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企業家禅定營(60~78)▪P6

  ..續本文上一頁人相比也大不相同,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成績,因爲我們在生活中修戒定慧。許多初來小住的人,各種各樣的心態全有,比如有人聽說傅老師那裏吃飯不要錢,住宿不要錢,他不相信,如今的社會有不要錢的地方?他來文殊院一看,確實不要錢。這就是佛的精神,佛教的精神就是“盡我所有作供獻”,供獻給每個人,包括不信佛教的,包括對我們有懷疑的,乃至對咱們的話聽不進去,有反感的,我們也願意作供獻,佛教的這種精神是不是很偉大?

  對佛法有所了解、被佛法的

  偉大精神感動的人,他就會信仰佛

  所以可以這樣認爲,不信佛的人將來決定信佛,這是有事實根據的。我們這些人原來都是不信佛的,包括我本人本來也不信佛的,因爲聽聽經,對佛法有所了解,被佛法的偉大精神感動,慢慢就信佛了。所以信佛的人都是從不信而來。這是一個不可推翻的事實。你今天不信,等你了解了佛法你也會信。所以對自己不要肯定地說,“我是不信的”,你今天說的時候是不信,可是過幾天你也許會信。好比說,“我是壞人,我要永遠壞下去。”你別說定,也許你過幾天受了感動就變了好人呢。

  泥菩薩的法、燒香的法、

  信神的法都不是佛法,你的覺悟心就是佛

  聽有位新同學說,“我是來聽佛法的,怎麼聽了很久佛法沒有聽到?”我講的這些話就是佛法。你想聽的東西我這兒沒有,因爲你想聽的東西是泥菩薩的法、(衆笑)燒香的法、把佛看成是神的法。即使你相信有佛,但你看成佛是佛,我是我,你想聽的這種法,咱們這兒沒有。咱們這兒你要找佛也找不到的,佛遍地都在,你怎麼找得到?佛就在你身上,你去在外面找,你找得到嗎?要知道你這顆覺悟的心就是佛。

  文殊院的生活天天在修行,修的就是戒定慧

  話再講回來,有些人感覺到這兒很清淨,稱我們這裏是一片淨土,還有些人感覺到這兒紀律很嚴——這兒紀律確實嚴,真正的嚴可能你們還沒有感覺到。昨天我召集領導幹部開緊急會議,(衆笑)告訴大家對新來的同學要照顧好,要求放寬,(衆笑)因爲你們不到水平,一夠水平就要抓緊。教不嚴師之惰,嚴師出高徒嘛,佛教是慈威雙攝。你看我們這些學生都能夠遵守紀律,這就叫修行,修的就是戒。戒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把壞習氣戒掉。從前人們一聽戒就頭疼,“清規戒律束縛人”,現在全世界都在提倡戒,戒煙運動,那不是戒啊?戒是解放,而不是束縛,所以戒又稱解脫戒。你們天天修禅定,就是定。天天聽講,就是慧。修行怎麼修?你們這兩天過的生活就是修行的生活,修的就是戒定慧。

  在現實生活裏,不要幹壞事就是戒,

  想問題要專心,不起雜念就是定

  說“修定完了,我回到現實生活裏去了,這個時候我怎麼修?”回到生活裏你別幹壞事,那就是戒。定呢?要該想的想,不該想的不要想。你們幹企業的,有必要的問題就去思考,沒必要的、亂七八糟的、起煩惱的不要想,思考問題時,思想不要開出去了。比如說這筆生意我到底該做不該做?我應該怎麼個做法?合同怎麼個簽法?談話內容怎麼個談法?你就想這些。半路裏想到旁邊去了,“上次跟他做了一次生意,我是讓步的,這個人不太好搞,(衆笑)看樣子這次又要叫我吃虧,沒這麼便宜”,“我從小跟他在一起,從前他有個外號,叫“拖鼻涕阿叁””……你這些去想它幹什麼呢?所以這些想法要阻止住。

  了解緣起性空,才能了解如來真實義

  答企業家問(74)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二期

  傅味琴老師解答 2006.4.22 下午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是叫你從觀事實的真相中出智慧

  提要:

  ·不被煩惱所主宰

  ·觀息修久了就可以打敗妄念的習慣勢力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是叫你從觀事實的真相中出智慧

  ·長者修不淨觀,證了阿羅漢果

  ·夫妻修不淨觀,二人都開悟了

  修行就是訓練自己控製自己心理的能力,

  不被煩惱所主宰

  當沒什麼問題要想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叫妄念。修行就要止住妄念,止住妄念腦子就聰明了,這叫合理用腦。咱們平時用腦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容易搞成神經衰弱。修行怎麼修?洗臉時你的心就在洗臉上,刷牙時你的心就在刷牙上,走路時你的心就在走路上。走路不想吃飯,吃飯不想走路。修行就是訓練自己控製自己心理的能力,這在佛學上講,叫能夠自己主宰。而我們今天都是被煩惱主宰,做煩惱的奴隸,自己控製不了自己,所以要修行。

  觀息修久了就可以打敗妄念的習慣勢力

  今天教你們修的觀息,這是佛陀很主張的。有個弟子問佛陀:“比丘不得定怎麼辦?”佛陀說:“修安般。”安般就是觀息。佛陀教導弟子們:走也觀息,坐也觀息,出門也觀息,進門也觀息。所以你們在生活中,無論坐也好、躺也好、走也好,你的心要在自己呼吸上。吸的時候要明白我現在在吸,呼的時候要明白我現在在呼,要明明白白。這樣訓練久了,慢慢你就可以打敗妄念的習慣勢力,這是非常可行的。這是修止。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是叫你從觀事實的真相中出智慧

