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果不改正,你这是无惭无愧,哄哄人呀。
在佛门里发心都不应该有贪荣耀的心
再回过来说,你讲经说法如果贪荣耀,你这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因为你利用讲经说法来获取自己的荣耀,你这个菩提心已经走样变质了,靠得住吗?好比一双皮鞋,穿了一个星期就走样了,皮鞋变了蒲鞋,挂了皮鞋的牌子,靠得住吗?不光是讲经说法,在佛门里整个的发心,都不应该有贪荣耀的心。
菩萨智慧大,众生烦恼大,没有烦恼的本事,你做得了众生吗
如果详细分析的话,你只要起一个烦恼,就会牵涉到说不尽的烦恼。好比菩萨的智慧,能够从一个法中说出一百个法来。起烦恼的众生,照样有本事从一个烦恼拉出一百个烦恼来。没有这个本事,他怎么做老众生啊?做老众生都是本事很大的,好比世间上当总统的,他有本事能竞选连任。我们前世做众生,今世仍然做众生,也是连任,本事大啊!这是做众生的本事、烦恼的本事,没有烦恼的本事你做得了众生吗?
知道的你不修,再听不知道的有啥用
有些人受了某种的影响,认为傅老师真正的佛法讲得很少,讲的很多都不是佛法。比如讲,“不要有我执”,他认为是佛法,因为从前没听到过,头一次听到;“不要有法执”,是佛法,因为社会上没有讲这一套。“不要有荣耀心”,他想:这算佛法吗?我在社会上经常听到的嘛。还有的说:“这些话我早就知道了。”你早就知道了,你怎么没做到?佛门里边普遍有两个偏向,一个是只学不修,一个是只修不学,这样佛门还搞得好吗?你早就知道的都不修,再给你讲你没听过的,你又不修,这种听法有啥用?
恶法舍不掉,就把佛法架空了,不要贪荣耀,这就是在讲佛法
这种人还喜欢怄气。从前有个老师动员了十来个人来听课,怎么听了一次下一次不来了?我打电话问他,他说:我走访了一下,他们说“你说听傅老师的法就没有烦恼了,可是我听了以后烦恼反而多了。讲法就讲佛法,却讲搓麻将是卑鄙的,这跟佛法有啥关系?我最喜欢搓麻将,从前想搓就搓,烦恼倒少。现在刚想搓麻将,傅老师的话就跳出来了“卑鄙的”,反而生烦恼了。”(众笑)都这么样就把佛教架空啦。所以今天跟你们讲,不要贪荣耀,这就是在讲佛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15)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2
会说法,海螺成法器;
不会说法,法螺成海螺
提要:
·荣耀到最后还是归在一个“我”字上,打破荣耀,放下我执,才是真正的
佛法
·连烦恼都不认识,拉开喉咙唱,起啥作用
·会说法,海螺成法螺;不会说法,法螺成海螺
·修行不能有好胜心,要大家都好,才是平等心
·不要学孔雀开屏、狗竖尾巴,不要让荣耀钻了你的空子
荣耀到最后还是归在一个“我”字上,
打破荣耀,放下我执,才是真正的佛法
一般女孩子有个最突出的世俗习气,喜欢跟电影明星学,(众笑)本子里总会夹一张明星的照片。有一次,一个女的跟另一个女的说:你真像某某明星。结果马屁拍在马脚上,这个女孩子荣耀心很厉害,马上回她一句:“是她像我。”荣耀到最后还是归在一个“我”字上。你不破除荣耀,你能够打掉我执吗?所以口口声声讲要破除我执,而不打掉荣耀,这不是真的佛法。打掉了荣耀,放下了我执,那才是真正的佛法。
连烦恼都不认识,拉开喉咙唱,起啥作用
我们办佛学苑总离不开考试,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所谓考试不光是考你的佛学知识,还要考你内心改造得怎么样,也就是看你修得怎么样。每个人都想争取好成绩,这是对的,可不能有荣耀心呀,荣耀心一来,你会妒忌考得比你好的人。人总希望自己在大众里冒尖,总想听到几句表扬的话。看到别人受表扬,有荣耀心的人就受不了了,北方人说话,“你就得了吧”,(众笑)四川人说话:“你算个啥子喔”,他不算啥子,那么你算鞋子?一个众生不认识自己的烦恼,能断烦恼吗?修行就是为了断烦恼。你连烦恼都不认识,只会拉开喉咙唱唱、敲敲木鱼、吹吹法螺,能起什么作用?
