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50)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3
我們是人天師表,
怎能貪著五欲去看電視
提要:
·居士賺錢到佛門外面去賺,佛門要清淨,不能把佛門變成“大雄寶店”
·要修苦行,打補丁要莊嚴,不可挂名亂化緣,詐現清白更糟糕
·既然過午不食,就不該回寮房吃方便面
·比丘靜處而坐,不可心意流馳
·比丘不可貪著五欲,爲色聲香味觸之所惑亂
·聽了法的小和尚說:“我們是人天師表,怎能貪著五欲去看電視”
居士賺錢到佛門外面去賺,佛門要清淨,
不能把佛門變成“大雄寶店”
出家人不能貪著利養,居士能貪著利養嗎?居士可以做生意賺錢,這不過是謀生的手段,可不能起貪著。你要賺錢,請到佛門外面去賺,可不要在佛門裏賺。凡是來小住的人,都認爲我們這兒很清淨。我們從不賺錢,連香燭都免費供應,隨你拿。聽說有個廟造得很好,造廟的錢就是靠賣香燭來的,一年能收入幾十萬。佛門是修行的地方,不是賺錢的地方,供釋迦佛的地方叫大雄寶殿,不是大雄寶店。
要修苦行,打補丁要莊嚴,不可挂名亂化緣,詐現清白更糟糕
“詐現清白”,詐就是假裝,心裏非常虛僞,假裝很清白,這更糟糕。現在假裝的地方很多啊,有個地方要修山門,樹了一塊化緣牌子,其實這個山門很小,牌子樹了叁年,化緣化了叁年,山門還沒有開始修,很多都是借用了佛教的牌子來弄虛作假。領導也知道,很多寺廟財務不清楚,所以一直說財務製度要搞好。比如有個地方修一個殿,收進來的供養是50萬,修殿花掉20萬,還有30萬哪裏去了呢?沒人知道。
修行人穿的衣服要習慣于打補丁。外面衣服要整齊,即使打補丁,也要打得比較莊嚴一點。外邊衣服是度衆生,你外邊穿得破破爛爛,衆生看了不喜歡。當年能海上師外面的衣服也打補丁的,可是你看不出來,他補丁打得非常細巧。從前修行人還主張修苦行,我一看見誰修苦行,我就肅然起敬。可能是因爲從前儒教佛教道教不分的緣故,有人補丁打得真像個老道士,每塊補丁的顔色都不同,幾個徒弟也全打得像叫化子那樣。不過不能因爲這一點就不恭敬他,今天這樣的衣服,誰肯穿?
既然過午不食,就不該回寮房吃方便面
比丘本來應該過午不食,當然你生病可以開許。據說有個地方在實行過午不食,那很好啊,其實到了寮房,方便面吃得更多,這也是詐現清白。這種人永遠不得成就,因爲心腸谄曲。
比丘靜處而坐,不可心意流馳
“靜處而坐,心意流弛,貪著五欲,爲色聲香味觸之所惑亂”。這幾句話,免得說了別人,別人生氣,就說說我自己,總不會有人怄氣了吧。我每次講法,真是提心吊膽,怕又有誰聽了法會怄我的氣。你別看我去坐茅篷,也會常打妄想、打瞌睡。聽到鳥聲,我會眼睛張開,看看哪兒有鳥,心就流弛了,就好像這個愚蠢的傭人,聽到音樂聲,他的心就跑掉了。
比丘不可貪著五欲,爲色聲香味觸之所惑亂
“貪著五欲,爲色聲香味觸之所惑亂”。我是甯波人,總喜歡吃點甯波菜,這到底算不算貪著五欲呢?不過總不能餓著肚子修行。所謂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居士一般都貪財色名食睡,持戒的出家人好得多,往往也會貪著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是粗的,色聲香味觸是細的。出家人千萬不要貪了色聲香味觸,又去貪著財色名食睡,那可不得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別弄到來世披毛戴角還。披毛戴角就是墮落到畜生道,還要來還債。
聽了法的小和尚說:“我們是人天師表,怎能貪著五欲去看電視”
說法舉例子,聰明人都會懂。我們曾經去過好些寺院弘法,有些出家人來聽法,覺悟馬上提高;有些出家人不聽法,仍然老樣子。有一個廟,這些小和尚聽了法覺悟提高了,自己動手把客廳裏的電視機搬掉了。當家回來問電視機誰搬掉的?小和尚說“我們搬掉了,我們是人天師表,怎麼能貪著五欲去看電視?”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51)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3
無明破不了,就把你整個心覆蓋了,愛索纏縛,就把你綁在生死流轉上
提要:
·比丘不能聽唱“狼”“狗”,也不能學跳舞。被五欲迷惑了,什麼戒,
什麼法全都沒了
·無明破不了,就把你整個心覆蓋了,愛索纏縛,就把你綁在生死流轉上
·愛情的結果就是一堆尿布、一塊洗衣板和一張老太婆的臉
·比丘起男女愛慕心就犯戒,因爲情愛是流轉生死的根子
·居士學佛,男女間也不送禮
·文藝演出爲弘法,要清淨,演完後化妝要洗掉
·比丘如被色聲香味觸引誘,正念、覺意、道品財寶悉皆散失
比丘不能聽唱“狼”“狗”,也不能學跳舞,
被五欲迷惑了,什麼戒,什麼法全都沒了
