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决麻烦
提要:
■ 粘液霉化,会产生风湿痛
■ 人自找麻烦,又忙着去解决麻烦
■ 要增强自身的能力来处理自身的矛盾
■ 修禅定能促进自我康复
■ 遍身暖,就是增长自身的力量
■ 修心不可疏忽于身
■ 拜佛是礼节,哪有拜不停的拜
■ 不要得了点好处,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 礼拜、做手印都能促进中枢神经活动
粘液霉化,会产生风湿痛
人们总以为营养是好东西,但是营养吸收不了留在身体里就不是好东西。粘液留在体内,年数久了,还会发生霉化作用,会产生风湿痛。
人自找麻烦,又忙着去解决麻烦
所以人的种种苦恼矛盾都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人身上的一切病痛也是人自己找来的麻烦,有了病又通过很多科学家辛苦的努力去找治病的办法,人不断给自己找麻烦又不断去解决自己的麻烦,弄得团团转。
要增强自身的能力来处理自身的矛盾
如果不给自己找麻烦,又能防止自身的矛盾,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那不是更好吗?所以说增强全身的能力,以自己的能力处理自己体内的矛盾,实在是一个最好的医疗方法。
修禅定能促进自我康复
我们修禅定就能起到促进整体自我康复的作用,因为细血管畅通了,血液走到哪里营养就到哪里。人体的血液里就有人体需要的营养,能使血液全身畅通,当然能促进整体性的康复。
遍身暖故,自力增长。
遍身暖,就是增长自身的力量
修禅定你们都有发暖的感觉,暖要暖得很舒服,暖不是热,热就不舒服了。当然细血管畅通了,就会遍身暖,这就是自身促进康复的能力。
底下讲修行的话:
身强则智大,智大则身强,但身体需仗不动(定)的力量而发生极细的智慧。
修心不可疏忽于身
心身不可分离。有的人信佛很虔诚,但修行却搞片面,搞久了他的观点也片面了。今天的修行人一般都偏向于心而疏忽于身,没有身你怎么修呀?应该是讲心就不能离开身,讲身不能离开心,心身一体。
拜佛是礼节,哪有拜不停的拜
现在很多信佛的人,就是不想学佛法,专门搞烧香拜佛,有的还特别把拜佛提出来,作为一种用功的方法。我年轻时到福州,有个居士对我说:“以前我一天能磕二、三百个头,现在一天能磕到五百。”他指着包在头上的纱布告诉我,有一天磕完就昏倒了(众笑),头撞到屋柱上流了血。我想笑却又笑不出来,释迦佛叫你这么干吗?听说从前还有一种修行人他用功的方法,叫“拜经”,唸一个字要拜一拜,当年佛在人间的时候是不是教导弟子这样做的?现在佛门一般的善男信女,佛法并不懂,只知道拜呀拜呀。顶礼是个礼节,顶三个礼,礼节表示过了就可以了,留下来的时间应该好好去学法修行。例如跟领导握握手也是表示一个礼节,握完手就该去工作了,哪有握了再握,不停的握(众笑)。
不要得了点好处,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不顶礼不好,恭敬心起不来。顶礼只要三礼,多了也没有这样的礼节,修行不要在某一点上得了好处,钻进去了就不肯出来,那样会搞成奇形怪状。我现在磕三个头也不能磕到底,我不是不恭敬,因为我有高血压,头太低了有危险。如果叫我一天磕一百个头,我磕完就昏倒,死掉了(众笑)。
礼拜、做手印都能促进中枢神经活动
礼拜既能培养自己的恭敬心,又对身体有极大的好处。人体最重要的就是一根背脊骨,叫脊椎神经,也叫中枢神经。礼拜时脊椎弯下去,又起来,这就是脊椎运动。从生理上来讲,人体必须要活动,你们修文殊法做手印,手是末梢神经,这就是以末梢神经的运动来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末梢神经运动能使脑子灵活起来。
循身观(26)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断除烦恼
提要:
■ 听法能产生正知正见,增强心的灵活度
■ 不能吃得太苦太好,胖了容易气短
■ 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断除烦恼
■ 身强则智大,身体是个重要的工具
■ 智大则身强,少烦恼身体就会好起来
■ 禅定能使粗心转细心,产生极细的智慧
■ 不可一心注意身体上的利益
听法能产生正知正见,增强心的灵活度
还有,听法能疏通心理,能产生正知正见,心的灵活度也会增强。可是有些人听法效果却很少,因为他是在听故事。有人在日记上写:“我是一个脾气最坏的人,可是我很喜欢听傅老师讲法,因为傅老师讲法很幽默风趣!”如果你真的听进去了,那么你的脾气也应该好起来呀!听喜欢听,就是脾气没好,那岂不是在听故事,听风趣,听幽默吗?
