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衆笑)因爲他著急了,開頭要講什麼話都來不及想好,所以講了許多“這個那個”。
急于說話的人速度快,別人聽不懂
有的人語言能力很強,急了也沒關系,我遇到過一個天津人,他懂七國外語。跟我說話咕噜一下沒了。我說:你再說一遍,咕噜一下又沒了,速度這麼快,像開機關槍,可是也有缺點,別人聽不懂啊。(衆笑)所以你們做企業的不要太急躁,凡事穩紮穩打,欲速則不達,返工是最慢的。
心平氣則和,英雄氣短,不平和故
“~心平和,心平則和,英雄氣短,不平和故”,英雄氣短,當然你們也知道不好,兒女情長更不好。(男營員:“沒辦法”)(衆笑)英雄氣短,死了就完了。兒女情長無期徒刑。
飲食淡薄,貪欲過多,對人不利
“~飲食淡薄,氣喘常由美食故”。味道不要太濃,太濃了,反而不好吃,而且對身體健康不利。甯波人喜歡吃鹹的,年輕時候還不要緊,老年了就容易得高血壓。再舉個例子,我在福鼎留了六年多,福鼎菜我怎麼也吃不慣,他們做菜放味精,一次起碼放半袋,吃在嘴巴裏全是味精味,味精放一點覺得很鮮,放多了反而覺得不鮮了。但是他們吃慣了,不放那麼多他們吃不下飯。有人主張味精鮮蘑菇這兩樣東西少吃爲妙,有人反對,說多吃味精腦子會聰明。這我也不好說,反正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據說多吃味精鮮蘑菇,會導致生不出孩子,可能是說笑話,所以凡事要恰到好處,貪欲過多,對人不利的。
因爲你們只來叁天,只能給你們簡單扼要,畫龍點睛地點幾句,其實一個觀,我起碼要講叁天乃至一個星期,現在都給你們幾句話並成一句說,今天就講到這裏。
帶修(調氣觀)時的指導①:
(觀法需由師面授及帶修,此處不作文字介紹。)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28)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29上午第二講
出定前的准備
觀自身莊嚴,作年輕想、無病想、圓滿想、皮膚酥色想。發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回向: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給自己打個招呼,我今天修定完了,我要出定了,出定後我要幹什麼,想一想。然後不慌不忙出定。按摩一下。
(說明:①因時間不及,觀息未講解只教了個簡單的修法,以作後面數息觀前的導引。
②因時間不及,本次所講所教一切從略,讀者亦可稍作嘗試,每次坐修15分鍾即可,亦可一天坐二次。坐禅時要保持環境安靜,要避免突然的響聲刺激,不能受驚。
③最好親來小住學修,由老師親自帶修爲宜,以便有問題及出現情況時隨時可作解答及指導。)
◇◇◇◇◇◇◇◇◇◇◇◇◇◇◇◇◇◇◇◇◇◇◇◇◇◇
營員日記
佛法智慧無邊,盡可取己所需
做爲一個人,不了解佛法,不修學佛法實在是一大遺憾,所幸這幾年我開始了,朝聞道,夕死可矣!
佛法智慧無邊,每個人盡可取己所需!(劉彬祝)
傳承需要絕對純粹
今天感悟最深處:
傳承需要絕對純粹!
任何一絲的“自我”就會斷送自己的慧命。(付婷)
宗派之爭,猶如瞎子摸象
今晚王老師等人講宗派之爭就像瞎子摸象,道理和比喻都很深刻,以前對這個問題我很模糊。現在才知道“禅定”是每宗每派都要有的禅定,佛陀是偉大的教育家,佛法博大精深,值得學習。(方健文)
山好、水好、人好、思想更好,
我舍不得離開這裏了
第一天在文殊院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了,我有長了一歲的感覺!
這裏的環境與我想象中的,簡直是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很是喜歡。山好、水好、人好、思想更好!一些理念雖然早已知道,但到這裏以後感悟更深!讓我舍不得離開這裏了。
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機會到這裏學習、禅定!提升自己的思想。(吳海燕)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29)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29下午
答企業家問
問題一:“理想和欲望的區別,要有理想和抛棄一切欲念,是否有
矛盾?”
問題二:“企業的或個人的目標是否屬欲望?與修行是否矛盾?”