有的人沒有好好聽法,或者聽的法也不是正法,看見我老師來了,故意裝得好一點。我曾在某一大寺院講堂裏講法,遠遠聽見在樓上放歌曲唱片。現在歌曲唱片無非是狼呀(郎呀)狗啊(哥呀)的。有一次我經過一個寺院的廚房,聽見廚房裏的人在唱京戲,我也沒心思去看這到底是誰在唱。還有一次有個居士送一籃子的饅頭到寺院裏去供養,吃飯時間已過,只好送到廚房裏去。路過寮房時,卻看到小和尚在跳舞,居士就說,“你們出家了,怎麼還能跳舞啊?”他們回他一句:“現在什麼時代了?還講戒嗎?”這些全是在貪著五欲呀。所以一被色聲香味觸迷惑了,什麼戒,什麼法全都沒了,沒有戒沒有法,你算什麼菩提心?菩提心也沒了。
無明破不了,就把你整個心覆蓋了,
愛索纏縛,就把你綁在生死流轉上
“無明覆心”,要了生死,就得破無明。貪著五欲,無明不但破不了,反而把你整個的心都覆蓋了。
“愛索纏縛”,世間人大講愛呀愛呀,就像一根繩子把你綁在生死流轉上。在家居士少講點這種愛,別受了世俗人的影響。現在的報紙,大量篇幅在報導男女情愛,不是這個明星結婚了,就是那個明星離婚了,或者哪個歌星又有情人了,真是無聊。文人會把這種無聊的事描繪得好像非常美麗,這是現實生活嗎?人們所以會這麼愛啊愛啊愛,全是受文人蠱惑的結果,想去追求所謂愛情的偉大、愛神的箭。
愛情的結果就是一堆尿布,
一塊洗衣板和一張老太婆的臉
看看結過婚的人,才見到了真實面貌。我年輕時候看過一篇文章,兩人在做同學的時候感情比較好,以後分別多年,沒有聯系,可是心裏還是懷念。後來知道對方已經結婚了,他就以同學的身份去看她,一看大吃一驚,年輕時的青春與風度,所謂桃花杏花玫瑰花,一看,什麼花都不是。旁邊一個小孩子在拉尿,她面前一個盆子,放了一個洗衣板,臉像個老太婆,這就是從前的你嗎?這就是愛啊愛啊愛的結果。
最近還看到一篇文章,內容差不多。從前這個人富有才華、理想,梳了劉海的頭發,臉像蘋果那樣,身材又好,真是婷婷玉立啊。再去看她的時候,她已是一個奶奶了,孫子孫女在邊上哭鬧,她忙著在廚房裏切東西,滿身油,臉也沒洗,兩只汙膩的手,看見有客人來了,枕頭旁邊有塊布,抓過來擦擦。他是大吃一驚,這就是我從前眼睛裏的某某人嗎?怎麼會變成這樣?這也是愛啊愛啊愛的真相。你不愛,你老得還慢一點,少一點這種愛吧!
比丘起男女愛慕心就犯戒,
因爲情愛是流轉生死的根子
非但男女間的愛很可怕,因爲這是流轉生死的根子,你愛別的東西也很可怕,因爲那也是愛,不過對象不同罷了。你們出家同學要求更高,如果男的看到姑娘長得漂亮,稍微起一點愛慕心,聽法師講這就犯戒了。連愛慕心都不能起來!如果你看見一朵花,起一個愛心:這朵花這麼美啊。雖然不算你犯戒,也在邊邊上了,連花都不許愛!
居士學佛,男女間也不送禮
昨天跟你們講過,咱們這個地方,男女同學之間不准送禮,因爲送禮會勾起你的感情。世俗上都是用禮品去勾起人家的愛,什麼金戒指、金鏈條、金雞心啊之類的。解放前沒有這麼富,一般人家中年人,想表達對這個女的愛意,就是買雙襪子給她。
文藝演出爲弘法,要清淨,演完後化妝要洗掉
我們規章製度規定,男女之間只能談工作,談工作就只能談工作,你可以說,“某某人,你這個賬今天要搞出來啊”,不必說“某某人,你好你好”,這種客套就免了吧。談話時間長了,得有兩叁個人在場。而且談話的時候,不能靠得太近,防止你口裏的臭氣噴在人家臉上。特別是演出,演完了馬上要把化妝洗掉。世俗上人就是常以化妝的假面具去迷惑人家。
比丘如被色聲香味觸引誘,
正念、覺意、道品財寶悉皆散失
“正念、覺意、道品財寶悉皆散失”,如果你不看好自己的門戶,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引誘,心跑出去了,你心裏的正念、覺悟就消失了,你的意也不清淨了,你的道品——道品就是我們修行的資糧,就等于我們修行人的財寶,全部散失。
佛的話就講完了,大家既然發了菩提心,要好好地愛護菩提心,使菩提心不斷增長,不要流失。要好好看護自己六根的根門,免得小偷一來迷惑你,就把你的財寶偷光了。
今天講到這裏。(回向)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52)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4
觀~觀謂正觀,能觀是智,所觀是境,境智不謬,是爲正觀。金剛經雲: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天乘可修不可留,
留在人天乘就留在流轉生死裏
提要:
·內有貪嗔癡,外有六塵,不斷貪嗔癡,不把門看好,就跳不出生死泥坑
·世俗生活五欲泛濫,惡業也越造越厲害,越到末法時期,出離法也越重要
·人們利用科學做好事,也在利用科學做壞事,…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50~5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