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30~39)▪P2

  ..續本文上一頁個話是批評那些有了錢非常傲慢,還自稱是佛弟子的人。因爲我是培養人的。修行人的素質、品德,一步步降低,皮箱一只比一只大,手上戴金表,頭上挂金鏈條,是好事嗎?你修得好,即使提了一只破皮箱,你也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我是憑菩提心說這些話的,目的是糾正佛門的風氣。佛門應該清淨,佛弟子搞名搞利、玷汙佛門,想想有多大的罪過,除非是假和尚不怕因果的。

  修行沒有得力的人,鑽到富麗堂皇、名利

  雙收裏去,跟社會上的榮華富貴也差不多

  最近有人跟我說:老師,你在外面名氣很大啊,我說,“喔”。“喔”就是表示聽到了,還要多說什麼呀?即使我們能接到幾個小廟,我照樣自得其樂,因爲能海上師說過:你們以後最好去拿小廟。

  廟破沒關系,自己身上的修養品德別破了。有句老話:窮命不進富家門。修行沒有得力的人,拿了大廟,大都忙于搞名搞利,僅僅是名氣大了,錢多了,跟社會上的榮華富貴也差不多。

  我總樹立不起“這是我的”觀念,好比媽給

  女兒找婆家,媽心裏不會想,這個婆家是我的

  我們每到一個破破爛爛的地方,就把教學樓蓋起來,可是我從沒樹立起一個觀念:這個寺院是我的。我心裏總是這個觀念:這個寺院不是我的,房子也不是我的。我總是樹立不起“這是我的”這個觀念。我只有一個思想:什麼都不是我的。那到底是誰的?是你們的啦。媽給女兒找婆家,媽的心裏決不會想:這個婆家是我的。

  你們發菩提心來弘法度衆生,

  我要爲你們弘法事業鋪好前途

  既然不是爲自己,爲什麼我還要這麼辛苦啊?因爲你們發菩提心來到這兒弘法度衆生、報釋迦佛的恩,我要爲你們將來弘法事業鋪好前途啊,可不是爲我的前途。我的前途在哪裏?過一天走近墳墓一天。只有這樣想你才不會有: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觀念,這才叫修行。就好比清官兩袖清風,貪官就是腰纏萬貫。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33)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0

  看人不看物,看修行功德不看名利,

  這才叫正觀,叁寶有殊勝功德,

  所以我們要恭敬叁寶

  提要:

  ·什麼都不是我的,這就叫修行,爭名奪利的人對別人排擠、誹謗,地

  獄就現前了

  ·看人不看物,看修行不看名利,這才叫正觀,叁寶有殊勝功德,所以我

  們要恭敬叁寶

  ·在歪風邪氣泛濫的地方,空氣就不清淨,你能久留嗎?

  ·佛弟子兩只腳,不應該踩進不清淨的地方

  ·有人明知不清淨,卻偏要走不清淨的路,居士供養你,是幫助你學法修

  行,可不是供你遊山玩水

  什麼都不是我的,這就叫修行,爭名奪利

  的人對別人排擠、誹謗,地獄就現前了

  什麼都不是我的,這就叫修行。什麼都是我的,能叫修行人嗎?名也是我的,利也是我的,盡造惡業,對別人打擊、排擠、誹謗。將來這些人死了以後究竟去哪裏?很多前年,我在上海聽到,有個人出了家還幹了很多壞事,臨終時哇哇叫,“地獄啊地獄啊。”沒死已經看到地獄了,可見他去的地方就是地獄。

  看人不看物,看修行不看名利,這才叫正觀,

  叁寶有殊勝功德,所以我們要恭敬叁寶

  “觀要正觀”,正觀就是只看人,不看物,名利最害人。看人怎麼看?看他修行的功德,這才叫正觀。

  我們對叁寶要恭敬,因爲叁寶有殊勝的功德。我們頂禮出家人,是頂禮他的功德。對老師也一樣,你們恭敬我這個老師,至少我講經說法沒講錯,培養學生培養得也沒錯,沒錯就有功德。人都是凡夫衆生,個個都是煩惱業障臭氣沖天,所以釋迦佛教導我們:沒有功德的人,你就不應該頂禮。頂禮不是頂禮他這個人,而是頂禮他的功德。

  現在不同了,連看見假和尚不磕頭也成了罪過。就好像我上次給你們說的風趣話,朝那些假和尚撲撲拜的人,就好比是把熱水袋當好寶寶。假和尚有功德嗎?熱水袋有小眼睛小耳朵小嘴嘴嗎?

  在歪風邪氣泛濫的地方,空氣就不清淨,你能久留嗎?

  在佛門裏要想不走錯路,你必定要正觀,不能邪觀、不能錯見。知見一錯,你一輩子就完了。

  非但對人要這麼看,對環境也要正觀。今天末法時期外道猖獗,魔道當世,歪風邪氣處處泛濫,你要走進這個門,首先要看一看這裏邊清淨不清淨。別看他菩薩像塑得莊嚴,廟宇金碧輝煌,還要看裏邊是不是一個清淨的修行道場。你沒看清楚就進去,呼吸到的空氣可能就不幹淨。因爲裏面這個人在發燒,是流行性感冒,那個人是非典,這個人愛滋病,那個有點神經病。要不了幾天,你不發高燒也有點神經兮兮的,這種地方能久留嗎?

