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禅修,就僅只是放下、放松,不要試圖肯定或否定任何事情,不要試圖改變或改善任何事情。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就能夠體驗到心的本然狀態之中就有的自然明光,而這樣的感覺是非常好的。
當你分析心的時候,你找不到它。你找不到它從何處來,或去向何處。如果你去看當下它在哪裏,你找不到它──你無法在你的腦子裏,在你的心髒裏,或者在你身體內外的任何地方找到它。你找不到它的生滅。這就是心的空性──心沒有生起,沒有止滅,沒有生死,沒有來去。
當你完成了這樣的分析,放松地安住的時候,心是明亮的、鮮明的、清晰的。這就是它自然的明光。這是相當甚深的,因爲當你分析心時,你找不到任何東西,但是當你放松的安住時,就會有自然的清明、鮮明以及大樂,有著舒適和自在。這是非常好的。
當你檢驗心,而你找不到任何東西的時候,這個本質的空性,實際上超越了一切「存在」和「不存在」這二者的概念造作。你無法在任何地方找到它的「存在」,但是你也找不到它的「不存在」。如果你認爲找到了不存在,那麼就問:「不存在的特性是什麼?你是在哪裏找到的?它們有來、去、生或滅嗎?」以這樣的分析方法,你見到了「心的真實本性」是超越任何它可能是什麼的概念。這就是「二轉*輪」《般若波羅蜜多經》的見地。
而接下來,當你要將心安住的時候,你要讓心在它自身的本然狀態中放松,如此就會有鮮活、清明和光明。這就是「叁轉*輪」的教法,及「叁轉*輪」的主要論述,
如:《寶性論》(藏文:究喇嘛)的教法。
當你如此安住時,就會體驗到大樂。就如密勒日巴所唱,「我……感覺明光的美好」。他能體驗到這本然的大樂,那是因爲他能純熟的將心安置在它的本然狀態中。這樣的解釋是來自金剛乘對于大樂的教導。當你將這些教法全部結合在一起時,那是非常令人驚歎的,因爲單單這一行「我……感覺明光的美好,禅修著空性的心」,就包含了二轉*輪、叁轉*輪以及金剛乘的見地,全部合而爲一。
樂哉萬千境象現!
當許多不同的顯相、妄念、和空相(empty forms)都顯現的時候會怎麼樣呢?這些不就是禅修的障礙嗎?不是的,事實上,它們使禅修變得更好!這就是密勒日巴唱到「我感覺非常好」的原因。當許多事發生在他身上的時候,他不只是覺得好而已,他覺得非常的好!他覺得如此的好,那是因爲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物,都像他禅修的友伴般閃耀著。
以感覺爲例,當你禅修時,在不同的時候你會感覺好、壞、或者不好不壞。然而,所有這些感覺的本質都是平等性。因此,當它們生起的時候,它們正如平等性的光芒般閃耀著。它們讓我們有機會了悟它們的本質即是平等性,所以它們是平等性的友伴。
關于想法,我們有慈悲、信心和精進等殊勝的想法,或者我們也會有貪、瞋、癡、慢、嫉的負面想法。所有這些好壞想法,它們都同樣是明光或清明的本質。因此,無論生起任何的想法,它都是了悟心的清明本質的友伴。
不論是無概念或者是概念的心,都會有許多不同空相的展現。這些空相就好象夢中的色相。它們完全不是障 礙。事實上,它們能幫助我們認出顯相的本質是顯空不二的。舉例來說,如果你做夢,而你要認出你正在做夢的話,你需要一些顯相來認出這是個夢。一旦你認出了你正在做夢,如果你想要玩耍,而且還想要玩得開心的話,你需要一些事物來玩耍。所以,你需要所有各種不同的色、聲、香、味、觸。因此,所有不同空相的顯相(empty-form appearances),其實都是非常好的,因爲它們反而會幫助行者了悟夢只是個夢,而白天也就像是夢一般。
其實有一個很好的邏輯,可以說明爲什麼這些空相能顯現,那就是因爲心的本質即是清明。因爲心的基礎即是清明,那麼當然的,從這個基礎上,就會展現出所有不同
當許多事發生在我身上時,
我感到非常的好。
的顯相。這就像網路上所顯現的空相,如電子郵件和所有其他電腦上的事物(笑聲)。這是沒有差別的——它們也是空相。
無論展現什麼樣的空相,無論你可能聽見什麼樣空無聲音(empty sounds),你都不需要試圖去阻止它們,也不需要試圖使它們展現。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只不過是一個讓你禅修專注的好對象罷了。它提供你在禅修時的輔助焦點,那是很好的。所以無論顯現了什麼,你都可以把它帶入禅修之中。
當由快樂轉爲低落時,感覺甚至更好。
樂哉猛起與狂跌!