理想是想達到的目的,
欲望是發動你去達到目的的一個能源
提要:
·理想是想達到的目的,欲望是發動你去達到目的的一個能源
·欲跟修行沒有矛盾,有欲才有你想達到的目標
·人都有想滿足的欲望,傻瓜也想娶媳婦
·欲望是一種動力,修行的一切是善法的高級階段
·欲要一分爲二,有好的欲,有不好的欲
·“自苦他安樂”使我度過了十年動亂的難關
理想是想達到的目的,
欲望是發動你去達到目的一個能源
理想跟欲望沒有矛盾,理想是想達到的目的,欲望是發動你去達到目的的一個能源,所以這裏沒有矛盾。
欲跟修行沒有矛盾,有欲才有你想達到的目標
企業想達到目標,個人想達到目標,都是一種欲望。我們現在是欲界裏的人,欲界不可能脫離欲,如果脫離欲,人就會死亡。所以欲跟我們修行沒有矛盾,不管你修出離法還是菩薩法都存在著欲,有欲才有你想達到的目標。
人都有想滿足的欲望,傻瓜也想娶媳婦
有一種人,我也只能說可能沒有欲望,是誰?植物人。連傻瓜也有他想達到的欲望,也有他想得到的滿足。我年輕時在上海講的課主要是心理療法,各地都有來人。每堂課中間要休息一會兒,同學們在交談,因爲他們稱我老師,所以他們就互稱同學。有人問一個同學,“你聽課時傻乎乎在想什麼呀?”他回答說,“我想娶個媳婦。”所以連傻裏傻氣的人都有欲。
欲望是一種動力,修行的一切是善法的高級階段
幹企業跟修行同樣是通過努力去達到目的,所以欲望就是一個動力。我們只能說世間上一切善法是個初級階段,修行的一切善法是高級階段,我們修行人不能否定世間人所幹的善法,好事都應該要肯定,只要對人有利益就是好事。可是對世間上的善法,我們應該有更高的要求,要不斷的上進,要懂得怎麼修行。如果修行不偉大的話,爲什麼釋迦佛要離開王宮?一直到今天,全世界人民都非常尊重,非常贊歎他。
欲要一分爲二,有好的欲,有不好的欲
好比有人看見我沒有頭發,就會想“這個老師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你們也是如此,看到一個欲字就搞不清楚。欲裏邊還有區分,辯證法講一分爲二,有好的欲,有壞的欲。有人說我是出過家的,就等于說我現在還俗了。其實我沒有出過家,我曾發心出家,這個發心也就是欲,這樣一個欲就使我年輕時上了五臺山。
“自苦他安樂”使我度過了十年動亂的難關
爲什麼又下山了呢?這個問題只有一個人問過我,十年動亂剛剛開始的時候,街道幹部來叫我開會。到了一看,幾個小青年坐著,我一個也不認識,臉上都這麼嚴肅幹啥呀?好像不是開居民的學習會。我就坐下來,他們問我:“你上過五臺山是不是?”我說:“是的。”“你師父是誰啊?”我說:“能海法師。”“什麼法師不法師?!”我說:“法師嘛,會講經說法的叫法師。”“你了解他嗎?”“我很了解。”“你說一說。”“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出席國際和平會議的代表。”“誰叫你說這些?”“哎,是你叫我說的呀。”(衆笑)“你對你師父印象很深吧?”“對,很深。”“他跟你說過哪些話?”“話可多啦。”“不要你全說,挑對你印象最深的說。”我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教導我們要“自苦他安樂,甯願自己苦,以求別人的安樂”。”他們聽了這句話臉色就和緩了。又問:“那你怎麼下山了?”“因爲我上山以後想媽媽了,所以我下來了。”後來他們說:“好了,你說到這兒可以了。”臨走的時候,他跟我握握手,“希望你要明白,自苦他安樂這句話也有階級性的。”(衆笑)我就是靠這麼幾句話度過了十年動亂的難關。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30)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29下午
修行使凡夫成聖人,
不是描繪而是轉變
提要:
·欲的方向不同,結果也不同,好的欲使你暢行無阻
·修行使凡夫成聖人,不是描繪,而是轉變
·釋迦太子把迷戀享受的欲轉成了追求真理的欲
·欲的動力一樣,但由于性質不同作用也就不同
·智慧小,也是愚,叫智不及愚
欲的方向不同,結果也不同,
好的欲使你暢行無阻
想上山出家也是欲,想媽媽下來也是欲,一個是上山的欲,一個是下山的欲,一個是想出家的欲,一個是想回家的欲,全是欲,可是方向不同,結果就不同。我們今天想學佛法也是欲,這個欲多好啊。拿這句話來說,“自苦他安樂”,你學到了,無論你到哪兒,你幹什麼行業,你都會很順利,暢行無阻,這是我親身體會。所以,我們有聽佛法的欲,這是好的欲,這個欲要。你們這次遠道而來也是欲,沒有這個欲你兩條腿動也不會動,這個欲不要不是懶惰了嗎?善欲反向不是要幹壞事了嗎?
修行使凡夫成聖人,不是描繪,而是轉變
佛法修行能使一個凡夫修成聖人,不是雕刻雕出來,也不是畫圖畫出來,而是把你本來這個人轉變成聖人。比如你是男人,當你轉變成聖人的時候你仍然是男人,你是女人,等到你成爲聖人的時候你還是女人。不要把修行看得神乎其神,修行沒有什麼神秘的,只是觀念轉變。我們今天凡夫要吃飯,證了阿羅漢果,還要吃飯,成佛了,還要吃飯,所以修行不是叫你不吃飯。說吃飯是欲,如果修行要修到無欲,不吃飯你餓死了怎麼成佛啊?所以對一切都要從科學上去想,去研究,不能離開科學,不能離開現實,不能離開辯證法,…
《企業家禅定營(2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