  有些人在一個很不清淨的地方去培福,這是在給細菌增加營養!走進汙染的環境,還自得其樂的這些人,就是不懂佛法,也就不會正確地看問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佛門裏有人大力主張不講經、不聽法,慢慢就搞成這樣。

  佛弟子兩只腳,不應該踩進不清淨的地方,

  說這些就是要你們修好正觀,兩只眼睛看看清楚。釋迦佛教導佛弟子,兩只腳不准踩進不清淨的地方。

  有人明知不清淨,卻偏要走不清淨的路,

  居士供養你,是幫助你學法修行,可不是給你遊山玩水

  我說到這裏感觸萬分啊。這些都是從前的學生來看我時告訴我的。“老師,我走的地方可多了,看來看去,都是不清淨的,所以想想還是到你老師這兒來。”我說“那你這次回來了常住啊?”“老師,我過兩天還是要走的。”有幾個還是我當年特別重視的年輕出家人,很聰明啊,你們老同學也在想念她們吧?是她們自己說的。

  走來走去都不清淨,偏偏兩條腿還要繼續走不清淨的路。希望你們同學們發發菩提心,勸她們快一點回來。在這兒培養好正觀的能力,再出去也不晚啊。就算你今年二十歲,樹立了正觀,叁十歲出去也不晚,又不是要留到你一百叁十歲再出去,這麼著急想走幹什麼?還不是想走啊走啊樂啊樂。花居士的錢到處遊山玩水,要背因果的。居士供養你是幫助你學法修行的,而不是給你遊山玩水的,今天就到這兒。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34)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1

  達不到平等的境界,智慧

  和覺悟也不可能徹底圓滿

  提要:

  ·達不到平等的境界,智慧和覺悟也不可能徹底圓滿

  ·大乘佛法必須建立在四谛法基礎上,切不可因貪著一個“大”而抛棄

  聲聞乘

  ·衆生有好高鹜遠的習氣,就很難斷除煩惱

  ·沒有聲聞乘的基礎,在斷煩惱上很難有所實修

  ·修行人不應堅持錯誤的,改變正確的,否則非但是亂法罪,也是滅法罪

  ·如果佛教混雜,那就不是純粹的佛教,一缸混水能照出自己本來面目嗎?

  達不到平等的境界,

  智慧和覺悟也不可能徹底圓滿

  我們這次講發菩提心非常重要,沒有修好菩提心之前,你一切的修行都不能叫正修,全是加行,全是在爲修菩提心打基礎的。加行好比是學校裏的預備課,正修好比是正課。佛度衆生的本意是度衆生成佛,佛教偉大就偉大在平等上。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每個衆生都能成佛,這是不可推翻的真理。任何宗教都達不到這樣一個偉大的境界,他們也不敢承認這一點,所以都帶著自私、迷信和盲從。達不到平等的境界,他們的智慧和覺悟也不可能徹底圓滿。

  大乘佛法必須建立在四谛法基礎上,

  切不可因貪著一個“大”而抛棄聲聞乘

  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到鹿野苑說了四谛法,五比丘就證了阿羅漢果,從此建立了僧團。後來弟子們證阿羅漢果的越來越多,佛就開始講大乘佛法。從這個曆史事實來看,大乘佛法必須建立在四谛法基礎上。我們中國的佛教一向稱爲大乘佛教,弘揚大乘佛教是非常殊勝的,因爲大乘佛教的境界最圓滿,能使我們達到成佛那樣的徹底究竟。如果學大乘佛教的佛弟子,不去斷掉自己狹小的心,也不去改變好高骛遠的浮誇習氣,這就不是真正的大乘,希望佛弟子在弘揚大乘佛法時能夠腳踏實地,切不可因爲貪著一個“大”而抛棄聲聞乘。

  衆生有好高鹜遠的習氣,就很難斷除煩惱

  而中國佛教曆史上偏偏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長期以來中國佛教排斥聲聞乘,稱他們爲小乘,從不弘揚也不修行小乘的法。如果你修小乘法。想了生死,證阿羅漢果,到彼岸,他們就稱你是自了漢。這其實是一種好高骛遠的習氣,自充大乘,實非大乘。沒有聲聞出離法的基礎,你也很難斷煩惱,僅僅是貪圖大乘的“大”。

  沒有聲聞乘的基礎,在斷煩惱上很難有所實修

  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懂得,一切法性空,還有什麼可以貪圖的?你貪圖大乘,這個貪也是你的煩惱。用貪圖大乘來弘揚大乘,這個路線就不對了。雖然大乘佛法裏經常提到,要消滅貪嗔癡,可是你沒有聲聞乘的基礎,怎麼斷煩惱也不知道,只是說說罷了,很難有所實修。

  修行人不應堅持錯誤的,改變正確的,

  否則非但是亂法罪,也是滅法罪

  所以我們這次講菩提心非常重要,同時應該掃除我們過去弘揚大乘佛教時,種種不應該有的偏見,不應該有的好高骛遠的貪圖。末法時期的種種錯誤必須要糾正,正確的不能改變。如果正確的也被改變,那就改錯了。偏偏如今有人在堅持錯誤的,改變正確的。那非但是亂法罪,也是滅法罪。

  如果佛教混雜,那就不是純粹的佛教,

  一缸混水能照出自己本來面目嗎?

  雖然我說得這麼嚴重,那些堅持錯誤的人也不見得能醒過來,因爲習慣成自然了,他們常說中國的佛教就是這個樣子。漢地佛教一開始就是道教儒教佛教是一家,中國佛教曆史上有個傅大士,因爲我也姓傅,我會講法,別人有時就稱我是“傅大士”。

  前幾年看到一本書裏面有介紹傅大士,我一看,原來他也是主張儒教、佛教、道教本是一家。如果佛教教義混雜,那就不是純粹的佛教。一缸混水,能照出自己的…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