虔誠,但修行卻搞片面,搞久了他的觀點也片面了。今天的修行人一般都偏向于心而疏忽于身,沒有身你怎麼修呀?應該是講心就不能離開身,講身不能離開心,心身一體。
拜佛是禮節,哪有拜不停的拜
現在很多信佛的人,就是不想學佛法,專門搞燒香拜佛,有的還特別把拜佛提出來,作爲一種用功的方法。我年輕時到福州,有個居士對我說:“以前我一天能磕二、叁百個頭,現在一天能磕到五百。”他指著包在頭上的紗布告訴我,有一天磕完就昏倒了(衆笑),頭撞到屋柱上流了血。我想笑卻又笑不出來,釋迦佛叫你這麼幹嗎?聽說從前還有一種修行人他用功的方法,叫“拜經”,唸一個字要拜一拜,當年佛在人間的時候是不是教導弟子這樣做的?現在佛門一般的善男信女,佛法並不懂,只知道拜呀拜呀。頂禮是個禮節,頂叁個禮,禮節表示過了就可以了,留下來的時間應該好好去學法修行。例如跟領導握握手也是表示一個禮節,握完手就該去工作了,哪有握了再握,不停的握(衆笑)。
不要得了點好處,鑽進去就出不來了
不頂禮不好,恭敬心起不來。頂禮只要叁禮,多了也沒有這樣的禮節,修行不要在某一點上得了好處,鑽進去了就不肯出來,那樣會搞成奇形怪狀。我現在磕叁個頭也不能磕到底,我不是不恭敬,因爲我有高血壓,頭太低了有危險。如果叫我一天磕一百個頭,我磕完就昏倒,死掉了(衆笑)。
禮拜、做手印都能促進中樞神經活動
禮拜既能培養自己的恭敬心,又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人體最重要的就是一根背脊骨,叫脊椎神經,也叫中樞神經。禮拜時脊椎彎下去,又起來,這就是脊椎運動。從生理上來講,人體必須要活動,你們修文殊法做手印,手是末梢神經,這就是以末梢神經的運動來促進中樞神經的功能,末梢神經運動能使腦子靈活起來。
循身觀(26)
(帶修禅定前開示)⑧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消業障最好的辦法是斷除煩惱
提要:
■ 聽法能産生正知正見,增強心的靈活度
■ 不能吃得太苦太好,胖了容易氣短
■ 消業障最好的辦法是斷除煩惱
■ 身強則智大,身體是個重要的工具
■ 智大則身強,少煩惱身體就會好起來
■ 禅定能使粗心轉細心,産生極細的智慧
■ 不可一心注意身體上的利益
聽法能産生正知正見,增強心的靈活度
還有,聽法能疏通心理,能産生正知正見,心的靈活度也會增強。可是有些人聽法效果卻很少,因爲他是在聽故事。有人在日記上寫:“我是一個脾氣最壞的人,可是我很喜歡聽傅老師講法,因爲傅老師講法很幽默風趣!”如果你真的聽進去了,那麼你的脾氣也應該好起來呀!聽喜歡聽,就是脾氣沒好,那豈不是在聽故事,聽風趣,聽幽默嗎?
