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本來面目無處不在▪P2

  ..續本文上一頁只要超越了四大,都可以合二爲一。但只要用四大,彼此之間就無法溝通。爲什麼我們有時能溝通,有時又無法溝通呢?當我們兩個都固執己見,都在用頭腦時,就沒辦法溝通。如果我們都把心態放平,把四大忘掉,也就是把頭腦空掉,我們就很容易達成共識。正如過去祖師爺所講:我的佛性和狗子的佛性是一個佛性,我的本來面目和狗子的本來面目是一個本來面目,包括六道衆生的佛性和本來面目都是一樣的。我們在座的一百二十個人的本來面目就是一個本來面目,都是一樣的。說得再直接一點,我們在座的魂魄只有一個,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一百二十個人完全可以達到一個心、一個思想。但是,一旦我們從上層境界掉下來開始用頭腦,四大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就有一百二十種思想了。只要我們超越了四大和頭腦,一百二十個人就是一個魂魄、一個心、一個本來面目。如果此時産生念頭,就是一個念頭。所謂“萬衆一心”必須在超越四大和頭腦的基礎上。所以當彼此之間不能溝通時,應該放一放,大家都冷靜冷靜。當冷靜時,頭腦就休息了,這時候由本來面目發揮作用就很容易達成共識。我曾經做過一個比喻,我說我們的本來面目就如同一根電線,裏面是同一股電流。電線上面挂著的不同燈泡就是我們不同的面孔,裏面流的電流和電壓是相同的。所以只要我們能超越頭腦,就可以達成共識。但是,當從禅定中出來起用頭腦和四大時,彼此之間就無法溝通,無法達成共識。

  問:衆生處處分別,執著,如何能盡快破除分別、執著,而達到本來面目?

  師:這與我們每個人的魂魄、膽識、智商,包括情緒和五髒都有關系。

  問:人死了,四大敗壞,如何把握本來面目?

  師:只要有個載體就可以接收到本來面目。不管是以人爲載體,還是以木頭、石頭、花草乃至水果爲載體,本來面目都會依附其上。 我們的本來面目和萬物的本來面目是一摸一樣的。所以你吃一個蘋果等于殺一個衆生;你炸掉一塊石頭等于殺掉一個佛子,石頭也有佛性。我想這個道理你們應該能夠接受。曆史上就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頑石若無佛性怎麼會點頭呢?衆生的本來面目無處不在,無所不立。任何一樣東西,無論有形無形,有機無機,都有本來面目。我們說石頭是個死的東西,那只是就我們的肉眼而言它是死的,沒有生命力。如果用我們的第叁只眼來看,這塊石頭一樣有生命力,跟我們四大的生命力一摸一樣。如果石頭與我們的四大有區別的話,它就不存在成、住、壞、空的演變過程。石頭有成住壞空,說明它和我們的肉體一樣,只不過肉體成住壞空的過程比它快,百年之內就會走完這個過程而朽壞。而石頭的生命力遠比人的生命力強,生命周期也遠比人的長,可能一千年、一萬年,甚至上億年才會消失殆盡。所以人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但是,唯有渺小的人才能創造宇宙的奇迹,只有人才是高靈動物——宇宙中最高級的動物。因此一切都是以人爲本,都是爲了滿足人的需求,都是爲人服務的。所以盡管炸掉一塊石頭相當于炸死一個羅漢,殺死一個佛子;吃掉一個水果相當于吃了一個人,但那都是應該的。因爲畢竟它現在不是人,就應該爲人服務,以人爲本。

  問:汽車、電腦等是否也有本來面目?

  師:一樣有本來面目。所以報廢一輛汽車就等于殺死一個人,只不過汽車所用的器材與人的不同。如果把本來面目用電來比喻,就如同電流量有大小之分,汽車的電流量比人的小。如果不存在本來面目,那麼一輛車我們用久了以後,突然有人不打招呼拿去用,用完後放回原處,你的手一搭方向盤就知道車被別人用過了,裏面的程序被擾亂了,你再用的時候就會感到不舒服。正因爲它是一個活的東西,你長期使用它,它就會接受你的磁場、你的慣性信息。當別人一用,它又重新接受了這個人的指令和慣性,把你原來傳遞給它的信息和形成的慣性全部洗掉了,所以當你再用它時就會感到異常。開車的人最有體會,一聽這個道理就明白,就能接受。爲什麼它能接受不同的人傳遞給它的信息呢?就因爲它是一個活的東西,只不過相對人來講它遲鈍一些,接受的速度慢一點。又比如這個麥克風,我長期使用它,它就適應了我的頻率。當別人拿去用幾分鍾或者一段時間,它又會適應別人講話的頻率。所以說世間萬物皆有靈性,唯有人的身體含靈量大。

  問:反應遲鈍的人含靈量是不是比較小?

  師:反應遲鈍的人的五髒六腑跟反應快的人的五髒六腑是一摸一樣的,絲毫不差,甚至更健康。既然五髒六腑是一樣的,爲什麼他的反應慢呢?這就牽扯到宗教的宿命論。因爲他前世不渴望智慧,不尊重有智慧的人,甚至藐視有智慧的人,這個信息長期累積在他的八識心田裏,帶進他的魂魄裏,他的魂魄便攜帶著他前世的信息。當這一世他找到載體以後,由于魂魄裏有上一世的信息,這個信息在這一世就繼續發揮作用。一旦發揮,他就是弱智,他的心態就扭曲、不健康。

  問:如果什麼載體都不抓會怎樣?

