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十八乐(下)▪P2

  ..续本文上一页的禅修,就仅只是放下、放松,不要试图肯定或否定任何事情,不要试图改变或改善任何事情。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够体验到心的本然状态之中就有的自然明光,而这样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当你分析心的时候,你找不到它。你找不到它从何处来,或去向何处。如果你去看当下它在哪里,你找不到它──你无法在你的脑子里,在你的心脏里,或者在你身体内外的任何地方找到它。你找不到它的生灭。这就是心的空性──心没有生起,没有止灭,没有生死,没有来去。

  

  当你完成了这样的分析,放松地安住的时候,心是明亮的、鲜明的、清晰的。这就是它自然的明光。这是相当甚深的,因为当你分析心时,你找不到任何东西,但是当你放松的安住时,就会有自然的清明、鲜明以及大乐,有着舒适和自在。这是非常好的。

  

  当你检验心,而你找不到任何东西的时候,这个本质的空性,实际上超越了一切「存在」和「不存在」这二者的概念造作。你无法在任何地方找到它的「存在」,但是你也找不到它的「不存在」。如果你认为找到了不存在,那么就问:「不存在的特性是什么?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它们有来、去、生或灭吗?」以这样的分析方法,你见到了「心的真实本性」是超越任何它可能是什么的概念。这就是「二转*轮」《般若波罗蜜多经》的见地。

  

  而接下来,当你要将心安住的时候,你要让心在它自身的本然状态中放松,如此就会有鲜活、清明和光明。这就是「三转*轮」的教法,及「三转*轮」的主要论述,

  

  如:《宝性论》(藏文:究喇嘛)的教法。

  

  当你如此安住时,就会体验到大乐。就如密勒日巴所唱,「我……感觉明光的美好」。他能体验到这本然的大乐,那是因为他能纯熟的将心安置在它的本然状态中。这样的解释是来自金刚乘对于大乐的教导。当你将这些教法全部结合在一起时,那是非常令人惊叹的,因为单单这一行「我……感觉明光的美好,禅修着空性的心」,就包含了二转*轮、三转*轮以及金刚乘的见地,全部合而为一。

  

  乐哉万千境象现!

  

  当许多不同的显相、妄念、和空相(empty forms)都显现的时候会怎么样呢?这些不就是禅修的障碍吗?不是的,事实上,它们使禅修变得更好!这就是密勒日巴唱到「我感觉非常好」的原因。当许多事发生在他身上的时候,他不只是觉得好而已,他觉得非常的好!他觉得如此的好,那是因为所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物,都像他禅修的友伴般闪耀着。

  

  以感觉为例,当你禅修时,在不同的时候你会感觉好、坏、或者不好不坏。然而,所有这些感觉的本质都是平等性。因此,当它们生起的时候,它们正如平等性的光芒般闪耀着。它们让我们有机会了悟它们的本质即是平等性,所以它们是平等性的友伴。

  

  关于想法,我们有慈悲、信心和精进等殊胜的想法,或者我们也会有贪、瞋、痴、慢、嫉的负面想法。所有这些好坏想法,它们都同样是明光或清明的本质。因此,无论生起任何的想法,它都是了悟心的清明本质的友伴。

  

  不论是无概念或者是概念的心,都会有许多不同空相的展现。这些空相就好象梦中的色相。它们完全不是障 碍。事实上,它们能帮助我们认出显相的本质是显空不二的。举例来说,如果你做梦,而你要认出你正在做梦的话,你需要一些显相来认出这是个梦。一旦你认出了你正在做梦,如果你想要玩耍,而且还想要玩得开心的话,你需要一些事物来玩耍。所以,你需要所有各种不同的色、声、香、味、触。因此,所有不同空相的显相(empty-form appearances),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因为它们反而会帮助行者了悟梦只是个梦,而白天也就像是梦一般。

  

  其实有一个很好的逻辑,可以说明为什么这些空相能显现,那就是因为心的本质即是清明。因为心的基础即是清明,那么当然的,从这个基础上,就会展现出所有不同

  

  当许多事发生在我身上时,

  我感到非常的好。 

  

  的显相。这就像网路上所显现的空相,如电子邮件和所有其他电脑上的事物(笑声)。这是没有差别的——它们也是空相。

  

  无论展现什么样的空相,无论你可能听见什么样空无声音(empty sounds),你都不需要试图去阻止它们,也不需要试图使它们展现。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只不过是一个让你禅修专注的好对象罢了。它提供你在禅修时的辅助焦点,那是很好的。所以无论显现了什么,你都可以把它带入禅修之中。

  

  当由快乐转为低落时,感觉甚至更好。

  

  乐哉猛起与狂跌!