不能吃得太苦太好,胖了容易氣短
還有,要身體好,就得注意營養,不能吃得太苦,也不能吃得太好,雖然吃的都是素菜,但也不能太油了,否則吃得太胖了也很不好,胖的人容易氣短。我現在唸百字明咒唸到一半就沒氣力了(衆笑),因爲胖了,胖了氣短呀。胖的人想瘦,就有瘦不下去的苦。身體好,不是胖而是強壯,強壯才是好。漢地的出家人,一般身體都並不強壯,有的還體弱多病,這是由于漢地的佛教不大注意身體的緣故。
消業障最好的辦法是斷除煩惱
還有的生了病不看醫生,卻反認爲生病是好事,能消業障,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人所産生的錯見。消業障最好的辦法是精進修行,斷除煩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一個修行人,應該照《金剛經》所說的來修行,來增長自己的智慧,怎能以病來消業障呢。相反,一遇到人家批評,他兩只眼睛就瞪起來了。你不動瞋恨心,才是真正在消業障。釋迦佛告訴弟子生病就要吃藥。有病不看病,不吃藥,這種不恰當的做法很容易使人産生邪見。
身強則智大,身體是個重要的工具
佛說:“身強則智大。”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學生體弱多病,成績就不好。我念書的時候,成績就不好,現在想想,這也跟我體質虛弱有關。一個人要開發智慧,身體是個重要的工具,好比技術再好的人,使用的工具太差了,他的工作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智大則身強,少煩惱身體就會好起來
“智大則身強”,智慧大的人少煩惱,少煩惱,身體就會好起來。因爲智慧大,煩惱輕,心理開朗,體力也會強。
禅定能使粗心轉細心,産生極細的智慧
“但身體需仗不動(定)的力量而發生極細的智慧”,不動的力量就是定的力量。我們的身心,要靠定的力量,才能發生極細的智慧。細的智慧從哪裏來?細的智慧從細心來,修禅定就能使身子原有的粗四大轉成細四大,細四大轉成極細四大。能使粗心轉細心,細心轉極細心。
如果沒有細智慧,問題看不細,解決問題也不夠細致,只能夠解決個大概。
那麼心怎麼細下去啊?要心不散亂,要達到心不散亂就得修定。
能海上師說:“修定不可一心注意求身體上的利益,應加入皈依叁寶之信心及四谛之了解,否則恐增加身執,且不得叁寶加持力,身體所得利益亦小也。”
不可一心注意身體上的利益
無論修什麼觀,只要一修定就會對身體有好處,可是,“不可一心注意身體上的利益。”所以,聽講是非常重要的。不懂佛法的人修行,就成了盲修瞎練,容易走錯路。因爲佛門廣開,各種因緣,各種發心的人都可以進佛門。如果你不聽佛法,你原來錯誤的知見無法改正,也就修不出一個好結果。有些人因爲身體有病,別人勸他信佛,叫他燒香,吃素,拜佛,身體慢慢就好起來了。叫他聽法呢,他就不大感興趣,好像他信佛只爲了求身體好,別的就跟他信佛沒關系,這豈不是在跟佛菩薩做買賣,“我來燒香,你得讓我別生病。”這樣也不像佛教了。這跟求天神地祇保佑有啥區別?
循身觀(27)
(帶修禅定前開示)⑧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喜歡出神通,容易起身執
提要:
■ 進佛門是求智慧斷煩惱,不是爲了出功能
■ 追求神通,實在是浪費時間
■ 喜歡出神通,容易起身執
■ 對病有感情,病就不肯離
■ 不要根本法,成了假花無果實
■ 從覺上去信佛,就跟佛的覺相通了
進佛門是求智慧斷煩惱,不是爲了出功能
還有的人進佛門是爲了升天,修禅定是爲了出功能。我年輕時候,有一次有個大學請我去講學,講課中間忽然有人遞上來一張紙條,上面寫:“傅老師,請你露一手(衆笑)。”我就笑笑說:“你把我當猴子(衆笑),要我來表演,你來給我賣門票是嗎?”年輕人喜歡看神奇的玩意兒,也不想想,你憑什麼來叫我露一手(衆笑)。這種人非但社會上很多,佛門裏也很多,他們始終不接受學佛法就是爲了求智慧斷煩惱,使衆生離苦得樂的教導。假如我真的會騰空,飛到了也得趕快休息,還不如買張飛機票。
追求神通,實在是浪費時間
追求神通的人,實在是浪費時間。確實有修神通的法,我就有。爲什麼不肯拿出來?我自己都不修,我叫你修幹什麼?我沒這麼多時間去修,如果辛辛苦苦修十年,即使修出天眼通,那還算是好的。那麼再修十年得天耳通,再修五年死掉了(衆笑),結果了生死的法卻一點沒有修,我才不這麼幹呢!人生幾何?趕快抓緊時間學了生死的法,今生能得漏盡通,證阿羅漢果,阿羅漢都有神通,何必花個幾十年時間去修神通?
喜歡出神通,容易起身執
外道修神通,也有幾種,一種是吃藥得神通,一種是身上修出神通。修神通的人容易起身執,對身體的執著會越來越厲害,尤其是沒有什麼佛法基礎的人,發心又不正,只喜歡修神通,那身執就更厲害了。像我從前在各地方辦禅定班時,後來學的人越來越多了,基本上以兩種人居多,一種是學氣功的,想到我這兒來拿功法,其實我一個功法也沒有,我批評氣功時,他們就怄…
《<循身觀>帶修禅定前開示(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