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也沒有證阿羅漢果嘛。
末法時期鈍根中也有利根
現在末法時期也有鈍根,也有利根,這是比較出來的,現在末法時期的利根跟當年釋迦佛度五比丘比較起來是利根中的鈍根。你善根很厚,靈敏度高,容易悟,那麼算是今天的鈍根中的利根了,只能這樣說了。
等證到無學位了,才不用學了
今天來給你們男衆班女衆班教課的居士老師,有的跟我學了十年了,但那時僅僅晚上聽聽課,時間有限得很,再說聽過我講佛學課的,也有好幾千人,有沒有出一個阿羅漢?連個初果也沒有。我以前在蘇州,也有開頭學得很認真,很起勁,慢慢時久生疲厭,有點不耐煩了。有一次,請我到園林去喝茶,我說:“我哪有時間喝茶?”他說:“邊喝茶,邊講法,我們提問題,你回答。”其中一個問題:“傅老師,我們跟你學了這麼久,究竟要學到什麼時候才學完呢?”我回答:“等你證了阿羅漢果就用不著學了,叫無學位。”佛法有這麼簡單?這麼簡單也不稱“深”“廣”了。
佛法要圓滿,不要分家
深廣般若最好不要分成兩派
一切經論全是用語言文字來闡明深般若的智慧,因爲深般若是說不出來的,必須親證。說不出來,人們咋懂啊?只好利用語言、文字,應用世間上人能懂的名稱、道理來闡明。深般若就是漢地的性宗,廣般若就是漢地的相宗,深廣般若同樣是在般若裏,可是佛教傳到中國來就開始分了宗派,咱們先不討論,分了宗派,利有多少,弊有多少,照我個人的認識最好不要分家。一分家了,富人也變窮人,好比母親留下來一萬元錢遺産,十個孩子一分,每人一千元,一千元跟一萬元比,當然窮得多了,就算分兩家,窮相就出來了。
顯密二教不能分家
有人身上這套西裝很高貴,就知道這個人很有錢,如果西裝的面子和夾裏分兩家,結果有面子沒有夾裏,穿起來也不挺了,夾裏是絲綢做的,沒有面子,也不像西裝了,這是打個比方。再說衣服的面子在外面是看得見的,夾裏在裏面看不見,要我翻出來給你們看,你看面子是黃的,夾裏是藍的。佛法裏的顯教好比衣服的面,密教好比是裏,所以顯密不能分家,一分家就不圓滿了,只有一半了。我們今天學的法流就是顯密不分家,所以叫顯密修行。
不離開圓滿的法是最正確的
當年我在五臺山的時候,能海上師一再說,“我們不是密宗,如果要說什麼宗,也只能說是大般若宗。”因爲大般若顯密圓滿。怕有的人連大般若都搞不清楚,那我幹脆就說是釋迦宗,不離開釋迦佛圓滿的教導是最正確的。
先教後證,否則成了盲修瞎練
既然是大般若宗,我們就必須要學廣般若,親證深般若。深般若能夠成就我們無上涅槃,廣般若能廣度一切衆生。度衆生全靠講經說法,你不跟他講,衆生怎麼修?沒有佛法的指導,成了盲修瞎練。佛說過教證二法,先要有教,然後證。他教理都弄不懂,你叫他修什麼呀?好比遊泳,沒有人去教他,也沒有通過練習,盲目地跳下水去,還不是沈到河底裏去?外道沒有圓滿的理論指導,結果都是盲修瞎練。
沒有理論,誰也不承認你
講科學就必須要有理論,科學家的發明,如果沒有理論,誰也不承認你。首先要看你的理論對不對。講一件好笑的事給你們聽聽。多年前,上海有位法海法師,一天上午我去看他,他告訴我,“昨天來了一個人,開口講修練,閉口講修練。”一聽就知道他是練氣功的,練氣功的人懂得什麼呀?所謂氣功大師的報告,全是廣告宣傳,沒有理論,所以練功的人出偏差的很多。那個時候,法海法師聽他開口講修練,閉口講修練,就問他:“你到底是修皮鞋,還是修沙發?”(衆笑)(2001.3.8第二講完)
不修禅定,斷不了煩惱,開不了智慧
燒香禮佛是禮節,要以法度衆生
上次講到,“釋迦佛說法49年,以法度衆生。其法深廣,總攝爲戒定慧叁學。”如果不要法,以爲自己也在修行,那是自欺欺人,佛弟子就不能這麼想,因爲咱們是佛的學生,要不然釋迦佛何必說那麼多法?釋迦佛沒有說更有其它法可以度衆生,燒香拜佛並不能度自己出生死,也不能度衆生。燒香的作用也不過是在佛說法的時候,有這麼多弟子聽法,聞到檀香,能醒腦,能使空氣清新一下,同時以這樣的供養,來向佛表達敬意。頂禮呢,也是一個禮節,釋迦佛並沒有叫衆生燒49年香,頂49年禮,也沒有說這樣就能夠了脫生死。
(2001.3.12第叁講未完)
學修禅定前的開導(6)~(7)
─────────────────────
◎傅味琴
不修禅定,斷不了煩惱,開不了智慧
僧團利益,給我們改造習氣、斷煩惱
釋迦佛組織僧團,是爲了比丘們在這樣一個集體生活裏得到磨煉。人與人之間,由于煩惱習氣關系,總有點摩擦,修行人沒有摩擦,你煩惱就不容易起來,也沒有同學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指出。所以僧團的利益就是給我們改造習氣,斷煩惱。
出家人犯四根本戒,稱斷頭罪
斷煩惱要有方法,這就是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四根本戒殺盜淫妄,最容易犯的就是說假話,打妄語。出家人犯了四根本戒,稱爲斷頭罪。好比這個人頭被砍了,沒有希望了,活著也等于死了一樣。
與壞的共住,會影響一大片
現在東南亞國家還保留著原始佛教的精神,佛規定犯四根本罪的僧人,不能共住,不能跟他住在一起。所以在東南亞國家,如果犯了四根本罪,誰也不讓你挂單,爲什麼?跟他住在一起,其他人都要受影響。以前佛在世的時候,對于犯了戒不認錯不改正,頑囂惡劣,是非好壞不分的出家人,要以亂棍打出去,這才是真正的佛教。可是現在的佛教呢?受了比丘戒,也不知道背得出幾條,更不知道做得到幾條,犯了四根本戒的,也不叫他走,到處可以挂單,還受居士恭敬供養,結果影響一大片,還會歪理十八條,蠱惑人心,煽動別人一起起哄,那豈不是把佛教消滅了?
