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70~79)▪P3

  ..續本文上一頁就。能海上師圓寂後火化,整個五臺山都聞到檀香,有人拍下天空中出現的光,洗出來是童真文殊騎在獅子上。侍者師告訴我,上師圓寂時留下一句話:什麼也沒有。這句話是大般若的成就。所以我們如果要放得下、要走清淨行、圓滿自己的菩提心,應該要觀:“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般若智慧的觀。

  今天講到這裏。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75)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8

  衆生執著故成業力,菩薩不執故成願力,執著的人實在有;不執著,一切如幻,因爲他悟到一切皆無常

  提要:

  ·觀法很重要,不修觀或觀錯了,就等于瞎了眼睛

  ·要福慧雙修,只修供養而不學佛法,有福報仍要六道輪轉

  ·有耳朵卻做聾子,有眼睛卻做瞎子,不聽法盲修瞎練,有了智慧才能走上

  正道

  ·以有漏法去觀,常會觀錯,佛法無漏,有些佛弟子竟然不學不觀,是非、

  好壞、正邪都搞不清楚

  ·衆生執著故成業力,菩薩不執故成願力,執著的人實在有;不執著,一切

  如幻,因爲他悟到一切皆無常

  觀法很重要,不修觀或觀錯了,就等于瞎了眼睛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已經講了好幾天了,因爲這個問題很重要,現在佛門普遍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根本不觀,一種觀錯了,這兩種情況就等于瞎了眼睛。我在佛門裏幾十年常聽到這句話:我是苦惱人。殘疾人才苦惱,有的缺了一條臂膀,有的人缺了一條腿,有的是瞎子聾子很不方便啊。盲聾喑啞是屬于八無暇,無暇就是沒有條件聽到佛法,今天能聽到佛法,佛門裏的苦惱人應該醒過來喽,不要再苦惱喽。

  要福慧雙修,只修供養而不學佛法,

  有福報仍要六道輪轉

  一條腿走路當然苦惱,要兩條腿才方便,所以要福慧雙修,不能光培福而不要智慧,也就是不能光修供養而不學佛法。有福報的人也是要六道輪轉,只有智慧才能使我們脫離生死苦海。有人想:我有福報,我至少人天道吧。這樣想法太簡單了,福報還有多少的不同,你福報少還是下叁惡道。叁惡道裏衆生也有福報啊,有福報的狗,主人給它保護好好的,而且還喝牛奶、坐轎車;沒福報的狗,現在各處都在抓流浪狗,就是到了地獄道,受苦還是有輕重的差別。

  有耳朵卻做聾子,有眼睛卻做瞎子,

  不聽法盲修瞎練,有了智慧才能走上正道

  聾子佛法聽不到,有些佛門裏的人耳朵雖然不聾,也甯願做聾子,因爲叫他聽法,他不要聽。還講出一些理由來,這些理由都是從邪師那裏聽來的吧?所以佛說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什麼理由啊?“只要修,聽法浪費時間。”不懂佛法的修豈不是盲修瞎練?還有一些人明明有眼睛,偏要做瞎子,還給人家引路呢。有的還收徒弟,名氣還不小呢!瞎子引路,危險不危險?能到目的地嗎?什麼樣的人有了眼睛也是瞎子?沒有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走上正道。

  以有漏法去觀,常會觀錯,佛法無漏,有些佛弟子竟然不學不觀,

  是非、好壞、正邪都搞不清楚

  《金剛經》裏說如來有五眼,智慧就是我們的眼睛,修行路上你得用智慧眼睛來看清前面的一切,好比人走路要用眼睛來看。所以我們講觀是要用智慧來觀,世俗上的人看問題經常看錯,因爲他們學的是有漏法。佛門裏的佛弟子不要說觀錯的人很多,有的人連觀也不觀,他也不知道怎麼觀,那就學學呗,可他又不學。因爲不學也不觀,所以是非、好壞、正邪、清淨肮髒全都搞不清楚。

  當年隆昌寺請我去辦僧伽培訓班,也有居士來聽。有個居士回去了一下,在他原來的寺院裏培培福,寺院裏人就不肯讓他走,他說:“我不聽法,佛法、外道我都搞不清楚,我能不聽法嗎?!”就又回來了。這句話不錯,不聽法你什麼都搞不清楚,你方向也錯,路線也錯。

  衆生執著故成業力,菩薩不執故成願力,執著的人實在有;

  不執著,一切如幻,因爲他悟到一切皆無常

  《金剛經》裏有四句話: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說應該這樣去觀人世間的一切。世俗上的一切都是如夢如幻:過去如夢,現在如幻。知識分子往往會提出問題:一切都如夢如幻,我現在是一個衆生,是不是也如幻?也如幻。生死流轉實在說也是如影如幻,爲什麼菩薩在人間度衆生沒有痛苦,而我們在人間生存就有痛苦?一般說法我們是業力而來,菩薩是願力而來,說得透徹一點,菩薩在人間沒有執著心,沒有執著豈不一切如幻嗎?衆生有貪嗔癡,對外界執著得厲害,所以做衆生。一執著,你觀念裏就是實在有;不執著,那麼一切的一切都是如幻,因爲他覺悟到一切皆無常。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76)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8

  痛苦都從有來,有變成了沒有,

  痛苦也就沒了,就叫常樂我淨

  提要:

  ·海市蜃樓也是幻化出來的,一會兒就沒了,人世間也是變化無常,所以也

  是如幻

  ·佛法也是化城,因爲衆生抓有,才肯往前走

  ·痛苦都從有來,有變成了沒有,痛苦也就沒了,就叫常樂我淨

  ·修行人追求“榮華富貴,子孫滿堂”,與魔道相應。成佛最殊勝,

  因爲釋迦佛享受到什麼也沒有的快樂

  ·既然衆生如幻,痛苦是空,又何必度衆生呢?

