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爱情,你不断尽男女的爱著,不可能跳出生死流转。所以家是最恐怖的地方,因为家里充满着情爱,把我们推到生死苦海里继续流转。如果跳不出这个爱,你就跳不出生死轮回。所以修行能够出家真是大雄大力,因为家是最难跳得出来的泥坑,至少也应该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我今天虽然有这么个觉悟,也只能说给你们修行人听,如果不是修行人,或许会反对我,因为他有爱著。
做了爱的奴仆,一根绳索就把他牵去了
佛说生死路上的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做了爱的奴仆,也就像刚才故事里的愚人一个样。为什么家里的财宝都被偷光?因为这个仆人他爱听音乐,音乐一响,像根绳索那样把他牵过去了,做了爱的奴仆也是这个样子。
如来教诫常护根门,于色声香味触应远离爱著
“如来教诫常护根门”,佛一直教导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根门,眼睛不要随便乱看,耳朵不要随便乱听,心不要随便乱想,鼻子也不要随便乱闻。狗鼻子没有空闲的时候,到处在闻,因为它嗅觉灵敏。有些人也是这样,一进房间,“哎,怎么不对劲,有股臭味?谁放的屁啊?”一闻到臭味,厌恶心就来了。眼睛也不要乱看,有人说“这可难了,眼睛一张开就看见了嘛。”所以从前我叫你们要做到一句话:有眼无珠,有口无心。这个心是指爱著心,有了爱著心,就像一根绳子把你绑住了。
“莫著六尘”,飘来的本来就是“尘”,
飘走了又何必痛苦
“莫著六尘”,不要去爱著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称为六尘?因为它们像灰尘那样肮脏。尘能去得掉,但是你把它抓住了,爱著了,它就留在你身上了。从前我在医院里工作,医院里对我也很照顾,为了让我休息,就安排人挡住来客。有一天中午,值班的人大概走掉了,有个人就上来了,跟我说,“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说“有点面熟,想不起来。”“三年前我死了老婆,想再娶一个,给你看两张照片。你跟我说,“那个年纪大的一点的比较好。”我不买账,问你,“那个年轻的怎么样?”你说“她像一只鸟,在你身上停一会儿又飞走了。”我就不信,结果真的飞走啦,我现在很痛苦啊。”飞走就飞走吧,飘来的本来就是尘,大惊小怪干什么呀?你自己因为爱著,所以痛苦呀。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4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2
贪爱加执著,所以流转生死,修行人回世俗,
因为根没挖掉,所以死灰又复燃
提要:
·贪爱加执著,所以流转生死,修行人回世俗,因为根没挖掉,
所以死灰又复燃
·声,耳不听靡靡之音,女孩子修行,尽量避免女态娇声
·香,鼻不贪著香味,檀香醒脑可以供佛
·味,素食者不要贪著鸡鸭之形,鱼肉之味
·触,莫爱舒适凉快,出家人不著白衣
·为了享受色声香味触,去抓财色名食睡,生死了不脱,地狱生了根
贪爱加执著,所以流转生死,修行人回世俗,
因为根没挖掉,所以死灰又复燃
世间上人痛苦都来自爱著,贪爱加上执著,所以有生死流转。爱就是生死流转的根,你不断根,春风吹又生。从前我在五台山看到一个胖胖的女的,她跟丈夫离婚后,出家修行。可我总觉得她有点不对头,因为我看她早饭时吃的一瓶早菜,瓶上贴了红纸条“供养上师”。供养上师的,你怎么拿来吃?这么随便!再过一个时期,听说她又还俗跟老公去复婚了,这就是爱著,根没挖掉,死灰又复燃了。所以修行要了生死不简单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声,耳不听靡靡之音,
女孩子修行,尽量避免女态娇声
面对外面的色,花花绿绿的世界,声,靡靡之音,我对你们要求还是很低的,尤其是对你们女学生,没办法啊,因为你过去是妈妈怀里的好宝宝,宠爱惯了,只有慢慢来了。如果你们自己想要提高快一点,你们好好去学习《大爱道比丘尼经》。你们在家居士跟出家同学比,我看就不一样。一个人肯出家,素质就不同了。出家人多多少少比在家居士懂得多,你们有些女孩子讲话的声音就不是修行人的声音,常带着一个“嗯”,这个嗯的音还变化多端,这就是八十四种女态之一。我可没有批评过你们啊,还说我管得厉害!这是讲声音。
香,鼻不贪著香味,檀香醒脑可以供佛
鼻子是闻香味,修行人点香最好是檀香,檀香醒脑,其它化学香料最好不用,更不应该练香功。练香功的人经常听他们说“香,香,香”。从前有个香功小头目她也信佛,有次请我讲佛法,住在她家里。她跟我说,“老师,我们说是佛教香功,我看不对劲啊,《金刚经》明明说不执色声香味触,我们执着得厉害,整天地香香香。”那时常有练香功的人来看我,刚走到我小房间门口就说,“香香”,我就冒火“香什么香!”这么执着,佛教哪有一本《佛说香功经》啊?
