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1~9)▪P3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沒有能力,竟然搞帳會少一分錢。

  我今天進佛門,就不說我自己,過去有的學生在我這兒還沒有學多少時候,去到某些地方應試,別人考的成績都沒他好。我這個居士在佛門裏弘法當老師,但外面有些觀點不正的人,還會生我的氣,因爲我會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驚怖。所以同學們在佛門好好發揮你們的能力,你們都是有能力的人,外面很多人對你們都贊歎:了不起啊,小小年紀竟然會講佛法,將來肯定是大法師。開化的齊老居士,除夕特地讓兒子開汽車把他送過來,給我們每個學生戴紅花。

  作爲一個佛弟子應該在修行上發揮你的能力

  成爲一個佛弟子,應該是一塊特殊材料,你們是朵鮮花應該去供佛,不應該插在牛糞上。供佛你就檀香撲鼻,插到牛糞上,你是臭氣沖天。我一會兒說:你們在社會上都是沒能力的,要不然你們都是董事長了;一會兒又說:社會上的董事長太不懂事,你們不當董事長反而懂事,知道要跑到佛門裏來。所以你們不是沒有能力,你是修行人,今天作爲一個佛弟子,在修行上發揮你的能力,那就對口啦。

  你們的能力應該爲度衆生而做貢獻,

  爲斷煩惱、爲學法、爲成佛而發宏願

  所以你們的能力要發揮出來,不要因爲某些時候做的不恰當,有點矛盾、困難,就看不清自己。因爲從事佛陀的事業,你們都沒經驗,可不等于你們沒有能力呀!慢慢有經驗了,一切矛盾就少了。“衆生無邊誓願度”,你們的能力應該表現在爲度衆生做貢獻上;“煩惱無盡誓願斷”,你們要以自己的能力來斷自己的煩惱;“法門無量誓願學”,你們的能力要表現在學法上;“佛道無上誓願成”,連小貓小狗都有佛性,將來都能成佛,你做人還成不了佛,那不是笑話?而且人在成佛的隊伍裏總是排在前面吧,小貓小狗還要等換了人身,它才會修行。

  學了佛法,要在修行上用上去,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昨天是年初一,我動身時可能快要十一點鍾,早上上午都很忙,臨走還看了幾封信。其中有一封是比丘尼來的信,過去我們在湖北時,她來學過,後來離開了,原因是有許多法我們還沒講,許多法相名詞她搞不清楚,太心急了。其實要了解法相,去查查佛學大詞典就可以了。結果出去以後苦惱得很,別的地方理論一大套,可是生活中用不上去。她說“我現在在修行上能用得上去的,全是過去在傅老師那兒學到的東西。”理論一大套用不上去,修不起來,那真叫東方古代文化。佛法成了古代文化,修行人就沒了。釋迦佛是培養我們成佛,可不是培養大詞典成佛呀!

  她現在經常跟周圍的人講:我從前去的佛學苑怎麼好怎麼好,她還想帶著人來。有時她跟佛學苑的法師訴苦,“我出家成了比丘尼,我覺得我什麼都沒有修好,有時還比不上社會的人,心裏很慚愧呀。”她信上說,“實際上這些當法師的也根本修不起來。”跟她所指的這些學佛人比,你們強得多了。但我要說明,那封信裏指的是只會講不會修的那些人。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9

  培養人才,培養人比培養才更重要

  提要:

  ·培養人才,培養人比培養才更重要

  ·今天的佛弟子大都是供養財物,很少有人發心來爲弘法教育事業幫個忙

  ·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老師,他希望他的學生都能發菩提心

  ·不要把衆生關在門外,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人,不學法在法上是窮光蛋,沒

  有成佛的志氣,十方佛都不喜歡你

  ·希望自己成佛,然後度一切衆生成佛,謂菩提心

  ·我們成佛的目的,就是要更廣大地度衆生

  培養人才,培養人比培養才更重要

  我不管辦什麼佛學苑,都是這麼一個原則,培養人才不應該光培養才而不培養人,培養人比培養才更重要。培養人,他可以修行、證果成道;培養才,如果人的品德不好,什麼都修不起來,貪嗔癡泛濫,利用佛教搞名利,會有好結果嗎?非但敗壞佛門,自己還要下地獄。培養人才,人在前面才在後面,先把人培養好了,人去掌握這個才,就沒錯了。錢也是這樣,先把人的心培養好了,再去抓財,抓來的財,他就會用到正當的地方去,那就有好結果啦。如果不培養人,只培養才,修行人逐漸沒了,佛法也就逐漸不起作用了。

  今天的佛弟子大都是供養財物,

  很少有人發心來爲弘法教育事業幫個忙

  我因爲負擔太重,有時也喜歡說說風趣話,哈哈笑笑,放松放松,這叫自我調劑!其實我肚子裏的牢騷很多的,因爲你們喜歡聽法,不喜歡聽牢騷,所以我也不大跟你們講。有說各人肚裏一本帳,我肚裏可有叁本帳。佛弟子應該爲佛門做貢獻,可大都只是貢獻財物,很少有人發心來爲我們弘法教育事業幫個忙。他們只怕我老師受凍挨餓,說是不多,只供養老師一件衣服,那麼十個人就是十件衣服。而且還有條件,一定要老師穿在身上給他看。大家都叫我穿,那我不是變成北極熊了嗎?還送我這麼多的飲料、保健品、人參,東西都壓在我身上,不要把我壓死嗎?如果你說句話,“你吃不完、穿不完,叫你學生擺個攤頭賣錢去。”這倒好辦。我擺攤頭也不需要去批貨,自會有人不斷地送貨上門的。