  海市蜃樓也是幻化出來的,一會兒就沒了,

  人世間也是變化無常,所以也是如幻

  幻不等于說虛幻不實,幻可以理解成一切都要變。我們常說天上白雲如幻,因爲變化多,一會兒像棉花,一會兒像海洋,一會兒變得像一條狗,一會兒變成龍的尾巴,海市蜃樓也是變出來的,但一會兒就沒了。人世間也是變化無常,所以也是如幻。

  佛法也是化城,因爲衆生抓有,才肯往前走

  假如問:“你們學的佛法是真的有,還是如幻?”還是如幻。但是我們愚癡衆生不懂一切如幻這個真理,要學了佛法才能懂。釋迦佛就稱自己講的法是“化城”,我記得九華山有個寺院叫化城寺,就是根據佛這個話取的名字。釋迦佛爲什麼要給我們講種種法?因爲衆生抓有啊,初進佛門的人,你告訴他什麼也沒有,他佛法也不要學了,修行也不修了,所以釋迦佛跟衆生說:“前面有個大城市,多麼莊嚴,多麼美好啊,咱們一起往前走吧。”衆生才肯往前走,但是衆生到了一看,什麼也沒有,剛剛看到的有,是釋迦佛變化出來給你看的。

  從前曹操也很聰明,熱天行軍,士兵口渴得走不動了,曹操把馬鞭朝前邊一指,說:“大家看,前面是個梅林,咱們走快一點,去吃梅子啊。”一聽這話,士兵發生條件反射,口水都流出來了。其實曹操又沒有天眼,他哪能看到前面樹林裏有梅子啊?這是哄哄呀,哄哄也有好處,口水流出來就不渴了。

  痛苦都從有來,有變成了沒有,

  痛苦也就沒了,就叫常樂我淨

  證到了什麼也沒有就是我們的成就,因爲今天的痛苦都是從你什麼都有來,如果什麼都有變成什麼也沒有,那不是你痛苦也沒了嗎?這就叫常樂我淨。

  修行人追求“榮華富貴,子孫滿堂”,與魔道相應。

  成佛最殊勝,因爲釋迦佛享受到什麼也沒有的快樂

  末法時期衆生抓有抓得厲害,魔道就是抓有,有五欲才能享受啊。佛在人間時,有一天魔羅跟釋迦佛說:我有家,我有家的快樂;我有妻子,我有妻子的快樂;我有牛,我有有牛的快樂;我有兒子,我有有兒子的快樂。咱們修行人如果思想也是這樣:追求榮華富貴,子孫滿堂,那你也就認可了魔的話,不是魔子魔孫也是魔的眷屬,因爲觀點一樣嘛。

  釋迦佛告訴他:我沒有妻子,有沒有妻子的快樂;我沒有兒子,有沒有兒子的快樂;我沒有牛,有沒有牛的快樂。意思我的快樂比你高,比你殊勝,我的快樂從沒有來。你說的家、兒子、妻子、牛──牛就是財産,我從前都有。釋迦太子的妻子非常賢惠,非常漂亮的。釋迦太子的牛會差嗎?你有的我過去有過,現在我有的你倒沒有。

  既然衆生如幻,痛苦是空,又何必度衆生呢?

  這裏邊又會産生一個問題,既然什麼都如幻,衆生也是如幻,那又何必度衆生呢?因爲都空了嘛,那又何必講佛法?衆生在痛苦中,又何必管他呢?因爲痛苦也是空,也是幻啊。所以你對釋迦佛講的法沒有真正理解,思想會邪掉,非但會聽到別人講,自己腦子裏也會想出來。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77)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8

  菩薩因悲憫衆生才不出叁界,隨你說多少遍:“只要空,就沒得苦”衆生還是掉眼淚

  提要:

  ·當師要善于解答問題,能解是智慧,並非狡滑

  ·嫉妒心的人常抓人辮子,都是從煩惱心中出生的煩惱理

  ·在錯誤思想影響下喪失慈悲心的修行人,不肯幹實事卻說是業障

  ·能自苦他安樂才叫菩薩,苦樂都否定了,菩薩道也行不起來了,

  只有唱道情的會唱什麼都是空

  ·菩薩因悲憫衆生才不出叁界,隨你說多少遍:“只要空,就沒得苦”

  衆生還是掉眼淚

  當師要善于解答問題,能解是智慧,並非狡滑

  我常說當老師不容易的,人家問你問題,你當老師的要回答啊。我是喜歡大家提問題,有時候還專門叫大家提問題,每個問題我都給大家解答清楚。有時候聽了我講法,大家一個問題也提不出來,通過講法,你想提的問題我已經給你解答了,所以沒問題好提。

  記得去年在開化,杭州的企業家來學禅定,安排我下午專門給大家解答問題,他們都聽得很高興。有人傳給我聽,他們說“老師回答問題很狡猾”,也就是他抓不住我辮子。我知道了第二天就說:“智慧不等于狡猾”,能把人家提的問題解答得很清楚,這是智慧,狡猾是你問東他說西,跟你胡扯。狡猾的人常會抓人家辮子,抓不著他也要抓。

  嫉妒心的人常抓人辮子,

  都是從煩惱心中出生的煩惱

  比如從…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70~7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