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40~49)▪P2

  ..續本文上一頁愛情,你不斷盡男女的愛著,不可能跳出生死流轉。所以家是最恐怖的地方,因爲家裏充滿著情愛,把我們推到生死苦海裏繼續流轉。如果跳不出這個愛,你就跳不出生死輪回。所以修行能夠出家真是大雄大力,因爲家是最難跳得出來的泥坑,至少也應該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我今天雖然有這麼個覺悟,也只能說給你們修行人聽,如果不是修行人,或許會反對我,因爲他有愛著。

  做了愛的奴仆,一根繩索就把他牽去了

  佛說生死路上的愚人,“爲愛奴仆,亦複如是”,做了愛的奴仆,也就像剛才故事裏的愚人一個樣。爲什麼家裏的財寶都被偷光?因爲這個仆人他愛聽音樂,音樂一響,像根繩索那樣把他牽過去了,做了愛的奴仆也是這個樣子。

  如來教誡常護根門,于色聲香味觸應遠離愛著

  “如來教誡常護根門”,佛一直教導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根門,眼睛不要隨便亂看,耳朵不要隨便亂聽,心不要隨便亂想,鼻子也不要隨便亂聞。狗鼻子沒有空閑的時候,到處在聞,因爲它嗅覺靈敏。有些人也是這樣,一進房間,“哎,怎麼不對勁,有股臭味?誰放的屁啊?”一聞到臭味,厭惡心就來了。眼睛也不要亂看,有人說“這可難了,眼睛一張開就看見了嘛。”所以從前我叫你們要做到一句話:有眼無珠,有口無心。這個心是指愛著心,有了愛著心,就像一根繩子把你綁住了。

  “莫著六塵”,飄來的本來就是“塵”,

  飄走了又何必痛苦

  “莫著六塵”,不要去愛著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爲什麼稱爲六塵?因爲它們像灰塵那樣肮髒。塵能去得掉,但是你把它抓住了,愛著了,它就留在你身上了。從前我在醫院裏工作,醫院裏對我也很照顧,爲了讓我休息,就安排人擋住來客。有一天中午,值班的人大概走掉了,有個人就上來了,跟我說,“老師,你還記得我嗎?”我說“有點面熟,想不起來。”“叁年前我死了老婆,想再娶一個,給你看兩張照片。你跟我說,“那個年紀大的一點的比較好。”我不買賬,問你,“那個年輕的怎麼樣?”你說“她像一只鳥,在你身上停一會兒又飛走了。”我就不信,結果真的飛走啦,我現在很痛苦啊。”飛走就飛走吧,飄來的本來就是塵,大驚小怪幹什麼呀?你自己因爲愛著,所以痛苦呀。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43)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2

  貪愛加執著,所以流轉生死,修行人回世俗,

  因爲根沒挖掉,所以死灰又複燃

  提要:

  ·貪愛加執著,所以流轉生死,修行人回世俗,因爲根沒挖掉,

  所以死灰又複燃

  ·聲,耳不聽靡靡之音,女孩子修行,盡量避免女態嬌聲

  ·香,鼻不貪著香味,檀香醒腦可以供佛

  ·味,素食者不要貪著雞鴨之形,魚肉之味

  ·觸,莫愛舒適涼快,出家人不著白衣

  ·爲了享受色聲香味觸,去抓財色名食睡,生死了不脫,地獄生了根

  貪愛加執著,所以流轉生死,修行人回世俗,

  因爲根沒挖掉,所以死灰又複燃

  世間上人痛苦都來自愛著,貪愛加上執著,所以有生死流轉。愛就是生死流轉的根,你不斷根,春風吹又生。從前我在五臺山看到一個胖胖的女的,她跟丈夫離婚後,出家修行。可我總覺得她有點不對頭,因爲我看她早飯時吃的一瓶早菜,瓶上貼了紅紙條“供養上師”。供養上師的,你怎麼拿來吃?這麼隨便!再過一個時期,聽說她又還俗跟老公去複婚了,這就是愛著,根沒挖掉,死灰又複燃了。所以修行要了生死不簡單的,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

  聲,耳不聽靡靡之音,

  女孩子修行,盡量避免女態嬌聲

  面對外面的色,花花綠綠的世界,聲,靡靡之音,我對你們要求還是很低的,尤其是對你們女學生,沒辦法啊,因爲你過去是媽媽懷裏的好寶寶,寵愛慣了,只有慢慢來了。如果你們自己想要提高快一點,你們好好去學習《大愛道比丘尼經》。你們在家居士跟出家同學比,我看就不一樣。一個人肯出家,素質就不同了。出家人多多少少比在家居士懂得多,你們有些女孩子講話的聲音就不是修行人的聲音,常帶著一個“嗯”,這個嗯的音還變化多端,這就是八十四種女態之一。我可沒有批評過你們啊,還說我管得厲害!這是講聲音。

  香,鼻不貪著香味,檀香醒腦可以供佛

  鼻子是聞香味,修行人點香最好是檀香,檀香醒腦,其它化學香料最好不用,更不應該練香功。練香功的人經常聽他們說“香,香,香”。從前有個香功小頭目她也信佛,有次請我講佛法,住在她家裏。她跟我說,“老師,我們說是佛教香功,我看不對勁啊,《金剛經》明明說不執色聲香味觸,我們執著得厲害,整天地香香香。”那時常有練香功的人來看我,剛走到我小房間門口就說,“香香”,我就冒火“香什麼香!”這麼執著,佛教哪有一本《佛說香功經》啊?