  禅定是止觀,生活裏怎麼修觀?菩提心網站上有我講《金剛經》四句偈的開示“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叫你修觀。修觀的目的,就是叫你對各種事物看深看透,俗話叫看破。你在這裏面培養出的智慧,就是佛教的智慧。所謂慧眼就是智慧的眼睛,也就是用佛教智慧來看問題的觀點。豬八戒看是小姑娘,孫悟空有慧眼,看是白骨精,豬八戒看表面,孫悟空往裏看。往裏看每個人都是一堆白骨,你們不信去拍張X光照片。也就是說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你能看得到,這就是慧眼。

  長者修不淨觀,證了阿羅漢果

  有個故事,從前有兩夫妻,女的長得很漂亮,跟丈夫吵架了。她有意要氣氣丈夫,所以打扮得很漂亮,出門去了。她一面走,一面見人就笑,要把丈夫氣死。(衆笑)前面走來一個長者,她也朝長者笑笑,一笑,嘴唇一翹,露出幾顆雪白的牙齒。長者看到雪白的牙齒就修不淨觀,從她牙縫裏觀出牙垢來,一直往裏觀,嘴裏的痰、鼻子裏的鼻涕,髒死了,觀完了,這個長者證了阿羅漢果,這是在《清淨道論》裏說的。因爲他看到裏邊去,看到實在不可愛。

  夫妻修不淨觀,二人都開悟了

  從前還有個故事,老爺跟夫人去聽經,法師在講不淨觀,夫人悟了。一回家,夫人從房裏拿了一只花瓶出來,花瓶是封口的,上面插了花。夫人問老爺:“這個花瓶美不美啊?”老爺說“很美啊”“這朵花好看嗎?”“好看啊”“你愛不愛啊?”“愛啊。”夫人從背後拿出根棍子朝著花瓶“噼”一打,花瓶碎了,裏邊裝的大糞濺得老爺一身,臭死了,髒死了。老爺說:“夫人,你今天咋回事?”夫人跟老爺說:“你要知道我的身體就是這只花瓶,裏邊裝滿大糞,你爲什麼還有愛呢?”(衆笑)經她這麼一點,老爺也悟了。還是夫人先悟,所以千萬不要看不起女的,這就是修觀。

  了解緣起性空,才能了解如來真實義

  答企業家問(75)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二期

  傅味琴老師解答 2006.4.22 下午

  以佛法的精神來管理好企業、

  管理好財富、管理好員工就是學法的積極意義

  提要:

  ·事物要看全過程,要這樣去修觀

  ·“有了錢不知道人生什麼意義”,這個苦悶就是從他的覺悟中來

  ·糾正錯誤、累積經驗,按照釋迦佛的智慧去做、去看、去理解,這就是修慧

  ·在生活裏要善觀叁業,要在身口意上修

  ·佛法要求生活裏求覺悟,在競爭的社會裏也要幫助別人跑得快

  ·以佛法的精神來管理好企業、管理好財富、管理好員工就是學法的積極意義

  事物要看全過程,要這樣去修觀

  你們在生活中要觀一切事物的來龍去脈,不要只看眼前,要觀全過程。你們觀得清清楚楚了,就知道哪是正確的,哪是錯誤的,要這樣去修觀。

  “有了錢不知道人生什麼意義”,

  這個苦悶就是從他的覺悟中來

  比如今天上午講到畜生道,其實人間就有畜生道,這就靠你去觀了。你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了,表面看起來,是人的形態人的軀殼,細細地觀,觀他的心觀他的行爲就有點像畜生。畜生只知道水草與淫欲,他呢,只知道賺錢。娶了一個老婆不夠,兩個、叁個不夠,娶了十個老婆。一輩子就是忙財跟色,那不就是水草與淫欲嗎?那條路是不對的!所以進佛門的人能放棄對財色的追求,那是有覺悟的。有的老板年紀輕輕,兩只手伸出來戴了十只戒指,可是他歎了口氣:“唉,沒錢的時候想錢,有了錢也不知道人生什麼意義。”這種人還是有覺悟的,可惜的就是他沒有聽到佛法。這些都要我們在生活中修觀,多想想,多看看,通過這樣一再一再的思惟,就能覺悟。之所以不覺悟那是沒有看到底,沒有看明白。

  糾正錯誤、累積經驗,

  按照釋迦佛的智慧去做、去看、去理解,這就是修慧

  怎麼修慧呢?累積經驗、糾正錯誤,這就是智慧。可是靠你一個人進步也太慢了,如果有智慧的人能幫助幫助、啓發啓發,輸送你一點他人生的經驗,這樣進步就快了。全世界都公認釋迦佛的智慧極大,所以我們今天在生活裏無論是幹事情、待人接物、看問題,按照釋迦佛的智慧原則去做、去看、去理解就是修慧。這種修法才是真正的修行。

  在生活裏要善觀叁業,要在身口意上修

  人怎麼在生活裏修?人跟生活打交道無非是叁樣東西,一個是身體,沒有身體怎麼跟人打交道?一見面握手還得有只手啊;一個是口,跟人打交道總要靠嘴巴說話;一個是意,你總要有一定的思想。所以要在身口意上好好修,這是最殊勝的法門。佛陀對自己的兒子羅睺羅就傳了這個法。佛教導羅睺羅要常觀叁業,叁業就是身口意。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思惟如果肯照佛陀的精神去實踐,那就是修行。

  問題(四):“…

《企業家禅定營(60~7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