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P3

  ..续本文上一页了,不要有行动,最好眼睛别看,你一想,眼睛一看,就有行动了,所以眼睛最坏,眼睛看到了也会去想,但想的尾巴也不要拖得太长。

  修行要正觉正观,意根最重要,妄念要止住,

  幻想如果不断增上就会下山,劝也劝不住

  修行就在这个地方下手。你意根控制不好,六根也控制不好的,所以意根最最重要,好好地看住自己的念头。要求不能太高,一下子都看住了,咱们还没有这么个本事,但总要学一学啊。要正觉正观,回光返照:我现在的念头对不对,如果是贪嗔痴的妄念,马上要切断,这个时候就是你修行的时候。如果一时止不了,那么前一个念头力量是100%,再一个念头变了80%,再一个念头60%,这样也很好嘛。别想到后来,变200%、300%,开始是眼睛行动,慢慢是腿行动,结果我傅老师劝也没用,劝了三次你还要下山,修行是靠自己啊。

  男女间不送礼,不同情,别学白娘娘去报许仙恩

  再说一句笑话,咱们规章制度规定男女之间不许送礼物,哪怕生日礼物也不许送。假如男孩子的袜子破得脚趾都出来了,女孩子也不能同情他,给他洗洗补补。为什么?你接受了人家的恩情,你就会想学白蛇娘娘去找许仙报恩,(众笑)好好的人不做人,偏要做条大蛇干什么?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45)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3

  发菩提心是从皈依三宝开始的,

  要行菩萨道度众生成佛

  提要:

  ·发菩提心是从皈依三宝开始的,要行菩萨道度众生成佛

  ·皈依佛要修菩萨行,才能圆满菩萨的愿

  ·皈依法要深入经藏,要让每个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

  ·“坚固心”要在戒定慧上,不修戒定慧怎能熄灭贪嗔痴

  ·皈依僧要能统理大众,人天师表应为众生作榜样

  发菩提心是从皈依三宝开始的,

  要行菩萨道度众生成佛

  讲法前大家念的皈敬颂,“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从中可以知道,发菩提心是从三皈依开始发的。可是今天的佛弟子只知道皈依是拜个师父,连什么是皈依也不懂,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了就要跟着佛走,依靠佛的教导,走佛的路,一直走到成佛,所谓“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为利有情”就是叫你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大觉成,大觉就是佛。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利益一切有情,以这样的功德这样的觉悟,才能成就佛道。佛并不希望我们永远做学生,佛希望我们将来个个和他一样圆满一切功德。就好像我并不希望你们做我的学生,我希望你们个个都当主人,这样的心量就叫发大心。

  皈依佛要修菩萨行,才能圆满菩萨的愿

  皈依了佛就要体解大道,发无上心。非但自己要这样,还要愿一切众生都这样。有人光发愿,没有行动,那么众生也不会因此就走上菩提大道,要修菩萨行才能圆满菩萨的愿。

  皈依法要深入经藏,

  要让每个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

  皈依法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让每个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这不是靠你用手把众生拖上去的,你硬是把众生拖上菩提大道,众生都像小孩那样哭哭啼啼,吵吵闹闹,也不顶事。就好比孩子不肯往这条路走,妈妈硬是拉着他走,孩子一面哭一面跺脚。聪明的妈妈是跟孩子说话,说得孩子高高兴兴自己就往那条路走。所以最伟大的工作就是讲经说法,通过讲法,众生就会发菩提心,就会走上菩提大道。

  “坚固心”要在戒定慧上,

  不修戒定慧怎能熄灭贪嗔痴

  可是讲经说法,是要讲佛法而不能胡扯,不能说自己一套。你不深入经藏,你讲得出来吗?反而经常会讲错。从前有个地方,有一次初八,居士受八戒,他们请一个海外的出家人来讲一点开示。既然受八关斋戒,你就讲讲八戒吧,他八戒不讲,却叫大家不要修禅定,如果别的地方叫你修禅定,你不能去,这叫有“坚固心”。那岂不是叫佛弟子坚固在不修禅定上吗?禅定是戒定慧三学的关键,释迦佛叫我们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没有戒定慧你怎么断烦恼呢?他怎么讲话完全违背了如来的教导呢?如果阿弥陀佛叫大家修禅定,你是不是也叫大家有坚固心,不修禅定?没有智慧的人背了罪过,自己还不知道!