  味,素食者不要貪著雞鴨之形,魚肉之味

  味,你們不貪著味的程度還不能算上品,只能算是中等,你們在家吃肉,在這兒吃蘿蔔,最多對蘿蔔愛著。可是有些人吃素,一定要素裏煮出魚的味道、排骨的味道、肉的味道來,明明吃素,還要去執著素雞、素鴨、素魚、素紅燒獅子頭,嘴裏吃素,心裏吃葷,不像個修行人。

  觸,莫愛舒適涼快,出家人不著白衣

  觸,就是觸覺,有的人穿衣服,非要穿感覺非常舒適的,尤其是夏天。我年輕時就看到有個出家人竟然穿起白色絲綢,出家人能穿白嗎?微風一吹,絲綢飄起來,貪圖涼快,這就是貪著觸。

  爲了享受色聲香味觸,去抓財色名食睡,

  生死了不脫,地獄生了根

  要想了生死,對色聲香味觸就不能愛著。愛著色聲香味觸,必然會使你五欲泛濫,財色名食睡你都會去抓,因爲不抓財色,你怎麼去享受色聲香味觸?爲了抓財跟色,必然會幹壞事,背因果,這是規律。佛講過,“人間妙五欲”,如果你貪著了,“地獄五條根”,你的根就生在地獄裏了。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44)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2

  貪著五欲,退菩提心的人,

  他們不愛衆生愛名利

  提要:

  ·貪著五欲,退菩提心的人,他們不愛衆生愛名利

  ·修行人的心一飄,就飄到生死流轉的地方去了

  ·修行要保護好意根,眼不看年少美貌,多看老醜病苦

  ·耳不聽世俗歌調,誦經持咒也應不作歌調

  ·身不著奇裝怪服,出家人搭衣以釋迦佛袈裟最爲莊嚴

  ·心裏該想的想,不該想的不要想,即使沒有行動,想的尾巴

  也不要拖得太長了

  ·修行要正覺正觀,意根最重要,妄念要止住,幻想如果不斷增上

  就會下山,勸也勸不住

  ·男女間不送禮,不同情,別學白娘娘去報許仙恩

  貪著五欲,退菩提心的人,他們不愛衆生愛名利

  如果你貪著外界的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你的菩提心也會退掉。看看現實,佛門裏有些修行人,名望高了,錢多了,享受了,他們還有菩提心嗎?他們愛的不再是衆生,而是名和利。我們應該要保護好自己的菩提心,要有正觀。

  修行人的心一飄,就飄到生死流轉的地方去了

  “守無明驢,看于愛索”,這匹驢子就表示無明,無明是一切煩惱的起源。可是這個愚癡的人,卻把無明驢牽著走,人爲什麼會流轉生死?就因爲牽了一個無明的驢子。要斷無明才能了脫生死。我們都還是煩惱衆生,無明並沒有斷,即使人死了,無明也死不掉。就像這個仆人,把一塊門板,用愛著的繩子綁在無明的驢子上,去聽音樂去,也就好比進了佛門修行,自己家的門戶不看好,心飄出去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做了愚蠢的事,用愛著的繩索綁在無明煩惱上。牽著驢子還跑到鄰居家去,就等于是被外境所勾,死後繼續去流轉生死了,這怎麼能叫修行呢?

  修行是爲了了生死呀。要讓門發揮看家的作用,不要把驢子牽著走,不要被愛著的繩子綁住。我們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聞,舌頭能嘗味,身體有觸覺,可不要把自己的六根,綁在無明煩惱上去流轉生死。修行人的心在世俗環境裏一飄,就飄到生死流轉的地方去了。

  修行要保護好意根,

  眼不看年少美貌,多看老醜病苦

  修定的目的就是叫你定在清淨的心上,不要再飄到汙染的地方去。特別是意根要保護好,眼睛看到可愛的東西,不起愛心。釋迦佛教導我們修行人眼睛要多看難看的、髒的、老頭子、老太婆,年輕姑娘、英俊少年少看看,看了你倒黴,因爲會起愛心,起了愛心後果是非常痛苦的。

  耳不聽世俗歌調,誦經持咒也應避免歌調

  耳朵,不聽靡靡之音。我年輕時講法,連濟公歌我都不主張唱,要唸佛就好好唸,何必唱,再幾聲嘿嘿。現在唸佛,唸也變成唱了,海外來的唸佛磁帶,連大悲咒都是唱的,這叫修行嗎?我從前辦九華山佛學院時,一律不准唱濟公歌,唱了濟公歌,出家同學連佛學院都呆不住,留了一個時期就要走,成了“走啊走啊,樂啊樂”,還說是參學。

  身不著奇裝怪服,

  出家人搭衣以釋迦佛袈裟最爲莊嚴

  身,修行人衣服不要穿得奇形怪狀。現在流行穿得像野獸那樣的衣服,還好沒有碰到打獵的人。(衆笑)修行人穿衣服不能貪舒服,舒服了你就會動愛心,最好穿棉布的。比如釋迦佛當年袈裟不用鈎子,因爲那是棉布的,棉布是粗的,搭上去不會掉下來。現在要滑下來,因爲用的都是細滑的料子,又想了一個辦法,用鈎子鈎起來。我看還是釋迦佛搭的袈裟莊嚴。

  心裏該想的想,不該想的不要想,

  即使沒有行動,想的尾巴也不要拖得太長了

  心裏該想的想,不該想的不要想。但是衆生都是凡夫,掌握不住啊,妄想起來了,全是貪嗔癡,尤其是年輕人,所謂少女心海底針,無非是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一想就要切斷,這就是用功的地方。你頭一個念頭想,第二第叁個念頭還在想,也還可以諒解,因爲凡夫衆生,習氣太重了嘛。想已經想…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40~4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