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30~39)▪P3

  ..續本文上一頁養的人一定要我穿起來,穿了他才高興,那個也叫我穿,這個也叫我穿,那我不是變了北極熊了嗎?只怕我凍死不怕我熱死!

  爲什麼現在人喜歡供養吃的穿的?後來給我想出來了,現在有錢人有個習氣,專門喜歡買東西,(笑聲)看見這個也買,看見那個也買,家裏堆不下,就堆到我這兒來了。(衆笑)我這麼多衣服今生今世也穿不了,又不能賣掉。你假如供養我吃的,你只要給我一份,你想供養多,起碼供養一百份,我還可以供衆,大家每人一份。人家看見東西就歡喜,我看見東西就厭煩,修行人要這麼多東西幹什麼呀?法供養第一,你多聽一天法,比你供養什麼東西都好,尤其是願生西方淨土的人要多修法供養,發菩提心,這最殊勝了。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35)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日

  佛弟子要持戒,要學禅定,

  有止有觀才是佛教的禅定 

  提要:

  ■ 佛弟子要持戒,要學禅定,有止有觀才是佛教的禅定

  ■ 得不到佛的智慧就是個愚癡的人,佛說:愚癡畜生道,貪吝餓鬼道,瞋恚

  地獄道

  ■ 戒定慧功德不能少,要消業障就要知道法,要勸請善知識說法

  ■ 衆生幹枯的心田要靠法雨來滋潤、生長一切功德

  佛弟子要持戒,要學禅定,

  有止有觀才是佛教的禅定

  德呢?是戒定慧的功德。佛弟子首先要持戒,要學禅定。我年輕時進的是上海佛教青年會。那時,還經常能聽到修念佛法門的人要修《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法門叁本功課,《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念佛的人都必須要修。《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有十六觀境,這是釋迦佛特地指導求生西方淨土人的修行方法。念佛的名號是修止,修十六觀境是修觀,有止有觀才是佛教的禅定。現在十六觀境沒人提了,那你至少要修修觀想念佛,要把阿彌陀佛觀起來,你即使不肯觀,唸佛至少要唸到一心不亂。

  得不到佛的智慧就是個愚癡的人,

  佛說:愚癡畜生道,貪吝餓鬼道,瞋恚地獄道

  慧呢?佛弟子的智慧是從聽佛法來的,不聽佛法,得不到釋迦佛的智慧,你就是一個愚癡的人。釋迦佛講:“愚癡畜生道”,如果你不懂佛法,不轉變你的愚癡,死了下畜生道;“貪吝餓鬼道”,氣量太小,貪心太大,死了下餓鬼道;“嗔恨墮地獄”,臨終一刹那,如果你動一個嗔恨心,當即下地獄。下輩子去哪裏是根據臨終一刹那的心態爲標准的。佛經上有個故事“小兒嗔乳母,刹那地獄淪!”奶媽不小心把小孩子掉在地上,小孩子臨死的時候對奶媽動了嗔恨心,釋迦佛以佛眼看到這個小孩兒就下了地獄。佛經上還有句話:一念嗔恚意,焚燒功德林。你動一個嗔恨心,把你過去修起來的種種功德全燒光了。

  戒定慧的作用就是斷煩惱,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貪嗔癡這是叁個根本的煩惱。

  戒定慧功德不能少,要消業障就要知道法,

  要勸請善知識說法

  而且培福以及修戒定慧的功德還不能少,比如有些人,勸他來聽了兩天法,下一次又勸他來聽法,他回答:“我聽過了,夠了夠了”,這麼少就夠了?假如你想求生西方,福德因緣就不能少啊。

  定呢,每個法門都是在定中成就,沒有定力就不可能成就。《佛說阿彌陀經》裏講,往生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你抓住一句佛號,以一念止萬念,其他念頭都不起來,這就是一心不亂。如果你在佛號之外再起一個念頭,你就不是一心不亂。而且這種功德還不能少。《佛說阿彌陀經》裏說的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你能夠達到七天一心不亂,你這個人往生很有把握了。至少一天,不能再少了。你說,我現在已經有兩分鍾一心不亂的水平了。那太少了吧?《佛說阿彌陀經》裏可沒有說:若一分鍾若兩分鍾一心不亂。(衆笑)

  從我剛才講的道理,就可以知道法的重要性。只有法才能消除業障,所以這一品叫《滅業障品》。可是如果沒有善知識講法,你也聽不到,所以你能請善知識講法,你功德無量。

  衆生幹枯的心田要靠法雨來滋潤、生長一切功德

  昨天講到“我今歸依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十方諸佛都是已經得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翻譯成漢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已經成就佛的圓滿的覺悟了。“未轉無上*輪”,這尊佛自己成了佛,可是還沒有說法度衆生。“欲舍報身入涅槃者”,想進入涅槃了。“我皆至誠頂禮”,凡是成了佛,沒有說法就想進入涅槃的如來,我都至誠懇切的向他頂禮。“勸請轉大*輪”,勸他爲了解除衆生的苦,廣大地講經說法。轉大*輪就是講經說法的意思。“雨大法雨”,雨是個比喻,好比幹燥的土地長不出莊稼,經過雨露的滋潤,就能生長萬物了。比喻衆生沒有法,出生不了功德,有善知識跟他講法,他幹枯的心田得到滋潤,一切功德都會生長。“燃大法燈”,燈也是個比喻,法燈能夠照亮衆生無明黑暗的長夜,使衆生看清楚前面的路,走正道不走邪道,不會掉下叁惡道去,一直走到證果成道。“照明理趣”,愚癡的衆生不懂得道理,不明白趨向,用佛法的明燈給他照亮,使他能夠看清楚明白過來。“施無礙法”,布施給他們佛法。有了佛法以後就能消除種種障礙,路路暢通,所以稱無礙法。“莫般涅槃”,千萬不要在還沒有說法度衆生前就進入涅槃。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36)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日