  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老師,

  他希望他的學生都能發菩提心

  兩只手總是收東西,卻難得收到一個人,我們工作那麼多,我又老又病,又那麼辛苦,難免天天盼望我的學生發發菩提心,幫我一把。我有時候問,“你什麼時候到我這兒來呀?”“老師,我現在還放不下,以後會來。”“以後啥個日子?”“以後會來,以後會來。”看樣子他是要等我死了再來了?使老師失望,你將來也會遺憾內疚。因爲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老師,他所有的心全在學生身上,他希望他的學生都能發菩提心啊。

  不要把衆生關在門外,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人,不學法在法上是窮光蛋,

  沒有成佛的志氣,十方佛都不喜歡你

  四宏誓願就是發菩提心的具體行動,“衆生無邊誓願度”,不度衆生就不叫大乘,發菩提心的人哪有把衆生關在門外的,他是念念不忘衆生啊;“煩惱無盡誓願斷”,不斷煩惱不叫修行人;“法門無量誓願學”,你不懂佛法,好比是個窮光蛋,叫花子向你討二分錢,你口袋裏也拿不出來。有些人不懂法,裝模作樣也會說說:“香灰不要亂倒,這是菩薩吃飯的米粒。”講出來的全是迷信。有人即使會說幾句法上的話,也是顛顛倒倒、胡說一通。也許這些人在怄我的氣,“你別說我窮光蛋,我照樣口袋裏有錢,拿出來給你看!”一看不是假幣就是冥國銀行鈔票。(衆笑)亂說一通,歪理十八條,成了邪師邪說,能當善知識嗎?“佛道無上誓願成”,你沒志氣成佛,十方如來都不會喜歡你。 “希望自己成佛,然後度一切衆生成佛,謂菩提心”(清定上師說)

  希望自己成佛,然後度一切衆生成佛,謂菩提心

  清定上師說:“希望自己成佛,然後度一切衆生成佛,謂菩提心。”希望自己成佛這就是發的菩提願,去度一切衆生成佛就是菩提行。有願才有行,有了願不行,你也沒有好結果。你們也許會想:要成佛必須度衆生,這是大乘的功德圓滿。那麼我想先成佛再度衆生,是不是有矛盾?這沒有矛盾,怎麼統一起來?你照四宏誓願去修嘛,你修到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的目的爲的啥?別以爲我雖然是修大乘,實際上還是爲了我自己,因爲不度衆生不能成佛,爲了要成佛我只好度衆生。等將來成了佛,一切圓滿了,就不必度衆生了。什麼衆生不衆生,一腳踢開了。那你到底成的什麼佛?成佛的目的就是爲了廣度衆生啊!沒成佛之前你度衆生的能力很小,成了佛以後度衆生的能力就大了。

  我們成佛的目的,就是要更廣大地度衆生

  拿我們實際情況來說,我們今天相聚在一起,整天還不是忙度衆生啊?可是我們看看自己的能力、所得到的成績,不光是比不上大菩薩,連小菩薩都比不上。不要怪衆生難度,只怪自己沒有水平,因爲我們是在修行路上,發大心度衆生,自己還沒有圓滿成就嘛。再看看釋迦佛到娑婆世界來成佛度衆生,這可不得了啊!至少全世界二千多年來對釋迦佛都非常敬佩。釋迦佛在娑婆世界,究竟度了多少衆生,數也數不清。我今天這裏講法,看來看去就是你們這幾十個人在聽,釋迦佛講法,經書裏記載,有很多天人來聽,還有什麼阿修羅、緊那羅,還有人與非人,(衆笑)還有神還有鬼。假如我們講法也這樣,咱們受得了嗎?可把我們嚇壞了,怎麼叁頭六臂都到我這兒來了。(衆笑)咱們現在修的還不夠圓滿,只要盡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但是不要以此爲滿足。我們成佛的目的就是要更廣大地度衆生,所以四宏誓願最後一句“佛道無上誓願成”。

  那麼你說:“到這裏四宏誓願全了,後面沒啦。”還有呢,實際上菩薩的誓願多得講也講不完,“佛道無上誓願成”後面還得要“衆生無邊誓願度”,這就叫菩提心。今天講到這裏。(回向)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7)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10

  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因,

  要把基礎打牢,就要多聽一點法

  提要:

  ·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因,要把基礎打牢,就要多聽一點法

  ·環境猶如染缸,修行人遠離繁華爲好,免受人世間五欲享受的勾引

  ·修行最重要的是清淨,不清淨就談不上淨化人心

  ·打基礎可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太高你也攀不上去

  ·好高骛遠,自認爲了不起,其實你所得的並非修行人證悟的果

  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因,

  要把基礎打牢,就要多聽一點法

  這次講發菩提心,是根據《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來講的。這個學期咱們佛學苑來了幾位新同學,以後還有新同學要來,所以我首先跟大家講發菩提心。修行第一步就是發菩提心。釋迦佛希望我們個個都能成佛,要得到成佛的果必須要修好成佛的因,成佛的因就是發菩提心。凡事開頭難,我…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