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0)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佛门里得到了歪风邪气的成就,就得不到清净

  僧团的成就;修行转不了根,众生也成不了佛

  提要:

  ·如果不放下拜金主义,人就会被金钱所害

  ·如果单靠物质刺激来推动,人就会迷在物质生活的享受里

  ·三恶道的门关不住,因为冲向三恶道的众生太多了,这也靠贪嗔痴的动力

  ·动力虽要,方向最重要,佛门里得到了歪风邪气的成就,就得不到清净僧

  团的成就

  ·贪荣耀易傲慢,骄者必败

  ·修行转不了根,众生也成不了佛

  ·如果钝根不会变利根,你心里的佛也就活不起来了

  如果不放下拜金主义,人就会被金钱所害

  世间上人他们鼓励年轻一代,全是用荣耀来鼓励,什么“锦绣前途”、“大富大贵”,现在这种话更多了,都在鼓励你抓金钱。成了拜金主义。到那时你能放下很好,放不下,你就被金钱所害。

  如果单靠物质刺激来推动,人就会迷在物质生活的享受里

  当然这种荣耀是会有推动的力量,从前有个华侨,他说:没有刺激就没有动力。他还做个样子给我看:比如打针,屁股上戳一戳,人就跳一跳,不戳就不跳。如果单靠物质刺激来推动,人们就容易迷在物质生活的享受里。

  三恶道的门关不住,因为冲向三恶道的众生太多了,

  这也靠贪嗔痴的动力

  本来三恶道的门是关着的,为什么打开了?因为往三恶道里冲的众生实在太多了,这么多人都朝这个门里挤,门就冲开了。冲开了再要关,要后面没人才好关得起来,可是这么多人一代跟一代全往里冲,前面老头子,后面中年人,再后面小孩儿,再后面小猫小狗……冲到门口,年轻人变了老头子,还往前面挤啊,这个门永远也关不住。一直到今天,还在往里冲,这也靠贪嗔痴的动力。

  动力虽要,方向最重要,佛门里得到了

  歪风邪气的成就,就得不到清净僧团的成就

  动力虽然要,方向对不对?我们做弘法事业的,方向最重要,别看有的人事情做得大,方向错了,只有弊没有利。他可以得到弊上的成就,得不到利上的成就;他可以得到邪上的成就,得不到正上的成就;他可以得到歪风邪气的成就,得不到清净僧团的成就。

  贪荣耀易傲慢,骄者必败

  而且将来没好结果。骄者必败,凡是贪荣耀的人必然会傲慢,傲慢的人必贪荣耀,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哪怕你各种条件都好,一骄傲必定失败。小时候听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条件多好啊,腿又长,全身毛是雪白的,惹人可爱,非但跑得快,它还会跳。两旁观众看兔子跑得快,鼓掌啊:兔子行啊。跟乌龟说:加油啊。乌龟腿短,加也加不进去。结果兔子迷掉了:你跑得过我吗?我即使睡一觉,你也不行。等它醒来,乌龟早到了。

  修行转不了根,众生也成不了佛

  所以哪怕你是利根,你贪荣耀傲慢,利根会变钝根;哪怕你是钝根,笨鸟先飞,钝根会变利根。可现在很多话都不符合佛的教导,把人说死了。二十岁进佛门,佛门里的人说:“我们都是钝根”,过了十年还是“我们都是钝根”,到了八十岁还是“钝根”。我就不信:难道根不会转啊?不会变,修来修去老样子,那还修什么呀?如果说死了,众生也成不了佛。你照着他的话去修,将来就成木偶佛。所以我最反对这一套。这种观点连世俗上的人都比不上,世俗上还有句话:十年媳妇十年婆,再过十年做太婆。七十岁八十岁了,人家总是称她“老奶奶”,从来也没有叫她小媳妇。(众笑)

  如果钝根不会变利根,你心里的佛也就活不起来了

  十多年前我们在莫干山,我讲的法印出来一点。我记得有一篇叫《要让心里的佛活起来》。我是主张活的,怎么能说死呢?不会变,就不是佛法。你们都回家探过亲,回家都听到一句话:“怎么你变得这么快了?”还有说:“你现在怎么这么会说话?”笨嘴变成利嘴了嘛。我是摆事实、讲道理,一切都会变。佛法就顶用,笨嘴会变利嘴,难道钝根不会变利根啊?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1)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叫正观,

  世俗人的迷惑受苦就是不正观

  提要:

  ·一切皆无常,人不会变,众生会成佛吗?

  ·不会变的话,违反三法印,你既然是钝根,又怎么知道我是钝根

  ·发了菩提心,就要弘法度众生,发了心不行动,怎能叫修行呢

  ·观是心的辨别,菩萨住在众生心里,所以菩萨能知道众生的一切苦难

  ·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叫正观,世俗人的迷惑受苦就是不正观

  一切皆无常,人不会变,众生会成佛吗?

