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吽』字及咒缦圍繞而祈請,甘露續流由本尊身右足拇指降淋,由自頂梵穴而進入自身,將心投入于觀想一切罪障如汙墨、如煙汁般形象流出,全身充滿甘露瓊霖。」接下來就是持誦百字明咒了。那麼最主要金剛薩埵的修持,是爲了幫助我們能夠淨除罪障,那麼如果我們透過具備了四種力量來淨除的話,那麼罪障是可以得到消除的。
第一個是「依止力」;
第二個是「對治力」;
第叁個是「出罪力」;
第四個是「誓不犯罪力」。
第叁個出罪力就是知道自己犯錯的,說出自己的罪業,叫做「出」,出來的「出」,「出罪力」;第四個是發誓我以後不再做的「誓不犯罪力」,有四個。
第一個是「依止力」、第二個是「對治力」、第叁個是「出罪力」、第四個是「誓不犯罪力」。
依止力:先做皈依發心大禮拜
那麼第一個是一種「依止力」,那麼「依止力」,它有分兩個部分,第一個說向上來說,是依止佛菩薩;向下來說,是依止衆生,有這兩種。那麼第一個,我們這裏談到的是依止佛菩薩,也就是我們要向叁寶做皈依,還要發菩提心,那經典當中說,透過皈依跟發心,就能夠清淨我們的罪業,是非常殊勝的!所以像平時各位在修「四加行」的話呢,如果剛開始,你如果是直接修了這個金剛薩埵,第二個金剛薩埵修持的話,那麼你應該先第一個加行的,也就是皈依發心,你也應該先念一遍,譬如說:要禮拜的部分先做了,然後呢,再來修金剛薩埵會比較好!
對治力:金剛薩埵
第二個是「對治力」,它可以指的是一切的這些善行的對治法,但是這裏呢指的就是這個法門,金剛薩埵的法門,它就是「對治力」,因爲透過這個法門,能夠對治煩惱。所以這裏,所謂的第二個「對治力」,它指的就是個法門。就像是這個法門當中,金剛薩埵這個加行當中,所提到的觀修的次第的這些方式。就是這樣的一個空、智無二的這樣一個上師金剛薩埵,就在我們的頭頂上,就像是文字形容的「自身頂處的蓮月座墊上,有上師金剛薩埵白端嚴」等等……他的相貌,然後強烈的一個祈請之下,希望金剛薩埵能夠加持,讓我們的各種罪障能夠清淨,所以接著呢,就觀想說在金剛薩埵他的心間月輪上有一個「吽」字,「吽」字周圍有咒缦,百字明咒的咒鬘圍繞的,那麼由于我們強烈的一種祈請,從這些咒字放射出甘露,充滿本尊的全身,然後從他的右腳的拇指,從我們的梵穴進入到我們全身,清淨我們一切的罪障,然後全身充滿甘露,全身像是透明的,這麼的清淨,這麼的幹淨。那麼在做這一段觀想的時候,各位可以想著,不僅是這裏提到所有的罪業,那也可以特別針對于自己的某一個煩惱,或者說某一個罪障,或者說某一個你要忏悔的一件事情……等等,你也可以這樣子特別去想了之後,然後將它一切的清淨,可以這樣來做觀想的。譬如說你破戒的違犯了誓言的,破戒的這些罪業,在這個時候也可以特別強調來忏悔。
出罪力:對于過往的罪業有一念後悔心
第叁個叫做「出罪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對我們過去的罪業,如果有一念後悔的心的話,那麼這個罪業是能夠被清淨的!意思是說:「它可以被清除出來的!」就好象如果一個人有病,好象有膿包,你要把它切開,然後把它擠出來是一樣,那它就不會再傷害你,對于我們過去所造的罪業有一念後悔心,那這個就叫做一種「出罪力」。
誓不犯罪力:發誓以後未來不再犯的心
第四個是「誓不犯罪力」,也就是有了後悔心,但是如果不具備「誓不犯罪力」的話,那麼就算是之前有忏悔,但是因爲沒有強烈的「我未來不再做!」的這種心的話呢,那麼我們的罪業是無法清除幹淨的,所以第四個力量,我們要想說:「未來就算是舍棄自己的生命,我也不再造同樣的錯、或者造同樣的罪!」那麼各種的罪業,它才可能從根本的被清淨跟消除,所以第四個呢是非常的重要的!叫做「誓不犯罪力」,發誓以後未來不再做!
但有的時候個力量是不容易的,很多時候,我們能不能夠未來不再犯,這在于我們後悔的心夠不夠強烈。所以「後悔的心」和「誓不犯罪的心」這兩者可以是相輔相成的,所以這兩者都具備的話,我們可以很快速的,並且很根本的,來淨除我們的罪障。所以這個第叁個叫做「出罪力」,一種後悔心;還有第四個「誓不犯罪力」,就是一種我將來不再造的這兩個心,這個心呢,這兩者它是相輔相成的,很重要的!
