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90~99)▪P2

  ..續本文上一頁來,就算你往生下品下生,要12大劫開花,12大劫是161億年。你花開見佛,從頭學起,也不知道要多少時候,才能再來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可能也沒了。所以現在趕快培養好,將來弘法度衆生,那真是功德無量,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聰明的狗會看家,享福的狗喝牛奶,

  喜歡聽法卻睡覺,這一輩子有什麼意義呢?

  說句笑話,咱們在湖北的時候,養了一只狗。給狗看病的醫生說,這只狗品種好。也確實聰明,有一天晚上叫得厲害,你們都沒起來,它知道哪幾間房裏住老師,它就在門上抓。你們起來了,它急忙往樓下跑,東看西看,汪汪汪叫。等到咱們人下去看,確實有小偷來過。這只狗還圍著樓繞了叁圈,像是在巡邏,責任感很強。

  我每次上法座講法,它就鑽到我法座底下,可能它想我進去也有功德。有人說狗也能懂人話,但是聽法可能聽不懂,就睡著了。也怪,每到我們回向時,它就會醒來,很准時。我想這狗也有善根,可能過去世做人也在我這兒聽法,半路裏跑掉了,一直沒有得到智慧,沒有智慧的人死了就是下畜生道。因爲它過去也有善根,懂得培福,所以它這一輩做狗,咱們還喂它牛奶哩,可是做了狗享福還有什麼意義呢!

  說天天學佛法修戒定慧的人可憐,

  這種傲慢實是愚人的精神勝利

  所以不聽法,不求智慧的人本身就是愚癡,還有什麼可以傲慢的呢?這種人爲了彌補心理上的空虛,反過來會說,“你們天天學佛法,修戒定慧,真可憐啊。”意思就是說他不學法不修戒定慧,才不可憐,傲慢到這種程度。心理學上講,愚人往往是以傲慢彌補自卑。好比打不過人家,怕丟臉,就說“兒子打老子。”來個精神勝利。從前有人告訴我,他看見科長就很自卑,心怦怦跳,後來他面對著科長,心裏想:我人也比你長得高。讓自己鎮靜下來,要知道人高不一定地位高,取笑人家可憐,不一定你有智慧,愚人盡幹愚的事。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93)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0日

  勸請功德,能成就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

  由于這樣的功德善根,釋迦佛進入無余涅槃後,

  正法久住于世

  本次提要:

  ■ 爲人說法,法的名相要分別清楚,法義要通達無滯,思維要敏捷,

  語速要恰當

  ■ 說法無滯礙之辭即成辭無礙辯,有了智慧辯才,就會像泉水那樣湧出來

  ■ 說法無有厭倦,要培養喜歡說法的歡喜心,要達到能知衆生的根性

  之所樂,還得靠經驗累積所成

  ■ 勸請功德,能成就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

  ■ 由于這樣的功德善根,釋迦佛進入無余涅槃後,正法久住于世

  爲人說法,法的名相要分別清楚,

  法義要通達無滯,思維要敏捷,語速要恰當

  以四無礙辯弘揚佛法,就能使大衆歡喜。法無礙辯是把一切法的名相你要分別清楚。

  義無礙辯,法上的意義你要通達無滯。滯就是滯緩,靈敏度不能太低了。法義不通達,就像在淺水上行船,難以通暢。講法時思維要敏捷,語速恰當,太快了聽不清,太慢了不像話。如果慢得穩而流暢,這也很好,說明你比較穩重。我年輕時候碰到一個天津來的,講話快得我都來不及聽,“咕噜──”一轉沒了,我說“你剛才講得太快,我沒聽清。”“咕噜──”一轉又沒了。講得太慢又不流暢呢?“嗯,我呢,啊,”“這個,啊,這個菩提心?啊。”爲什麼會這樣?法義沒有搞熟啊。

  說法無滯礙之辭即成辭無礙辯,

  有了智慧辯才,就會像泉水那樣湧出來

  辭無礙辯,無滯礙之辭,無延遲之辭。你們一面講一面想,構思還沒有成就。我年輕時候也偶然出現過講不下去的情況,因爲在家裏怄了氣,講課了,氣還在腦子裏轉,開頭還能集中精力講,突然又想起氣的事情,只好停頓一會,再從半路裏插進去。

  我在蘇州講“禅定與心理導引”,有一次講完後,主持人跟我說:“老師,看你也沒有什麼准備,能夠講得這麼長時間,我發現你的秘訣,你有時候講講要走幾步路,寫寫黑板那時候你在動腦筋。”我只好朝他笑笑,那個時候動腦筋還來得及啦?按照我自身的體會,我講第一句的時候,第二句腦子裏就早已形成了,講第二句的時候,第叁句早已經形成了,所以一句連一句像泉水那樣會湧出來的,你到這個程度就用不著,“這個、那個、嗯、啊。”

  確實有的人是這樣,講講停停,無義詞太多,不但啰嗦,還有一種輔助動作。他下一句沒想好,空著不講又不好看,或者摸摸下巴,或者喝口水。還有的人講不下去,爲了幫助自己解決困難,就出現了伴隨行爲。自己不知道,但下意識裏已經形成了。比如抓抓頭皮,或者“嗯”一下,揮揮手,話就出來了,世俗上人常有這種事情。

  說法無有厭倦,要培養喜歡說法的歡喜心,

  要達到能知衆生的根性之所樂,還得靠經驗累積所成

  樂說無礙辯,知道衆生的根性之所樂而說法無滯。非但他說法無有厭倦,非常喜歡說法,而且他說起法來,經常靈話多變,說你喜歡聽的法,隨著衆生的愛好,衆生的根性說法。比如跟老年人說法,你全講年輕人的話,他聽不進去。你跟年輕人說法,全講老年人的話,他覺得你老氣橫秋的。假如你只有一條思路,只會一種形式,只說一種法,那咋變化呢?