  師:本來面目就不能起用,要起用就必須有一個載體。如果你要去度魚,就必須有一個魚的身體才能入海;要度鳥,必須有鳥的身體;要度人,也必須有人的身體;當什麼都不度的時候,就回歸到“本來”,即從哪裏來就到哪裏去。何爲“本來”?本來就有,本來就在,本來不需要你修,它本來就是圓滿的,這就是所謂的“本來”,或者叫做“如來”。但是,如來一旦要起作用,一旦想去做什麼,或者一旦起心動念生起悲心或者惡心,就需要一個工具(載體)。一旦融入其中,它就開始起作用。所融入的工具本身並沒有信息,是“本來”——“如來”帶來的信息。比如,如來想到東華寺講經說法,他就必須有一個身體,所以他必須投胎到一個人的身體裏。這個人一旦來到東華寺,就是來講經說法的。如果他想來東華寺搞破壞,他也必須找一個載體,即肉體,否則他也破壞不了。當他有了肉體,一旦因緣具足,他就到東華寺搞破壞來了。你們會問,這個“如來”——“本來”也會動念頭嗎?會!但是千萬記住,她所謂的動念頭絕不似我們動念頭,她的來去也絕不是我們頭腦裏的來去。一講這些,總感覺文字不夠用,人類語言的貧乏。爲什麼說不立文字?一用文字,衆生就會抓住文字,用頭腦去理解。只要有空間,就有本來面目的存在;只要有形象,就會有她的出現。只要人的四大六根一打開,一停止造作,她就來;四大六根越是強烈地起作用,她就走得越遠,或者說就不起作用。爲什麼要關閉六根呢?就是要讓她起作用。什麼時候她完全起用了,這時候你的六根不管以多快的速度起作用,都是她的顯現,都是爲她服務,都代表她。但是,在沒有找到她和她融爲一體之前,你的六根和她沒有關系。所以祖師們講:叁十年前守戒修道;叁十年後吃喝嫖賭也是在守戒修道,也是在布道。

  問:叁世業報是前世累積的,還是現世的?這之間有什麼關聯?

  師:叁世業報與今世、前世都有關系。六根所産生的信息、所捕捉的信息、所傳遞的信息,都可以直接影響八識。八識所産生、輸送和收錄的信息也可以左右並決定現在的六根和六識。在某個階段,六根和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兩個東西。當達到某種境界,六根和本來面目就是一個東西。

  問:您說萬物都有靈性,要達到多大的質才會有靈性?

  師:我打個比喻,就像電流和電壓,一個一千瓦的燈泡和一個五瓦的燈泡,它們的電壓是一樣的,比如都是220伏。但是因爲它們的電流不一樣,所以一個可以照亮一千平米的大殿,而另一個相比之下就如同螢火蟲。我們人的靈魂與一個蘋果的靈魂就如同電流與電壓,盡管蘋果裏的電流很小,但它的電壓和我們人的電壓是一樣的,都是220伏。電流的大小取決于載體。載體是人,電流就大;載體是石頭,電流就小。但電壓都是220伏。

  問:既然都是人,我們的“電流”應該是一樣的吧?

  師:說得非常好,既然是人,電流就是一樣的。可是爲什麼人的智商卻有高有低,福慧不一樣,長相不一樣,身體狀況不一樣,個子也不一樣呢?這就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決定的。人是由叁種信息體和合凝聚而成的,一個是現在的四大,一個是過去的八識,還有一個是二者之間的媒介體——即我們每天所學、所捕捉、所産生又發射出去的信息。爲什麼我常說學佛、做人、修道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心態,要看陽光的一面?有時候你即便看到陰暗的一面,也要馬上調整心態。如果不調整,你的心態扭曲了,這個信息就會一直延續並傳遞到明天、後天……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傳遞到來世,然後一世又一世。所以說出家人一旦丟掉了覺照,就意味著迷失了方向,將來就變成一個孤魂野鬼在空中遊蕩。就像剛才你們十幾個人回答問題一樣,全都答非所問,只有兩個人回答的方向沒有錯,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至于我們身體的強弱和我們本來面目之間的關系,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種現象,有些人的身體非常好,但是智商平平;有些人的智商非常高,卻一輩子體弱多病。我們總說這不公平,這個人頭腦這麽好,造化卻沒給他一副好身體;如果有一副好身體,他會做出驚人的事業。而有些人身體壯得像頭牛,從來不生病,從來不知什麼叫感冒,可是腦袋卻像石頭、榆木疙瘩一樣。但是,還有一種人身體好,頭腦也好,如果他的心力夠的話,任何時候他的身體和心靈都是在同步進行中。在戰爭年代,凡是具備成功素質的人在沒有仗打、無事可做的時候,身體就像散了架一樣,臥床不起,渾身是病。一旦要打仗,有事可做,要比武了,馬上精神抖擻,立馬變成一個精力充沛、生龍活虎的人,病也頃刻間無影無蹤。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心力大過體力的人。這種人沒事做的時候身體就散架了,此時身體的力量占了主導地位,所以就病倒了。當有事可做,比如要升官發財,要比武,要考狀元了,他的心力馬上就…

《本來面目無處不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