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10)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10
你們來聽法,是以實際行動
投入到佛陀的教育事業裏去
提要:
·不懂法,只會唱的人,他們認爲只要有錢可拿,再辛苦也值得
·佛教偉大在教育上,你唱的東西,人都聽不懂,鬼能聽得懂嗎
·有人也說發菩提心,叫他從事菩提心事業,他扭轉屁股跑了
·你們來聽法,是以實際行動投入到佛陀的教育事業裏去
·末法時期佛教就像老年人生病,時好時壞,我老了,講法也少了
·我幹的是佛陀的教育事業,可不是世俗上教你賺錢的老師
不懂法,只會唱的人,
他們認爲只要有錢可拿,再辛苦也值得
其實唱唸也蠻辛苦的,有的居士還幫唱唸的人說話,“你別說他了,這位師父也蠻苦的,佛事做不完,還要加班加點,每天天沒亮就起來,要唱唸到晚上十二點。”至于問他,“你到底唱什麼?唸什麼?”“不知道,我就是這麼學會的。”假如他說,“我剛才唱的是,香雲蓋菩薩摩啊摩啊摩诃薩。”那麼你問他:“摩诃薩”啥意思啊?“不知道”。菩薩啥意思?“菩薩在天上”。那麼“摩啊摩啊摩”啥意思?“不知道”。反正有錢可拿,再辛苦也值得,那麼你何不到社會上去當老板?菩提心不在你嘴唇上,而在你心裏。心都不清淨還唱什麼菩提心?釋迦佛在人間並沒有唱唸,更不會給死人去唱念,佛是大教育家,我們繼承佛陀的教育事業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佛教偉大在教育上,
你唱的東西,人都聽不懂,鬼能聽得懂嗎
前一個時期我不在開化,聽說幾位領導來看看開化的同學們,看見齋堂寫了兩句話:佛是偉大的教育家,法是衆生的智慧藏。有個領導說:“這兩句話誰寫的?”“傅老師寫的”。用不著我唱念,人家就看得起我,因爲他懂得佛教的偉大。偉大是偉大在教育上,佛陀是大教育家,你搞唱念在教育什麼?你唱的東西,人都聽不懂,鬼能聽得懂嗎?
有人也說發菩提心,
你叫他從事菩提心事業,他扭轉屁股跑了
發菩提心就是希望自己快快成佛,度一切衆生快快成佛。不從事佛陀的教育事業,能叫發菩提心嗎?常碰到一些人朝我合掌,“老師,你培養了這麼多年輕人,你自己這麼大年紀,還不怕辛苦,你真是發菩提心啊。”那麼你呢?“我也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來吧,卻扭轉屁股跑回去了。
你們來聽法,是以實際行動
投入到佛陀的教育事業裏去
有些人不來,只來鈔票,哪怕這麼一疊放在桌子上,它會開口說法嗎?鈔票既不會說法,又不會度衆生,最多造造房子買點米買點菜,可是房子造了,米菜也堆起來了,沒有人來吃,那只好給老鼠吃。就算你是供養衆生,老鼠會講經說法嗎?所以你們今天來這兒聽法,才有我講法的老師,你們非但幫助我完成了發菩提心的心願,而且你們這種行動實實在在說,這就是發菩提心的行動,因爲你們是以實際行動投入到佛陀的教育事業裏。
末法時期佛教就像老年人生病,
時好時壞,我老了,講法也少了
從前我是天天講法,從年初一講到年叁十。從前的從前,我還要厲害咧,清早也講,上午也講,下午也講,晚上也講,一天講四座。現在你們只批准我每天講一個小時,真是牙縫裏一點點,因爲我生病了。生一次倒也罷了,偏偏生了又生,生了又生。所以想想,能海上師說的話不錯,末法時期的佛教就像老年人生病,時好時壞。記住生老病死可不會饒你,趁現在年輕趕快多學一點。不聽老人言,將來吃苦在眼前。
我幹的是佛陀的教育事業,
可不是世俗上教你賺錢的老師
我在這兒教育你們最最重要的一點:不能爲名爲利。因爲我幹的是佛陀教育事業,我不是世俗上教你賺錢的老師。爲名爲利的佛弟子既不清淨,也發不出真正的菩提心來。所以我們這裏,第一步就要掃清名利思想。搞名搞利,在別的地方你們能夠搞成就,開始是小成就,慢慢大成就,銀行裏的存款能有幾十萬。你們在這裏搞不成。給你們的零用錢,每個月只有七十元,還不發到你手裏,給你記帳,幫你管起來。你想到縣裏花一點零用錢,還要問你買什麼。(衆笑)不過放心,給了你就是你的私有財産,我絕不會收回來的,但是管理要管理得好。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11)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10
要讓佛活在自己的心裏,
心莊嚴才是真莊嚴
提要:
·名利抓不到,說我忙一場空啊?就要你在空裏成就
·心在名利上,說起法來幹巴巴;不爲名利常說法,
能得智慧辯才,因佛菩薩加持故
·要讓佛活在自己的心裏,心莊嚴才是真莊嚴
·在家同學要向出家同學學威儀,做到有功,做不到無過
·做了佛弟子還在佛門裏宣揚儒教,這種榮耀真叫自得其樂
·有人想坐高級轎車去化緣,說彼此好說話
·除了法寶,什麼都不是我的
名利抓不到,說我忙一場空啊?
