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个话是批评那些有了钱非常傲慢,还自称是佛弟子的人。因为我是培养人的。修行人的素质、品德,一步步降低,皮箱一只比一只大,手上戴金表,头上挂金链条,是好事吗?你修得好,即使提了一只破皮箱,你也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我是凭菩提心说这些话的,目的是纠正佛门的风气。佛门应该清净,佛弟子搞名搞利、玷污佛门,想想有多大的罪过,除非是假和尚不怕因果的。
修行没有得力的人,钻到富丽堂皇、名利
双收里去,跟社会上的荣华富贵也差不多
最近有人跟我说:老师,你在外面名气很大啊,我说,“喔”。“喔”就是表示听到了,还要多说什么呀?即使我们能接到几个小庙,我照样自得其乐,因为能海上师说过:你们以后最好去拿小庙。
庙破没关系,自己身上的修养品德别破了。有句老话:穷命不进富家门。修行没有得力的人,拿了大庙,大都忙于搞名搞利,仅仅是名气大了,钱多了,跟社会上的荣华富贵也差不多。
我总树立不起“这是我的”观念,好比妈给
女儿找婆家,妈心里不会想,这个婆家是我的
我们每到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就把教学楼盖起来,可是我从没树立起一个观念:这个寺院是我的。我心里总是这个观念:这个寺院不是我的,房子也不是我的。我总是树立不起“这是我的”这个观念。我只有一个思想:什么都不是我的。那到底是谁的?是你们的啦。妈给女儿找婆家,妈的心里决不会想:这个婆家是我的。
你们发菩提心来弘法度众生,
我要为你们弘法事业铺好前途
既然不是为自己,为什么我还要这么辛苦啊?因为你们发菩提心来到这儿弘法度众生、报释迦佛的恩,我要为你们将来弘法事业铺好前途啊,可不是为我的前途。我的前途在哪里?过一天走近坟墓一天。只有这样想你才不会有: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观念,这才叫修行。就好比清官两袖清风,贪官就是腰缠万贯。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3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0
看人不看物,看修行功德不看名利,
这才叫正观,三宝有殊胜功德,
所以我们要恭敬三宝
提要:
·什么都不是我的,这就叫修行,争名夺利的人对别人排挤、诽谤,地
狱就现前了
·看人不看物,看修行不看名利,这才叫正观,三宝有殊胜功德,所以我
们要恭敬三宝
·在歪风邪气泛滥的地方,空气就不清净,你能久留吗?
·佛弟子两只脚,不应该踩进不清净的地方
·有人明知不清净,却偏要走不清净的路,居士供养你,是帮助你学法修
行,可不是供你游山玩水
什么都不是我的,这就叫修行,争名夺利
的人对别人排挤、诽谤,地狱就现前了
什么都不是我的,这就叫修行。什么都是我的,能叫修行人吗?名也是我的,利也是我的,尽造恶业,对别人打击、排挤、诽谤。将来这些人死了以后究竟去哪里?很多前年,我在上海听到,有个人出了家还干了很多坏事,临终时哇哇叫,“地狱啊地狱啊。”没死已经看到地狱了,可见他去的地方就是地狱。
看人不看物,看修行不看名利,这才叫正观,
三宝有殊胜功德,所以我们要恭敬三宝
“观要正观”,正观就是只看人,不看物,名利最害人。看人怎么看?看他修行的功德,这才叫正观。
我们对三宝要恭敬,因为三宝有殊胜的功德。我们顶礼出家人,是顶礼他的功德。对老师也一样,你们恭敬我这个老师,至少我讲经说法没讲错,培养学生培养得也没错,没错就有功德。人都是凡夫众生,个个都是烦恼业障臭气冲天,所以释迦佛教导我们:没有功德的人,你就不应该顶礼。顶礼不是顶礼他这个人,而是顶礼他的功德。
现在不同了,连看见假和尚不磕头也成了罪过。就好像我上次给你们说的风趣话,朝那些假和尚扑扑拜的人,就好比是把热水袋当好宝宝。假和尚有功德吗?热水袋有小眼睛小耳朵小嘴嘴吗?
在歪风邪气泛滥的地方,空气就不清净,你能久留吗?
在佛门里要想不走错路,你必定要正观,不能邪观、不能错见。知见一错,你一辈子就完了。
非但对人要这么看,对环境也要正观。今天末法时期外道猖獗,魔道当世,歪风邪气处处泛滥,你要走进这个门,首先要看一看这里边清净不清净。别看他菩萨像塑得庄严,庙宇金碧辉煌,还要看里边是不是一个清净的修行道场。你没看清楚就进去,呼吸到的空气可能就不干净。因为里面这个人在发烧,是流行性感冒,那个人是非典,这个人爱滋病,那个有点神经病。要不了几天,你不发高烧也有点神经兮兮的,这种地方能久留吗?