所以,當我們身上發生一堆事,有時是好事,而有時是糟糕的事。有時候我們覺得很棒,而有時候我們覺得簡直就像大便一樣糟(笑聲,仁波切笑)。密勒日巴對于我們這些感受的波動,這些由快樂轉爲低落,他是怎麼說的呢?(他說)這些感覺不只是好,它們簡直是好極了!當感覺由好轉壞的時候,這樣甚至是更好,反之亦然。
舉例來說,當你做夢而你知道你正在做夢的時候,你就可以一飛沖天,那是很棒的感覺。然後你可以掉頭,垂直俯沖而下,啪的一聲,潛入海裏,或者火坑裏,然而這都沒有關系!它不過是另一個你所經驗到的美妙感覺罷了(許多笑聲,仁波切笑得很大聲)!你能擁有各種不同的經驗,這些體驗都是非常美好的。
當你做夢的時候,你可以去一個美麗的花園飨宴,那裏有一桌又一桌精致的菜肴,音樂家們彈奏著美妙的音樂,人們穿得非常好看,唱著歌、跳著舞,享受著快樂的時光;接著你也可以去到充滿糞便的糞池,那裏有著非常糟的氣味,且通常是非常令人作嘔的。當你不知道你正在做夢的時候,這兩組顯相似乎是完全的不同;但是當你知道你正在做夢的時候,飨宴和糞池都是一樣的奇妙。你可以潛入糞池中,這是多麼的令人驚奇啊!因爲這些都只是夢罷了。
當你有了「這都僅只是個夢」的基本認知時,這時重要的是要有各式各樣的經驗,包括感覺好和不好的經驗,如此你就能夠認出它們平等性和清明的本質。
作爲一個沒有業力行爲的人,
感覺非常的好。
無有惡業肉身樂!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最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是:我們的病只不過是我們自身過去惡行的果。因此,疾病淨化了我們的惡行所累積的惡業,所以實際上,它起了一個好的作用。所以,如果我們生病了,這是非常好的;如果我們沒有生病的話,那也是很好的。兩種情形都是好的。
當迷惑變得混亂時,我感覺非常的好。
紛亂越多越快樂!
我們的內心會生起各種的迷惑和煩惱:因爲身體的狀況,爲擁有或缺乏物質的受用,因爲瞋恨敵人,因爲貪著朋友,以及因爲沒有工作,或原本有工作,後來失業,又或者擔心工作做得不好等等。以上這些情形都會使心變得迷惑和紛亂。所以有許多不同的事物幹擾著心,而這些全都是非常美妙的,因爲混亂之心的本質即是寂靜,就如同在夢中一般。
我們可以做以下的邏輯分析:關于「心的迷惑千姿百態」,當你了悟它們的真實本性時,它們是美妙的,這是因爲它們的本性即是平等性,而平等性是自然美妙的。
在夢中,你因爲不喜歡某人而受到的波動,與你因爲喜歡某人而受到的波動,這二者是有所不同的。然而這兩種波動的本質都是平等性,因爲這僅是個夢而已。
在《十地經》裏,佛陀教導了「十種平等性」,所有現象都是平等的十種狀態。其中一種即是所有現象都是平等的,因爲十種狀態中的任一個,其本質都同樣是超越概念的造作,也就是說它超越了任何它可能是什麼的概念。因此,迷惑的真實本性是不可思議的。當我們對此得到確信,然後安住在此確信之中,我們的體悟即是開放、寬廣和放松的。
因此,我們的迷惑、我們心的波動,這些都是非常棒的。這些體驗對我們非常的仁慈,就好象幫助我們找到正確見地的上師,就好象幫助我們禅修平等性的法友一樣。
恐怖的景象愈來愈猛烈,感覺反而更好。
恐怖之境增大樂!
感覺到害怕,經驗到猛烈的恐懼和焦慮會如何呢?感覺會更加的好!甚至比心的迷惑更好(仁波切笑)。
這是因爲我們經驗到的恐懼,就如同在夢中受到驚嚇。在夢中,無論我們生起了多少受到驚嚇的想法,這些想法的本質都超越了恐懼。
因爲我們不喜歡恐懼,所以恐懼是好的。因此,當恐懼生起時,我們對它的不安促使我們更努力的去尋找它的真實本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認出我們正在經驗恐懼,並且接著問:「在害怕的人是誰?經驗恐懼的自我在哪裏?」如此去找,但卻找不到任何東西,于是我們就觀察到了「人無我」。
然後,如果我們去分析所害怕的人或事物,我們會發現這些對境是空性的,而這就是「法無我」。最後,我們可以找找看這顆恐懼的心在哪裏。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了解到心不從任何地方來──心裏的恐懼,並不先存在于別處,然後才來到我們的心中,接著又去了其他地方。因爲恐懼不從任何地方來到這裏,也不從這裏去向任何地方,因此此刻它又怎麼可能真的在這裏呢?我們發現「恐懼心」的本質是大手印,超越了來與去。
因此,恐懼是奇妙的。由于恐懼的體驗,我們會了悟「人無我」、「法無我」,以及心的真實本性──大手印。所以,恐懼不僅僅是非常好,它比非常好還要好!
修持「施身法」,或者稱爲「斷除法」的要點,就是要生起恐懼,然後了悟恐懼的真實本性。修持「施身法」的時候,首先就是到一個你會生起恐懼的地方…
《瑜伽十八樂(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