那麼,就像經典當中,很強調說戒律的重要性!就好象一句話說:「就算你再有各種的覺受跟證悟,但是如果不具備根本的這些戒律的話,或者違背了戒律的話,這也是沒有用的!」那麼就好象過去律典當中也提到,「持戒」它多殊勝!它有提到就像是一些聖者,他在一生當中,他持戒非常的清淨、如法的持戒,但是他可能今生卻沒有證得,譬如說:「續流果的果位」,但是因爲他的持戒清淨,會幫助他在來世,只要是聽到一個佛法的偈文,他都可以馬上證得見道位的果位,所以這是持戒的利益。同樣在密乘當中也提到,如果一個人,他接受了密乘的修法,但是他可能沒有做任何的禅修,或者是觀修,但是他能夠不違背這個叁昧耶戒,他也能夠在未來的八世或者十六世當中成佛,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個戒律跟誓言是多麼的重要!所以當我們在做金剛薩埵的修持的時候,他淨除我們一切的身、口、意的罪業,但是根本的,它最主要的、或者說它最強調、最刻意的它要淨除的是什麼呢?是我們各種的違背戒律的、犯戒的,或者違背誓言的這一些的錯誤是我們可以忏悔的。
所以透過金剛薩埵的修持,我們淨除這些罪業,尤其是淨除我們違背戒律、誓言的罪業,所以法王也特別提到:「尤其違背誓言,它對自己的可以說一種打擊,跟一種印象是最深的。」就是你自己會有一種很不舒服的一種感覺。所以這個時候,你透過金剛薩埵的淨除是很重要的,同樣它也透過這個法門,再恢複你的戒、再恢複你的誓言,讓你的誓言更加堅固,讓你的戒律更加堅固,同樣也讓你更重視你的各種的戒。
所以我們說,金剛薩埵的修持,在于「四力」要具備。剛剛談到四種力量,要不然很多人一談到金剛薩埵的淨罪的金剛薩埵修持,這是馬上就要去觀修了,就想說金剛薩埵有幾支手啊?然後他是什麼顔色?什麼樣子?卻反而忘了要有後悔的心,就是──「出罪力」。還有要有一種我將來不犯罪的這種心──「誓不犯罪力」卻不具備的話呢,那法王說:「這種觀修會有用嗎?!」
因此的確,觀想本尊觀想很清晰,這非常的好,但是要具備四力的忏悔,是更好的。或許,就是這樣子吧!那可能沒有時間教「上師相應法」啰!
【上師相應法】
同樣,在做上師相應法的時候,很重要,最開始要具備皈依跟發心。
四加行的次數
那麼金剛薩埵修持,最主要要計數的是「百字明咒」,並不是短咒,那麼至于次數來說,還是要如同傳統的十萬遍,但是法王這邊特別強調,所謂的一千遍,那是指皈依大禮拜的一千遍,但其他叁個加行的次數,還是要跟傳統的十萬遍是一樣的,並不是說一千遍,就是四個都是一千遍喔,只有第一個「皈依大禮拜」是一千遍。
所以金剛薩埵最主要要計數的是「百字明咒」,之後可以多念幾遍的短咒,但主要計數的是「百字明咒」。
所以這四加行中的第一個皈依大禮拜十萬遍,因爲許多人做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至少要做一千遍的大禮拜,但是其他叁個加行,還是要如同傳統一般的要十萬遍。但是,如果有人願意要拜十萬遍大禮拜,我也會非常的歡喜!我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就是說一千遍而已。也就是說,如果你還有時間的話呢,還是可以多做一點,不要把這一千遍當成你不能拜的一個借口。
修法前,讓心與法合一
我們修上師相應法之前很重要要有皈依跟發心,尤其是你真正要讓自己的心已經感覺跟法是相合的,這個情況之下,然後再修上師相應法,意思就是,你不能說自己是自己,然後菩提心是分開的,這樣不行,而是自己要跟菩提心是合而爲一的,再修上師相應法。
對上師的虔敬心,讓密乘成爲快速道
那麼之後我們說,上師相應法有分共同跟不共的,不共的呢是指「那洛六法」,共同的就是現在的法本。同樣我們提到,密乘的修持,我們形容它是一個很快速的、捷徑的道路,爲什麼它可以被稱爲叫捷徑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對上師的一種虔敬,應該說它的一種虔敬心。
觀上師爲金剛薩埵
所以有一些傳統上說,觀想上師的時候,是自己他本來的人的樣子,不用觀想成他轉變成佛菩薩的樣子,有的講法說這樣會更快得到加持。但是,在傳統的上師相應法的修持當中,我們要觀想上師是「金剛總持」的相貌!那麼爲什麼要做這樣的一個觀想呢?這個原因是透過這樣的觀想,消除我們對于上師他是凡夫的這樣子的一種想法,而因此我們要有一種淨觀,觀想他爲「如同一切的遍主持金剛」。
觀自身爲顯空不二的金剛亥母
所以在密乘來說,要首先要轉化自己的相,而領受加持。所以你可以觀想「自己爲各種本尊」,但是這裏最主要是觀想自己是「金剛亥母」的相,在噶瑪岡倉的這個傳統來說,重視的是主要是亥母的一個修持,所以,我們要觀想自己是「金剛亥母」。
「金剛亥母」那麼這裏是要很如法的來做觀想,意思就是需要顯、空不二的,觀想自己是顯、空不二的「金剛亥母」的相。那也就是說,一切轉變成爲空性,空性當中展現出來的這樣的一個亥母的相。然後接著,再觀想在這樣子顯空不二的自己「金剛亥母」的頭頂上,有著上師、金剛持的上師。所謂自己是顯、空不二的「金剛亥母相」,意思是「方便」跟「智慧」的自性,他們的本質是一如的,這樣子的一種了解之下而生起「金剛亥母」的相。
安住在空性中,做七支供養
之後,是七支供養文,要獻給上師。所以這裏,可能要再特別強調剛剛有一…
《生活中的佛法 第六堂課 菩薩戒與四不共加行 口訣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