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个人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世间上也常说要在大风大浪里锻炼,要在群众中提高。
磨擦起烦恼,在烦恼中断烦恼,
这是最快的办法
僧团更殊胜,你们回家探亲就有亲身体会,就你一个人修,你几点钟起床啊?你在这儿大众里修,你懒床,纠察的脸就不好看了,要对你批评训话。优秀的纠察就是脸不好看,笑嘻嘻的纠察是对待客人的。还有我这个老师,为了帮助大家进步,点子也很多,这都是加持力。好比医生给你吃药,难道不是为你好吗?好比把这么多芋艿放在麻袋里互相摩擦,一倒出来,每只芋艿都是光光的。人都是不圆的,你不摩擦,怎么能圆啊?说“他碰我,我有意见。”他碰到你什么了?碰到了你的烦恼,所以你有意见。不碰你,你烦恼都没有起来,你怎么断烦恼?在摩擦中起烦恼,在烦恼中断烦恼,这是最快的办法。
布施结好缘,你一笑,
他笑得更热情,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殊胜
布施波罗蜜是对着众生修的。你布施了众生就结了好缘,哪怕你布施一个微笑,也有功德。有人常说,“好吃的不给我,这个人很小气。”你不下种子,哪有果实?还有的人说,“这个人看见我怎么老是不笑的?”你对人家不笑,要求人家笑,那不是很奇怪?你一笑,他笑得更热情,还是你占便宜。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殊胜,财布施根本不能比。法布施的五种殊胜功德我们已经讲完了。今天要讲底下一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83)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27日
“善”是从佛陀的教导里出生,
“善男子”不懂法,自应惭愧
本次提要:
■ “善”是从佛陀的教导里出生,“善男子”不懂法,自应惭愧
■ 不懂佛法,良心都成问题,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 劝请功德无量无边,难可譬喻
■ 要尊重人尊重法,有请就讲,学气功的走进佛门,没请他也讲,这是对
佛门的不尊重
■ 释迦佛过去修的是菩萨道,这条大道直通成佛,我们都应有这样的志气
“善”是从佛陀的教导里出生,
“善男子”中不懂法,自应惭愧
“是故善男子”,“是故”,像我上面所说的种种缘故。“善男子”,也包括善女人,佛经里提到善男子,也包括善女人。
世间上好心人也是善男子,如果修行人停留在世间上的好人好事,这个水平也太低了吧。佛弟子跟世间上的人一模一样,那你进佛门得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所以佛门善的标准应该要比世间上提高。佛弟子要以佛的教导为标准,如果佛的教导你没有依教奉行,怎么叫善男子?
这个善还是从佛陀的教导里出生,佛门的善知识,这个知识从佛法来。佛门里的善男子面比较广,包括修菩萨行的,也包括初进佛门的,如果你不懂佛法,人们称呼你善男子,你应该有所惭愧,因为你佛法里的善都没有出生,只是有一点善心而已。
不懂佛法,良心都成问题,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世间上闹矛盾吵架,双方常说,“凭良心”,大家都是凭良心怎么会吵架呢?能海上师说:“世所谓良心,实各处一种习惯。”佛弟子的良心总应该以佛法为标准啊。不懂佛法你这个良心都成问题,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劝请功德无量无边,难可譬喻
“劝请功德无量无边,难可譬喻”,法布施,是把法布施给众生,当然是指讲经说法、广转*轮。可是你能够劝请善知识来讲经说法,功德你是第一个。讲经说法要请的,没人请,法师不讲,众生也听不到。由于你劝请转*轮,善知识就讲法,使这么多的众生得到利益,这个功德多大!当然你的功劳排在第一位。
要尊重人尊重法,有请就讲,学气功的走进佛门,
没请他也讲,这是对佛门的不尊重
我年轻时候有人建议我,“老师,你有天主教的朋友,何不到他们教堂里去讲讲佛法呢?”我说“他们没请,我怎么去讲啊?”他们不欢迎,你自说自话去讲,就太没礼貌了,假如有请我就讲讲。
十年动乱期间,我是逍遥派,我常去附近几家走走,也有信天主教的,他们看见我都很欢迎,一坐下来,说“请傅医生给我们讲点佛法好吗?”你请,我就讲。人与人之间要尊重,为什么人家都跟我合得来?因为我尊重人。为什么他们要请我讲?听来听去还是佛法道理好,听出味道来了。
有学气功的,一走进佛门就大讲“五心朝天,性命双修”,他们是不请也讲,这都是对佛门的不尊重。所以要对法尊重,要对讲法的人尊重,你必须要请啊。为什么要对讲法的人尊重?因为他是讲佛法,最应该得到尊重的。
释迦佛过去修的是菩萨道,这条大道直通成佛,
我们都应有这样的志气
“如我昔行菩萨道时”,这是佛讲他自己过去世行菩萨道的事情。成佛是个果位,果子总是从勤劳的手里摘下来的,不通过你的辛勤劳动,不会有结果的。现在佛门里有很多人,把希望寄托给天老爷,自己不想修行,光求菩萨保佑,这是懒惰的人。要想成就就要修行,如果你想成佛,就要修菩萨道。我们常讲我们同学们手拉手,走在一条没有砂子的琉璃大道上。没有砂子就是修出离法断烦恼;琉璃,就要你证到一切法性空;大道就是菩萨道,这条菩提大道,一直通到成佛,我们都应该有这样志气。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84)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27日
菩萨法难行能行,不可畏难而不行,
可以渐渐小小行,不要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干
本次提要:
■ 证从教来,不学菩萨行,怎能证菩提果
■ 释迦佛世世常行菩萨道,我们也应该世世常常行菩萨道,这才是佛弟子
应得的传承
■ 今世不行菩萨道,等来世,来世再等来世,三大阿僧祇劫也成不了佛
■ 学外道难转变,说有二个“我”,为什么你现在的“我”不做好榜样呢?