有些人在一个很不清净的地方去培福,这是在给细菌增加营养!走进污染的环境,还自得其乐的这些人,就是不懂佛法,也就不会正确地看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佛门里有人大力主张不讲经、不听法,慢慢就搞成这样。
佛弟子两只脚,不应该踩进不清净的地方,
说这些就是要你们修好正观,两只眼睛看看清楚。释迦佛教导佛弟子,两只脚不准踩进不清净的地方。
有人明知不清净,却偏要走不清净的路,
居士供养你,是帮助你学法修行,可不是给你游山玩水
我说到这里感触万分啊。这些都是从前的学生来看我时告诉我的。“老师,我走的地方可多了,看来看去,都是不清净的,所以想想还是到你老师这儿来。”我说“那你这次回来了常住啊?”“老师,我过两天还是要走的。”有几个还是我当年特别重视的年轻出家人,很聪明啊,你们老同学也在想念她们吧?是她们自己说的。
走来走去都不清净,偏偏两条腿还要继续走不清净的路。希望你们同学们发发菩提心,劝她们快一点回来。在这儿培养好正观的能力,再出去也不晚啊。就算你今年二十岁,树立了正观,三十岁出去也不晚,又不是要留到你一百三十岁再出去,这么着急想走干什么?还不是想走啊走啊乐啊乐。花居士的钱到处游山玩水,要背因果的。居士供养你是帮助你学法修行的,而不是给你游山玩水的,今天就到这儿。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34)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1
达不到平等的境界,智慧
和觉悟也不可能彻底圆满
提要:
·达不到平等的境界,智慧和觉悟也不可能彻底圆满
·大乘佛法必须建立在四谛法基础上,切不可因贪着一个“大”而抛弃
声闻乘
·众生有好高鹜远的习气,就很难断除烦恼
·没有声闻乘的基础,在断烦恼上很难有所实修
·修行人不应坚持错误的,改变正确的,否则非但是乱法罪,也是灭法罪
·如果佛教混杂,那就不是纯粹的佛教,一缸混水能照出自己本来面目吗?
达不到平等的境界,
智慧和觉悟也不可能彻底圆满
我们这次讲发菩提心非常重要,没有修好菩提心之前,你一切的修行都不能叫正修,全是加行,全是在为修菩提心打基础的。加行好比是学校里的预备课,正修好比是正课。佛度众生的本意是度众生成佛,佛教伟大就伟大在平等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众生都能成佛,这是不可推翻的真理。任何宗教都达不到这样一个伟大的境界,他们也不敢承认这一点,所以都带着自私、迷信和盲从。达不到平等的境界,他们的智慧和觉悟也不可能彻底圆满。
大乘佛法必须建立在四谛法基础上,
切不可因贪着一个“大”而抛弃声闻乘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到鹿野苑说了四谛法,五比丘就证了阿罗汉果,从此建立了僧团。后来弟子们证阿罗汉果的越来越多,佛就开始讲大乘佛法。从这个历史事实来看,大乘佛法必须建立在四谛法基础上。我们中国的佛教一向称为大乘佛教,弘扬大乘佛教是非常殊胜的,因为大乘佛教的境界最圆满,能使我们达到成佛那样的彻底究竟。如果学大乘佛教的佛弟子,不去断掉自己狭小的心,也不去改变好高骛远的浮夸习气,这就不是真正的大乘,希望佛弟子在弘扬大乘佛法时能够脚踏实地,切不可因为贪着一个“大”而抛弃声闻乘。
众生有好高鹜远的习气,就很难断除烦恼
而中国佛教历史上偏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长期以来中国佛教排斥声闻乘,称他们为小乘,从不弘扬也不修行小乘的法。如果你修小乘法。想了生死,证阿罗汉果,到彼岸,他们就称你是自了汉。这其实是一种好高骛远的习气,自充大乘,实非大乘。没有声闻出离法的基础,你也很难断烦恼,仅仅是贪图大乘的“大”。
没有声闻乘的基础,在断烦恼上很难有所实修
学大乘佛法的人应该懂得,一切法性空,还有什么可以贪图的?你贪图大乘,这个贪也是你的烦恼。用贪图大乘来弘扬大乘,这个路线就不对了。虽然大乘佛法里经常提到,要消灭贪嗔痴,可是你没有声闻乘的基础,怎么断烦恼也不知道,只是说说罢了,很难有所实修。
修行人不应坚持错误的,改变正确的,
否则非但是乱法罪,也是灭法罪
所以我们这次讲菩提心非常重要,同时应该扫除我们过去弘扬大乘佛教时,种种不应该有的偏见,不应该有的好高骛远的贪图。末法时期的种种错误必须要纠正,正确的不能改变。如果正确的也被改变,那就改错了。偏偏如今有人在坚持错误的,改变正确的。那非但是乱法罪,也是灭法罪。
如果佛教混杂,那就不是纯粹的佛教,
一缸混水能照出自己本来面目吗?
虽然我说得这么严重,那些坚持错误的人也不见得能醒过来,因为习惯成自然了,他们常说中国的佛教就是这个样子。汉地佛教一开始就是道教儒教佛教是一家,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个傅大士,因为我也姓傅,我会讲法,别人有时就称我是“傅大士”。
前几年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介绍傅大士,我一看,原来他也是主张儒教、佛教、道教本是一家。如果佛教教义混杂,那就不是纯粹的佛教。一缸混水,能照出自己的…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