会说法,海螺成法螺;不会说法,法螺成海螺
吹法螺是个比喻呀,讲经说法叫吹法螺。你佛法都不懂,只会唱唸,这是吹海螺!你即使不会吹海螺,你讲经说法就是在吹法螺呀!佛教流于形式,我看跟贪荣耀也有关系,因为他想摆出一个样子给人家赞叹,其实他只有形式。
修行不能有好胜心,要大家都好,才是平等心
佛教修行不能有好胜心,真正的修行人不应该有“我要胜过你”的思想,这跟世间上完全不一样。世间上你胜过他,你就荣耀。佛教讲平等,你好,可你不要突出自己。那么说“你意思叫我别好喽。”这么理解又错了,好是应该的,怎么叫不要突出?你带动同学们一起好,大家都好,这就叫平等心。千万不能反做:自己好,不肯帮助别人,因为我辛辛苦苦帮助你,你的成绩跟我一样,我就不舒服了,第一名只有一个,给了你就没有我了呀。由此可见荣耀心就是烦恼心。
不要学孔雀开屏;狗竖尾巴,不要让荣耀钻了你的空子
我看,这种心也许会下畜生道吧?畜生道里的荣耀心可厉害啦,一个小姑娘想引孔雀开屏,故意穿了花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孔雀一看这花裙子,它就忍不住,它也开屏比美了,意思是你荣耀还是我荣耀?其实它忘了显示荣耀背后,肮脏的屁股就露出来了,(众笑)可是贪荣耀的人还自得其乐。再比如猫和狗,它把尾巴竖起来也是在表现荣耀,从前有个寺院有只狗叫“阿豹”。几个小和尚顽皮,有次把它尾巴上的毛都剃光了。这个阿豹从此精神萎靡,不敢出门,总是把尾巴垫在屁股底下,因为它怕别的狗看见了,它就没面子了。所以要小心,你还是一个烦恼众生,不要让荣耀钻了你的空子。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16)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2
不论人多人少,只是忙自己,
要好大家一起好,这才是真正的和合团结
提要:
·有贪荣耀心,心就狭隘了,不顾整体只抓局部,也办不好事
·不论人多人少,只是忙自己,要好大家一起好,这才是真正的和合团结
·师父留一手为防徒弟,连当个丐帮帮主也荣耀
·名字何必加上下,迎请何必拉胡琴,当年佛陀还不是平易近人
·搞佛教事业是报佛恩,贪荣耀是搞不好的
有贪荣耀心,心就狭隘了,
不顾整体只抓局部,也办不好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荣耀的人也办不好事业,因为人有了荣耀的心,心就狭隘了,他专门为自己考虑,不大会为别人考虑,也不大会从整体考虑。当然从好的方面来说,他想把自己这一部分搞好,这是应该的,可是不从整体考虑,那事情能搞得好吗?一个整体,是几个部门合起来成一个整体,如果只抓自己不顾人家,这个团体肯定搞不好,还经常会闹矛盾、怄气,“你把人从我这儿调到别的部门去了,那我这边工作咋办?”别的部门说:“我们这儿需要,没人就搞不好了。”
不论人多人少,只是忙自己,
要好大家一起好,这才是真正的和合团结
每个地方都强调人少,奇怪的是十个人的时候说人手不够,从十个增加到十五个、二十个,即使多到四十个,还说人手不够,那么到底要增加到多少才算够了呢?到底都在忙啥呀?有时候调走了好多人,你们日子还是过得不错嘛!当然喽,每个地方人丁兴旺,我老师也高兴,可是我老师要照顾到整体呀。而且我始终有一个主张,人员要移动,我不主张一个人老是干一种工作,老是在一个地方,都要在大风大浪里去锻炼。后来才发现,你们十个人就是忙十个人的事情,二十个人是忙二十个人事情,忙来忙去忙自己。本部门搞好了就有好成绩,对别的部门不照顾,我看这也有点偏了吧?要好大家一起好,这才是真正的和合团结,否则的话,多少带有点荣耀思想。
师父留一手为防徒弟,连当个丐帮帮主也荣耀
世间上人就是搞这一套。古时候师父传给徒弟武艺,都要留一手,所以越是传到后来功夫越差。也有道理呀,假如师父不留一手,这个徒弟起了坏心眼儿,师父就没办法了。还有一种情况,师父跟徒弟比,徒弟胜了,师父就没面子了,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一个荣耀。连叫花子也有贪荣耀的,当丐帮帮主最荣耀。
名字何必加上下,迎请何必拉胡琴,
当年佛陀还不是平易近人
今天许多人进了佛门,就把贪荣耀的思想带了进来,而且加了很多封建意识。一般人法名只有两个字,我初进佛门的时候,有时候问人家,“你师父叫啥?”他回答我四个字,“上清下安。”“你师父叫上清下安?”他说:“不是不是,上面一个“清”下面一个“安”。”我可没有这个思想,假如你们有人问我“怎么称呼您?”我决不会说:上傅下老。(众笑)
尊重人是好的,要尊重得像样才好。现在越搞越厉害了,一次请一个大法师来某寺院讲经,这位大法师平易近人,可是迎请的人为了尊重他,非但照佛门规矩以香花迎请,还加上了吹笛子的、拉胡琴的一大堆,又不是戏班子!弄得这个法师也不自在。如果你们给我荣耀,我会脸红的,还是平凡一点好!我这个老师传给你们的宝,就是在平凡的生活里完成不平凡的事业。当年佛陀在人间还不是平易近人的?
搞佛教事业是报佛恩,贪荣耀是搞不好的
贪荣耀的现象在佛门里已经很严重了,我们搞佛教事业是报佛的恩,贪荣耀是搞不好的,至少会偏会邪。希望大家不要贪荣耀,今天就讲到这里。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1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讲经人要发菩提心,
若被名利欲望诱惑,必会走入歧途
提要:
·讲经人要发菩提心,若被名利欲望诱惑,必会走入歧途
·修…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