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材小用?”結果麼大事幹不來,小事情不肯幹。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85)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27日
深入經藏做不到,聽一次法也起作用,
多麼希望多出幾個叁藏法師
本次提要:
■ 深入經藏做不到,聽一次法也起作用,多麼希望多出幾個叁藏法師
■ 證不了果啃個皮也有味,不要甘露法味,十方如來都不歡喜
■ 釋迦佛往世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輪,由彼善根,是故今日一切
帝釋諸梵王等,也勸請釋迦佛轉大*輪
深入經藏做不到,聽一次法也起作用,
多麼希望多出幾個叁藏法師
就好比深入經藏沒有能力,聽一次法也起作用,有人卻這麼說:“叁藏十二部猶如大海,你能深入嗎?你學得完嗎?”那麼一想:對啊,我也沒有多少年了,文化又差,幹脆就不學了。佛門裏這種言論、這種思想普遍得很啊。
前兩天有位同學還跟我說,“老師,有些地方就怕你去。”我說“我有什麼可怕的。”後來才明白,我把道理都說清楚了,別人就沒話說了,因爲渾水沒有了就摸不到魚了。比如像剛才這句話,傳布很廣,使得很多人不再想學法,更不想深入經藏,影響多大啊,我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好比你餓了,別人跟你說,“那邊有桶飯,你自己去裝飯。”你走到飯桶前面嚇壞了,“這麼多的飯,我怎麼吃得光啊?幹脆就別吃了。”會有這樣的愚人嗎?沒有叫你全吃光呀,你吃夠了就可以了,總比你一碗不吃好啊。
當然如果你能夠精通叁藏,成爲叁藏法師更好,玄奘法師就是叁藏法師。我多少年來都盼望著佛門裏再出幾位叁藏法師,那多好啊,可是這個希望落空了。另一個情況倒出來了,什麼叁藏,一藏都不要了。
證不了果啃個皮也有味,
不要甘露法味,十方如來都不歡喜
附帶說一句,你們聽了我的鼓勵,這幾年來,意志奮發,精神抖擻,個個都想得初果,很好啊,肯定能證初果嘛,因爲佛不說假話,如果證不到是你自己的問題。初果得不到,半果總要拿到,半果得不到,啃個皮嘗嘗也好啊,佛法裏這麼好的甘露,爲什麼你嘗都不嘗啊。離開佛法,十方如來都不歡喜,只有魔王波旬會歡喜。
釋迦佛往世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輪,由彼善根,
是故今日一切帝釋諸梵王等,也勸請釋迦佛轉大*輪
釋迦佛往昔行菩薩道的時候,“勸請諸佛轉大*輪,由彼善根”,由于勸請諸佛轉大*輪的功德種下了善根,有了根就會開花結果。我們常講根本,沒有根就沒有果,不講本就是忘了本。我們今天的一切功德都是從釋迦佛那兒産生。釋迦佛大慈大悲,能來這麼苦的娑婆世界度娑婆衆生,這個慈悲心受十方如來贊歎,我們身爲釋迦佛的弟子,也應該贊歎啊,可是今天很少聽到釋迦佛的弟子在贊歎釋迦佛。
贊歎佛要從法上去贊歎佛的種種功德,不懂佛法的人去贊歎,往往就贊歎錯了。我從前就聽到有人贊歎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最大”,佛還有大小?小時候聽外婆說,“明天四月初八,是大佛生日。”釋迦佛是大佛,那麼哪尊佛是小佛?笑話百出。我們要種的是善根,有根就有果。我們的一切都是從釋迦佛來,所以稱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就是根本,飲水思源佛弟子可不能忘本。
“是故今日,一切帝釋諸梵王等,勸請于我轉大*輪”,由于我過去世行菩薩道時,勸請如來轉大*輪,種下善根的緣故,所以今天一切帝釋天諸梵王,來勸請我轉大*輪,不要涅槃,梵王就是梵天的王。有因必有果,一切一切都在因果裏。佛弟子修行要明因果,因果一錯,就要下叁惡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86)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27日
爲令衆生得聞佛法,勸請善知識轉大*輪,
功德殊勝,因共業力量大于別業
本次提要:
■ 大修行人是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把因果說空,是斷滅空
■ 小善小惡都有因果,隨地吐痰也會吐在菩薩身上
■ 爲令衆生得聞佛法,勸請善知識轉大*輪,功德殊勝,因共業力量大于
別業
■ 群居生活中的別業會引生共業,共業也會成就別業
■ 共業中産生的力量影響也大,因果也大
大修行人是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
把因果說空,是斷滅空
從前有位法師講經,天天有個老頭子來聽經,有一天等人走光了,他跟法師說,“我過去世也是個出家人,我過去講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結果轉世變了狐狸,這句話到底錯在哪裏?”法師告訴他,“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只錯了一個字,做了五百世狐狸!佛門裏不能錯了因果,哪可以隨你這麼亂說話?當然這個字是關鍵的字了,即使不是關鍵的字,比如說,我把前天看到某某人,說成昨天看到的,這個問題不大,但是知道了總要改正啊。