  我从小讲话口吃,连自己的姓名都说不出来,那时我最怕见人,一直躲在房间里,人家称我是绣房姑娘。我六岁死了父亲,上初中时,住在父亲的好朋友家里。他们孩子上学前,总要和大人打个招呼,道别一下,“奶奶,我走了。”我也知道应该要道别一下,我从房里走到门口,奶奶刚好坐在客厅的藤椅子上,其实我在房里已经准备很久了,一直准备说这几个字,“奶奶,奶奶,奶奶。”一走到门口,又说不出来了,只好再回进去,所以我上课经常迟到。(众笑)有一次出来,实在叫不出来。后来他们家孩子的爸爸跟家里人说:“你们别让他叫了,太可怜了。”

  还有一个笑话,后来我去当学徒,有一次跟一个同事一起在黄昏时走路,看到一只蝴蝶,我也高兴,想说:“蝴蝶”,“蝴”字说出来,“蝶”怎么也说不出来,摒气、挤眼睛还是说不出,只好重说:蝴,蝴,蝴,(众笑)等我摒足了气,总算把“蝶”爆出来,他说:“小傅啊,我给你数了一下,你一共“蝴”了十八个。”

  我做梦也想不到我今天会滔滔不绝地讲法。人会变的呀!人不会变,众生会成佛吗?

  不会变的话,违反三法印,

  你既然是钝根,又怎么知道我是钝根

  所以那种不会变的话听不得,那是违反三法印的。一切都无常,你一天到晚说“钝根、钝根、钝根”,那么你呢?“我也是钝根。”你既然钝根,又怎么知道我是钝根?

  发了菩提心,就要弘法度众生,

  发了心不行动,怎能叫修行呢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我们“菩提心”讲过了。发菩提心不能不放下烦恼,不能有所贪图,不能被环境迷惑。修行第一步就是修正你的行为。修行的关键是在行上,修是修正,行是行动,要你去实践,没有行动怎么叫修行呢?你把一切坏的、邪的发心修正后,你必须去行动啊。拿大乘佛教来说,弘法度众生就是你的行动,光自利不广大的利他,那是小乘。

  “观~观谓正观,能观是智,所观是境,境智不谬,是为正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为正观”

  观是心的辨别,菩萨住在众生心里,

  所以菩萨能知道众生的一切苦难

  “观谓正观”,真正的观,不是指眼睛看,是指心里的辨别,可是现在“观”常跟“看”连在一起,一般统称观看。我们摆个事实,观世音菩萨观察世间上的苦难,到底是用眼睛还是用心?我看不是用眼睛看的,眼睛只看到现象,只有心里观,才能见到真实面貌。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会观得这么清楚?很简单,观世音菩萨就住在众生心里,如果他不住在众生心里,他能够观到众生的心吗?即使你说观世音菩萨在极乐世界,实际上他也在你心里,因为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如果极乐世界在你心外,那么往生极乐世界,岂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是名外道。

  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叫正观,

  世俗人的迷惑受苦就是不正观

  为什么要正观?我们眼睛看东西总是正着看的,这就叫正观,这样看庄严啊;斜着眼睛看就不是正观,样子也不庄严,可能也看不清楚吧?如果你真的斜着看也能看清楚,你眼睛肯定有毛病,叫斜视眼。所以不正观就是不正常,这种人最好到眼科医生那里去纠正纠正。

  佛法是正。如果你要正观,就必须有个严格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一切问题。如果你不扫除你的世俗习气、世俗观念、世俗感情,你就达不到正观。世俗人最容易迷惑人的本事就是不正观,有的女的斜着眼看人,她的眼珠一转,这个男人就迷掉了,这叫“斜送秋波”。世俗上人的迷惑受苦,就是因为不正,如果佛门里也是如此,没有正观,肯定也邪掉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佛从不主张学愚,所以

  佛弟子不能学愚,而成愚观

  提要:

  ·要正观,就不能抓片面,误导太多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佛讲的智慧是正观,佛从不主张学愚,所以佛弟子不能学愚,而成愚观

  ·没有佛法的智慧,你想的观点及所说的话都会错

  ·无根无据地附会全是不正观

  ·说佛是万能的,这个跟斗翻得离开了佛法的原则

  要正观,就不能抓片面,

  误导太多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现在不懂佛法的佛弟子实在太多了啦,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不重视佛法,所谓好好修,用不着多听法,再抓片面的话,“你学了那么多,你准备做经书里的蛀虫啊?”做经书里的蛀虫,那是指只学不修,不等于叫你不要经书,也不是说只要修不要学。没有正确的理论哪有正确的实践?正是由于这些误导,就致成末法时期。

  佛讲的智慧是正观,佛从不主张学愚,

  所以佛弟子不能学愚,而成愚观

  更厉害的是提倡学愚。学愚还要听佛经吗?他只会听愚人讲经,愚人把佛经是向愚的方面去解说。懂法的人照佛经讲,“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他就听不进去。

  从前我们在福鼎时,来了个比丘尼,听到我讲:要求智慧来消除愚痴。她就屁股上像针刺那样,当晚就要走,同学们留也留不住,到底什么原因?她说:“我就是要学愚,我要一辈子做个愚人。”还翻出一本什么…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