  這種水平咋來呢?還得靠經驗累積所成,功到自然成,習慣成自然。你首先要培養自己喜歡說法的心,只要喜歡說法,有這種欲望,有這股熱情,在說法中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慢慢就能夠很自在了,這些都是靠我們的勤奮、努力、不斷改進中累積成的。

  勸請功德,能成就

  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簡單地說,有十八種不共法。今天時間關系,也不報名相了。不共,你不能跟別人完全相同,比如說,出家人說法,如果聽法的人中間有居士,你就不能說比丘戒,這就是不共之處,因爲居士不能學比丘戒的,所以出家人的戒對居士來說,就是不能共學的。佛的不共法都是從佛陀的圓滿智慧中流出來的,這些都是佛的功德、佛的境界。

  由于這樣的功德善根,釋迦佛進入

  無余涅槃後,正法久住于世

  “我當入于無余涅槃”,涅槃不是死亡,煩惱斷盡才叫涅槃。沒有死的時候,煩惱斷盡證到阿羅漢果了,這叫有余涅槃。爲什麼稱有余?因爲它還保留著皮肉的身子。阿羅漢死後沒有身體了,這叫無余涅槃,

  由于種下了這樣的善根,所以釋迦佛進入了無余涅槃以後,“我之正法久住于世”。確實這樣,釋迦佛涅槃2500多年了,正法還在流傳,這就是釋迦佛過去世一直請佛轉*輪的功德。

  今天講到這裏。(回向)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94)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1日

  勸請善知識轉大*輪,能種下

  後世善根,使自己修行圓滿

  本次提要:

  ■ 勸請善知識轉大*輪,能種下後世善根,使自己修行圓滿

  ■ 法身清淨無比,色身汙穢不淨,如果不修行,誰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

  ■ 修行功德,具足戒定真香,衆生的臭,由內透外,因爲內心不清淨故

  ■ 修行人能起作用的就是斷煩惱,斷盡煩惱,才會有你自己的淨土

  ■ 說法要說真實語;庸醫殺人,是由于亂開處方

  勸請善知識轉大*輪,

  能種下後世善根,使自己修行圓滿

  昨天我們講釋迦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輪,由于種了這樣的因,所以釋迦佛成佛的時候,一切帝釋諸梵王也來勸請釋迦佛不要涅槃,轉大*輪,爲的是度脫安樂諸衆生。由于這樣的善根,所以他成佛的時候得到十力、四無畏、四無礙辯、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進入無馀涅槃以後,正法能久住于世。所以勸請諸佛或者善知識轉大*輪,不但能種下今後世的善根,而且在利益衆生的時候自己也能夠得到法上的利益,使自己的修行能夠圓滿,得到十力四無畏四無礙辯。

  法身清淨無比,色身汙穢不淨,

  如果不修行,誰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

  今天我們講“我法身者,清淨無比,種種妙相,無量智慧,無量自在,無量功德,難可思議,一切衆生皆蒙利益,百千萬劫說不能盡”,這個“我”是指如來,如來的法身清淨無比。我們今天的皮肉身子,都是肮髒不清淨的,修不淨觀的人,對這一點是深有體會。即使人世間用種種的方法來清潔,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你一天洗兩次澡,身子也清淨不了,還是有氣味,尤其是臭氣,洗澡本身就說明身子是不清淨的。現在有人在身上撲一點香粉香水,想避免臭氣,如果身子是香的,何用撲香粉?

  修行功德,具足戒定真香,

  衆生的臭,由內透外,因爲內心不清淨故

  修行人根本用不著什麼香粉香水,如果有修行的功德,體內就會發出香味來,這種香味倒是自己的,撲上去的香味那不是你自己的。我們常說戒有戒香,修行有功德的人穿的衣服、蓋的被子,用久了,也會有股檀香味。這是真正的香,而撲上去的香都是假香。

  衆生的皮肉身體全是不清淨的,魚有魚腥氣,肉放了幾天就發臭,這是它本身變化出來的臭。人的皮肉身體也不可能不變化,這個臭氣又不是外面染上去的,而是裏邊滲透出來的,因爲裏邊滿了所以會滲透出來。人的心也是不清淨的,充滿了煩惱,煩惱就是不清淨。

  修行人能起作用的就是斷煩惱,

  斷盡煩惱,才會有你自己的淨土

  修行佛法目的就是要成就清淨法身,我們都是一顆菩提心,希望能夠將來成佛。可是理想是理想,理想可以引導我們達到目的,但是在前進的路上,總要有一個起作用的東西啊。修行上能起作用的就是斷煩惱,你能斷掉一分煩惱就清淨一分,斷掉兩分煩惱清淨兩分,煩惱斷光就徹底清淨。只有心徹底清淨了才是你真正的彼岸,心淨則土淨。你就是往生到他方世界,這是佛的淨土,而不是你的淨土。釋迦佛不過是給了你一個方便,如果你願意去就在他方世界…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90~9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