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前被人印上了八大金剛,
十年動亂時,有居士爲此吃盡苦頭
經書就是經書,空白地方你亂寫什麼!我們印的經書都不印人寫的東西。比如現在的《金剛經》,前面大都有人寫的東西。人家搞不懂,來問我:“老師,《金剛經》到底從哪裏開始?”還發生過一件事情,十年動亂時抄家,有個居士家裏有本《金剛經》是他自己手抄的。紅衛兵一看前面有八大金剛,就叫他交待“八大金剛”在哪裏?(衆笑)那個居士吃盡苦頭啊。《金剛經》裏有八大金剛嗎?
不該把謗佛、謗法、謗僧的話插入佛經的空白處
今天看到在這本送贈的經書的空白處被人插入這麼幾句話,這個話在佛門裏邊流傳已久。“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沒有角,戴角的虎是不可能有的,豈不是說既修禅又修淨土,就不可能成就。禅宗一心禅,是釋迦佛靈山拈花笑,傳給迦葉尊者,在中國是從達摩祖師開始,迦葉尊者、達摩祖師是一心禅難道是旁門邪道不能成就?不是謗佛、謗法、謗僧了嗎?
又說“現世爲人師,來生作佛祖”,意思是說參禅的人修淨土,來生就能成佛,那成佛也太容易了。再說佛是佛,祖是祖,佛祖連在一起,到底指的是誰?
再看下一句,“無禅有淨土”,如果你不修禅定,只修淨土,“萬修萬人去”,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說:謗法、犯五無間罪,這兩種人去不了。《佛說阿彌陀經》裏也說: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沒有到一心不亂的水平,你是去不了的,他卻說,“萬修萬人去”。你修淨土法門,怎麼可以把阿彌陀佛的話推翻呢?一只手指伸出來也有長短,一個老師教五十個學生,不論學生好壞,都能保證每個學生升級嗎?
定學開導 (93)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佛弟子貪了財與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財富,
仍不肯來學法修行
提要: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豈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誹謗禅宗嗎?
謗宗就是謗法
·“無禅無淨土”的人,難道都要下地獄
·要保護好自己的聖種,種子裏充滿邪氣,也根本不叫聖種了
·修杜多行有功德,不修也無過,做不到精神抖擻,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貪欲導致精力分散,多欲的品行不高尚,佛弟子應少欲知足
·佛弟子貪了財與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財富,仍不肯來學法修行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
豈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誹謗禅宗嗎?謗宗就是謗法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如果你修禅有定力,有禅定的功德,可是你不修淨土,十個人倒有九個浪費時間。這個人懂佛法嗎?修淨土還要一心不亂呢,一心不亂就是定,應該說修淨土修不到入定,你是往生不了的。說法能離開佛經嗎?這些話,豈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誹謗禅宗嗎?
“無禅無淨土”的人,難道都要下地獄
因爲我正義感很強,看樣子我這個氣又上來了。又說“無禅無淨土,銅床並鐵柱。”銅床鐵柱是指地獄,如果你沒有修禅,又沒有修淨土,你決定下地獄,那麼人家修法相唯識、學律持戒的也要下地獄?社會上的人不修禅宗也不修淨土難道個個下地獄?釋迦佛講的法裏有人天乘,你只要修好人天乘,你就能夠不下叁惡道,五戒保人身,十善升天。除了淨土法門外,他把其他法門都罵完了,把釋迦佛講的人天乘也推翻了,豈不是挂著佛旗反佛教?把這些謗佛謗法謗僧的話插入佛經的空白處,豈不認爲這些話與佛經同等重要?
要保護好自己的聖種,種子裏充滿邪氣,
也根本不叫聖種了
我只舉這一個例子,其它沒有時間講了,就是告訴大家,以前你們受外界的影響,很多都有這種問題。我們正法道場絕不允許邪的東西進來,如果你們不把自己聖種保護好,你這個聖種可能要變歪頭、缺角、不圓滿、充滿邪氣的,那也根本不叫聖種了。
修杜多行有功德,不修也無過,
做不到精神抖擻,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杜多行”,就是頭陀行,頭陀行你修得起一兩條也是功德無量,你修不起來,也沒有過錯。我只要求你們做到精神抖擻,“頭陀”的解說就是精神抖擻。萎靡不振、自由散漫,別說頭陀行修不起,你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貪欲導致精力分散,多欲的品行不高尚,
佛弟子應少欲知足
要精神抖擻,你的精力就不能分散,精力分散了,你怎麼做到精神抖擻?精力分散,精神負擔又很重的人,可能會得抑郁症、老年癡呆症。什麼使我們精力散失得最厲害?就是貪欲。多欲的人不大可能會高尚,我們佛弟子應該修少欲知足。
佛弟子貪了財與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財富,