■ 菩萨法难行能行,可以渐渐小小行,不要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干
证从教来,不学菩萨行,怎能证菩提果
说“我不知道怎么行菩萨道。”不知道就要学,我们今天只能说在学菩萨行,先学起来,你学一点,十方如来就欢喜,学二点,更欢喜,不学不欢喜。每本经书最后都有“依教奉行”这句话,那些不肯学佛法的人,都是违背了释迦佛的教导,没有教,你怎么修怎么证?证从教来,不想学佛法的佛弟子,十方如来都不欢喜他。我想阿弥陀佛也不会说,我最欢迎娑婆世界从不学法的释迦佛弟子到我这儿来。你即使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觉得奇怪,咋搞的呢?释迦佛的弟子怎么都不懂佛法的呢!这是我说说笑话。
释迦佛世世常行菩萨道,我们也应该世世常常行菩萨道,
这才是佛弟子应得的传承
释迦佛行菩萨道的事迹,你们听得很多了,咱们菩提心网站里经常有登,那真是世世常行菩萨道。我们唸的回向文有“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是你自己唸出来的啊,从前有句话: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看你君子还是小人了,小人说话从不算数。现在连佛门里的人口口声声,“我说话算数”,却从不算数,这是你们老同学都知道的,确有其人啊。
佛弟子不具备释迦佛世世常行菩萨道的精神,就好比孩子没接受父母的传承,要被人骂:这孩子不像爸不像妈,不知道哪儿蹦出来的,或者说你没爹娘教训的。那么释迦佛世世常行菩萨道,我们也应该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才是佛弟子应得的传承。
今世不行菩萨道,等来世,来世再等来世,
三大阿僧祇劫也成不了佛
有人想得巧妙:你别看我今世不行菩萨道,我来世决定行菩萨道。今世不行菩萨道的人,来世会行吗?即使来世听善知识讲法,要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可能今世习气也会等流到来世,仍会说这句话:你别看我今世不行菩萨道,来世我再行菩萨道,那么到底哪一世你才行菩萨道?你不行菩萨道,三大阿僧祇劫也成不了佛。好比你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怎能做到一切众生皆父母啊?
学外道难转变,说有二个“我”,
为什么你现在的“我”不做好榜样呢?
过去有个人原来是学气功的。我对学生要求很严,进佛门学佛法就不准学外道了,即使你没有皈依三宝,也应该照皈依三宝的要求做。可是她习气很深,我么非常慈悲,等她慢慢转变,可是老同学就有意见了。说我太慈悲了,像这样的学生,学法这么久了,还在跟气功界来往,老师不应该再给她发通知。所以你们也要受启发:你们坏脾气不改的人好自为之啊,老师有时候包容你,包容不了多久的,再包容下去,学生都跑光了。后来我就不给她发通知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去看她,她朝我痛哭流涕,说“老师,你不要我了。”我说“我不要你,我今天来看你干什么。”说“老师只要你一句话,这些学生都是听你的。”我说“佛门讲平等,学生听我话,我也得听学生话呀。你好好向同学们写个检讨,自己改正一下,也许他们会原谅你。”结果就让她来了,可是她还是不改正。所以学外道的人钻进去了,很难拔出来。同学们又对她有意见,她来跟我说:“老师,我有两个我,你别看现在一个我,我还有一个我。”你还有一个“我”,我看不见啊,我看见的就是你现在的“我”,为什么你现在的“我”不做做好榜样呢?所以邪知邪见钻进去了,很难度的。
菩萨法难行能行,可以渐渐小小行,
不要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干
你既然来世会行菩萨道,那你为什么今世不行呢。这种好笑的话既哄自己,又哄别人。释迦佛从来没有说过,你们今世不学菩萨法,可以来世再学。应该是在释迦佛讲菩萨法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学了,就好比学校的老师今天给你讲课,你晚上就要做作业了。菩萨法要难行能行,但不可畏难而不行。佛叫我们可以渐渐小小行,开头你大事情做不来,小事情总要做一点,一步一步修起来。这么一说,你总没话说了。但是有逆反心理的人,他气不过啊,老是释迦佛有道理,难道我没道理啊,他可能也会说“叫我做小事情,岂不大…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80~8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