  

  所以,当我们身上发生一堆事,有时是好事,而有时是糟糕的事。有时候我们觉得很棒,而有时候我们觉得简直就像大便一样糟(笑声,仁波切笑)。密勒日巴对于我们这些感受的波动,这些由快乐转为低落,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这些感觉不只是好,它们简直是好极了!当感觉由好转坏的时候,这样甚至是更好,反之亦然。

  

  举例来说,当你做梦而你知道你正在做梦的时候,你就可以一飞冲天,那是很棒的感觉。然后你可以掉头,垂直俯冲而下,啪的一声,潜入海里,或者火坑里,然而这都没有关系!它不过是另一个你所经验到的美妙感觉罢了(许多笑声,仁波切笑得很大声)!你能拥有各种不同的经验,这些体验都是非常美好的。

  

  当你做梦的时候,你可以去一个美丽的花园飨宴,那里有一桌又一桌精致的菜肴,音乐家们弹奏着美妙的音乐,人们穿得非常好看,唱着歌、跳着舞,享受着快乐的时光;接着你也可以去到充满粪便的粪池,那里有着非常糟的气味,且通常是非常令人作呕的。当你不知道你正在做梦的时候,这两组显相似乎是完全的不同;但是当你知道你正在做梦的时候,飨宴和粪池都是一样的奇妙。你可以潜入粪池中,这是多么的令人惊奇啊!因为这些都只是梦罢了。

  

  当你有了「这都仅只是个梦」的基本认知时,这时重要的是要有各式各样的经验,包括感觉好和不好的经验,如此你就能够认出它们平等性和清明的本质。

  

  作为一个没有业力行为的人,

  感觉非常的好。

  

  无有恶业肉身乐!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是:我们的病只不过是我们自身过去恶行的果。因此,疾病净化了我们的恶行所累积的恶业,所以实际上,它起了一个好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生病了,这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没有生病的话,那也是很好的。两种情形都是好的。

  

  当迷惑变得混乱时,我感觉非常的好。

  

  纷乱越多越快乐!

  

  我们的内心会生起各种的迷惑和烦恼:因为身体的状况,为拥有或缺乏物质的受用,因为瞋恨敌人,因为贪着朋友,以及因为没有工作,或原本有工作,后来失业,又或者担心工作做得不好等等。以上这些情形都会使心变得迷惑和纷乱。所以有许多不同的事物干扰着心,而这些全都是非常美妙的,因为混乱之心的本质即是寂静,就如同在梦中一般。

  

  我们可以做以下的逻辑分析:关于「心的迷惑千姿百态」,当你了悟它们的真实本性时,它们是美妙的,这是因为它们的本性即是平等性,而平等性是自然美妙的。

  

  在梦中,你因为不喜欢某人而受到的波动,与你因为喜欢某人而受到的波动,这二者是有所不同的。然而这两种波动的本质都是平等性,因为这仅是个梦而已。

  

  在《十地经》里,佛陀教导了「十种平等性」,所有现象都是平等的十种状态。其中一种即是所有现象都是平等的,因为十种状态中的任一个,其本质都同样是超越概念的造作,也就是说它超越了任何它可能是什么的概念。因此,迷惑的真实本性是不可思议的。当我们对此得到确信,然后安住在此确信之中,我们的体悟即是开放、宽广和放松的。

  

  因此,我们的迷惑、我们心的波动,这些都是非常棒的。这些体验对我们非常的仁慈,就好象帮助我们找到正确见地的上师,就好象帮助我们禅修平等性的法友一样。

  

  恐怖的景象愈来愈猛烈,感觉反而更好。

  

  恐怖之境增大乐!

  

  感觉到害怕,经验到猛烈的恐惧和焦虑会如何呢?感觉会更加的好!甚至比心的迷惑更好(仁波切笑)。

  

  这是因为我们经验到的恐惧,就如同在梦中受到惊吓。在梦中,无论我们生起了多少受到惊吓的想法,这些想法的本质都超越了恐惧。

  

  因为我们不喜欢恐惧,所以恐惧是好的。因此,当恐惧生起时,我们对它的不安促使我们更努力的去寻找它的真实本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认出我们正在经验恐惧,并且接着问:「在害怕的人是谁?经验恐惧的自我在哪里?」如此去找,但却找不到任何东西,于是我们就观察到了「人无我」。

  

  然后,如果我们去分析所害怕的人或事物,我们会发现这些对境是空性的,而这就是「法无我」。最后,我们可以找找看这颗恐惧的心在哪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了解到心不从任何地方来──心里的恐惧,并不先存在于别处,然后才来到我们的心中,接着又去了其他地方。因为恐惧不从任何地方来到这里,也不从这里去向任何地方,因此此刻它又怎么可能真的在这里呢?我们发现「恐惧心」的本质是大手印,超越了来与去。

  

  因此,恐惧是奇妙的。由于恐惧的体验,我们会了悟「人无我」、「法无我」,以及心的真实本性──大手印。所以,恐惧不仅仅是非常好,它比非常好还要好!

  

  修持「施身法」,或者称为「断除法」的要点,就是要生起恐惧,然后了悟恐惧的真实本性。修持「施身法」的时候,首先就是到一个你会生起恐惧的地方…

《瑜伽十八乐(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