仍不肯來學法修行
欲望很難克服,尤其是財與色。我有個別學生可能他的錢,十輩子都用不光,也許一百輩子也用不光。說“老師,你太誇張了吧?”,我給他算算,如果他一心求佛法,想修行,到我這兒來學法,如果不希望我供養,那就生活費自負;如果生活費不能自負,常住也供養得起,我們這兒吃飯不要錢,盡管敞開肚子吃。
如果你是自費或者小住,住滿一個月,吃住都包括在裏邊,每天收你五元錢,一個月一百五十元,一年一千八。就算你今年二十八歲,你能活到一百二十八歲,一百年十八萬,足夠了吧?你現在多少萬了,爲什麼還不來啊?見面叫我傅老師,人卻從不來老師身邊學法。有了百萬要千萬,有了千萬要億萬,一百輩都吃不光,這個欲,放不下啊。
定學開導 (94)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叁德是指戒定慧叁德,由戒定慧成就斷智悲叁德,
這就成就了大菩薩和佛的功德
提要:
·做個道道地地的無産階級
·要贊歎頭陀行,“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吵架是把精力用錯了地方,領導昏沈,群衆就打瞌睡
·悲心和智慧能促使我們成就法身
·成就叁德叁慧,能證阿羅漢果,能使我們快快成佛
·聽說東北有個寺院,出家人穿百衲衣,身上不放錢,寺院不放功德箱
·叁德是指戒定慧叁德,由戒定慧成就斷智悲叁德,這就成就了大菩薩和佛
的功德
把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
佛弟子要做個道道地地的無産階級
把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這是害了兒女。我孩子小時候我就跟他們講:我爸爸沒有留給我一分錢,將來我也不會留給你們一分錢。我的錢都供養叁寶,我是道道地地的無産階級。
要贊歎頭陀行,“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爲什麼要給你們講一點頭陀行?希望你們放下欲望,欲望就是受苦的根源。我到內蒙古去了兩次,一次是五八年,一次是八四年。八四年報紙上都在討論什麼叫幸福,有個老學生請我到她家去做客,也問我:“老師,人什麼時候才能幸福?”她錄音機一按,以爲我要講長長一大篇,誰知道我一句話就講完了:“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吵架是把精力用錯了地方,
領導昏沈,群衆就打瞌睡
你們爲什麼沒有自由啊?全被繩索綁住了!你們有時候也很精神抖擻,比如現在有的小廟,只有四五個人也天天吵架,吵起架來可真精神抖擻,這個精力用錯地方了!
你們留在崇教寺的同學們,最近幾個月吵不吵,沒有啊?我相信你們沒吵過,因爲這次來看你們都是昏昏沈沈的,(衆笑)昏昏沈沈還吵得起來嗎?所以這一次,我是大爲不滿。你們這兩天“同學們大家起來”也不唱了,大家別起來了啊?(衆笑)跑步也不跑了,什麼也沒了,年輕人都像老頭子。沒有精神抖擻,你修行是修不起來的。尤其是你們當領導的,領導昏沈,群衆就打瞌睡。
悲心和智慧能促使我們成就法身
前兩句只是稍微給你們提一提,現在要講第叁句“成就叁德叁慧體”,有了如來的悲智等流身,我們將來也會成就如來那樣的丈六金身,悲心和智慧就會促使我們成就法身、報身、化身。
成就叁德叁慧,能證阿羅漢果,
能使我們快快成佛
“體”也可以理解成組成身體的成份。比如人的體,從生理上講,是骨頭、血液、心髒等等;從心理上來講,是心理活動。我們接受了如來悲智的等流,具備了聖人的種性,好好培養我們的體,修行就是修叁德叁慧,培養得跟如來一模一樣,就叫“成就叁德叁慧體”。成就叁德叁慧,非但能證阿羅漢果,還能使我們修菩薩道快快成佛。
聽說東北有個寺院,出家人穿百衲衣,
身上不放錢,寺院不放功德箱
德是指修行的功德,順便給你們講一點常識。有許多寺院裏都有功德箱,其實在功德箱裏丟點錢,供養叁寶只是培福,真講功德,那是修戒定慧修出來的。
我們不主張放功德箱,可是偏偏這邊邊上放了一只,這是因爲村裏有要求:如果功德箱拿掉,村民不習慣,會有意見,也就只好保留。聽說東北有個寺院,裏邊的出家人身邊不准放錢,穿的衣服都是百衲衣,也不准放功德箱,因爲當年釋迦佛的祇園精舍、竹林精舍都沒有功德箱。
叁德是指戒定慧叁德,由戒定慧成就斷智悲叁德,
這就成就了大菩薩和佛的功德
所謂功德是指戒定慧修出來的功德,戒定慧稱叁德,修戒定慧進一步能夠成就斷智悲的功德。斷,煩惱斷盡,智,智慧圓滿,悲,大慈大悲。成就了斷智悲的功德,你跟大菩薩沒有兩樣。普賢菩薩的功德就是斷德,文殊菩薩的功德就是智德,觀世音菩薩是悲德,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你把斷智悲叁種功德修圓滿,你不承認自己是佛你也是佛了。
定學開導 (95)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香表戒德,花表定德,燈表慧德,
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來供養佛
提要:
·佛弟子不可爲自己貼金,更不要把佛做廣告
·“不見爲罪謂功德”都是愚人幹的事
·化身從悲德來,與一切衆生心連心,想化什麼人就化出來了
·香表戒徳,花表定徳,燈表慧德,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來供養佛
·你不聽法,油燈照不破你心房的黑暗,經要求懂,佛…
《定學開導(90~9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