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不改正,你這是無慚無愧,哄哄人呀。
在佛門裏發心都不應該有貪榮耀的心
再回過來說,你講經說法如果貪榮耀,你這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因爲你利用講經說法來獲取自己的榮耀,你這個菩提心已經走樣變質了,靠得住嗎?好比一雙皮鞋,穿了一個星期就走樣了,皮鞋變了蒲鞋,挂了皮鞋的牌子,靠得住嗎?不光是講經說法,在佛門裏整個的發心,都不應該有貪榮耀的心。
菩薩智慧大,衆生煩惱大,沒有煩惱的本事,你做得了衆生嗎
如果詳細分析的話,你只要起一個煩惱,就會牽涉到說不盡的煩惱。好比菩薩的智慧,能夠從一個法中說出一百個法來。起煩惱的衆生,照樣有本事從一個煩惱拉出一百個煩惱來。沒有這個本事,他怎麼做老衆生啊?做老衆生都是本事很大的,好比世間上當總統的,他有本事能競選連任。我們前世做衆生,今世仍然做衆生,也是連任,本事大啊!這是做衆生的本事、煩惱的本事,沒有煩惱的本事你做得了衆生嗎?
知道的你不修,再聽不知道的有啥用
有些人受了某種的影響,認爲傅老師真正的佛法講得很少,講的很多都不是佛法。比如講,“不要有我執”,他認爲是佛法,因爲從前沒聽到過,頭一次聽到;“不要有法執”,是佛法,因爲社會上沒有講這一套。“不要有榮耀心”,他想:這算佛法嗎?我在社會上經常聽到的嘛。還有的說:“這些話我早就知道了。”你早就知道了,你怎麼沒做到?佛門裏邊普遍有兩個偏向,一個是只學不修,一個是只修不學,這樣佛門還搞得好嗎?你早就知道的都不修,再給你講你沒聽過的,你又不修,這種聽法有啥用?
惡法舍不掉,就把佛法架空了,不要貪榮耀,這就是在講佛法
這種人還喜歡怄氣。從前有個老師動員了十來個人來聽課,怎麼聽了一次下一次不來了?我打電話問他,他說:我走訪了一下,他們說“你說聽傅老師的法就沒有煩惱了,可是我聽了以後煩惱反而多了。講法就講佛法,卻講搓麻將是卑鄙的,這跟佛法有啥關系?我最喜歡搓麻將,從前想搓就搓,煩惱倒少。現在剛想搓麻將,傅老師的話就跳出來了“卑鄙的”,反而生煩惱了。”(衆笑)都這麼樣就把佛教架空啦。所以今天跟你們講,不要貪榮耀,這就是在講佛法。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15)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12
會說法,海螺成法器;
不會說法,法螺成海螺
提要:
·榮耀到最後還是歸在一個“我”字上,打破榮耀,放下我執,才是真正的
佛法
·連煩惱都不認識,拉開喉嚨唱,起啥作用
·會說法,海螺成法螺;不會說法,法螺成海螺
·修行不能有好勝心,要大家都好,才是平等心
·不要學孔雀開屏、狗豎尾巴,不要讓榮耀鑽了你的空子
榮耀到最後還是歸在一個“我”字上,
打破榮耀,放下我執,才是真正的佛法
一般女孩子有個最突出的世俗習氣,喜歡跟電影明星學,(衆笑)本子裏總會夾一張明星的照片。有一次,一個女的跟另一個女的說:你真像某某明星。結果馬屁拍在馬腳上,這個女孩子榮耀心很厲害,馬上回她一句:“是她像我。”榮耀到最後還是歸在一個“我”字上。你不破除榮耀,你能夠打掉我執嗎?所以口口聲聲講要破除我執,而不打掉榮耀,這不是真的佛法。打掉了榮耀,放下了我執,那才是真正的佛法。
連煩惱都不認識,拉開喉嚨唱,起啥作用
我們辦佛學苑總離不開考試,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所謂考試不光是考你的佛學知識,還要考你內心改造得怎麼樣,也就是看你修得怎麼樣。每個人都想爭取好成績,這是對的,可不能有榮耀心呀,榮耀心一來,你會妒忌考得比你好的人。人總希望自己在大衆裏冒尖,總想聽到幾句表揚的話。看到別人受表揚,有榮耀心的人就受不了了,北方人說話,“你就得了吧”,(衆笑)四川人說話:“你算個啥子喔”,他不算啥子,那麼你算鞋子?一個衆生不認識自己的煩惱,能斷煩惱嗎?修行就是爲了斷煩惱。你連煩惱都不認識,只會拉開喉嚨唱唱、敲敲木魚、吹吹法螺,能起什麼作用?