就要你在空裏成就
名呢?別看你今天當總管,當什麼,明天叫你下臺你就下臺。說我忙一場空啊,就要你在空裏成就。(衆笑)如果你有,就有生死,就有叁界,就有六道。修行人只抓一個空不抓有。說“我抓佛法”,你抓佛法就是抓一個空。尤其我們這兒特別強調空,因爲我們是大般若法流。只有空到徹底,你才能成佛。當法師的一有榮耀心,講經講不好的。就舉唱念爲例吧,搞個水陸有八十萬,肯定唱起來特別響,錢少就沒勁了。勁用在名利上,你還能用到法上去嗎?名利已經把你的勁用光啦。
心在名利上,說起法來幹巴巴;不爲名利常說法,
能得智慧辯才,因佛菩薩加持故
法師心不在法上,而在名利上,你怎麼講得好呢?講著講著,忽然打妄想了:我早晨沒打手機,股票不知道什麼行情了。一走神,“我剛才講到哪裏了?”連老師講課打妄想都講不好。我從前就是當老師的,那一天,我在家裏怄了氣,跑到課堂裏,心裏老是起怄氣的念頭,這個妄念老是跳出來,硬是被我壓下去,再跳出來,再被我壓下去,最後我放松了,沒加緊壓,“哎,我剛才講到哪裏了?”這是我親身的體會。有時候我講經你們聽得高興,我自己也心花怒放,後來我告訴清定上師,清定上師就說:“我也是這樣的,我有時候講經講得妙,智慧會像湧泉那樣出來,這叫得加持了。”你有名利心的人能得加持嗎?得不到加持你講經能講得好嗎?只能背一些幹條子:什麼叫六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這是幹條子啊。
再舉個例子,據說海外有位大法師講法時說:我講經的時候,聽經人中間有個小姑娘,她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笑聲)就算你知道,你說它幹什麼呢?何必要大家都知道?這就是榮耀心。還有的榮耀心更大,講講經,手臂一伸,一只金表金光閃閃,顯露榮耀以爲自豪!
要讓佛活在自己的心裏,心莊嚴才是真莊嚴
有人說我講經不莊嚴,因爲我頭經常在動,身子有時也在動,而且經常微笑,因爲動,就說我不莊嚴。我聽過一位大法師講法,這位大法師很受人尊敬,是修律宗的,他動得還要厲害。只有泥塑木雕才不會動!釋迦佛當年講法也是動的,比如說舍利弗坐在旁邊,釋迦佛坐在中間,他要問舍利弗,“舍利弗——”(衆笑)他當然要把頭轉過去,總要動啊。從前我們在莫幹山的時候,我講的法,有一篇叫《要讓佛活在自己的心裏》,所以真正的莊嚴是在心裏。
在家同學要向出家同學學威儀,
做到有功,做不到無過
出家同學有出家同學的標准,標准也不應該降低。出家同學講究威儀,如果你真做到叁千威儀八萬細則,你這個樣子跟佛陀一模一樣,那好啊。可也不等于你像一個木頭人。出家人的威儀,咱們居士也可以學學,居士就應該跟隨出家人學習,因爲佛陀對出家人要求高嘛,居士做到有功,做不到無過。舉個例子,居士打呵欠,血盆大口張開來,“哈——”。社會上人打呵欠,還伸懶腰呢。出家人打呵欠要掩口的,不給你看到。
做了佛弟子還在佛門裏宣揚儒教,
這種榮耀真叫自得其樂
可即使不看到,你嘴巴也在動啊。人是動物當然要動,不是動不動的問題,是莊嚴不莊嚴的問題。如果身子不動,人家一看,威儀好,值得恭敬,結果他不講佛法,全講儒教的一套。做了佛弟子還在佛門裏邊宣揚儒教,莊嚴嗎?如果我想有點榮耀,上了法座,不講佛法,一開口:Ladies and gentlemen,(衆笑)以講外國話爲榮耀,真叫自得其樂。這是說說笑話,讓你們體會體會,什麼叫作追求榮耀。
有人想坐高級轎車去化緣,說彼此好說話
從前有個居士想建廟,自己錢不多,只好去化緣,化到名山道場。後來他跟我說,“我這輛汽車要賣掉,再要買一輛高級的轎車,因爲坐這輛汽車化緣化不到。現在大和尚出來全是高級的轎車,我也買一輛高級轎車,彼此好說話。”這就叫榮耀。
除了法寶,什麼都不是我的
怎麼去掉榮耀?最簡單了。你只要做到一句話:“什麼都不是我的”,你榮耀就放下了。前幾天我頭一次坐新車,這個新車可不是我要買的,你們看我這樣子像坐轎車的人嗎?爲了爭取一點時間呀,我真不知道坐轎車有什麼快樂?累死了,坐火車還好一點。這是我的學生發心的,因爲她可憐我年紀大,走起路來老態龍鍾,所以給我買一輛轎車,我不好拒絕呀,人家要培福,要讓她廣種福田。我一坐上去,旁邊的學生就說:老師,這輛轎車是你的。你現在是坐你自己的車啊。我就告訴她:“咋搞的呢?我總是樹立不起一個觀念,這輛車是我的。”包括其他東西,我也是始終樹立不起來,這個東西是我的。只有一樣東西是我的,桌子上這幾張稿紙是我的。因爲是寶啊,什麼寶?法寶。樣樣都不屬于我的,只有法寶是屬于我的,我想像我這樣一個人,可能上師叁寶挺歡喜吧?所以你們…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