把“不昧因果說成不落因果”,這個問題大了。宇宙人生,哪有離得開因果的?你這個大修行人身上沒有因果,你吃下去的飯能不大便嗎?吃是因,拉是果。如果你認爲,心空罪亡就沒有因果了,這就叫斷滅空,是邪見。一陣涼風吹來都有因果,連打死蚊子也要受報。有人看見屋柱上一只蚊子,“啪”一掌打過去,手掌出血了,一看,原來是枚釘子,是有這回事的。
小善小惡都有因果,隨地吐痰也會吐在菩薩身上
哪怕小小的事情都有因果,你們在佛門裏不要隨地吐痰,佛門裏隨地吐痰,往往會吐在菩薩身上。從前我聽法師講經,無著菩薩要見彌勒菩薩,怎麼也見不到。後來路上看見一條狗,生了瘡,全是膿血,痛苦地躺在地上。他就起了悲心,用嘴去吸狗瘡裏的膿,第一口臭得要命,第二口好一點,第叁口怎麼噴香的呢?就在這時見到了彌勒菩薩,原來這條狗就是彌勒菩薩化現的。他說“我找你,怎麼老找不到?”彌勒菩薩說:“我沒有離開過你啊。你看看,我袍子上的痰都是你吐的。”當然菩薩大慈大悲也不會來責怪你,但小事情也要注意啊,小善也要做,小惡也不要做,都有因果的。
爲令衆生得聞佛法,勸請善知識轉大*輪,
功德殊勝,因共業力量大于別業
因果中有別業共業。比如你使這個人高興了,他也使你高興;我講法有人打瞌睡,肯定我前世聽師父講經,我也打瞌睡,這叫別業。還有共業,爲什麼勸請轉*輪功德殊勝?勸請以後,你能聽到法,這是別業,還能使這麼多人聽到法,這是共業,當然共業的力量大于別業。
群居生活中的別業會引生共業,
共業也會成就別業
所以咱們生活在一起,不要疏忽共業,你好的別業也會引生好的共業,你壞的別業也會引生壞的共業。拿同學之間來說,你今天對一個同學起歡喜心,他也歡喜了,他對你也非常好,這是別業;假如你對每個同學都起歡喜心,大家在你這兒得到歡喜,形成了一個氣候,整個的團體都是歡歡喜喜的,那多好啊。外面的人一進來,他本來也沒什麼歡喜不歡喜,看到你們歡喜了,即使他不知道大家歡喜些什麼,他也歡喜了。你們不信試試,一個來燒香的居士,鐵板著臉,沒有表情,眼神呆呆的,你朝他歡歡喜喜,“你來燒香了。”一個人朝他歡歡喜喜,四五個人朝他歡歡喜喜,他臉也就笑出來了。人心都是一樣的,所以你的歡喜會引生別人的歡喜,整個團體的歡喜又會引生你的歡喜,這就是共業。
共業中産生的力量影響也大,因果也大
共業很厲害的。從前我們爲了要提高素質,有了錯誤必須要及時糾正,如果你上臺來檢查自己,同學們都嚴肅得很,你也笑不出來吧。
聽說你們昨天聯歡得挺好,大家都歡歡喜喜,沒有一個人哭吧?或許本來心裏有點怄氣的,由于臺上歡喜臺下歡喜,一歡喜,他就沒氣了,一歡喜氣就通了。這就是互相影響形成的共業,這個力量大,影響也大,當然因果也大。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87)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27日
使衆生都能得到法上利益,輾轉傳布,
皆起源于勸請說法功德
本次提要:
■ 使衆生都能得到法上利益,輾轉傳布,皆起源于勸請說法功德
■ 不發心弘揚佛法,阻撓人說法,造成如今信佛的人少,懂法的人更少
■ 白衣亦應發菩提心,爲維護佛法說法
■ 來這兒學法,就是勸請我說法,不求法、不說法,菩提心事業早垮了
■ 勸請各位將來當法師、當老師轉大*輪,這就是我的勸請功德
使衆生都能得到法上利益,
輾轉傳布,皆起源于勸請說法功德
再回過來講,勸請如來或者勸請善知識轉*輪,使每個人都能夠聽到法,起歡喜心,法喜充滿,這個功德就大了。使這麼多的人共同得到法上的利益,照法上去修,而且每個人都聽到了法,因爲心裏高興,回家就跟人家講,每個人都講給別人聽,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這股力量多大!這個勸請轉*輪的功德,是你開的頭,你是頭功。照我的理解,聽到了法,每個人都應該做一些法布施,每個佛弟子都有爲衆生說法的責任,只要不講錯。講錯了就不好,講錯了要背罪過的。
不發心弘揚佛法,阻撓人說法,
造成如今信佛的人少,懂法的人更少
爲什麼如今的佛門,佛法弘揚不起來,國內信佛的人說起來很多,其實信佛的跟整個的人口比還是少數,懂佛法的人更少,東南亞國家信佛的人比例很大,乃至能達到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爲什麼中國信佛的人比例少,說法的人更少?就是受片面的言論影響。比如從前上海佛教青年會,有次星期講座請來一個北京的年輕法師,他感觸萬分地說:“有人不主張年輕人講法,難道非要我留長了胡子,才讓我講法嗎?”還有說:“你還沒有開悟,講什麼法?沒有開悟講法,以盲引盲。”嚇得人家再也不敢講了。
白衣亦應發菩提心,爲維護佛法說法
還有一種話,白衣不能說法。我不知道他根據哪部經典講的?那麼白衣觀音能不能講法,維摩诘能不能講法?維摩诘…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80~8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