會說法,海螺成法螺;不會說法,法螺成海螺
吹法螺是個比喻呀,講經說法叫吹法螺。你佛法都不懂,只會唱唸,這是吹海螺!你即使不會吹海螺,你講經說法就是在吹法螺呀!佛教流于形式,我看跟貪榮耀也有關系,因爲他想擺出一個樣子給人家贊歎,其實他只有形式。
修行不能有好勝心,要大家都好,才是平等心
佛教修行不能有好勝心,真正的修行人不應該有“我要勝過你”的思想,這跟世間上完全不一樣。世間上你勝過他,你就榮耀。佛教講平等,你好,可你不要突出自己。那麼說“你意思叫我別好喽。”這麼理解又錯了,好是應該的,怎麼叫不要突出?你帶動同學們一起好,大家都好,這就叫平等心。千萬不能反做:自己好,不肯幫助別人,因爲我辛辛苦苦幫助你,你的成績跟我一樣,我就不舒服了,第一名只有一個,給了你就沒有我了呀。由此可見榮耀心就是煩惱心。
不要學孔雀開屏;狗豎尾巴,不要讓榮耀鑽了你的空子
我看,這種心也許會下畜生道吧?畜生道裏的榮耀心可厲害啦,一個小姑娘想引孔雀開屏,故意穿了花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孔雀一看這花裙子,它就忍不住,它也開屏比美了,意思是你榮耀還是我榮耀?其實它忘了顯示榮耀背後,肮髒的屁股就露出來了,(衆笑)可是貪榮耀的人還自得其樂。再比如貓和狗,它把尾巴豎起來也是在表現榮耀,從前有個寺院有只狗叫“阿豹”。幾個小和尚頑皮,有次把它尾巴上的毛都剃光了。這個阿豹從此精神萎靡,不敢出門,總是把尾巴墊在屁股底下,因爲它怕別的狗看見了,它就沒面子了。所以要小心,你還是一個煩惱衆生,不要讓榮耀鑽了你的空子。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16)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12
不論人多人少,只是忙自己,
要好大家一起好,這才是真正的和合團結
提要:
·有貪榮耀心,心就狹隘了,不顧整體只抓局部,也辦不好事
·不論人多人少,只是忙自己,要好大家一起好,這才是真正的和合團結
·師父留一手爲防徒弟,連當個丐幫幫主也榮耀
·名字何必加上下,迎請何必拉胡琴,當年佛陀還不是平易近人
·搞佛教事業是報佛恩,貪榮耀是搞不好的
有貪榮耀心,心就狹隘了,
不顧整體只抓局部,也辦不好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榮耀的人也辦不好事業,因爲人有了榮耀的心,心就狹隘了,他專門爲自己考慮,不大會爲別人考慮,也不大會從整體考慮。當然從好的方面來說,他想把自己這一部分搞好,這是應該的,可是不從整體考慮,那事情能搞得好嗎?一個整體,是幾個部門合起來成一個整體,如果只抓自己不顧人家,這個團體肯定搞不好,還經常會鬧矛盾、怄氣,“你把人從我這兒調到別的部門去了,那我這邊工作咋辦?”別的部門說:“我們這兒需要,沒人就搞不好了。”
不論人多人少,只是忙自己,
要好大家一起好,這才是真正的和合團結
每個地方都強調人少,奇怪的是十個人的時候說人手不夠,從十個增加到十五個、二十個,即使多到四十個,還說人手不夠,那麼到底要增加到多少才算夠了呢?到底都在忙啥呀?有時候調走了好多人,你們日子還是過得不錯嘛!當然喽,每個地方人丁興旺,我老師也高興,可是我老師要照顧到整體呀。而且我始終有一個主張,人員要移動,我不主張一個人老是幹一種工作,老是在一個地方,都要在大風大浪裏去鍛煉。後來才發現,你們十個人就是忙十個人的事情,二十個人是忙二十個人事情,忙來忙去忙自己。本部門搞好了就有好成績,對別的部門不照顧,我看這也有點偏了吧?要好大家一起好,這才是真正的和合團結,否則的話,多少帶有點榮耀思想。
師父留一手爲防徒弟,連當個丐幫幫主也榮耀
世間上人就是搞這一套。古時候師父傳給徒弟武藝,都要留一手,所以越是傳到後來功夫越差。也有道理呀,假如師父不留一手,這個徒弟起了壞心眼兒,師父就沒辦法了。還有一種情況,師父跟徒弟比,徒弟勝了,師父就沒面子了,說來說去還是爲了一個榮耀。連叫花子也有貪榮耀的,當丐幫幫主最榮耀。
名字何必加上下,迎請何必拉胡琴,
當年佛陀還不是平易近人
今天許多人進了佛門,就把貪榮耀的思想帶了進來,而且加了很多封建意識。一般人法名只有兩個字,我初進佛門的時候,有時候問人家,“你師父叫啥?”他回答我四個字,“上清下安。”“你師父叫上清下安?”他說:“不是不是,上面一個“清”下面一個“安”。”我可沒有這個思想,假如你們有人問我“怎麼稱呼您?”我決不會說:上傅下老。(衆笑)
尊重人是好的,要尊重得像樣才好。現在越搞越厲害了,一次請一個大法師來某寺院講經,這位大法師平易近人,可是迎請的人爲了尊重他,非但照佛門規矩以香花迎請,還加上了吹笛子的、拉胡琴的一大堆,又不是戲班子!弄得這個法師也不自在。如果你們給我榮耀,我會臉紅的,還是平凡一點好!我這個老師傳給你們的寶,就是在平凡的生活裏完成不平凡的事業。當年佛陀在人間還不是平易近人的?
搞佛教事業是報佛恩,貪榮耀是搞不好的
貪榮耀的現象在佛門裏已經很嚴重了,我們搞佛教事業是報佛的恩,貪榮耀是搞不好的,至少會偏會邪。希望大家不要貪榮耀,今天就講到這裏。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17)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13
講經人要發菩提心,
若被名利欲望誘惑,必會走入歧途
提要:
·講經人要發菩提心,若被名利欲望誘惑,必會走入歧途
·修…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