不能吃得太苦太好,胖了容易气短
还有,要身体好,就得注意营养,不能吃得太苦,也不能吃得太好,虽然吃的都是素菜,但也不能太油了,否则吃得太胖了也很不好,胖的人容易气短。我现在唸百字明咒唸到一半就没气力了(众笑),因为胖了,胖了气短呀。胖的人想瘦,就有瘦不下去的苦。身体好,不是胖而是强壮,强壮才是好。汉地的出家人,一般身体都并不强壮,有的还体弱多病,这是由于汉地的佛教不大注意身体的缘故。
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断除烦恼
还有的生了病不看医生,却反认为生病是好事,能消业障,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人所产生的错见。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精进修行,断除烦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个修行人,应该照《金刚经》所说的来修行,来增长自己的智慧,怎能以病来消业障呢。相反,一遇到人家批评,他两只眼睛就瞪起来了。你不动瞋恨心,才是真正在消业障。释迦佛告诉弟子生病就要吃药。有病不看病,不吃药,这种不恰当的做法很容易使人产生邪见。
身强则智大,身体是个重要的工具
佛说:“身强则智大。”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学生体弱多病,成绩就不好。我念书的时候,成绩就不好,现在想想,这也跟我体质虚弱有关。一个人要开发智慧,身体是个重要的工具,好比技术再好的人,使用的工具太差了,他的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智大则身强,少烦恼身体就会好起来
“智大则身强”,智慧大的人少烦恼,少烦恼,身体就会好起来。因为智慧大,烦恼轻,心理开朗,体力也会强。
禅定能使粗心转细心,产生极细的智慧
“但身体需仗不动(定)的力量而发生极细的智慧”,不动的力量就是定的力量。我们的身心,要靠定的力量,才能发生极细的智慧。细的智慧从哪里来?细的智慧从细心来,修禅定就能使身子原有的粗四大转成细四大,细四大转成极细四大。能使粗心转细心,细心转极细心。
如果没有细智慧,问题看不细,解决问题也不够细致,只能够解决个大概。
那么心怎么细下去啊?要心不散乱,要达到心不散乱就得修定。
能海上师说:“修定不可一心注意求身体上的利益,应加入皈依三宝之信心及四谛之了解,否则恐增加身执,且不得三宝加持力,身体所得利益亦小也。”
不可一心注意身体上的利益
无论修什么观,只要一修定就会对身体有好处,可是,“不可一心注意身体上的利益。”所以,听讲是非常重要的。不懂佛法的人修行,就成了盲修瞎练,容易走错路。因为佛门广开,各种因缘,各种发心的人都可以进佛门。如果你不听佛法,你原来错误的知见无法改正,也就修不出一个好结果。有些人因为身体有病,别人劝他信佛,叫他烧香,吃素,拜佛,身体慢慢就好起来了。叫他听法呢,他就不大感兴趣,好像他信佛只为了求身体好,别的就跟他信佛没关系,这岂不是在跟佛菩萨做买卖,“我来烧香,你得让我别生病。”这样也不像佛教了。这跟求天神地祇保佑有啥区别?
循身观(27)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喜欢出神通,容易起身执
提要:
■ 进佛门是求智慧断烦恼,不是为了出功能
■ 追求神通,实在是浪费时间
■ 喜欢出神通,容易起身执
■ 对病有感情,病就不肯离
■ 不要根本法,成了假花无果实
■ 从觉上去信佛,就跟佛的觉相通了
进佛门是求智慧断烦恼,不是为了出功能
还有的人进佛门是为了升天,修禅定是为了出功能。我年轻时候,有一次有个大学请我去讲学,讲课中间忽然有人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傅老师,请你露一手(众笑)。”我就笑笑说:“你把我当猴子(众笑),要我来表演,你来给我卖门票是吗?”年轻人喜欢看神奇的玩意儿,也不想想,你凭什么来叫我露一手(众笑)。这种人非但社会上很多,佛门里也很多,他们始终不接受学佛法就是为了求智慧断烦恼,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教导。假如我真的会腾空,飞到了也得赶快休息,还不如买张飞机票。
追求神通,实在是浪费时间
追求神通的人,实在是浪费时间。确实有修神通的法,我就有。为什么不肯拿出来?我自己都不修,我叫你修干什么?我没这么多时间去修,如果辛辛苦苦修十年,即使修出天眼通,那还算是好的。那么再修十年得天耳通,再修五年死掉了(众笑),结果了生死的法却一点没有修,我才不这么干呢!人生几何?赶快抓紧时间学了生死的法,今生能得漏尽通,证阿罗汉果,阿罗汉都有神通,何必花个几十年时间去修神通?
喜欢出神通,容易起身执
外道修神通,也有几种,一种是吃药得神通,一种是身上修出神通。修神通的人容易起身执,对身体的执著会越来越厉害,尤其是没有什么佛法基础的人,发心又不正,只喜欢修神通,那身执就更厉害了。像我从前在各地方办禅定班时,后来学的人越来越多了,基本上以两种人居多,一种是学气功的,想到我这儿来拿功法,其实我一个功法也没有,我批评气功时,他们就怄…
《<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