味,素食者不要贪著鸡鸭之形,鱼肉之味
味,你们不贪著味的程度还不能算上品,只能算是中等,你们在家吃肉,在这儿吃萝卜,最多对萝卜爱著。可是有些人吃素,一定要素里煮出鱼的味道、排骨的味道、肉的味道来,明明吃素,还要去执着素鸡、素鸭、素鱼、素红烧狮子头,嘴里吃素,心里吃荤,不像个修行人。
触,莫爱舒适凉快,出家人不著白衣
触,就是触觉,有的人穿衣服,非要穿感觉非常舒适的,尤其是夏天。我年轻时就看到有个出家人竟然穿起白色丝绸,出家人能穿白吗?微风一吹,丝绸飘起来,贪图凉快,这就是贪著触。
为了享受色声香味触,去抓财色名食睡,
生死了不脱,地狱生了根
要想了生死,对色声香味触就不能爱著。爱著色声香味触,必然会使你五欲泛滥,财色名食睡你都会去抓,因为不抓财色,你怎么去享受色声香味触?为了抓财跟色,必然会干坏事,背因果,这是规律。佛讲过,“人间妙五欲”,如果你贪著了,“地狱五条根”,你的根就生在地狱里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44)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2
贪著五欲,退菩提心的人,
他们不爱众生爱名利
提要:
·贪著五欲,退菩提心的人,他们不爱众生爱名利
·修行人的心一飘,就飘到生死流转的地方去了
·修行要保护好意根,眼不看年少美貌,多看老丑病苦
·耳不听世俗歌调,诵经持咒也应不作歌调
·身不着奇装怪服,出家人搭衣以释迦佛袈裟最为庄严
·心里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不要想,即使没有行动,想的尾巴
也不要拖得太长了
·修行要正觉正观,意根最重要,妄念要止住,幻想如果不断增上
就会下山,劝也劝不住
·男女间不送礼,不同情,别学白娘娘去报许仙恩
贪著五欲,退菩提心的人,他们不爱众生爱名利
如果你贪著外界的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你的菩提心也会退掉。看看现实,佛门里有些修行人,名望高了,钱多了,享受了,他们还有菩提心吗?他们爱的不再是众生,而是名和利。我们应该要保护好自己的菩提心,要有正观。
修行人的心一飘,就飘到生死流转的地方去了
“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这匹驴子就表示无明,无明是一切烦恼的起源。可是这个愚痴的人,却把无明驴牵着走,人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就因为牵了一个无明的驴子。要断无明才能了脱生死。我们都还是烦恼众生,无明并没有断,即使人死了,无明也死不掉。就像这个仆人,把一块门板,用爱著的绳子绑在无明的驴子上,去听音乐去,也就好比进了佛门修行,自己家的门户不看好,心飘出去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做了愚蠢的事,用爱著的绳索绑在无明烦恼上。牵着驴子还跑到邻居家去,就等于是被外境所勾,死后继续去流转生死了,这怎么能叫修行呢?
修行是为了了生死呀。要让门发挥看家的作用,不要把驴子牵着走,不要被爱著的绳子绑住。我们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舌头能尝味,身体有触觉,可不要把自己的六根,绑在无明烦恼上去流转生死。修行人的心在世俗环境里一飘,就飘到生死流转的地方去了。
修行要保护好意根,
眼不看年少美貌,多看老丑病苦
修定的目的就是叫你定在清净的心上,不要再飘到污染的地方去。特别是意根要保护好,眼睛看到可爱的东西,不起爱心。释迦佛教导我们修行人眼睛要多看难看的、脏的、老头子、老太婆,年轻姑娘、英俊少年少看看,看了你倒霉,因为会起爱心,起了爱心后果是非常痛苦的。
耳不听世俗歌调,诵经持咒也应避免歌调
耳朵,不听靡靡之音。我年轻时讲法,连济公歌我都不主张唱,要唸佛就好好唸,何必唱,再几声嘿嘿。现在唸佛,唸也变成唱了,海外来的唸佛磁带,连大悲咒都是唱的,这叫修行吗?我从前办九华山佛学院时,一律不准唱济公歌,唱了济公歌,出家同学连佛学院都呆不住,留了一个时期就要走,成了“走啊走啊,乐啊乐”,还说是参学。
身不着奇装怪服,
出家人搭衣以释迦佛袈裟最为庄严
身,修行人衣服不要穿得奇形怪状。现在流行穿得像野兽那样的衣服,还好没有碰到打猎的人。(众笑)修行人穿衣服不能贪舒服,舒服了你就会动爱心,最好穿棉布的。比如释迦佛当年袈裟不用钩子,因为那是棉布的,棉布是粗的,搭上去不会掉下来。现在要滑下来,因为用的都是细滑的料子,又想了一个办法,用钩子钩起来。我看还是释迦佛搭的袈裟庄严。
心里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不要想,
即使没有行动,想的尾巴也不要拖得太长了
心里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不要想。但是众生都是凡夫,掌握不住啊,妄想起来了,全是贪嗔痴,尤其是年轻人,所谓少女心海底针,无非是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一想就要切断,这就是用功的地方。你头一个念头想,第二第三个念头还在想,也还可以谅解,因为凡夫众生,习气太重了嘛。想已经想…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