  衆生根機差了,就必須要廣說經法,

  才能使正法久住

  本次提要:

  ■ 釋迦佛成佛後,天人勸請轉*輪,佛才說法四十九年

  ■ 寺院挂了“*輪常轉”卻十年也不轉,寫上“正法久住”卻聽不到正法

  ■ 衆生根機差了,就必須要廣說經法,才能使正法久住

  ■ 無經律攝持,若衆花散置,被風則渙散

  ■ 沒有法的力量,衆生煩惱來了,修行就頂不住了

  釋迦佛成佛後,天人勸請轉*輪,

  佛才說法四十九年

  昨天也提過,是不是沒有說法就進入涅槃的佛退了菩提心了?那不是變成小乘了嗎?不能這麼理解,正確的理解是佛法非常珍貴,不能隨便說,要有請法的人才能說。如果沒有人請法,這尊佛就要涅槃了。釋迦佛爲什麼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因爲他成佛後,有天人下來請釋迦佛轉*輪。

  寺院挂了“*輪常轉”卻十年也不轉,

  寫上“正法久住”卻聽不到正法

  “久住于世”,我們經常講“正法久住”,不轉*輪,法都沒有了,怎麼正法久住啊?現在各地的寺廟差不多都變成了旅遊場所,僅僅保留了一點形式,牆上或者是匾上還寫著“*輪常轉”,可是十年來這個廟裏*輪一轉也不轉。有的地方挂的是“正法久住”,裏邊從不講法,哪有正法了?假如你們有慧眼就可看到,民間有一種狗眼,也看得見,這個廟裏全是鬼啊,因爲天天在搞鬼!越是大城市越是富裕的廟,搞鬼越是熱鬧啊,做佛事要排隊,敲起來唱起來,所以鬼都來了,那不是變了鬼門了?所以要使正法久住,必須要有弘揚正法的人,必須要有聽正法的人,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樣才能使正法久住。

  衆生根機差了,就必須要廣說經法,

  才能使正法久住

  我們從前講過《製戒緣起品》,佛製定戒律有十個意義,最後一個意義也是製戒的目的,就是爲了正法久住。其實戒就是法裏邊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因爲四十九年法收攝起來就是戒定慧。《製戒緣起品》裏釋迦佛提到過去的佛,有的佛佛法久住,有的佛佛法不能久住。“毗婆屍式棄,拘留孫迦葉”,這四尊佛涅槃以後,正法久住。“由廣說經法”,因爲這四尊佛在人間廣說經法,也就是大轉*輪,同時還結戒說戒,結戒就是製定戒律,說戒就是誦戒,也包括學戒。由于這個因緣,所以正法能久住。“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來”,這兩尊佛“未結戒說戒,不廣說經法”,他們在人間的時候說的法不多,也不結戒說戒。“時人根善利,但說教授戒,諸惡莫作等,皆除惑證道”,因爲當時的人根利,只要跟他們說,要這麼做不要那麼做,給他們授戒,他們就能悟了,不必廣大地說。乃至于只要跟他們講“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他們就證了阿羅漢果,根利到這樣,所以用不著再廣說了。這不是這兩尊佛沒有悲心,是因爲弟子們很快就證果成道了,你再給他廣說,豈不是羅嗦了嗎?好比你們是大學生了,我再給你們上數學課,說了兩個小時一加一等于二,有必要嗎?釋迦佛來人間成佛,衆生的根機就沒有這麼利了,所以必須要廣說經法。

  無經律攝持,若衆花散置,被風則渙散

  可是“彼二佛示滅”,後來這兩尊佛滅度了,“種種姓出家”,各種層次、各種種姓的人出了家。“時久生疲厭”,由于沒有廣說經法的緣故,沒有經法的攝持,時間久了,衆生就疲厭了、沒勁了。一個體質虛的人稍微動一動,就喊“我累了”,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因爲體質虛呀。聽不到佛法的人就好比體質虛的人,很快就生疲厭,因爲他們得不到佛法裏的營養。“無經律攝持”,如果沒有講經說法,沒有結戒說戒,沒有用佛法跟戒律來攝持,衆生很容易時久生疲厭。“若衆花散置”,好比很多的花放在桌子上,沒有線串起來,被風一吹,就吹散。

  這段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如果要使正法久住,我們每個佛弟子都要報佛恩,廣大地講經說法,使娑婆世界正法久住,使釋迦佛的法的明燈不要熄滅。如果沒有講經說法,我們佛弟子都是營養不良,時久生疲厭,被風一吹就吹散。這個風就是外面五欲的風,也就是世間上八種風。不懂佛法,被這種風一吹,你就動搖了。

  沒有法的力量,衆生煩惱來了,修行就頂不住了

  九十年代我在各地辦禅定班,忽然接到一個長途電話,說:“老師什麼時候再來蘇州講法啊?”我說,“我現在還走不開。”“老師你快來啊,有人說,“老師再不來說…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