  皈依僧要能统理大众,

  人天师表应为众生作榜样

  皈依僧要做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只有依戒依法才能统理大众。现在佛门里面很混乱,很少能真正做到了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连小庙只有两三个人,也天天吵架。有个小庙,仅仅两个人,还是师姐妹,不但吵,后来还打,打到后来从山坡上滚下来。都是皈依过三宝的,怎么会这样?可能她们只举行了一个仪式,既不学戒,又不学法,连什么是皈依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给居士做榜样?给居士都做不了榜样,你称人天师表,岂不惭愧?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46)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3

  发了菩提心,得到了佛的

  血统,将来决定成佛

  提要:

  ·依戒依法统理大众才能产生凝聚力

  ·要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师,因为师讲的是释迦佛的法

  ·发了菩提心,得到了佛的血统,将来决定成佛

  ·当师的不能不懂法,收了徒弟不能不教育,这种风气更不能代代相传,

  一直毒害到今天

  ·有个小偷被打成三皈依,又拜师出了家,可千万不能出了家还不懂得

  三皈依是什么

  ·明白了三皈依要修三皈依,更有《三皈依观》的观想修法

  依戒依法统理大众才能产生凝聚力

  要依戒依法才能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总是有人说我这个老师凝聚力很强,能把这些学生摄持得很好。凝聚力不是在我老师身上,是在依戒依法上。我们特别重视的就是纪律和规章制度,大家都要遵守五戒,学习菩萨戒,至于律仪戒,七众弟子要求不同,各人修好自己的戒。依法呢?我们天天讲法。所以并不是我这个老师的功德,而是释迦佛的功德,我老师不过是把释迦佛的话转告你们罢了。

  要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师,因为师讲的是释迦佛的法

  你们听了我这些话,知道应该尊重恭敬释迦佛,因为释迦佛对我们有大恩德,可也别忘了师恩,既然师讲的是释迦佛的法,你就应该对师恭敬,你失去了对师的恭敬心,一切功德都会消失。即使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不恭敬师,至少也应该恭敬恭敬这些法啊。

  发了菩提心,得到了佛的血统,将来决定成佛

  所以我们应该在皈依这一天就要发菩提心了,出家人在出家这一天更应该发菩提心。当剃度师的剃刀搁在你头顶的时候,你就应该懂得,一剃了头,“法王座下又添孙”,你就是未来佛了。法王就是佛,你有了这样的血统,将来决定成佛。有的当师的皈依弟子特别多,名气特别大。别皈依弟子多了,可是对弟子既不讲法,又不教育。

  当师的不能不懂法,收了徒弟不能不教育,

  这种风气更不能代代相传,一直毒害到今天

  十多年前,我就听到领导讲,“你们出家人徒弟收得这么多,要好好教育他们。如果不教育好,徒弟在外面干了坏事,要影响你师父的声誉啊。”当然这些当师父的也很苦恼,因为他们不懂法呀,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这样说起来,要怪师父的师父了,他们为什么不讲法了?师父的师父也不懂法呀,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也不懂法呀。出了家当师父,却不懂法,也不知道这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一代传一代,使这种不学法的风气一直毒害到现在。

  有个小偷被打成三皈依,又拜师出了家,可千万不能

  出了家还不懂得三皈依是什么

  讲个故事,有个师父很有本事,竟然能够使一个小偷也皈依三宝。据说这位师父还不错,不为名不为利,自己住在一个破旧不堪的小房子里,整天在参禅。有一次师父出门了,回来发现东西被小偷偷走了,被子也被偷了,锅子碗都偷掉了,师父也不生气。有一次,师父没出门,小偷又来了,窗户破破烂烂,他一只手伸进来,想把门打开。师父就抓住他的手,拿根绳子把他的手捆在屋柱上,然后拿了一根禅杖,开门就打。打一下,师父就叫他说“皈依佛”,那个小偷怕挨打,只好说“皈依佛”,再打一下,“皈依法”,再打一下,“皈依僧”。打了三下,三皈依就算打出来了,后来这个小偷也跟师父出家了。

  不过既然打成三皈依,还得跟他讲三皈依的法呀,不要打成三皈依,又劝他出家,出了家仍然不知道什么叫三皈依。听说这个小偷不知道三皈依是什么意思,还跟师父说:“师父,你当年还算好,只叫我三皈依,如果你叫我四皈依,第四棍打下来,我可吃不消了。”

  明白了三皈依要修三皈依,更有《三皈依观》的观想修法

  其实非但要明白三皈依,还应该要修起来,要在定中修观想。我们法流有个殊胜的修法,非常圆满,记得前一个时期,我把能海上师讲的《三皈依观》最后的说明唸了一遍,你们都听得高兴,就是来不及记。高兴高兴就可以了,你真要我给你们解说,那可不得了,四禅八定、念恩报恩、四无量心,诸多修法全在里边。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4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3

  退菩提心说到底

  还是世俗心放不下

  提要:

  ·禅定中要观三宝的功德,忏悔自己的过失

  ·犯戒虽能忏悔还净,还是以不犯戒为好,观自己的过错与观三宝功德同样

  重要

  ·要观菩提心的功德,也要观退失菩提心的过错

  ·退菩提心说到底还是世俗心放不下

  ·自卑的人要观自己功德,傲慢的人要观自己过失

  ·看不到自己过失的人,心里都有傲慢,人就变得糊涂了

  禅定中要观三宝的功德,忏悔自己的过失

  怎么观呢?修三皈依要观三宝的功德,要观自己的过失。只有观到三宝功德,你才能对三宝生起信心,生起了信心,你才能增长功德…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