不聽佛話聽人話,了不脫生死
修禅定呢?如來說:“凡我弟子,非誦即禅,非禅即誦。”除了應該要有的吃飯、睡覺,你不是在誦經聽法就應該去禅定,你不在禅定就應該去誦經,出家人還有什麼第叁件事情?誦與禅兩個都要,互相調節。只聽經念經而不修禅定,沒有聽從如來的教導;只打坐不聽經念經,也不圓滿。
所以像我們這樣,每天念經,修禅定是符合如來教導。你們的聽課,背誦念誦,全是屬于誦這一方面。如果你以爲咱們做錯了,其實是你不明白,知見就顛倒了,把自己過去習慣的認爲是對的,把不習慣的認爲是錯的。要根據釋迦佛的教導,對的要發揚,錯的要改正,如果完全按照自己這一套,那不是佛教變成人教了?如果你的師父也沒有照釋迦佛的教導,哪怕師父的師父,不符合釋迦佛教導呢,你可以認爲他對,但是這不是佛教,是人自己的教導,叫人教。至于某些大法師,大善知識,如果跟釋迦佛的教導有錯呢?你可以認爲他對的,你接受他,你喜歡聽,你照著做,那你是接受人的教育,不是佛的教育,怎麼能夠了脫生死?
不修定,斷不了煩惱,開不了智慧
世間上好的老師多得很,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多得很,他們能培養你做好人,可是你不能了脫生死啊,他們沒有教你了脫生死的方法,也沒有教你能夠開發智慧的方法。無論哪個法門,不修定,煩惱是很難斷盡的,不修定,開發不出根本智來。
沒有禅定,唸佛唸不好
我們福鼎有位威望很高的老師父,大家都恭敬他,就是青芝老和尚,這位老和尚去年圓寂了,圓寂前幾個月說過:“我快要走了,如果我再不把真話講出來,我太對不起人了,我要把真話說出來:“如果不修禅定,唸佛是唸不好的。””福鼎的居士聽到了就傳開去了,爲什麼他到快走的時候才敢講出真話來?自然是怕聽不進去的人會毀謗他,因爲現在的衆生煩惱重,由于知見上的不和,隨便你待他多好,多麼慈悲,他一動瞋恨心,對你就會像仇人一樣。
修行人最犯忌谄曲與妄語
戒定慧叁學都要具足
要開發根本智,就得修禅定,以戒生定,由定發慧,所以總攝爲戒定慧叁學。佛教傳到中國分了宗派了。在學修這個問題上,有的弘揚顯教,不弘揚密教,有的弘密不弘顯。弘揚廣般若叫相宗,就是法相宗,不弘揚深般若。有弘揚深般若,叫性宗,不弘揚廣般若。拿戒定慧來看,有專門以戒爲重,往往不修定,認爲修定是禅宗的事情。有的整天打坐,他認爲心正何必持戒,我打坐的人,又不會做壞事,其實做了壞事自己還不知道。當年佛在人間的時候,有這麼多的弟子,也只有一個大迦葉沒持戒,經佛許可的。因爲他是無持無犯,但也只有他一個。現在有的人盡說大話,表示自己有根機,或者自己已經修到什麼境界,現時代說大話的人比以前更厲害,即使禅不懂,僅僅看了幾本禅的故事,搬弄一些祖師的話頭,盡說大話。還有一種學密宗的人,目空一切,把別人都看低,只有自己是無上的,傲慢人想成就是不可能的,很容易墮落。
修行人最犯忌谄曲與妄語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心腸谄曲,兩面叁刀,或者說假話欺騙人。心一谄曲不得成就,說假話背罪過。心腸歪曲的人自以爲聰明,其實是很笨,說假話的人要不了多少時候,一弄清楚了,根本沒這回事。這個女衆佛學苑,在初來報到的人那裏聽到的假話已經夠多的了,那別的假話都不說,免得別人聽了要怄氣,就找一句無關緊要的假話吧。有人打電話給佛教協會,說這兒女衆佛學苑,把寮房的窗戶都封起來了,有這回事嗎?說妄語犯根本罪的人好比頭已經砍掉了,法身慧命已經死掉了。
說假話最可恥
什麼錯都可以原諒,你認個錯改正一下,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你說假話,問題就搞不清楚了,這種人最可恥,也最可憐。打個比…
《學修禅定前的開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